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農業中華

正文 第十七章 王場 文 / 郁榕

    ps:求收藏,求訂閱,求票票。

    潛江,王場,原來的軍營已經被學生和技術工人佔據了。在一片河灘地上,王仁彬已經安裝好了鑽機,開始試鑽。

    他們為此準備了整整兩年,王仁彬原本恢復的身體再次瘦了下來。

    鑽機的位置是張春在四個可能的位置中選的。因為張春很清楚江漢油田第一井在那裡。而王仁彬選的四個孔位置中,就包含這一個。所以張春毫不猶豫地選了這一個。

    王場一帶,現在還沒有居民,河汊與湖泊眾多,森林與蘆葦蕩相間,想找一塊合適的化工基地並不容易。如果想建設化工基地,對整個區域進行規劃是不可避免的。王仁彬這方面的經驗不足,所以王自立從綠湖趕過來。

    其實王自立反對同時開工綠湖和王場兩個還只能用於試驗的基地,認為一個就夠了。但是張春說王場將是一個生產基地,鹽化工和石油化工都可能因此而得到極大的發展。王自立和周欣兩個人都是化工專家,這種誘惑是很難拒絕的。所以王場集中了新民大學資格最老的三大教授。

    郭華利用與美國漢口領事約翰遜商談的機會,協商購買一套小型的石油加工的基礎設備。因為幾大國的領事都在,有著一定的競爭,所以談判非常順利。約翰遜答應賣給郭華一套石油設備以供新民大學研究用。不過申明設備的狀態不夠好。

    設備還沒有到,但約翰遜預先提供了完整的說明書,這讓王自力幸喜若狂。

    化工所準備整體搬遷。軍營裡,一棟實驗樓和一個小型機械廠廠房正在修建。王自立的進度要稍微快王仁彬一步。畢竟王場還處於保密階段,王仁彬想搞石油勘探完全要靠自己摸索。

    就算這台鑽機,也是問題非常多。什麼時候能順利下鑽,取到完整的巖心,還真說不準。

    沒有辦法,一切都只能慢慢來。

    王仁斌依然緊張。張春安慰他說。沒關係,沒有油。這裡還有鹽,老百姓的食鹽也很重要。況且鹽是最重要的化工原料。總不會白費功夫。

    王自立轉到王場。綠湖和紫林,徐振鵬是兩邊跑。沙洋造船廠只好全部轉成了民用。

    因為雁門口精密儀器廠研製出了高倍望遠鏡,讓一些儀器製造變得更加精密。各個研究所都在換裝。換下來的儀器設備紛紛進入中學甚至小學。

    綠湖。冶煉所終於在實驗室用木炭作為還原劑熔煉除了高純度的硅。電子所正在持續地改進實驗室的設備和條件,硅的半導體特性是張春告訴他們,並告訴他們,並不是硅的半導體特性不好,而是材料不純。這減少了他們研究的彎路。

    實驗室早就可以製造電子管,並且在仿照發電機的過程中知道了石墨是很好的導電材料。他們試圖利用這些材料改進電子管和晶體管,雖然效果不佳。不過失敗是成功之母,至少他們的設備越來越專業和完善。他們已經在向結晶硅的方向發展。

    這些已經超出了張春所能主導的領域。能做的只是為研究所提供最好的條件。事實上,綠湖現在的建設緩慢。所有的人員都在圍繞著這個實驗室轉,甚至有一個實驗室在研製能夠盡量減少揚塵的工作服,因為電子所實驗室因為達不到無塵效果。已經用陶瓷材料翻修了好幾次了。其它的儀器設備的研製幾乎消耗了研究院全部精力和工程院三分之一的研究能力。

    仙女機械廠和軍事工程院聯合,汽車發動機總算有了進展,他們做了一台很小的,沒有駕駛樓的牽引裝置,正在測試操作性能。有了第一次造船的失敗,徐振鵬這次很小心。但是問題繼續出現。壓燃式發動機的零件太多,就連軍工所的生產工藝已經非常不錯。但是依然容易出問題,體積大,還沒什麼力氣。用在小型船舶或者不載重的汽車上是沒有問題。但是它們是用來拉火箭彈的,還是想拉大型火箭彈。這就有問題了。而且這種發動機的維修也很繁瑣。

    雖然這種發動機用來建造小汽車肯定會比「洋車」好,但是張春說,這玩意還有一個最大的毛病,那就是廢氣。等你們什麼時候製造出污染小的發動機在民用吧。張春說指出了一個方向,廢氣可以用渦輪反過來給發動機增壓,在進氣時採用壓縮空氣並把油進行霧化,燃燒越充分,發動機性能越好,污染越小。或者乾脆採用甲烷或者酒精,這玩意燃燒起來沒污染。

    張春一句話,軍工所就累死人,不過他們樂此不疲了。要想用氣,那麼就必須有更加高性能的空氣壓縮機和可靠的儲氣鋼瓶,以及相應的耐壓、減壓閥。當然,發動機本身也要求盡量簡化。不讓如此繁複的東西只能在研究所呆著。

    飛控所的另一種發動機就採用了高性能壓縮機,用來給渦輪噴氣發動機加注燃料。燃燒燃燒效果非常好,動力強大,但是鋼材材質不行,渦輪廢掉了,發動機燃燒室也受損。材質是最大的問題,冶煉所正在尋找耐熱的材料。張春說進口的鈦白粉能夠提練出一種又輕有結實,還耐高溫的鈦,那是製造發動機最好的材料,某些陶瓷釉料中很可能就含有鈦。

    在和飛控所閒聊的時候張春說,鈦不知道有沒有,但是鋁礦卻是有的,就在黎天才現在的管區荊門。

    周榮和彭越已經派人收集荊門的情報。只是這件事只有很少的幾個人知道而已。

    ——————————————————

    民國五年末。黃興和蔡鍔相繼去世。

    張春曾經邀請兩個人到利濟醫院治病。但是兩個人都拒絕了。黃興是不忍心破壞孫中山竭力完成了革命黨的統一局面。蔡鍔卻是覺得無顏再見恩師。他是因為軍人干政而主動辭職去了日本。因為他認為自己雖然護國成功,但是卻開了一個壞頭,造成了軍閥混戰的局面。

    而日本繼續用金錢收買段祺瑞。《新民報》每期都有反日文章。

    新民副刊成了銷售最大的刊物,新詩很受年輕人歡迎。張春因為批駁那些又臭又長的文章和詩歌,自己也會寫一些只有幾句話的組詩。講求意境以及思想性,描述簡潔,明瞭。

    不過張春的這些東西很少。大多數是學生們的作品。他們在鄉下四處走,寫的東西寫實性很強,批判性也很強。再這個時代,熱情就是最好的助燃劑。不過也許新民大學的文學細胞真的不足,寫散文詩歌論文的人很多,寫小說的一個都沒有。

    張春有一次很奇怪地問陳獨秀,陳獨秀也跑去問學生們,他們說小說都是胡說八道,誰耐煩編故事。

    張春聽說直接滿頭黑線。不過讓張春去弄小說,他也是不幹的,寫短文發洩發洩情緒可以。

    副刊銷量好,還因為上面圖畫並茂。

    印刷廠的彩色印刷術,達到了複製彩色畫的效果,再加上紙張、油墨的改進。副刊非常精美。只是製作週期有點長。《副刊》還是月刊,而《新民報》已經改成週報了。之所以不改成日報,是因為吳貫因和陳獨秀都堅持要言之有物,不能胡亂刊登一些質量很差的東西。

    印刷廠專門成立了一個印刷技術研究所,彩色印刷只是其中一部分技術的運用。

    新民報的文章讓劉清很不舒服,畢竟日本是她的母國。劉清甚至認為日本應該走向大陸,幫助大陸趕走所有的侵略者。中國不應該把日本視為仇敵,而是朋友。日本的綜合國力是亞洲第一,日本應該成為亞洲的領導者,領導大東亞共同繁榮。

    新苑,劉清的言論讓張春和劉英、顧明側目。

    「日本,是否還想如滿人入關當皇帝?」顧明的臉色已經不好看了。

    劉清愣住了。她沒有回答,但是從她的神情中可以知道,這很可能在日本皇族中是一種共識。同時她也清楚,就連滿人,中國也在喊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日本的這個夢想就有些奢侈。

    「這是中國國力衰弱,如果有一天,中國國力強盛,日本是否願意併入中國的版圖?」張春笑道。

    「這怎麼可能?」劉清下意識地搖頭。

    張春淡淡一笑:「你是否認為中國只有我們這幾個人才真心為了國家?」

    劉清還是搖頭。張春笑了:「所謂綜合國力,日本是不能和中國比的,即便是中國最衰弱的時候,日本也不可能戰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