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二百三十八章 ——羅剎軍力說(二) 文 / 弘毅知難

    「哦?『僅此而已』?那,難道他的那部著名的《兵役法典》就毫無作用嗎?」弘毅很是不以為然。

    要知道,伊凡四世的改革在十六世紀的俄國那可是十分重要的,而軍事改革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標誌**件就是1556年頒布的這部《兵役法典》。伊凡四世進行軍事改革之前,俄國尚未建立起一支武裝完備的常備軍,也沒有一套成型的建軍思想,當時俄**隊的主要力量還是貴族騎兵和民團。

    誠如湯若望所言,當歐洲的許多國家相繼建立起常備正規軍並廣泛應用火器的時候,軍事上落後的俄國貴族騎兵還在舞弄他們的大刀、長矛、弓箭和盾牌。戰時,為大公服軍役的貴族騎兵率領從自己轄區內徵召的農民或小市民自備武裝、乾糧隨大公出征,戰事結束後全部返回各家。國家邊境常常無人守衛。同時,16世紀中葉以前,俄羅斯還沒有建立起一套與領地大小和特點相適應的軍役細則,這就為貴族們逃避兵役提供了口實。

    正是在此背景下,伊凡四世才頒布了俄國歷史上的第一部《兵役法典》,而且很快就取得了實效——繼俄軍1552年佔領喀山之後,1556年再次攻克阿斯特拉罕,將原隸屬阿斯特拉罕的伏爾加河下游各地區併入俄羅斯的版圖,由此可見俄軍戰鬥力的提高。

    「我的小爺,您的確英明。但他的這部《兵役法典》。卻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藥。」湯若望卻毫不退縮,看上去有點固執己見。

    「玄燁求教!」既然你如此堅持自己的觀點,一定有什麼是我所不知道的——弘毅趕緊放下了懷疑與傲慢,謙虛詢問道。

    「小爺過謙了。」湯若望滿意的回了一個拱手禮,接著說道:

    「羅剎的《兵役法典》雖然規定每一個擁有土地的人,無論是領地或是封地,都要承擔軍事義務,都應該在沙皇需要的時候,按照要求提供一名裝備齊全的士兵和一匹馬。但在荒蠻的莫斯科公國,為數不多的、適合耕種的土地都被牢牢掌控在各個貴族家庭手中。一個家族掌控土地的時間愈久。這個原則性的要求就越沒有效力,因為他們作為老牌貴族,又如何會因為沙皇的一紙訓令就乖乖就範呢?」

    「原來如此。」弘毅點了點頭。這很好理解,如果說俄國的化是希臘或者歐洲的。那麼他的政治氛圍卻更加東方化一些。貴族地主階級的固有勢力。的確和中國幾千年來的地主階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若是這部《兵役法典》能夠管用。也不至於羅剎還要去依仗那些哥薩克人,更不會在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的『立沃尼亞戰爭』中失敗了。」湯若望用歷史說明了「事實勝於雄辯」的簡單道理。

    弘毅急忙調動腦細胞,用自己已經「超頻」許久的兩歲小腦袋。好一頓努力「檢索」,終於在幾乎全部忘光、只殘存了零星半點的大學專業課中找到了所謂的「立沃尼亞戰爭」一詞——

    那是俄國挑起的,與立沃尼亞當地封建主(騎士團)、波蘭、立陶宛和瑞典、丹麥等國進行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立沃尼亞」相當於後世的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範圍,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552、1556年伊凡四世先後征服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後,俄羅斯統一國家得以形成。為進一步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和波羅的海東岸土地,伊凡的目光終於投向了這一地區。

    1558年1月,「伊凡雷帝」借口立沃尼亞騎士團與立陶宛結盟反對俄國,出兵4萬攻入立沃尼亞,挑起了戰爭。立沃尼亞封建主無力抵禦,藉機與波蘭締結條約,尋求保護。1560年,俄軍再次攻入立沃尼亞,佔領大片領土,終於引起北歐鄰國的介入。

    1563年,伊凡親率俄軍攻佔立陶宛所屬的羅斯古城——波洛茨克。後因俄國發生內訌,俄軍前線指揮官庫爾布斯基倒戈,投向立陶宛,使戰場形勢劇變。剛剛走上「現代化」道路的俄軍,在老牌歐洲軍事強國的軍隊面前表現頗為尷尬,戰事進展的很不順利,甚至是「屢戰屢敗」。而且就在這個糟糕的時候,一支克里米亞的韃靼人軍隊卻趁機穿過俄國南部幾乎無人防守的陣線,悄悄進入並洗劫了莫斯科,甚至一把火將此地燒了個乾乾淨淨。

    內外交困之下,最終在1582年,俄過與波蘭簽訂了停戰協定,立沃尼亞大部分地區和波洛茨克劃歸了波蘭。1583年,俄瑞兩國也簽訂停戰協定,納爾瓦和芬蘭灣全部海岸歸瑞典。歷時25年的立沃尼亞戰爭以俄國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它奪取出海口的目的未能達到,其擴張勢頭暫時受到了挫折。

    但弘毅還是不能完全贊同湯若望的簡單分析。其實,俄國之所以失敗,主要是因為幾面樹敵,多面作戰,而其內部又矛盾重重。它的國力也還不夠強大,以致對外擴張的「暫時」受挫。

    「老瑪法,您說的有道理。不過,玄燁以為,立沃尼亞戰爭恰恰說明一百年前羅剎人的戰鬥力已經突飛猛進了。」弘毅準備好了自己的說詞,開始反駁道。

    「哦?請小爺示下。」湯若望急忙收回了臉上的笑意,正兒八經的等著答案。

    「嗯!在您所說的這場戰爭中,交戰雙方的基本作戰形式是要塞攻防。星堡的威力你也是親眼所見的。」

    「是、是!全賴小爺當日那張圖紙啊,否則若望實在是不會……」說到「星堡」,湯若望想起木蘭演武之前的往事,急忙附議。

    「呵呵,你不說我不說,誰會知道是我給了你的什麼圖紙?畢竟,歐羅巴萬里迢迢,只有你們西來之人才是清楚明白這些西人玩意兒的。不必再提了。」弘毅還是堅持要把當日的功勞算在湯若望的頭上。

    「謝小爺!」

    湯若望清楚,小爺玄燁這是為了提升他的「大清第一軍火專家」的地位在給他「做嫁衣」,胸中頓時少了那些個學術爭辯、尋求

    求真理的心氣兒,打算好好聽聽小爺的「示下」。

    「至於星堡攻防,木蘭演武已經驗明,攻守雙方都必須廣泛使用攻城火炮和火藥破炸才行。但即使如此,當時羅剎他們雙方交戰,有的攻城戰曾持續達五個月之久,不知我說的對否?」

    「這……具體戰事嘛……老臣孤陋寡聞。」

    得!歐洲老頭知道的,還不如大清小乳兒知道的多了!好在在湯若望看來,作為「天主使者」,沒有什麼事情是這位小爺所不知道的。

    「呵呵,先不去管他。我想說的是,若是說當時他們有野戰,我說的是步兵方陣作戰,也主要是配合著要塞的爭奪才加以運用的,這應該與將近一百年之後、如今的羅剎軍隊戰鬥水平不能同日而語了。」

    「貝勒爺言之有理,分析縝密,想來自然不會有太大差池了!老臣深為敬佩!」湯若望表示同意。

    現在看來,弘毅後世瞭解的資料,竟然比來華幾十年的老湯要詳實準確的多了!

    「那我來說一說這羅剎今日此時的兵制和軍力吧!若有明顯錯漏的地方,老瑪法務必及時指正!」

    乾脆,我和盤托出,你查漏補缺!

    (本章待續)

    《打油詩一首.藏頭》

    讀閱史只長息

    正說當年有契機

    版定圖開皆夙願

    去來神秘亦難期

    起身百載光陰渡

    點盡人間苦與疾

    中鎮邊夷平海晏

    安武定喜淚滴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