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十五章 當軍火商的野望 文 / 雨天下雨

    「新建機槍營中`將會下設四個營的編制,前期我們將會先編練三個營,待前三營略成後再編練第四營。

    前三營中,又以第一營為重,必須在兩月後成軍,第二營、第三營次之,可緩至年底成軍,第四營等第一營成軍後再設,預期明年初成軍。

    也就是預計到明年年初,我等要為督憲大人練出四營機槍隊來!」趙東雲說到這裡後,再一次看向諸人。

    「為了盡快讓各營形成戰鬥力,各部主官也會盡量用老人!」說罷這句話後,趙東雲就已經是可以看見諸位手下的期待目光了,此時他自然不會去做什麼故弄玄虛的事情來撩撥手下將領的耐心。

    當即道:「新建機槍營統帶依舊由我兼任,林永權任職營幫辦兼營務科總辦,趙東平任軍械科總辦,孔眺北任執法科總辦!」

    「第一營管帶由原前隊領官秦林擔任。」

    「第二營管帶由原左隊領官裴連英擔任。」

    「第三營管帶由原後隊領官藍童麥擔任。」

    趙東雲並沒有耽誤太久,很快就是痛痛快快的把各部主官的人選都給說了出來,而以上的幾個主官其實都是機槍營的老人了,除了林永權、趙東平外,剩下的四個人其實也就是原來的四個隊領官,這一次陞官就是把他們全部提了一步,可謂是人人都得了好處。

    另外,如果仔細看以上任命,那麼就會發現一個很怪異的情況,那就是下面的幾個機槍營上面還頂著一個新建機槍營,而且這個新建機槍營以營的名義就設立了營務科、軍械科、執法科等職位,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很不尋常的。

    如果有人的想像力豐富一些的話,那麼基本上就可以看見這個所謂的新建機槍營的營務機構和袁世凱當年的新建陸軍有著極大的相似性,只不過一個叫『營務處』一個叫『營務科』而已。

    弄出這種不倫不類的營務機構也不是趙東雲刻意的,而是被現實逼的,其中最為主要的一點就是,袁世凱一邊讓他再新編三個機槍營,另外一邊雖然給了他督辦機槍事的權限,但同時也只給了他一個兼新建機槍營統帶的頭銜。

    也就是說,趙東雲如果想要在手下直接編練機槍營的話,那麼就只能靠掛在新建機槍營上頭,如此一來他就不能避免的擴大新建機槍營的營務機構,用來處理諸多事務,而且趙東雲也是沒有權力更改『新建機槍營』的正式名稱,要知道『新建機槍營』這五個字可是上頭承認的正式番號,就跟『武衛右軍』『武衛右軍先鋒隊』一樣,這個名字是不能亂改的。

    所以這才搞成如今的營中有營的尷尬事!

    而下屬部隊多了,這新建機槍營裡也必須增設一些機構管理營務,比如營務、軍械、執法,但是為了和武衛右軍、常備軍的營務處、執法處以示區別,所以改叫營務科、軍械科、執法科。

    此外趙東雲手下就那麼幾個,他又不是當年的袁世凱可以大肆招攬人才,所以也就只能把原來的手下就地提拔委以重任了。

    其他人還好說,都是早有預料的,一個個雖然也都面有喜色,但是也不至於太過事態,但是趙東平這個只有十八歲的年輕人聽到自家堂兄任命自己為軍械科總辦的時候,那臉色瞬間就是變得失態了。

    「我,謝謝三哥,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趙東平激動之下,連官場的正式稱呼都是忘記了。

    面對自家堂弟的激動,趙東雲擺了擺手示意他冷靜,他之所以任命趙東平這個年輕堂弟為軍械科總辦,其實是有著私心作祟的,這私心一方面是想著提拔自家堂弟輔助自己,他趙東雲在北洋軍中可是沒什麼信得過的親族兄弟可以為助力,如果能夠把這個堂弟拉起來的話,以後也能夠給他一定的助力,不管是要玩造反還是爭權奪利,有自家兄弟幫忙也方便一些。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打算在這一次的軍購中做些私事!這一次的軍購可是數量不少啊,而軍購給回扣之類的是國際慣例了,安排趙東平去收回扣基本上就等於趙東雲自己收回扣,而這還只能算是小事情,真正重要的是,趙東雲還是想要插足軍火生意。

    由於袁世凱手下缺少大規模的兵工廠,所以導致北洋擴軍的這些年一直都被迫向外大量進口武器,這裡頭可是蘊含了無數商機啊,不管是當二道販子倒騰軍火還是乾脆自己建廠生產軍火,只要能夠做大那麼對於趙東雲以後的發展是大有益處的。

    實際上去年第一次購買機槍的時候,他就生出了插足軍火生意的想法,不過那個時候想的也只是做個軍火販子,倒騰進出口軍火,拿些回扣而已。

    不過當他被袁世凱任命為督辦機槍事後,看見自己手底下就有一個十幾萬兩銀子的大訂單,說不眼紅那是假的,所以就開始琢磨著怎麼從中獲利,當二道販子顯然是不行的,因為袁世凱賣軍火一般直接找上外國的洋行了,再說了他趙東雲也沒辦法從洋人手中弄到大批火炮或者步槍啊。

    趙東雲想來想去還是覺得當個二道販子沒前途,唯有自己造軍火買就是走向權勢之路的最佳通道,因為那樣不但賺錢,而且還可以依靠軍火成為晉陞的資本。

    只是想要造軍火也不容易,要投下去的錢可不是個小數目,趙東雲雖然只是個小小的新軍軍官,月薪不過幾百兩銀子而已,但是他的家族有錢啊!

    趙家雖然不算什麼大富大貴之家,但是集合整個家族之力,拿出個十幾萬兩銀子來還是不成問題的。

    依靠這些錢,再找周學熙貸點款,然後從這一次的辦機槍部隊的經費裡扣下那麼一兩萬,趙東雲

    雲覺得自己勉強能夠湊上二十萬兩,到時候估計能夠辦一個小小的作坊式兵工廠。

    當然了,趙東雲沒指望依靠這點錢就引進什麼製造步槍、生產子彈、生產無煙火藥等一整套的機械設備,他只是想著只弄其中一項,比如子彈、手榴彈以及他甚為期待的迫擊炮等。

    實際上這個時候的趙東雲還是過於樂觀了,他總覺得後世抗戰期間手工作坊都能夠弄出步槍以及炮彈來,自己投下去幾十萬兩銀子怎麼也能夠弄出點東西來吧,但是他那裡會知道,這年頭僅僅一套日產三百磅的無煙火藥生產線,就需要十四五萬兩,如果要造步槍以及子彈的話,沒有幾十萬兩銀子連設備都買不齊。

    其實設備還只是小事,關鍵是他沒人才啊!

    設備嘛,有錢就能夠買到,自己不夠就去借,借不到就騙,騙不到就搶,總能弄到的,但是人才這玩意還真不好解決,偌大中國裡滿打滿算就那麼幾個懂得開機器設備的,他趙東雲要到那裡去請人啊?

    這些問題想起來頭皮都發麻,當然了建兵工廠這事也只是趙東雲的想法而已,遠遠沒到落實的時候,那些事情還是等以後慢慢頭疼,現在倒是不用去搭理這些。

    現在那趙東平放到軍械科這個位置上,主要是想讓讓他和洋人多打交道,建立渠道,到時候好拿個回扣,當當二道販子什麼的。

    最後如果真的要建立兵工廠的時候,購買機器設備也能夠方便一些!

    兵工廠這個想法還只能算是趙東雲目前的遠大理想,暫且不提。

    任命了各部主官後,他就是讓手下人開始奔赴直隸各府縣招收兵員,這個時候趙東雲也不知道是該吐槽還是讚揚北洋的招兵體制了。

    北洋各部隊的招收兵員、訓練兵員至今都沒有完成真正的統一,武衛右軍有自己的招兵、訓練體系,常備軍也是自有一套,先鋒隊和自強軍也是各幹各的,甚至常備軍裡頭的左鎮和右鎮也是各不相干,可以說要有多亂就有多少。

    如今趙東雲要辦機槍隊,同樣也得親自招兵然後自己訓練,袁世凱可不會直接撥付幾千個新兵給他。

    可以說這種獨立自主招兵的體制是日後各個北洋軍閥脫離袁世凱掌控的最大弊端!

    當然,吐槽歸吐槽,但是趙東雲還是不願意改變目前這種獨立招兵、訓練的體制,除非他不想從脫離袁世凱掌控走向獨立了。

    而他相信,有同樣想法的絕對不止他一個人,要不然北洋上下那麼多精英,就沒有一個看出這個問題?

    不可能的事情,他們絕對是能夠看得出來,但是他們就是不說,甚至不讓別人說,為什麼?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夠獨立自主的依靠手下軍隊爬上權勢最頂端嘛!

    袁世凱興許也是知道的,但是他有著絕對的自信掌控手下的那些軍頭大佬,而且他也這個能力,興許還為了籠絡手下將領也故作不知了。

    其中真正的原因就不是趙東雲所能夠猜測的了。

    當趙東雲派出了人去招收兵員,去購買軍械、那些手下人都忙得團團轉時,趙東雲也終於是略微空閒了些。

    編練機槍部隊的事情已經走上正軌,剩下的就是按照計劃一步一步走,急不來也不用急,這個時候趙東雲也是能夠把注意力放在其他方向上了,比如說自家產業的發展。

    趙東雲和這年頭的大部分官僚一樣,自己當官然後家族有其他人經商,只是和其他家族不太一樣的是,趙東雲所在的趙家二房裡,除了他這個當家人外,母親不懂商事,而下面的一個弟弟過於年幼,所以這家中產業經營的事情也是得他親自來打理。

    於是乎趁著這幾天稍微空閒一些,他就是把福元紗廠的總辦趙晨濱給叫了過來,準備就紗廠擴大規模的事和他談一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