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逍遙李白之大唐盛景

正文 第12章 尋師 文 / 修夢大官人

    第十二回老樵夫三戲少年郎李太白獨尋嚴子居

    (太白編年:玄宗開元3年/15歲)

    李白在彰明縣衙耽擱日久,早有去意,見續詩得罪劉縣令,便決定辭官,上岷山拜師,於是回到宿處,收拾收拾東西,飄然離去。他先取道回家,告知父母,又傾盡半年官俸及賞銀,在後花園為妹妹月圓營建一座粉竹樓,這才整裝啟程。

    「白兒,」李客走過來說,「考慮再三,還是我送你去面見東嚴子吧,熟人登門拜謁,總能多照應幾分。」

    白兒笑道:「父親,你是怕我一個人吃閉門羹不成?假如我連這點自信都沒有,那還怎樣展翅高舉呢?」

    李客不禁點頭讚道:「有這種志向,也好!」順手取下龍泉寶劍,「白兒,這把劍從今往後就歸你了,好詩佩名劍,希望你早日成為蜀中龍鳳,載譽歸來。」

    李白辭別雙親,日夜兼程,岷山已迎在眼前。真是一個好去處:巍峨此山,赫然如城;上可擂天鼓,壑深謁龍廷;一百單八景,處處開洞天;天下幽勝地,居之便成仙。李白欣欣然,束束腰帶,運足腳力,開始攀登。一路抓籐附葛,好不容易來到半山腰。側耳聽,泉呼風應,翠鳥合鳴;開眼瞧,綠樹芳草,奇葩含笑。危乎懸崖如壁立,千年老籐落昏鴉。白兒笑一笑,又向上登一程,一塊巨石擋住去路,上刻「試劍石」三個大字。他正自欣賞,忽聽左側密林傳來樵歌聲:

    砍砍伐薪兮,如鼓琴瑟。

    堪堪一肩兮,斫斧自歇!

    白兒觸景生情,應樵歌唱道:

    行行復遲遲兮,來徑似滅。

    結廬非人境兮,莫問我何!

    唱者自唱,應者自應。過了一會,林中走出一位樵夫:老而未邁,耳目聰明;頭著帕頭,身罩袍衫。褲腿一系,恰似燈籠。一身灰衣已穿舊,兩手握著刀和繩。只見他負著一捆柴薪,猶自悠哉樂哉。

    「老丈,」白兒喜出望外地迎向前去,「請問,東嚴子的山居在哪裡?」

    老樵夫將白兒打量一番,答非所問道:「小哥要去快去,半個時辰紅日即已銜山,那東嚴子再不見客。明天嘛,聽說他要下山雲遊,最少半月方回呢!」

    老樵夫說完,從他身側走過,往山下去了。白兒還要相問,只聽「哎喲」一聲,老樵夫坐在地上,捂著左腳叫道:

    「哎唷,我這左腳崴了!這讓我如何下山回家。這位小哥,這可全都怨你,囉哩囉嗦,問個沒完沒了,一不留神,你看——」白兒趕過去攙扶,老樵夫金雞獨立站在那裡,口中喃喃道,「小哥,天色已晚,你看如何是好?」

    看來,東嚴子的山居是去不成了,白兒只好說:「來,老丈,我背你下山吧。」

    「哦,那就委屈你了。」

    白兒幫老人把柴薪卸掉,背起他來。剛往下走幾步路,老樵夫忽然大慟起來:

    「哎呀,我說小哥,我家裡還有一位老母,沒吃沒喝,臥病在床。如今我這樣子,再不能賣柴掙錢,這可怎麼辦呀!」

    白兒不暇思索地說:「老丈,不要緊,我身上帶著一些銀兩,夠你解燃眉之急!」

    「那就好……可有多少錢啊,快拿出來給我看看。」

    白兒只好將其放下,扶他在一塊山石上坐好,把身上的銀子全摸出來,一共是二十四兩多一點,他將散碎銀子自己留下,剩下的全交到老樵夫手上。那老頭捧在手裡,湊近鼻子聞一聞,好像這些銀子能吃似的。

    「霍,小哥,你真是一個好人啊!」

    見老樵夫把銀子揣起來,白兒又去背他趕路,老樵夫卻搖搖手道:

    「小哥,歇一歇再走不遲,我只是口喝得很,你能去谷底為我取些水來嗎?」

    白兒靜心細聽,旁邊谷底果然有山泉漱石的聲響,便欣然道:「好,老丈,你就在這等著,千萬不要自己亂動。」

    白兒說完,小心翼翼地下到谷底去了。他嘗一口山泉,甘甜無比。待他取些水爬上來,只有青石在,無有老者蹤了。喊了許多聲,只有山谷回音,一時讓他不知如何是好。

    白兒獨自坐一個時辰,只好乘著月色下山。回家計算時間,半月已經過去,又打點齊整起程了。夜住曉行,趕到山下,馬不停蹄按原路攀登。路過「試劍石」,再往上走,小徑漸為花草所迷。忽聽不遠處有撲斗呼喝之聲,白兒拔出寶劍,提著小心尋聲走去。前面白亮亮的,走近一看,是一個圓形大池。白兒不看猶可,一看驚出聲來:大池邊上,一個老人正與兩狼撲鬥,細看那老者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崴腳的樵夫。

    「小哥,快來救我!」老樵夫好眼力,白兒甫一現身,就讓他看到了。白兒也不待慢,挺劍衝過去,想把兩隻狼引到自己跟前。哪知一隻狼仍盯住老樵夫不放,另一隻狼卻撲過來。

    「小哥,你手裡的寶劍是木棒呀,快把它扔給我,沒看這隻狼就要咬死我嗎!」

    白兒不暇思索,順手就將寶劍扔過去。這隻狼見白兒手裡沒了東西,一躍將他撲倒。

    「呔,孽畜,趕快過來,不要和他玩了!」

    那隻狼也聽話,夾起尾巴,乖乖跑到老樵夫跟前去了,與另一隻狼狗一樣,舔起老樵夫的手。白兒這才明白,敢情老樵夫是在與兩狼相戲。他再不敢小看樵夫,心想:真是身處仙山上,隨時遇高人啊!可抬頭看看天際,紅日已經銜山,只好改日再去拜仿東嚴子了。

    老樵夫背著一捆柴,領著兩狼下山去了,與白兒好像陌路一般,對半月之前發生的事情,絕口沒提一句。白兒靠著大樹坐一夜,第二天早早接著向上攀登,遇到一個陌生的樵夫,指點他終於找到東嚴子的山居。但見:一趟大草屋,四圍砌石牆;牆高不盈丈,古松綠傘張;紅杏探臉笑,翠鳥翻飛忙。門前臨玉池,宅後巖疊嶂。左邊繞溪水,右側小徑藏。真是好所在!白兒精神倍增,抬手叩響院門。只聽裡面有人說道:

    「清風、明月,前去開門!」

    一陣門閂響,白兒想:「這青風、明月當是何等仙風道骨的童子啊!」

    門「咯吱」一聲,從裡面推開了,恭迎在門內的,原來是兩隻狼!筆者有詩道:

    久居仙山不記年,頑心當藥駐童顏。

    關門弟子今何在,天邊眼前總隨緣。

    明楊慎《李詩選題辭》,以為東嚴子就是當時著名隱士梓州人趙蕤。李白與其隱在岷山(今青城山),養了好多奇異禽鳥,訓練得一叫就到手裡來吃東西。本回描寫東嚴子馴養兩狼情狀等,都是據此推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