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農業中華

正文 第八十章 藍色國土 文 / 郁榕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眾多的海洋洄游魚類能夠逆流而上,到達唐古拉山,這可是以前從來沒有的事情。黃河與長江的洄游魚類要比瀾滄江的要多。而雅魯藏布江的就幾乎沒有。這還是因為海洋捕撈方式和海洋環境不同有關。

    洄游魚類一般在產卵之後就要迅速捕撈,因為之後它們很快就死亡了。

    瀾滄江河畔,人類和黑熊一起同時捕魚的情景非常有趣。大多數時候,人們驅趕黑熊。但是也有人把捕到的魚扔給黑熊。有些黑熊佔領有利位置後,怎麼也趕不走。所以居然還能各得其所。

    很多鳥類也在人們頭上盤旋,搶食人們丟給它們的魚類的內臟。

    由於魚籽太多,所以人們也會撈取一些魚籽。管理者會限制人們撈取魚籽的數量。

    「這些魚籽就是以後的魚,保護這些魚籽比保護這些魚更加重要。而且還有一些動物依靠這些魚籽生活。」

    也許是魚群的種群不同的原因,同在青藏高原、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魚子醬的風味決然不同。商場裡有著明確的標示。不過今年的唐古拉山魚子醬數量非常稀少,成了搶手貨。

    海洋與河流,因為動物的遷徙和洄游而顯示出了其重要性。水利局幾次制定的水電站計劃都被否定了,修建水電站主要有幾大理由,最重要的一個就是發電。在西方,因為城市用電太過於集中。電力傳輸等問題而產生了電力缺乏。中國的城市則分散掉了。城市的電力至少有三分之一由沼氣發生站提供,剩下的電力以前是由於火力發電,但是現在太陽能也能解決一部分。在核電站解決了交通系統。信息系統,廠礦的電力後,火電都退出了歷史舞台,何況水電?

    另一個理由就是灌溉。農業部與國土部達成的共識是:水資源更多的是依靠森林以及多作物種植的保水與涵養水的作用,這才是真正留在陸地上的大型水庫,而不是依靠江河灌溉。江河灌溉只是應急機制,比如毛烏素、騰格裡等沙漠的治理。內陸河則對於內陸湖泊的補給作用太重要了。這些內陸湖對於環境的調節作用又是不可替代的。

    農業部和國土部都認為灌溉的理由不充分,而且截斷河流的危害是深遠的。

    而森林的保水作用加強。讓黃河與長江幾年沒有發生有威脅性的洪水了。黃河與長江流域的濕地恢復,以及濕地帶來的經濟效益,已經完全不比農田差。同時濕地對於河流的調水作用遠比一條防洪堤來的實在。

    所以水壩的防洪作用也被否定了。

    去掉了這三大理由,其它的比如滿足航運要求等等就不是那麼急迫。隨著自動化運輸系統的建設。連大運河現在的航運規模也縮減到了很小的地步。

    所以水電站的計劃一再被否。國土部甚至認為建設部所謂的靠水電站建設並拉動鋼鐵水泥產業的發展的理由是荒謬的。現在交通體系也大量採用了纖維合成材料,減少了鋼鐵和水泥的用量。這樣一來,還拉動這些高耗能產業做什麼?

    中國的河流現在沒有一個大型水壩,只有一些以前修建的小型水壩。最大的水利樞紐除了大運河就是黃河灌渠和都江堰。而這三個工程其實更多的是對自然河道的合理運用而已。

    其中以黃河的治理最為出色。

    黃河和毛烏素沙漠的治理到現在有快十年的時間了。十年時間,黃河中下游流域的樹木已經長得非常高大,草場和灌木發育完全。不過上游就差了很多。

    毛烏素沙漠最早下手治理,條件也最好,所以現在已經被綠色覆蓋。其次還要算是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被認為是治理中西部的核心,治理塔里木盆地最關鍵的是塔里木河的支流以及來水量。喀什。天山山脈和崑崙山脈耕地面積縮小了,並且新的農業科技對於灌溉用水需求降低,大面的草場和沿著各條支流沿岸植樹種草。包括種植苔蘚和蕨類植物。這讓和田河、喀什噶爾河、葉爾羌河、克裡雅河等等一系列的河流水量增加,一些如提孜那甫河,紅石榴河等等的小型河流也在向沙漠深處延伸,羅布泊的面積持續增大。這給新疆整個氣候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水帶來了生命,沙漠被草場濕地和林帶切割。不過總體來說,塔魯木盆地一代降水還是偏少。單靠雪山融水,只能限制新沙漠的形成。這個新沙漠。就是只只有一兩千年歷史的沙漠是有可能恢復原貌的。

    森林和草場的發育對於氣候的調解作用並不是無極限的。或者說這需要極其漫長的時間和人類長期不間斷的養護。

    但是羅布泊水面的持續擴大對於巴丹吉林沙漠卻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祁連山的降水在增多,居延海已經真正形成了傳說中弱水流沙和北海的景色。但是同樣,巴丹吉林沙漠核心區高大的沙丘依然是不可逾越的障礙。不過合黎山植被恢復非常快,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裡沙漠徹底被斷開,面積大大縮小。形成了綠樹草原湖泊與高聳的沙丘相互映襯的奇妙景色。這讓居延海聖地變得格外美麗。

    阿拉善和巴彥淖爾不再是風沙一片,已經有了「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模樣。陰山以東的沙化現象已經得到遏制。這主要是受益於對草原的改造,防風林和有條件地區的種植業恢復。把一部分的牧民留在森林和農田之中,減少牧民數量和放牧的牛羊數量。

    而這一切,居然都是因為交通運輸系統運來了大量的海產品緩解食品壓力的緣故。國家補貼給綏遠省,敦煌省的物資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因為這裡確實需要持續的養護。

    綏遠省的糧食基本能夠自給,但是要想吃好,追上全國平均水平,還是需要海洋來進行補貼。

    與這兩個省相比,南貝加爾、赤塔、帕米爾包括**青海,現在已經有了足夠的糧食輸出。輸出的主要讀對象是現在的哈薩克,馬加丹,勘察加和楚科奇。

    哈薩克是因為剛剛收服,而馬加丹等單個省環境實在太差,要想維持足夠的人口居留,糧食補貼就成為了必須要做的事情。哈爾濱、赤塔、海參崴到楚科奇的道路已經搶通,現在要建設的是自動化鐵路的建設。

    這條鐵路與**地區的鐵路都遇到了高寒和永凍層,多地震等條件的限制,需要克服的苦難太多,進展緩慢。而交通系統中的公路以及輕軌系統都進行一心擴建,以滿足運輸的需要。

    而這條交通系統也是海產品主要的輸入渠道。北太平洋的海產品,包括海豹,海象,鯨魚,鯊魚等等肉食直接到了哈薩克。這是蘇聯所不可想像的。

    中國的興安省到敦煌省的高速鐵路,列車最高時速已經達到了二百二十公里,輕軌列車的時速也達到了一百二十公里。

    「如果沒有海洋這塊藍色的領土的產出,中西部的環境進化恐怕要緩慢很多。特別是哈薩克省的巴爾喀什沙漠等一系列的沙地,因為大量人口的遷入,恐怕會加劇。但是現在不僅沒有惡化,反而由於人類的護理而有所恢復。」

    敦煌大學,馮玉祥、劉英和董必武已經成為了沙漠治理的專家了,他們三個人主持這中西部地區的植被恢復研究。

    而只有他們才真正感覺到了藍色領土的重要性。

    「中國有九億人,從事海洋捕撈業的有近六千萬人,但是養活了最少一億兩千萬人口。藍色領土面積已經與陸地面積相當。這還是在限制了捕撈業發展的結果。海洋洄游到各河流上游的魚類至少可以養活三四千萬人。隨著海洋環境的改善,這個數字還會上升。中國的傳統思想從來都講國土國土,似乎只有大陸才是領土,但是事實上不是如此。當年日本憑借本州四島就能夠做到稱霸東亞,而現在卻不行。為什麼?就因為海洋,海洋也是領土。我希望把這些寫進教科書。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北海,東海,黃海,渤海,南海,暹羅海,包括北太平洋,這都是我國的領土。不是所謂的公海。」

    劉英還是保持著強勢的軍人作風。(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