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浪劍幻生

正文 第四十八章 書中的劍(上) 文 / 詩餘一縷虹

    進入藏的大部分學生都聚集在房間的後半段,隨處可見書架旁邊有持書而立的身影,有些人由於書籍中的內容豐富,裡面的知識新奇能帶來許多新的認知,所以他們從開書籍那刻時,便再也無法邁動步子,就算距離書桌這般近,也沒有耐心捧著書籍走過去,就這樣站在原地,神思只怕早已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

    當然正因為進入樓中的人數太多,今年書院院試通過的人數比以往往年都多,書架旁雖然還剩有位置,但依然有些做事沉著的院生,安靜的坐在閱讀區閱讀。

    江夕自然是其中的一位,藏一樓的書籍涉足的地域非常廣,讓人覺得極其繁多。

    但正如書院教授說的那樣,藏的書沒有一本是來充數的,每一本都內容精闢,讓人耳目一新,就算是涉及大雲國的國史,也是史官編寫原版的翻本,更不是那些書局為了獲得盈利而胡亂宣傳的野史;

    下午時刻,也許是快要遠離大陸的這一方,那輪金黃色的圓盤好似呈接了生命之光似的,爆發出更亮的陽光,從藏一樓的窗戶射了進去,剛好可以看到很多斜長的身影。

    江夕手上捧著的還是剛開始選擇的那本詞集,曾經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所以棄書而去,如今得到了某些證實,自然會繼續回來閱讀,當然半途而廢的事他自然不會去做。

    江夕自小接觸的人便有點與眾不同,他的五師兄華軾便喜好吟詩作賦,癡迷於詩詞,常常游於花間,有時有新作便會拿來讀給江夕聽,雖然小時候的江夕不懂什麼音韻平仄之美,往往有時感到厭煩,但正所謂癡人自有癡人的癡處。

    硬是要逼著江夕能將其背誦下來才會罷休,江夕最熟悉的一句話便是:「剛開始自然不懂,你讀熟了就會明白。」每有詩作便會纏著江夕不放,非要別人拜讀大作後才肯離去,這便是江夕的美好童年。

    從小便接觸詩詞,自然對詩詞有著一些見解,熟悉的東西便會慢慢瞭解,於是能看懂那些文字之間的美感,詩詞中的意境和韻味,以及其間蘊含的感情。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便漸漸喜歡上了這種文字,無聊時便讀上一讀,就像吃食中的一味菜餚,別有一番滋味。

    書本的厚度比一般的詞集還要厚很多,也許是撰書的作者很仔細,或許是解釋延伸的內容占的篇幅有點多,江夕很是認真的看著書本上的註釋,細讀著其間的詞句,不知不覺間時間已經過了二三個小時。

    正如這位作者的生平經歷一樣,坎坷卻好游,所寫的詞中常見名勝的景地景物,偏生磅礡的意境中帶著些清新的意味,卻頗有女子的情思之作,婉約中給人一種莫名的遐想,正是這種頗具特色的文風,讓江夕不知不覺間沉入其中。

    藏一樓的書籍很簡單,除修行一類的書籍是基礎外,其他的都可以說是經典,但卻很少有人光顧閱讀,而這般多的書每字每句都是用念力執筆寫出,很明顯這是一種考驗,若是想要進入藏的更高一層,便

    看書!網:目錄:那些書本時,便只有一個目標,那便是從書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凝練念力,從而找到一些新的修行宗法,至少能促進自己的進步。

    進入書院的學生大多數都在十七八歲左右的年齡,有的甚至年齡更小,大多數人的修行境界在守靜左右,有的在院試開考前便有著極大的名號,河楚的范宇義不過是個秀才,卻早已是守靜初境的實力,這也是很久以前的定位,有誰知道目前的現況呢?

    而那位來自南郡的天澤少年更是深不可測,傳言這位年輕低調的公子只差一步便入太虛,早早就已經站在那道門檻前,書院這屆的院生水平相當高,這種傳聞早已不是秘密。

    公佈院試院榜那日排在前十的還有些陌生的名字,江夕不認識,甚至連一點風聲都沒有耳聞,而那些名字中不乏藏龍臥虎的人,這些人才是江夕需要警惕的和看重的。

    詞集的前幾十頁江夕看的很是認真,有很多詞他都不太熟悉,即使詞牌曾經見過,但詞的內容卻自成一家,書頁行至六十三,書的內容排版卻大不一樣,每一首詞的後面都寫有一首跟前面詞牌名一樣、韻腳一樣的詞,而前面的詞便是這本書編輯作者的崇拜對像秦少游,而後面跟的次韻便是這本書的作者—任行之。

    江夕細細讀來後詞與前詞的用韻次序幾乎一樣,雖然詞所寫的內容不同,但詞中所寫的對象全是一樣,而且用韻偕婉,情調更加突出。

    前面那首詞的解釋與前面幾十頁一樣,詩詞的解釋和寫作背景都有著詳盡的記載,而後面的詞卻沒有任何解釋,江夕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搞不懂這本書的編寫到底是何意思,無法確定這到底是有何意圖,江夕繼續翻著接下來的章頁,從六十三頁開始後面的內容跟前面的一樣,兩首詞的用韻相同,細細讀來所要表達的意思儘是相同。

    江夕在心中默默計算了一番,最長的詞牌多達二三十首,而這位癡迷秦詞的任行之前輩後面就跟著多少首,江夕有點默默的佩服這位前輩,據剛才書本的介紹這位任行之前輩是一位劍修強者,乃是南方一派有名的強者,或許是這本詞集想要記敘的是秦少游,所以對任行之這個人的介紹沒有更多的記載。

    一個主修劍術的人,為何卻留有這般多的詞作,而且被編進這樣一本普通的文史書籍內,這讓江夕有點奇怪,心中這樣想著,手上翻頁的速度他卻沒有放慢一點,眼睛仍然細緻的想要從書本上找到一點突破點,哪怕是一點點的破綻。

    有清風從窗外拂來,夕陽已到了西山頭頂,天色已經不早。

    也許是太陽將要落入群山的懷抱,江夕一眼瞥到了某頁的一首詞,這首詞的題目是「次韻,楊花詞」,既然是次韻,那便是那位劍修前輩的作品,其中一句他看著有點熟悉,不是看過,而是聽過,在他十四歲時聽師兄華軾吟過,而且師兄對其非常讚歎,那時的他只是硬生生的將其背誦下來,沒有想到今日卻親眼見到。

    在江夕的記憶裡,有點很模糊很雜碎的印象,也和這首詞的有關,但他腦海中的那點斑駁確是關於任行之這位劍修的,而不是別的,江夕皺眉沉思了很久,最後還是沒有想起,但有一點他可以確定,任行之這個人的絕對不要簡單,他需要找人詢問瞭解,江夕突然想到了徐子清,因為這位富家公子的家鄉和任行之相同都屬於南方。

    直到此時江夕才發現自己忘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抬頭望向窗外,才發現天色已至黃昏。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