正文 第一百十五章 少林﹙一﹚ 文 / 戰靈子
ps:少林派是中國武術中範圍最廣、歷史最長、拳種最多的武術門派,以出於中岳嵩山少林寺而得名。少林派武功並非一人所創,而是凝結了千百萬人的心血,是在漫長的歲月中由無數武林高手發展流傳下來。少林武技名顯於世,始於隋末。當時少林寺有十三武僧,應秦王李世民之邀,出山參加了討平王世充的戰役,他們憑著超群的技藝,活擒王世充的侄兒王仁則,逼降王世充。勝利後論功行賞,除曇宗一人受封大將軍外,其餘十二人不願受封,回歸少林,但均獲賜紫羅袈裟,另賜少林寺大量的田地、銀兩,自此少林寺遂以武聞名於世。
少林派
少林派是中國武術中範圍最廣、歷史最長、拳種最多的武術門派,以出於中岳嵩山少林寺而得名。少林派武功並非一人所創,而是凝結了千百萬人的心血,是在漫長的歲月中由無數武林高手發展流傳下來。少林武技名顯於世,始於隋末。當時少林寺有十三武僧,應秦王李世民之邀,出山參加了討平王世充的戰役,他們憑著超群的技藝,活擒王世充的侄兒王仁則,逼降王世充。勝利後論功行賞,除曇宗一人受封大將軍外,其餘十二人不願受封,回歸少林,但均獲賜紫羅袈裟,另賜少林寺大量的田地、銀兩,自此少林寺遂以武聞名於世。
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孝帝太和十九年(公元四九五年)。當時。天竺僧人跋陀由西域跋涉兒來,得到虔信佛學的孝帝的禮敬。跋陀見嵩山很像一朵蓮花,便有意在「花」中立寺。孝帝遂在少室山建造少林寺供養跋陀。後來又過了三十餘年,南天竺僧人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廣羅弟子,傳授禪宗,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開山祖師。
一、少林武技
少林武技,名顯於世,始於隋末。當時少林寺有十三武僧。應秦王李世民之邀,出山參加了討平王世充的戰役。他們憑著超群的技藝,活擒王世充的侄兒王仁則,逼降王世充。勝利後論功行賞,除曇宗一人受封大將軍外。其餘十二人不願受封,回歸少林,但均獲賜紫羅袈裟,另賜少林寺大量的田地、銀兩,並賜「立僧兵」、「酒肉」等「榮寵」!自此少林寺遂以武聞名於世。
少林寺和尚自唐以來曾多次應徵。元朝時的福裕和尚因功封為晉國公;明朝的小山和尚曾三次征邊,皇室為他在少林寺前建立旗桿和石獅。不過,最動人的還是要數明代少林武僧抗擊倭寇的故事。在明代中葉,中國東南緣海一帶經常受到日本倭寇的侵擾,他們劫奪財物、屠殺居民、擄掠人口。嘉靖年間。少林寺月空和尚接到都督萬表的檄,立即組成了一支有三十多位和尚參加的僧兵隊伍,開赴松江一帶御倭。在戰鬥中人人奮勇。手執鐵棍擊殺倭寇甚多。但是後來他們卻不幸誤中埋伏,終於寡不敵眾,月空等三十多位愛國的和尚全部壯烈犧牲,為抗擊倭寇侵略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1、武林房
提起少林武僧的事跡,便不得不一提少林寺的「武林房」。武林房是少林寺一百零八房之一,也是最特殊的一房。它的地位超然於各房之外。不受執法僧的拘束,自立制度。由專人統領。不是每一個少林寺的僧人都可以加入武林房,它的成員,全是由各房各堂或各從屬寺院推薦保送;而他們也必然是舉薦者心目中的「高材生」。入武林房要交學費,學費由各房、各堂、及各寺院應繳。所以,它有充裕的經費,生活比較優遇,吃得比較好,練功的設備也較充足。武僧們一般不用做勞作,也不必整天的拜佛唸經,也沒有硬性規定作息時間,成就的高低,全靠各人的智慧和努力。寺僧們練武,也真的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放鬆的程度。甚至食無定時,廢寢忘餐,不分早午晚,就是一心一意的練功。有些僧人支頤而睡,指縫裡夾著一支香,香燼炙手,他們又再度起來苦練。
少林寺在悠長的歷史中,可謂歷盡滄桑,它有過香火繚繞、鐘鼓齊鳴的鼎盛時代,又屢遭兵燹風雨的劫難。隋帝時代,對佛教大力扶持,賜一百頃田地給少林寺,以供寺僧食用。少林寺漸漸佛業興隆。隋末天下大亂,烽煙四起,一場大火把整座寺院化為灰燼。
到了唐太宗時代,少林寺才恢復元氣,寺內殿宇樓閣林立,全寺佔地一萬多畝,寺僧約二千人。但以後少林寺又隨著歷代統治者對佛教的抑揚而迭遭變故。
二十一世紀寺內許多建築多是明清兩代所建。少林寺的山門,是清雍正年代奉敕建造,山門上「少林寺」的門匾則是清康熙皇帝的御筆。少林寺的最後一次劫難,發生在一九二八年。當時軍閥石友三以少林寺輔助他的對頭樊鍾秀為理由,三月十五日攻佔寺院,先縱火焚燬法堂,次日,又把天王殿、大雄殿、緊那羅殿等多處盡付一炬。千年古剎,從此化為焦土,時人歎為浩劫。
2、形成原因
少林派武功並非一人所創,而是凝結了千百萬人的心血,是在漫長的歲月中由無數武林高手發展流傳下來。少林支派眾多,有「三大家」、「四大門」之說。「三大家」是:紅家少林、孔家少林、俞家少林:「四大門」是:大聖門、羅漢門、二郎門、韋馱門。都是從少林武術中發展出來的。少林派武功主要形成原因如下:
二、宗教的穩定性
寺院的內在穩定性是少林派武術得以在寺院中長期發展和延續的保障,不至因戰亂和朝代更替使其中斷和停滯。寺院的超世俗性又使得武術脫離世俗觀念的糟粕靜心參悟武術的真諦,久而久之形成獨具特色的少林派武術。少林武僧因為受佛教尤其是禪宗的影響,而佛教禪定是佛門重要的修煉方式之一,所謂禪定即:調和身、心、息,克服雜念、昏沉,苦樂皆捨,萬慮俱捐,心如明鏡止水,清靜澄徹。少林武僧內心的內在穩定性和超世俗性表現在習練武術的方式和理論都與佛教的禪定大致相同。少林派武術講究「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練氣的形體動作,一是所謂的動功,仿動物之熊經鳥引,二則借禪修之打坐入定,維持一種姿勢,持續較長時間中,意識集中,調整呼吸,以意識引導呼吸,以達到
內氣充實的效果。這氣既是一種實在的物體,也是一種潛在的稟賦。內煉功的許多坐姿是模彷彿教入禪的各式打坐在樁法練習中,首先要求做到的是:身形端正,凝神靜氣,寂靜調息,掃盡情緣,以達到雜念不生之境。據《少林七十二藝練法》載,妙興大師談練功習技有:「……老衲謂無論練功習技,必須養氣,氣沛則神定,神則則力足,力足則百體舒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