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送葬詩歌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群青的碎片 文 / 彷徨海的黑貓

    嗡嗡——

    受到魔力刺激的青金石樹立在桌面上不斷打著旋,同時還發出細微的震動聲。幾縷群青色的光輝隨著它的轉動投射到桌子上,緩緩拼合出一枚奇妙的多邊形光斑,在那片藍色的光影中還浮動著一塊眼睛狀的圖形。

    一種學說認為「眼睛」的符號代表著神秘的知識與獲得智能,因此很多法術士團體喜歡使用它作為自己的象徵。不過這個形象卻讓柯特稍顯意外,因為群青派閥恰好是那沒有使用「眼睛」作為代表的團體之一。

    「萊恩斯特小姐,你在進入學院成為一個理論系學徒之前,想必已經接觸過許多相關領域的知識了。」弗朗索瓦院長溫和的笑了笑,隨即看向莉琪說道,「那麼現在,我想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你知道多少類由法術士組成的團體呢?」

    到了這個時候還要拐彎抹角麼?

    莉琪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青金石投射出來的印記,然後看向了弗朗索瓦院長,開始考慮他提出的問題。雖然不太瞭解弗朗索瓦問出這個問題的意圖,但是如果只是想要瞭解兩人掌握知識的水平卻已經足夠了。

    法術士只是一個總稱,但是若要細緻的對這些人分析,那麼掌握超自然力量的他們可以劃分成多種多樣的身份。在不同的身份之下團結在一起,為了共通的目標而奮鬥,這就組成了法術士的團體。

    從軍隊中的士兵到研究室中的研究人員,法術士活躍在各自的領域中。而若是從研究的方向進行分類。則可以把他們分成數十乃至上百個學派。這些數量龐大的學派每一個都是專業領域裡舉足輕重的存在。

    比如說試圖從群星運動的軌跡中窺探未來片段的「觀星者」學派,他們研究星象的成果讓世人瞭解這個世界的組成形式。又比如說專精於塑造礦物結構的「雕塑家」們,他們不止在建築上有著驚人的成就。也對帝國的格雷姆軍團進一步獲得強大的力量提供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但弗朗索瓦想知道的「正確答案」絕不會這麼簡單,說到底,學派只不過是法術士們的「研究方向」而已,作為研究團體的他們重視的事物大多是知識以及技術,而非力量與權勢的聯合。

    「研究所、地下社團、苦修會或者說學派——不,如果是結合你的語境,這些團體的規模都太小了。而且應該比他們更具有攻擊性。」莉琪扳著手指,將一個一個組織說了出來,「也就是說。最起碼也是結社或者派閥的等級吧。」

    在各自學派之上,還存在著一個掌控著龐**術士資源,同時壟斷他們需要資源的法術士集團。不同的法術士群體因為自身的利益或者思想團結在一個或者多個擁有重要影響力的法術士身旁,結成了一個個具有一定組織形式且目的明確的團體。這就成為了一個所謂的法術士派閥。

    派閥是法術士們的團體。與專精於法術研究中的學派不同。派閥更加重視自身勢力獲得的世俗利益。加入派閥的法術士需要獲得這些派閥擁有的資源與獨家的研究成果,而派閥則以此為條件控制法術士的行為。

    一般來說,派閥與法術士則是互惠互利的關係。

    派閥的下級成員需要上級者的支持方能一覽某些機密的研究記錄或者獲得足夠的經費資源進行研究。另一方面,派閥必須得到足夠的法術士來鞏固自身權益,為此他們不僅會優先選拔本派閥成員出任要職,還會培養有前途的新人。

    據官方的記錄,在帝國本土內存在著有大大小小十多個派閥——而這些僅僅只是在帝國官方記錄中有所記錄的派閥而已。除了他們之外,還有許多沒有通過登記的地下社團存在。他們的訴求無法得到法律保護。

    為了將這些沒有得到登記的秘密社團與有著明顯世俗影響力的派閥加以區分,一般會將其稱之為地下結社。

    「你說那個團體有『能夠匹敵一個國家程度』的規模。這個程度是不是有點誇張了。」柯特尷尬的瞥了一眼莉琪,裝作一無所知的樣子對弗朗索瓦說道,「而且如果這是真的,那他們可不是能夠隨便開戰的存在。」

    派閥因為擁有大量法術士,可是其若要以國家為對手還是有些困難。以目前帝國境內最大的派閥「當世法術研究社」為例子,這個被官方稱之為「木耀派閥」的團體雖然觸角已經觸摸到了帝國社會與經濟中的各個行業,但是他們充其量也只是具備一定的政治影響力,還遠不足以與國家相匹敵。

    就算是被柯特他們瓦解的「群青派閥」也是如此,雖然他們龐大且難纏,但是其總體力量還不足以與一個國家相提並論。或者可以這麼說——如果它真的有這種強度,被解決的一方應該換個位置了。

    「我曾經也是怎麼想的。」

    克魯斯?弗朗索瓦臉上露出了一絲慘淡的神色:「但是在過去指揮手下那群小伙子為改革派賣命的時候,我們偶然接觸到了一個自稱『群青』的地下結社。他們背後的支持者比小打小鬧的守舊派更加棘手——當我們發現與他們相關的幾乎所有事件都被某些『元老』施壓解決之後,我們才懷疑他們的實力。」

    雖然帝國是在經過近幾十年的改革才准許公民擁有結社與言論的自由,可是這些團體在很久以前就存在著雛形。從帝國建立之初……甚至有可能在其之前,這些擁有遠超常人力量的個體就已經組成了許多地下社團。

    在奧薩塔利亞自治領之中,柯特與莉琪兩人的對群青派閥的瞭解可能是最為深刻的。可是在群青派閥背後居然存在著一部分國家的掌舵者。這個從弗朗索瓦給出的情報確實是他們兩人始料未及的。

    確實,群青派閥比普通法術士派閥更加難纏,而且他們手中掌握的力量不僅僅是擺在檯面上的法術士。還有許多違反帝國法律的東西。而更讓他們沒有想到的事情是,自己與曾經的夥伴在舊大陸忙著對抗這些已經瘋狂的法術士時,遠在遙遠大洋之上的弗朗索瓦也在與同樣的敵人纏鬥。

    「說個不好聽的,沒準上面一些人裡面,就是隱藏在這群恐怖分子的幕後黑手也說不定。畢竟這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有些政客為了自己的利益的確不惜與犯罪者聯手,就算培植出這種團體也不奇怪。」

    說出這些話時。弗朗索瓦彷彿自嘲一般指了指自己,然後用手邊的中和劑在桌子上塗抹了一個英知之目的圖案。

    事實如此,無論英知之目還是守舊派手下的團體。他們都只是掌權者飼養的獵犬。如果說現在真視之眼的行為是恐怖襲擊,是暴行——那麼,弗朗索瓦手下那些法術士曾經做出的行為也並沒有乾淨到哪裡。

    看見柯特並沒有發表意見,於是他繼續說了下去:「時間大概是大戰開始後的第六年。恰好是戰爭最激烈的時候。與此同時,帝國內部改革派與守舊派的爭端也逐漸變得更加激烈。不只是帝國本土,就連這裡,在千里之外的自治領中也充滿著明爭暗鬥——那是一個充滿了混亂的時期。」

    在當時,英知之目只不過是還沒有佔據上風的改革派的尖兵,而如果他們的敵人背後有掌權者在協助,對於他們實在相當不利。

    這個被冠以「帝國」之名的國家,其政治實權並不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就算是號稱「意志就是法律」的皇帝。如今也不可能隨意決定國家的事務。皇帝擁有至高的實權,但是議會同樣與其共享著相若的權利。而除了皇帝本人以外,其餘的皇族在很大情況下是作為「裝飾品」而存在。

    距離先皇下放執政權已經過去了五十多年了,可是依然還有一部分守舊派的元老想抓著專政君主時代的權柄不放。如今佔據議會主要席位的改革派正是在這些意識的衝突上與他們產生了激烈的對立。

    「那是當時我們無力對抗的敵人——但是當我們明白自己處境的時候已經太遲了,他們的反擊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快」弗朗索瓦的表情有些懷念,大概是想起了曾經的同伴,「英知之目的據點……大概有七八個左右都在一夜之間被夷為平地,就連住在周圍的無辜平民都沒有得以倖免。」

    說來好笑,絕大多數的守舊派老古董們常常打著恢復帝政的旗號拚死亂叫,可是當今皇帝本人卻是改革派的首要支持者。這些人的目的絕不會只是「為了皇帝」這麼單純,說到底,他們看重的只不過是自己的利益而已。

    派系鬥爭是複雜而且激烈的,無論那一方都付出了大量的犧牲,而群青則是對自治領內改革派威脅最大的團體。直到大戰轉入後期,改革派上台並且領導帝國在戰爭中獲得勝利以後,這個組織才漸漸沉入黑暗中。

    聽著弗朗索瓦猶如追悼一般講述著過去的故事,柯特與莉琪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直到現在他們才明白,他們付出了大量努力得來的成果……不過是乘著順風戰勝了群青派閥的一小部分。而不論是奧薩塔利亞自治領還是帝國本土,還有他們所在的邊境地帶都有不同的勢力在對抗著這個龐大的組織。

    將群青派閥擊碎並非只是由於他們的力量,而現在,這塊已經化作無數碎片的青金石似乎正在謀求著復權。

    看了一眼窗外電閃雷鳴的風雨,柯特只能歎息著說道:「群青派閥……看來這場暴風雨比我想像的還要大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