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逍遙李白之大唐盛景

正文 第11章 牛訟 文 / 修夢大官人

    第十一回老牛驚惶沖堂奧李白靈機作解詩

    (太白編年:玄宗開元3年/15歲)

    李白十五歲到彰明縣做小吏,平日除了抄寫公文,還要守值,衙門裡有什麼事,縣令不在,隨時到後面眷捨傳信。

    劉縣令最近娶一名小妾,總是日上三竿不起床,待處理的公事積滿案牘。

    這是春耕時節,一天早上,有王三、李四兩個人拉著一頭老黃牛,扭鬧到縣衙門前。劉縣令仍在眷捨裡和小妾睡著,李白出外調停。老黃牛在中間,那兩個人一邊一個,都拉著牛頭上的繩套。

    王三往自己那邊拉著老牛說:「今天應該給我耕地!」

    李四也往自己那邊拉著老牛說:「今天應該給我耕地!」

    ……

    爭執半天,李白聽明白了:兩家同養一頭牛,事先講好,農忙時節,今天你家使,明天他家用,圖個公平。這天該王三使牛了,他餵了一宿,第二天早上剛耕一壟田,天就下起大雨,那雨下了整整一天,第二天早上李四來牽牛,王三說:

    「昨天下雨了,我沒使上牛,今天再用一天,你明天來吧。」

    李四說:「那不對呀,昨天下雨是你攤上了,沒辦法,今天該我了。」

    兩個人越說越僵,拉拉扯扯,扭到縣衙門前來,口口聲聲一齊說:「叫縣太爺評評理,他說該誰就該誰!」

    其實,兩個人都心疼時間,春忙時節,耽擱不起呀!李白也為他們著急,幾次跑到衙後劉縣令眷捨,都是簾幕緊掩,一點動靜也沒有。王三、李四實在等不及,都想把牛拉走,吵到劍拔弩張,李白正沒主張,突然過來一夥送親迎親的,大紅轎大紅馬,大紅喇叭大紅花,一片紅彤彤的,新房就在縣衙前面,婆家見新人到來,辟辟啦啦放起鞭炮,老黃牛本來對紅色就過敏,聽見鞭炮聲,雙眼一瞪,掙開韁繩,順著縣衙的大門就衝進去了。李白一看不好,拚命向裡追趕,一直追到衙後劉縣令眷捨,老牛見前無去路,「哞——」地叫了一聲,一頭鑽進堂屋裡面。李白衝上前,這才把牛拉住。但已經晚了,劉縣令的小妾已將簾櫳拉開,探出頭來,忿忿地說:

    「李白!怎麼回事?看你平日挺機靈,怎把老牛弄到這裡來了?成何體統!」

    李白一看,劉縣令的小妾只露蓬鬆的頭臉,身子隱在虛幌似的簾幕後面,紅肚兜兜,雪白的胸脯,雪白的胳臂,若隱若現,下身裹在被子裡。劉縣令正在穿衣服,附和小妾一句:

    「成何體統!」

    李白見了,靈機一動,開口吟道:

    素面倚欄鉤,嬌聲出外頭。

    若非是織女,何得問牽牛。

    劉縣令的小妾一聽笑了,聽李白吟的這首詩,分明是說自己美得如天仙織女一般,轉怒為喜道:

    「李白,過來,讓我看看這頭牛,實在太可愛了。」

    若依劉縣令本意,除了藉機懲治李白,以報河邊吟諷詩之怨,對這頭不識好歹的牛,不但要沒收充公,無端攪鬧縣衙,還要罰王三、李四錢財,可見愛妾高興,只好把牛還給他們。王三、李四見惹了禍,不敢再鬧,謝過李白,乖乖地回家自己解決去了。

    有詩曰:

    驅牛經堂下,驚起老鴛鴦。

    太白啟仙口,解訟助耕忙。

    本回所錄李白詩原題為《白微時募縣小吏入令臥內嘗驅牛經堂下令妻怒將加詰責白亟以詩謝雲》。本回據此演述,展開情節,添加細節,加入本書第一部中。

    《白微時募縣小吏入令臥內嘗驅牛經堂下令妻怒將加詰責白亟以詩謝雲》

    素面倚欄鉤,嬌聲出外頭。

    譯文:早晨起床未梳洗的臉倚靠在床欄帳幔的鉤子處,嬌嗔之聲飄出帳幔之外。

    若非是織女,何得問牽牛。

    譯文:如果不是天上的織女下凡,為什麼能問「牽牛」這個字眼呢?

    (修夢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