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一十二章 瓜分地盤 文 / 雨天下雨

    王英楷等人讓他從寶坻和薊縣撤兵還好,畢竟不撤的話自己隨時能兵臨京師城下,打死王英楷也是不放心的,但是現在他們竟然還想要讓自己從唐山撤軍?

    難道自己率領五萬大軍入關兩個月,死傷過千,花費百萬兩銀子的軍費後一根毛都沒撈著,就這麼灰溜溜的回奉天?

    他趙東雲不怪自己,他手下的蘇系將領們都得噴死他!

    趙東雲立即就是把臉色黑了下來,既然剛才王英楷說了大家不用遮遮掩掩,他趙東雲也就不客氣了:「今天我把話放在這裡,你們要唐山可以,但是得從我麾下數萬將士的屍體上踏過去!」

    這剛才大家還是好言好語,但是王英楷等人那裡會想到,趙東雲說翻臉就翻臉!

    這不是談判嗎,自然是獅子大開口亂開價的,你趙東雲不同意也就算了,還說出這麼強硬的話!

    這搞的王英楷這幾個人一陣沉默!

    王英楷要想趙東雲撤出唐山,自然是為了不讓自己南下作戰的時候,被趙東雲直接殺進京師來

    倒是段祺瑞和王士珍在旁邊看好戲,趙東雲撤不撤軍和他們沒啥關係,他們兩個雖然一個是陸軍部總長、一個是陸軍部次長,但是這只是個虛名,等這場談判結束了後,他們就得率軍南下了,王英楷已經提前許給了他們第一軍軍長、第二軍軍長的位置,屆時這兩人就是會分別率軍進攻兩江和湖廣等地了。

    不過眼看著僵持下去也不好,畢竟談崩了對大家都沒好處,所以段祺瑞輕咳了一聲道:「這唐山這等緊要之處,加上福元兵工廠也在那邊,這要是沒點兵守住大傢伙也不能放心不是,這樣,我看子楊你可以在唐山留下一個鎮,其他的部隊就調回東三省彈壓地面!」

    王士珍也是點點頭道:「我看如此也可!」

    這兩個人說的輕鬆,因為他們未來的地盤實際上都不在北方,這北方諸省裡,東三省不用說了,是趙東雲的,而直隸地面上雖然諸將都在,而且王士珍還是前清任命的直隸總督,但實際上直隸裡除了唐山以東的地區被趙東雲控制了外,其他地方都是處於王英楷的實際控制下。

    而熱河那地方目前是吳鳳嶺管著,不過那地方基礎太差,實在是沒有什麼好爭的。而山東,現在已經被張懷芝經營著,王汝賢管著河南,而這兩個人都已經是相繼向王英楷表達了效忠,也就是說,北方諸省地盤裡、直隸大部、山東、河南是屬於王英楷這一派系的地盤。而東三省、直隸東北部則是趙東雲這一派系的地盤。

    熱河的吳鳳嶺則是屬於中立派系。

    那麼問題就來了,王士珍和段祺瑞是空有部隊,但是卻沒有實際地盤啊!

    王英楷要是不好好安排他們,他們肯定是要反的,為此王英楷的解決辦法是相當簡單而有效的,那就是他已經給段祺瑞許下了兩江總督的位置,又給王士珍許下了湖廣總督的位置。

    當然了,這兩地盤都還在南方聯邦帝國手中,段祺瑞和王士珍要想拿的這兩塊地盤,那麼就得自己去搶了。

    這樣一來不但解決了王士珍和段祺瑞和王英楷之間的矛盾問題,而且還能夠讓段祺瑞和王士珍為他所前驅,主動揮軍南下進攻叛軍。

    王英楷的算盤打到叮噹作響,但是段祺瑞和王士珍也不是善茬,他們不管願不願意都是被逼著南下作戰,但是也不願意讓後方的王英楷好過了,所以兩人是齊齊張口支持趙東雲保住唐山,不為別的,就為了能夠讓趙東雲在關內插上一把刀子,隨時都能夠捅進王英楷心臟的刀子。

    王英楷臉色數變之後,這才道:「子楊你不從唐山撤軍也可以,不過在關內駐紮的兵力不得超過一個協,其餘兵力必須盡數撤回關外!」

    這個提議在王英楷看來已經是做出了巨大的讓步,但是在趙東雲看來這種條件依舊是很難接受的!

    不過如今這個時局,做意氣之爭也沒有必要,只要能夠保住唐山,那麼駐紮一個協就一個協,到時候自己在山海關部署重兵,一旦唐山有變。自己的部隊在京奉鐵路的支撐下就能夠迅速增援唐山。

    這種戰略部署對於想要進攻京師興許是不行了,但是作為防守還是可以接受的。

    當即他就是點了點頭:「那就一個混成協!」

    這種談判他可不想讓外人玩什麼字遊戲,一個協和一個混成協是有著極大差別的,一個混成協才能夠**作戰,而一個步兵協可沒這能力!

    王英楷也是及時加上了自己的限制條件:「兵力不得超過五千!這兵力不管是巡警還是在正規部隊,都算在其中!」

    趙東雲點頭表示了同意!

    王英楷此時心裡頭還是有些不服氣的,這沒了唐山等地盤,對他的直隸實力影響還是有一些的,不過要想讓趙東雲退出唐山除非是發動一場戰爭,而且還得打贏趙東雲,不然的話是沒有什麼可能性的了。

    現在能夠讓趙東雲縮減駐軍數量已經是他做能夠做到的極限了!

    如果唐山只有五千兵力的話,那麼王英楷也就不用提心吊膽防著趙東雲的大軍隨時從唐山揮軍進軍京師了。

    說完了這些後,王英楷又是開口道:「如今我們既然要創共和體制,這軍制也要改一改了,聽說南邊已經是重新整頓安排番號了,我們這邊也不能和以前那樣,得有統一番號才好讓國人知道,我北洋任舊是一個整體。」

    這統一番號的事也無傷大,所以趙東雲等人自然是沒有什麼意見的,當即王英楷就是道:「以前的各種番號先不用了,統一改成『中央

    陸軍』而稱呼上也不能沿用前清的鎮、協,可效仿泰西諸國,變更為師、旅、團等。

    軍銜也如此,把前清之上等第一級改為上`將,中等第二級改為中校,下等第三級改為少尉,士官和士兵照舊不變。其他各等級依次推論,至於軍銜標示,我看子楊你前頭弄出來的就不錯,我看可以直接推廣全軍所用!」

    找東雲聽罷呵呵一笑,他這王英楷倒是不顧小節,這番號和軍銜的稱呼還算正常,但是軍銜標誌竟然直接採用自己的奉天標誌,這要是放在後世就算侵權!

    「如今我們手底下的幾個師裡,也不用多改,我手底下的第一鎮改為第一師、吳鳳嶺的第二鎮改為第二師、子楊你的第三鎮改為第三師、芝泉你的第四鎮改為第四師、張懷芝那邊的第五鎮改為第五師、聘卿你的第六鎮改為第六師、然後第七鎮殘部改為第七師。然後王汝賢的第二十九混成協改為第八師、子楊你手底下的奉天兩個鎮也改為第九師和第十師、那個騎兵協就改為第一騎兵旅。

    至於大傢伙手底下的幾個混成協,也是統一安排,我手底下的常備軍第一混成協改為陸軍第一混成旅、芝泉你手下的混成協改為第二混成旅,再有馬玉昆將軍的武衛左軍也要改為第三混成協、子楊你手底下的兩個混成協也改為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

    姜桂題的江防軍如今已經退往山東,也可以給他一個第六混成協的番號!」

    這些番號的改變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就是稱呼上改變一些,王英楷總不會因為統一了番號就能指揮得動其他部隊了,更加不會因為給了你一個中央陸軍的番號,然後就要出錢幫你養軍了。

    說白了,這些都是面子功夫!

    那所以大家都是笑呵呵的接受了!

    而這麼統一番號了後,就會發現北洋嫡系和旁系部隊加起來實在不少,師級部隊就有十個,混成協六個、騎兵旅一個

    這些部隊裡實力相差也比較大,比如整編後的王汝賢第八師,實際上也就是一個空架子而已,兵力連四千都不到,給他一個師級部隊的番號,是因為王汝賢掌控河南,這擴軍是肯定的,而王英楷為了進一步拉攏王汝賢,這給一個師的番號也算正常。

    又比如馬玉昆和姜桂題這兩個北洋旁系,他們雖然已經表示效忠北洋共和政府,但他們依舊是半**的性質,手下部隊也都是舊軍,不能夠和其他北洋諸將手下的部隊相提並論的。

    而如今北洋的真正戰力,還是袁世凱時代組建的老部隊,也就是第一師到第六師,至於第七師已經被打殘,雖然王英楷已經收攏殘部重新編練,但是要想緩過氣了恢復以往戰力可是沒那麼容易的事。

    至於趙東雲手底下的原奉天部隊,也就是新番號裡的第九師和第十師,雖然人員和裝備不缺,但是成軍時間比較晚,而且近段時間抽調了大量人員和裝備用於組建第四混成旅和第五混成旅,對實力影響比較大,所以戰鬥力上來說,自然是不如趙東雲的老部隊第三師的。

    相對於北方共和政府名下的十師七旅,張之洞弄出來的南方聯邦帝國手底下有多少部隊呢?

    看北洋梟雄最新章節到長風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