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人選 文 / 雨天下雨

    趙東雲的一句「責任內閣總理制」就是讓這場原本談笑風生的會談陷入了沉寂之中,在座四人也都不是什麼笨人,儘管他們可能一個月之前還不知道共和到底是什麼玩意,但是自從舉起共和大旗以來,低下的諸多幕僚們肯定已經是給他們詳細講解了各種共和體制。

    所以這一聽趙東雲的『責任內閣總理制』立馬就是明白,這種體制對於共和來說也許無關緊要,因為就本質來說總統制和總理制其實對於中國之共和來說,區別並不大,然而對於在場諸人來說,這兩者的區別就大了去。

    段祺瑞這個時候看了看王英楷,在看看趙東雲,心裡頭也是轉著諸多想法,沉默了片刻後,他開口道:「子楊這個提議還是有較高可行性的!」

    說完這句,他就是閉嘴了,因為他剛說完,對面的王英楷就是投來了近乎刀光劍影般的目光,如果眼光能殺人,估計王英楷這會已經把段祺瑞殺了千百會了。

    不過這個時候,王士珍也是開口了,只聽他慢悠悠道:「總理內閣制固然有諸多好處,不過如今局勢緊張,正是需要讓外人知道我北洋上下一心的時候,我看還是行總統制來的妥當一些!」

    在場四人的意見分成兩種,而且還是兩人對兩人!

    這個時候,王英楷面色已經重新平靜下來:「這行總理制也不是不可以,不過東雲你的部隊必須從薊縣、寶坻撤軍!」

    趙東雲對於這一點,倒是沒有太多的猶豫,當即道:「可以!」

    如今北洋諸將的軍隊都在薊縣和寶坻一帶對持,而且趙東雲的部隊不從這些地方撤退的話,王英楷根本就不敢把部隊也撤出來,然後抽調前往南方作戰。

    如果趙東雲答應了這個問題,雖然實際意義也不算太大,但是也可以說明趙東雲還是有可能繼續從關內撤軍的。

    眼見趙東雲答應了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而且還是答應的如此迅速,這讓王英楷都有些意外,不過他如今也沒有什麼心情去考慮趙東雲為和會答應的如此快速了,而是繼續道:「這成立內閣後,這陸軍部總長,就是你芝泉來做!」

    「至於聘卿你,就來當陸軍部次長吧!」

    這幾個安排實際上並沒有太大意義,基本上就是按照現有的諸人地位和實力來安排的,原則上就是保持現狀不改變!

    至於內閣總理,雖然在座四人都不可能親自坐上,但是也希望自己自己派系裡的人或者說是和自己交好的人做上去啊,但是另外一方面,其他三個人都是防著別人玩這一手呢,所以趙東雲剛提議周學熙擔任內閣總理的時候,就是被王英楷,段祺瑞以及王士珍毫不客氣的聯手反對否決了。

    但是趙東雲也沒絲毫退讓,王英楷剛提議讓讓徐世昌擔任內閣總理,趙東雲就是輕咳一聲:「徐菊人才幹雖然有些,不過到底還是缺乏了主政一方的經驗,不過如今局勢緊張,內閣總理人選必須是個有豐富主政經驗的人!」

    徐世昌雖然算得上當代北洋體系裡的官第一人,但是他卻是有著非常明顯的缺點,那就是他是袁世凱幕僚出身,這並不是說當袁世凱的幕僚不好,而是指他之前一直當袁世凱的幕僚,然後在袁世凱的大力推動之下就是一步登天入軍機處,擔任部堂尚書等要職。

    也就是說,徐世昌並沒有主政一方的從政經驗和資歷,而這內閣總理將來是要負責全國行政事務的,這弄一個沒啥經驗的人來自然是不行的。

    當然了趙東雲之所以反對他,那是因為這個徐世昌和其他袁世凱的幕僚們一樣,都齊刷刷的投靠了王英楷,徐世昌去當內閣總理和王英楷去當內閣總理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哦,既然他們兩人不行,那你們看鹿傳霖如何?」段祺瑞也是提議了這麼一個人選,說實話他提議這個人倒是沒有多大的私心。

    因為段祺瑞和王英楷,趙東雲兩人不同王英楷和趙東雲麾下或多或少都有著幾個官體系的人,就算麾下沒有官,但是和他們關係好的也有幾個,但是段祺瑞和王士珍兩個人就要遜色的多,他們麾下各種軍官不少,但是官的話還真沒幾個。

    當代那些官士子們選擇投靠北洋的話,首選的就是王英楷這個威望上的老大了,而部分人則是選擇投靠趙東雲這個軍事力量上的老大,而段祺瑞和王士珍夾在中間,興許會有幾個中低級官員來投效,但是那些名望重臣是不太可能投向他們的。

    反正段祺瑞和王士珍都不可能推出自己的人,那麼他們乾脆就推出一個和在座諸人沒有多大關係的鹿傳霖了。

    鹿傳霖,此人的早期履歷就不提了,能夠讓段祺瑞提起他,乃是因為他是當代清末政壇裡,資歷排得進前三的軍機大臣了,而更重要是,他當年乃是榮祿舉薦起復的,而袁世凱的政治恩人是誰?那可不是李鴻章,而是榮祿,也就是說,實際上袁世凱和鹿傳霖當年是一起在榮祿手底下混的,算是半個同僚。

    庚子年後鹿傳霖也是一直在中樞和奕劻一起給予了袁世凱大力支持,乃是袁世凱在中樞的親密盟友!

    然而今年上半年的新官制改革中,奕劻、袁世凱這一派系遭到慘敗,不僅袁世凱的嫡系幕僚徐世昌被罷直,就連袁世凱的政治盟友鹿傳霖也是慘遭罷直。

    從此人的近五六年的履歷就可以輕易的看出,這人實際上算得上是北洋體系內的官,只不過和其他人不同是,他不是袁世凱的下屬,而是袁世凱的盟友!

    這樣的一個人來擔任內閣總理,威望和資歷那是足夠了!

    趙東雲聽罷鹿傳霖這個名字後,心思轉動的非常快速,他有些懷疑段祺瑞今天提出他來,背後會有所政治交易,不過他也

    相信鹿傳霖這種混了一輩子政壇的人,絕對不會選擇投靠段祺瑞,理由很簡單,段祺瑞沒那個資格!

    如果只是政治交易的話,那麼趙東雲自信自己能夠拿出來的東西絕對比段祺瑞更多,後期誰能拉攏到他還說不定呢!

    而最關鍵的是,這人和王英楷沒啥關係,這一點非常重要!

    現在趙東雲是防賊防盜防英楷,只要不讓王英楷掌控中樞實權,那麼其他的都可以退讓一二,讓段祺瑞吃點甜頭也無妨。

    當即他就是點了點頭:「迂叟公的威望和資歷都是足夠的了,如果他能夠辛苦一些掌控中樞,那麼我等也就能放心了!」

    這話就是同意了段祺瑞的建議,而一旁的王士珍左右看了看,片刻後也是出言道:「遷叟公自然是當得的!」

    王英楷雖然想要反對,但是眼見其他三人都已經表示了支持,他如果不想鬧翻這場會議,把自孤立在外的話,那麼也是不得不硬著頭皮說:「我看也可!」

    於是乎,這引起諸多爭議的內閣總理人員總算是定了下來了,後續又是共和政府的一些詳細體制,這些都沒有什麼好說的,眾人也不怎麼在乎,拿著手底下的幕僚們提供的建議方案隨便商討也就給定了下來。

    而後續的內閣各部總長人選中,裡頭也沒有太多需要爭議的,因為北洋本身就是一個行政體系,裡頭有著各種類型的官,比如工商部總長這個位置,除了周學熙也就沒有別人可以坐上了,而巡警部總長這個位置,也只能是讓趙秉鈞來坐!

    而其中的陸軍部總長嘛,自然是給段祺瑞了,這陸軍部總長的位置實際上也是個虛名,段祺瑞不可能當上了陸軍部總長就能夠指揮得動其他人的部隊的。

    這立國籌建共和政府也許對於外人來說是一件大事,一件能夠影響後世百年的事情,但是在與會在座的四個人眼中,這建立一個共和政府的意義不在於什麼共和之類的,而在於給諸人頭頂上重新掛上一副北洋的招牌,是諸人達成軍事聯盟的一層外衣。

    所以政府這些事雖然也重要,但實際上和諸人的實際利益沒有多大關係,畢竟不管是誰當了總統或者內閣總理,難道這個共和政府的手就能夠伸到趙東雲的東三省來了?

    不可能的事!

    如果說南方『中華聯邦帝國』是南方諸省的聯邦體制,各省還保持著和前清的那種半**模式的話,那麼北方趙東雲等人弄出來的這個中華共和國,實際上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軍事聯盟政府。

    所以這共和政府雖然諸多也有所爭奪,但是都不算太注重,注重的還是地盤的劃分!

    「子揚兄,你的部隊什麼時候回東三省?」王英楷如此問著。

    而趙東雲卻是聽罷皺眉:「紹宸兄還要唐山?」

    王英楷卻是呵呵笑了一聲:「兄弟幾個也都不是外人了,所以這接下來大家說話也就不用遮遮掩掩了!如果子楊你的四五號人馬還留在唐山,你讓哥幾個怎麼放心?」

    趙東雲的臉色一下就是冷了下來,他從十月起兵入關到現在,麾下軍隊死傷過千,這軍費都花了上百萬,獲得的戰利品有什麼?

    也許有人會說締造了共和,把滿清趕下了台,但說實話,這些關他屁事啊!

    到目前為止,趙東雲佔領的唐山以東的地盤才是他入關以來最大的收穫,其他的都是浮雲!

    而現在,他們竟然想要讓趙東雲把唐山重新給吐出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