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百八十一章 各方軍力 文 / 雨天下雨

    二月十七號,石陽林坐在馬車裡,進入西苑的時候,四周的諸多燈飾依舊能夠讓他感受到昨天元宵節的節日氣氛。

    然而現在的石陽林卻是沒有任何的心思回味昨天的元宵舞會,這幾天來他都在忙著渡江作戰計劃這事,敲定最後的計劃細節,準備呈報給趙東雲。

    渡江作戰計劃已經拖的太久了,不僅僅趙東雲多次催促,就連軍需部的人也是多次催促,因為軍需部也需要後續的作戰計劃來安排補給運輸計劃,提前把部隊所需的物資運輸到指定地點,用以補充作戰部隊的損耗。總不能說今天計劃確定下來,明天就打仗,那樣的話不用打奉軍自己就得崩潰了!

    當石陽林抵達居仁堂的裡的第一會議室的時候,就已經是看見會議室裡頭已經有了好兩個人,其中有總統府武官處處長段芝貴中`將,統帥部之軍需部總長洪浦濤中`將。

    這兩位的軍銜都要比石陽林高,所以石陽林也是以晚輩自居見禮。

    面對石陽林的見禮,洪浦濤表現平靜,很是不客氣的接受了,理由也簡單,石陽林雖然是作戰處處長,奉軍裡頭最優秀的幾名少`將之一,但也只是個少`將而已。而洪浦濤雖然不是任職野戰部隊,而是和方壁永、趙東平兩人一樣,是偏向於官性質的將領,但是身為軍需部總長,他在奉軍內的地位實際上並不遜於方壁永,甚至比那幾個野戰部隊的中`將師長們也要來的權重,所以面對石陽林的時候,他也是擺著官場前輩的面孔。

    不過一邊的段芝貴卻是對石陽林要熱情的多,不但起身歡迎,而且還問候了幾句,段芝貴的姿態擺的那麼低,也是和他在蘇系裡的地位有關。

    段芝貴,這個歷史上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在這幾年混的並不怎麼好,1902年任職北洋軍政司參謀處總辦的時候,還算是北洋高層之一,但是很快他就是被抽調去處理巡警事務,間隔了幾年後雖然又爬回了直隸督練處總參謀兼督辦,但始終未能獲得進入常備軍的機會。

    1906年北洋起兵推翻前清後,直隸督練處被王英楷改為直隸參謀部,並用心腹任參謀長,而這段芝貴就苦逼的被踢了出來,正所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段芝貴就和很多北洋人一樣,王英楷這邊不用他,他就跑到奉天去投靠趙東雲了。

    剛去那會先在顧問處掛了個一等顧問的頭銜,廝混了幾個月後任職瀋陽防務司令部參謀長,後來趙東雲在奉軍入關前夕撤銷了三大防務司令部,入住京師後趙東雲成立總統府武官處,就調任段芝貴任職武官處處長,軍銜為中`將。

    總統府武官處,除了由副處長兼任護衛隊隊長包甘龍率領的護衛隊外,主要構成就是海陸軍派遣的武官,這些海陸軍的武官主要是隨時跟隨在趙東雲身邊,為趙東雲解答海陸軍的一些疑問,並充當外交事務的代表武官。

    段祺瑞身為趙東雲的侍從武官,日常也會跟隨趙東雲參加一些軍事會議,不過他也知道自己身份有些尷尬,被很多奉軍將領所不齒,所以每次會議都是悶葫蘆,做到了沒人問他絕不開口的良好習慣,久而久之,包括石陽林在內也都習慣了這人出現在一些重要的會議場合,不過都會選擇性忽略他而已。

    比如後頭進來的參謀部總長方壁永,就是彷彿沒有看見段芝貴一樣!

    隨著參謀部總長方壁永、軍械部總長趙東平、海軍處處長程璧光,新任第十五師師長曹錕、第七混成旅旅長李純、剛回京述職的第二騎兵旅旅長華振基等人陸續抵達後,蘇系奉軍在京師裡的高級將官基本都到齊了。

    這些人裡頭,軍銜最低的就是石陽林這個少`將,而其他的人肩膀上都掛著中`將的肩章,包括方壁永、洪浦濤這幾個中`將外,其他的曹錕、李純、華振基等少`將加中`將銜的人也是帶著中`將的肩章。

    這些人到齊了後,趙東雲彷彿是掐著鐘點一樣,也是準時進入了會議室,趙東雲的腳步踏進會議室的時候,在場諸人都是齊齊站了起來行禮,趙東雲一邊走進來一邊抬起右手虛壓了壓:「都不是什麼外人了,坐下吧!」

    趙東雲說是這麼說,但是可沒有人真敢在趙東雲坐下之前自己就一屁股坐下的,一直等趙東雲坐下後,眾人才是陸續坐下。

    和眾人一起坐下的還有秘書處的一等秘書揚善德,不過他今天跟隨趙東雲來參加會議可不是為了發言的,他只是來充當會議記錄的工作,坐在了下頭就是拿起了紙筆準備記錄。

    今天的會議關乎未來奉軍之作戰戰略,討論的都是屬於絕對保密的事項,所以也就不適合讓那些普通的二等、三等秘書來進行會議記錄了。

    都坐下後,趙東雲就是開口道:「在座諸君也都是大忙人,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現在就開始吧!」

    說著,他就是把目光投向了參謀部總長方壁永!

    當即,方壁永就是應聲開口道:「今日之議題,主要是為了討論渡江作戰計劃以及後續河南、湖北方向的戰略安排!在這之前,我先簡單說說目前我軍以及皖軍、南方聯邦等各軍之態勢!」

    略微停頓了後,方壁永繼續道:「目前在江北方向,我軍部署有第一軍、第二軍、第十四師,上述部隊分別部署於南通、泰州、揚州、金陵、滁州、巢湖、合肥、安慶一線,總計有六個師、兩個混成旅、一個騎兵旅、兩個**重炮團、三個**迫擊炮營,總數約十萬野戰兵力。另外在江北地區我軍還有七個團,總數一萬五千人的巡警部隊。」

    「上述部隊即為我軍在南下江南之主力部隊,此外視戰局發展,後續也可以從河南適當抽調一定數量的部隊,也可從直隸增援南下一定數量的部隊,但總體而言,南下渡江作戰還是依靠上述部隊為主。」

    「在河南方向,部署有我軍之第三軍,轄有第八師

    、第十一師、第十三師,以及四個巡警團。該方向之部隊主要防備湖北、山西、陝西之敵,保證京漢線的通暢!」

    「我軍在東三省、直隸、山東地區尚有第十五師、第五混成旅、第七混成旅、第九混成旅、第十混成旅、第十一師混成旅、第一騎兵旅、八個巡警騎兵營,其中第十五師已經準備南下,必要時候也可再抽調一定數量之部隊南下作戰!此外上述地區還部署有十八個團,總數三萬五千人的巡警部隊。」

    說完了奉軍自身的兵力部署外,石陽林的話並沒有停下,而是繼續簡單介紹國內其他勢力的部署情況:「根據情報處搜集的情報資料,國內其他各軍的兵力部署如下:

    山西吳帥除了中央陸軍第二師外,另建有山西陸軍第一、第二、第三混成旅,總兵力約四萬人,目前正在陝西、山西交界地區和南方聯邦趙爾巽部進行作戰,目前該地佔據已經持續僵持多月,參謀部認為短時間內該地戰事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動。」

    「湖北王帥除了中央陸軍第六師、中央陸軍第三混成旅、第八混成旅三部主力外,尚有湖北陸軍第一師、第二師以及多個番號不明之部隊,目前總兵力約七萬人,鄂軍主力目前屯兵於漢陽府一線和南方聯邦黎元洪部、張彪部進行作戰,目前該地的戰局亦趨向於穩定,雙方皆無力突破對方防線。」

    說完了這兩個已經和趙東雲達成了聯盟協議的軍閥勢力外,方壁永就是把話題轉到了皖軍身上。

    「兩江皖軍方面,過去兩月來段祺瑞大力重建了第四師之第七旅,情報顯示該部已經恢復齊裝滿員,另皖軍之中央陸軍第二混成旅也已經緊急從廣東北上,上述兩部總數約三萬五千人,作戰經驗豐富,士氣較高,裝備之火炮以及重機槍足額完善,其戰力不容小窺,乃是我軍渡江作戰首要之敵。

    皖軍之另外一支中央部隊,即姜桂題之中央陸軍第六混成旅目前還在廣東方向,據查該部在廣東西部地區和端方所部進行交戰,短時間內應當不會北上。

    除上述三支中央陸軍部隊外,兩江方面尚有多支省軍部隊,其中去年被我軍擊潰的多支兩江陸軍師已經得到重建,據查皖軍擁有兩江陸軍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第四師、第五師、第六師、第七師、第八師。兩江陸軍第一混成旅、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浙江陸軍第三混成旅等多支部隊番號,上述省軍戰鬥力摻差不齊,戰鬥力較強者有兩江第六師,而新編、重建的幾支部隊戰鬥力則是要差很多。

    上述皖軍總兵力應當在二十萬左右。」

    方壁永的話並沒有誇大,段祺瑞擴軍的本事一點也不比趙東雲差多少,雖然段祺瑞受限於人力和物力因素,導致擴軍的成本要大很多,但是架不住人家有錢啊,去年在江北丟了好幾萬人的段祺瑞眉頭都沒眨一下,這才沒兩個月呢,就是把那些被擊潰的部隊又重建了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