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八十八章 劉循再敗徐庶 劉備心傷諸葛 文 / 東窗剪燭

    此時天邊已露出了第一絲魚肚白,一將叫道:「漢升勿慌,聘來也。」黃忠定睛看時,一將躍馬舞刀,正是聘。

    可是,此時黃忠的敗兵衝下來,聘和黃忠二人制止不住。

    眼見劉循的大軍順勢追下來,只得率軍且戰且走,一直敗退到襄陽城外。

    到襄陽城外時,天已大亮,徐庶大軍正圍困襄陽,見到聘大軍敗回。

    徐庶歎道:「我最擔心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

    當下徐庶把軍馬分成兩部,一部分繼續圍城,另一部分列成方陣,迎擊劉循。

    劉循大軍追到,見徐庶陣中數百輛戰車排開,長槍硬弩對準己方軍隊,暗讚了一聲:「徐庶果然是個用兵的奇才,短短的時間內,把荊州兵馬訓練得兵強馬壯。」

    回顧賈詡道:「敵軍戰車厲害,如何破敵?」

    賈詡道:「敵軍戰車的厲害之處,在於衝鋒。咱們和荊州軍馬短兵相接,來一聲場混戰,戰車的威力就發揮不出來。只是如此一來,咱們的陷陣營和工兵營也起不了作用,誰勝誰負,完全看天意了。」

    「好,狹路相逢勇者勝,混戰就混戰」,劉循長槍一指,大軍包抄過去,和徐庶軍隊短兵相接,展開了混戰。

    徐庶原本指望憑借新式武器戰車打敗劉循的騎兵,想不到劉循來這一手,當下只好硬著頭皮,指揮軍隊和劉循大軍來一場混戰。

    劉循大軍最近連戰連勝,士氣高昂,一個個奮勇當先,勇不可擋。

    還好荊州軍最近一段時間在徐庶的嚴格訓練之下,戰力有了很大提高,一時之間難分軒轅。

    襄陽城中顏嚴和典韋見狀,大開城門,殺了出來,徐庶的兵馬早有準備,分兵迎了上去。

    雙方兵馬實力相當,這個時候,將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猛將更難求。

    劉循手下有張繡、典韋兩員道勁境界的勇將,還有顏嚴、張遼、高順、於禁等虛勁境的將領。

    劉循自己,更是道勁境界的高手,只差一步就可突破到勢勁境界了。

    反觀荊州軍馬,只黃忠一人達到了道勁境界。此外,就只有聘的武藝還勉強拿得出手,不過和張遼差不多。

    這種陣容,如何能與劉循方面相比?

    當下典韋敵住黃忠,張遼戰住聘,劉循、張繡等人一陣猛攻,直如獅入羊群,所向披靡。

    荊州兵馬抵敵不住,徐庶下令撤軍,劉循大軍趁勢掩殺,大獲全勝。

    這一戰,劉循大軍殲敵上萬人,繳獲馬匹,軍器無數,還有戰車三輛。

    劉循看著到手的戰車,嘖嘖稱讚:「這個徐庶,還真不簡單,這種戰車改進一下,用於平地做戰,還真是騎兵的剋星,如果和騎兵、步兵配合,那就更好了。」

    主意打定,劉循決定回到洛陽後,就把戰車交由東窗書院那幫人好生研究一番,爭取在戰場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劉循大軍休整人馬,自不必提。

    徐庶經此一役,大軍撤回荊州城,緊守城池,一時不敢再啟事端。

    回過頭再來說劉備,南陽失守之後,劉備大軍狼狽撤出,諸葛亮思忖良久,建議劉備撤軍回豫州。

    「主公,眼下荊州急切之間難以攻下,劉循大軍士氣正旺,不如撤兵回豫州,聯合曹操,攻打袁術,袁術無能之輩,必不能保住淮南」,諸葛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軍師的計策不錯,只是如此一來,白白便宜了劉循那個小子。如果被他趁勢取了荊州,那就如虎添翼了」,劉備道。

    「劉表雖然無能之輩,他手下軍師徐庶卻非等閒之輩,劉循想要打下荊州,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主公不必擔心。」

    「咱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擴充地盤,補充兵馬,只有實力壯大了,才能進一步問鼎天下」。

    「軍師言之有理,只要咱們的實力壯大了,到時進可攻,退可守,最不濟也可割地稱王」,劉備道。

    自從被去勢以後,劉備謙謙君子的形象不見了,說話間霸氣增強了不少。

    諸葛亮暗暗稱奇,「那話兒不行了,男人氣質反而更突出了,劉備還真是個奇葩。這可能是陰陽逆轉寶典帶給他的自信心吧。」

    想到陰陽逆轉寶典,諸葛亮臉上露出了笑容,「劉備啊,你就使勁兒地練吧,到頭來還是便宜了我。」

    「主公高見,兵貴神速,咱們這就回師豫州,打劉循圍攻豫州的軍馬一個措手不及。」

    劉備大軍的動向,在劉循的掌握之中,早就飛鴿傳書通知了張任。

    張任早就有了退兵之意,接到劉備回兵的消息後,當即退兵。

    原來,張任率軍攻打豫州,本以為手到擒來。

    哪知道劉備的夫人黃月英善於用兵,張任和張郃久攻不下,後來關羽援軍來到,張郃和關羽大戰一場,各自佩服。

    關羽的武藝略高於張郃,一時卻也難以取勝。

    僵

    持了一段時間,得知劉備回軍的消息,張任當即撤軍而去。

    劉備大軍撤回豫州,見到了如花似玉的黃月英,絲毫沒有引起美感,反而有一絲厭惡的感覺。

    現在的劉備,對女人絲毫沒有了興趣。

    可這次,劉備發現了一絲異常的變化,黃月英的肚子,竟然有些隆了起來。

    「是誰的?」劉備艱澀地問道。

    「反正不是你的,你管得著嗎?」

    「你不說我也知道,是諸葛亮的吧,莫非你們以為我劉某人真的是白癡?」

    「是誰的重要嗎?只要這個孩子生下來姓劉就行了,你最希望的不就是這個嗎?」

    「我嫁給你,你卻不能人道,我好歹也是名門閨秀,莫非還要讓我守活寡,讓你劉家斷了香煙不成?」

    看著黃月英,劉備感到了一絲苦澀。

    「想不到自己戎馬半生,到頭來卻為他人做了嫁衣。可以我劉備皇叔的身份,又豈能不娶妻生子?」

    這一夜,劉備喝得酩酊大醉,嘴裡老蹦出一些外人很難聽懂的話。

    從此以後,一向名聲極佳的劉皇叔,經常出入於青樓,常常夜不歸宿。

    青樓的花魁們最喜歡這樣的客人,自己不用付出什麼,反而能得大把的銀子,只要事後吹噓皇叔的床上功夫了得就行了。

    劉備好色的名聲從此傳了好遠,諸侯都知道這一點。

    關羽和張飛勸諫了好幾回,劉備都不置可否,這兩位結拜兄弟只得作罷。

    當然,諸侯之中,有人猜到了部分真相。

    豫州的青樓,也有一些是劉循開的,劉備恰好也到其中的一座樓子裡留連過。

    風影及時傳回了情報,劉循看了情報,結合劉備的一些異常的表現,捕捉到了少許蛛絲馬跡。

    「看來劉備多半已不能人道,他娶妻生子,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而已。」

    「劉備如此恨我,看來他變成今天這種情況,多半是上次被我的雷光真氣侵入經脈所致。」

    「聽說劉備的老婆最近已有身孕,誰這麼大膽,敢把大耳賊老婆的肚子搞大?」

    「劉備也真是的,臥榻之側,竟容他人酣睡,這事兒越來越有趣了。」

    雖說事情有些反常,畢竟事關劉備的**,劉循也沒有太大的興致。

    如果劉循進一步發掘此事,說不定可以發現諸葛亮的陰謀,進而掀起更大的波浪。

    劉循的興趣,現在不在劉備的身上。

    現在,有一件更能引起劉循興趣的事情出現了。

    以前和龐統閒聊之時,記得他曾經說過,少年時和徐庶、諸葛亮一起,都在水鏡先生門下學藝。

    如果自己沒有記錯的話,水鏡山莊應該就在南陽。

    這個水鏡先生,竟然教出了龐統、徐庶、諸葛亮這種頂級謀士,自身不知是何等人物。

    這種人物,如果不見識一下,失之交臂,那就太可惜了。

    找來當地的人,劉循問起了水鏡山莊的下落。

    「水鏡山莊,那可是我們荊州地面的驕傲啊,莊主水鏡先生早年廣收學生,弟子三千,荊州很多官員都是出自水鏡先生門下。這幾年水鏡先生不再收弟子,在山莊中隱居,聽說已多年不見外人了。」

    「水鏡山莊,離南陽城不遠,出東門,一條大路,走小半天的路程就到了。」

    「大將軍要到水鏡山莊,小人願意帶路」,那是一個壯漢,討好地說道。

    「此處是荊州地面,大將軍如果真要去見那個水鏡先生,就讓張繡帶一隊軍馬護送前去吧」,賈詡道。

    「水鏡先生是高人士,帶兵前去,打擾他的清修,只怕有些不妥」,劉循道。

    「話雖如此,荊州地面,情況複雜,劉表對咱們虎視眈眈,孫策目前雖然沒有動靜,多半也在暗中窺視,不可不防」,賈詡堅持己見。

    「既如此,就讓張繡帶一隊軍馬隨行吧」,劉循有些無奈,身為大將軍,身繫天下安危,反而沒有自由了。

    開了東門,劉循一行人望水鏡山莊而去。

    一行人走了沒多久,那個壯漢嚮導指著前面一座山莊道:「那裡就是水鏡山莊,據說水鏡先生就住在裡面。」

    遠遠望去,一幢大宅子映入眼簾,極是氣派。

    這水鏡先生名頭挺響亮,怎麼住的地方,不像高人士的居所,倒像豪強世家的住所。

    映像當中,高人士,一般都是居住在草廬之中,哪像眼前這種情景。

    「你們就在此地等候,等我前去叩門」,劉循對張繡道。

    走近山莊,只見佳木蔥蘢,綠柳環繞,莊前一道清流緩緩流淌,給那些亭台樓閣,池館水榭圍了一條玉帶。

    莊的正大門上方書有四個大字:水鏡山莊。

    書法虯勁有力,

    銀鉤鐵劃,一望而知出自男人之手,說不定便是水鏡先生的手筆。

    大門兩旁懸掛著一付對聯:雲霧閒骨格,水鏡野生涯。

    「這個水鏡先生還真是懂得享福,居住在這種地方,給個將軍也不換哪。」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水鏡先生,真是奇人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