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百八十二章 渡江作戰方案(二) 文 / 雨天下雨

    這皖軍的二十萬野戰兵力甚至是要超過奉軍的目前十七萬野戰兵力的。

    只是兩者的精銳主力部隊相差較大而已,奉軍的主力有第三師、第九師、第十師以及尚未經過大規模戰爭考驗的第十四師,第四混成旅勉強也算得上是主力之一,再算上騎兵和炮兵部隊,總數約在七八萬人。而皖軍能夠堪稱主力的只有三四萬而已。

    雙方的二線部隊素質相差也較大,奉軍南下的第一師、第八師、第十一師、第十三師以及第一混成旅這些雖然在奉軍裡算是二線部隊,但是戰鬥力並不差,至少比其他軍閥的省軍要強太多,皖軍那邊的省軍雖然也有少數幾支部隊,比如兩江第六師戰鬥力不算差,但是絕大部分兩江省軍還是幹不過奉軍的這些二線部隊的。

    整體而言,受限於軍官素質和武器因素以及訓練水平,皖軍的戰鬥力整體上要差於奉軍一個層次。

    但是在兩江方向,雙方的差距卻是沒有這麼大,奉軍雖然有十七萬主力部隊,但是在河南以及北方留守的部隊比較多,能夠參與兩江方向戰事的部隊也就十萬人左右,而對面的皖軍在兩江方向彙集的兵力可是超過十萬人,隨著廣東方向戰事的結束,皖軍抽調了大量部隊北上,其中就包括了中央陸軍第二混成旅這支皖軍裡僅次於第四師的主力部隊。

    這個第二混成旅雖然掛著混成旅的名頭,但實際兵力早已經膨脹到萬人以上,說是一個師也不為過,該旅和之前的第四師一樣,南下作戰的時候幾乎轉戰大半個中國歷盡數十場戰事,連戰連勝未嘗一敗,作戰經驗極為豐富、部隊的軍官、士兵素質較高,士氣高昂,裝備水平也不差,說是一個旅但是卻轄有兩個炮兵團總數將近四十門身管火炮以及不少於四十挺的重機槍,這等裝備的混成旅放眼中國也是獨一份了。

    第四師和第二混成旅為主力,再輔以近是十萬人的省軍部隊,就是皖軍在長江方向的主要兵力了。

    單純以兵力對比而言,實際上兩江方向的奉軍是要少於皖軍的,但是目前奉軍處於攻勢,皖軍只能被動防守也就足以說明有時候數量並不能說明一切。

    方壁永說完皖軍,還順帶說了說南方聯邦方面的情況,不過目前來說南方聯邦對趙東雲而言還不算大問題,在沒有解決段祺瑞之前,他和南方聯邦並不會發生直接的接觸,再者南方聯邦近期變化也不算大,湖北和湖南那邊依舊老樣子,張之洞的手腕還是相當不錯的,不僅在湖北擋住了王士珍,還在湖南攔住了皖軍的進攻。陝甘的趙爾巽也不錯,憑借一個第十九鎮讓吳鳳嶺愣是空有陝甘晉三省巡閱使的頭銜,但是卻無法進入陝甘地區。

    至於兩廣方向的端方就悲劇多了,自從第十鎮覆滅,錫良在潮州戰敗自殺後,端方是獨木難支,丟失了廣州後只能退守廣東西部地區,也好在拿下廣州後,段祺瑞認為廣東大局已定抽調了第二混成旅在內的大量部隊北上回援長江防線,只留下一個姜桂題的第六混成旅以及萬餘省軍部隊在廣東,不然的話端方現在估計連廣西都丟了。

    方壁永簡單的介紹了目前國內各軍的兵力部署後,很快會議就是進入了正題,也就是渡江作戰計劃。

    此時方壁永已經是重新坐了下來,然後作戰處處長石陽林站了起來,走到旁邊的大幅地圖前開口道:「總統,各位長官、同僚們。

    歷盡多月籌劃,依照我作戰處諸多同僚們的多次推演,目前我作戰處已經制定渡江作戰之初步計劃,希望今日諸位長官們可以提出更多的建議一起完善渡江作戰計劃!」

    言罷後,他拿起指揮棒,然後指著地圖開始道:「根據我作戰處同僚們的多次推演,認為我軍要南下攻克江南地區,其最大之障礙為盤踞金陵方向之敵軍第四師、蕪湖一線之敵軍第二混成旅。

    如果我軍在該地發起正面渡江戰役,將會遭遇敵軍猛烈的火力打擊,縱然能夠順利渡江,恐怕也是損失慘重。為了避免在渡江階段遭遇過大損失,作戰處的諸位同僚們一致認為,我軍之渡江地點必須繞過金陵、蕪湖兩地正面之敵。

    基於此,我們選定了太平府和州(今馬鞍山和縣)為首要渡江之地,該地位於蕪湖和金陵之間,相距金陵和蕪湖之敵都在五十公里左右,敵軍一旦發現我們的渡江地點,從上述兩地派遣主力部隊前來攔截至少需要兩天時間。而兩天時間已經足以讓我們把首批部隊運輸過江,從而在當塗建立穩固的前沿陣地,接應後續渡江部隊!」

    說著的時候,石陽林又是拿出一副和州以及附近地區的詳細軍事地圖,並繼續道:「該地的江面尚有一個沙洲,寬約一點五公里,利用該沙洲,可以讓我們的浮橋架設難度大大降低,並加快浮橋的架設速度,以及時把重武器運輸過岸。」

    「為了配合渡江部隊的順利展開,我軍需要在蕪湖、金陵方向發動伴攻,以迷惑敵軍視線,拖延敵軍增援當塗為要!」

    「而在這之前,為了進一步迷惑敵軍對我軍渡江地點的判斷,我軍可在蘇北方向發動適當的攻勢,甚至可以看具體形式派遣海軍運輸部隊登陸上海,進而攻克淞滬炮台,攻克淞滬炮台後,利用船隻搭載部隊從南通出發渡江進一步加強部隊在南岸之部隊數量,進而進攻江陰炮台,一旦攻克江陰炮台,那麼海軍艦艇就可以進入揚子江流域,直上金陵為我軍提供正面的艦炮火力支援,以掩護蘇北方向的主力部隊渡江。」

    石陽林的解說是相當漫長而略顯沉悶的,從一開始的大方向,然後說到了詳細每一個師的部署,再到後勤補給線的建立等等,幾乎是考慮到了渡江作戰的每個方面,而且這個渡江作戰計劃也不僅僅只是渡江而已,實際上渡江作戰計劃裡的渡江只是個開始,後頭更重要的是如何徹底攻克江南地區,殲滅段祺瑞的第四師、第二混成旅等部隊。

    一整個作戰計劃,實際上是包含了奉軍在兩江方向後續兩個月的詳

    細作戰計劃,甚至包括了未來半年的戰略規劃,比如在拿下金陵後,作戰計劃裡要求部隊迅速南下,攻佔杭州這個浙北地區的重要城市,同時派遣部隊繼續南下江西,一舉攻佔包括蘇南、皖南、江西、浙江在內的所有地區。

    這一份計劃光是字說明就高達五十多頁,計劃涵蓋了奉軍所有部隊的調動部署。

    石陽林解說的大半個小時裡,嗓子都說干了以至於喝了好幾次水。

    「上述所言即為我作戰處擬定之渡江作戰計劃初案,由於計劃草定,尚有諸多不足之處還望總統、諸位長官、同僚見諒並指正!」

    石陽林說罷後,並沒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此時他的工作還沒有完成呢,身為該計劃的具體負責人,他還得回答解惑在座等人的疑問。

    而隨後而來的各種提問也是讓石陽林這個第一次負責大規模戰略計劃的人感到壓力龐大,此時的他算是頭一回感受到了前任作戰處處長楊德明所背負的那種壓力。

    身為作戰處處長,號稱蘇系奉軍裡最有權勢的少`將,他固然是風光無比,但是負責整個奉軍的實際指揮,他所背負的壓力也是龐大無比的。

    自從他上任作戰處處長後,就沒有休息過哪怕一天,很多時候連睡覺都是睡在參謀部裡頭,每天都是忙著各種各樣的戰略安排和規劃,而且不僅僅是忙,更重要的是他隨便一個決定就會影響到前線大軍的存亡,這種權力所帶來的就是巨大的責任,要是因為作戰處的作戰計劃導致前線部隊遭遇慘敗,那麼他石陽林估計立馬就會從奉軍最顯赫的少`將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他所背負的負責所導致的壓力,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承受的。

    很快,質問就來了,首先發話的就是第十五師的首任師長曹錕,此人也是今天這個會議室裡的最高級別的野戰軍官,受限於南下部隊的各部隊主官都無法脫身北上參加這個會議,所以一定程度上曹錕也是代表了南方部隊的各級主官了。

    「如果我軍在皖南和州渡江,距離金陵、蕪湖之敵只有區區五十公里,而作戰處認為敵軍從五十公里外趕到當塗要兩天,對此曹某不敢苟同。

    毫無疑問,一旦敵軍發現我軍之渡江地點,勢必是要傾盡全力攔截的,在這種情況下敵軍不可能還和往常一樣行軍,而是會採取輕裝行軍,晝夜行軍的模式,而不管是我軍還是皖軍或是其他軍隊,輕裝部隊晝夜行軍的情況下,一天行軍四十公里的情況都是存在的,去年敵軍第四師撤退以及我軍第三師追擊的時候,都曾出現了一天強行軍四十公里以上的記錄。所以我軍一旦在和州地區渡江,那麼敵軍前來攔截的時間極有可能是在一天半甚至只有一天,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會對渡江部隊形成重大的影響,甚至有可能導致渡江失敗!對此作戰處考慮的是否過於樂觀了!」

    曹錕此番說話雖然沒有直接否定在和州、當塗渡江的可行性,但是也是保有了極大的懷疑!

    要想避開金陵和蕪湖之敵,又想要從中一插而斷,把皖軍的兩大主力分割開來,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難度卻是極大的,一個搞不好別說切斷第四師和第二混成旅的聯繫了,估計渡江部隊就會被第四師和第二混成旅來一個夾擊,到時候奉軍的渡江部隊的下場是妥妥的全軍覆滅!

    面對曹錕的質疑,石陽林當即解釋道:「作戰處已經考慮過這種情況的出現,對此我們有兩個解決方法,第一是首批渡江部隊雖然不可能攜帶大量火炮,但是攜帶大量的重機槍以及迫擊炮還是不成問題的,首批突擊乘船過江的部隊過江後,首要就是開闢前沿陣地,利用機槍固守,守住敵軍之反攻問題不大。

    第二,在渡江之前,我軍還會在蕪湖、金陵兩地發動大規模的伴攻用以吸引敵軍的前期注意力,而後期則是拖延敵軍抽調主力部隊增援當塗方向。

    在我軍主力部隊進攻之下,段祺瑞不太可能抽調第四師、第二混成旅這等主力部隊前往當塗增援!」

    石陽林並沒有把話說的很滿,因為戰爭本來就充滿了不確定性,打起來之前石陽也無法肯定金陵和蕪湖方向的伴攻能不能牢牢牽制住第四師和第二混成旅,他只是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而已!

    而戰爭嘛,誰也不敢說自己的預測就是百分百正確的,但是只要有較大的成功機會,那麼作為一個合格將領就應該毫不猶豫的去做。

    曹錕聽罷後,雖然面色依舊不同意石陽林的意見,但是也沒有繼續爭執下去,因為他今天要做的就是要代表廣大南下部隊的野戰部隊的將領們發表意見,這些意見只要讓趙東雲知道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和石陽林直接去爭執什麼,那並不是他的任務。

    不過曹錕不說話了,一旁的海軍處處長程璧光卻是面露難色的開口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