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八十七章 劉循鳳舞九天 賈詡草人借箭 文 / 東窗剪燭

    諸葛亮自忖:「單憑右劍如論如何接不下來劉循這一槍。」當下諸葛亮左扇右劍,運足玄功,全力接了劉循一槍。

    「噹」地一聲大響,羽扇發出金鐵之聲,原來諸葛亮這羽扇的扇骨全是精鋼鑄成,實是一件厲害的兵器。

    一股強烈的氣勁吹得諸葛亮東倒西歪,右臂的衣袖片片飄飛,整條右臂袒露了出來,這條右臂全都被鮮血染紅,右臂一時軟軟地垂下,顯然身受重傷。

    諸葛亮回馬望自己的陣營而逃,劉循也不追趕,適時地把槍一指,連弩的破空聲不絕於耳,中間又夾雜著擲石車投石的呼嘯聲,以及劉備軍隊「啊啊」的慘叫聲。

    顏嚴在襄陽城中見到這一情景,立即大開城門,和典韋、張繡一起,殺向劉備的軍馬。

    這下劉備大軍腹背受敵,哪裡抵敵得住。

    劉循大軍士氣正旺,個個爭先,殺得劉備大軍如潮水般潰退。

    原本是劉備大軍圍城,這下反客為主,劉循大軍追擊劉備的敗軍,直追至南陽城下。

    劉備率軍退進城中,下令堅守。

    劉循命令架起雲梯,四面攻打。

    賈詡繞城看了一圈,發現東門守軍較弱,當下暗暗地讓典韋從東門攻打,同時讓王楷的工兵營猛烈發動飛石攻擊。

    諸葛亮雖然身受重傷,但頭腦仍然敏銳無比,他很快就發現了賈詡的意圖,讓劉備親自率軍守在東門城樓上。

    這下戰況慘烈,典韋發動了數波攻擊,都被劉備打退。

    殺得性起,劉循猛然騰空躍起丈餘,伸槍在城磚上一刺,借勢再次躍起,如一頭大雕般,神威凜凜,直撲上城頭。

    劉備運起陰陽逆轉寶典,搶了一面強弓,彎弓搭箭,瞄準劉循射了一箭。

    那箭附上劉備的真氣之後,飛出時嗚嗚之聲大作,劉備周圍的空氣,彷彿都被這一箭抽空,如果這一箭射中劉循,從高空跌落下來,不死也得重傷。

    劉循眼見來勢凶狠,一提真氣,身形在空中一個轉折,穩穩當當地落在了城牆之上。

    他這一招輕功身法是八陣圖的絕學,名叫「鳳舞九天」,只有得到巫神之鑰認可的人,才能修煉成功,這一招連諸葛亮都不會。

    如果練到極致,可在空中盤旋三次,劉循功力未到,只能在空中轉折一次。

    即使如此,在外人看來,已是無比驚人。

    落地之後,長槍起處,劉備的守軍紛紛被挑死。

    見主帥奮不顧身,劉循的大軍受到鼓舞,拚死攻上,典韋也帶一隊人爬上了城牆。

    劉備長歎一聲,知道再不撤走,性命難保。

    劉備帶領大軍退出南陽,南陽城失而復得,又回到了劉循的手中。

    大軍剛一進城,還沒有來得及修整,忽報:「荊州大軍來攻南陽。」

    劉循上城一看,一將白鬚如雪,鶴髮童顏,使一口厚背大刀,正是老將黃忠。

    「這個徐庶,倒是會挑時候,眼下人困馬乏,暫時不便出戰,只宜堅守。等大軍休整過後,再行出戰」,賈詡諫道。

    黃忠軍隊在城下搦戰,劉循大軍堅守不出,荊州軍隊破口大罵,劉循軍隊罵還,互不相讓,卻不出戰。

    黃忠命令大軍攻城,城上連弩、擲石車居高臨下轟擊,荊州大軍忙不迭躲避。

    黃忠命令大軍圍住南陽,就在城外紮營。

    賈詡來見劉循道:「徐庶讓黃忠來攻南陽,多半另外派兵攻取襄陽去了,此事不可不防。」

    「和兄有什麼好的計謀,可以擊破黃忠的大軍」,劉循道。

    「眼下還說不好,徐庶上次在咱們手上沒少吃陷陣營和工兵營的虧,仍然敢來攻城,必定有所依恃,只是他到底為何有這種底氣,我目前還猜不透」,賈詡道。

    「為今之計,主公明天可以遣張遼率陷陣營出戰,試探一下敵方的虛實,咱們才能做好應對之策」,賈詡進一步分析道。

    「好,就依和之言,咱們休整一夜,明天讓張遼出戰」,劉循馬上領會了賈詡的意圖。

    次日早上,黃忠又來討戰,張遼率軍出城,挺刀直奔黃忠。

    二將雙刀並舉,就在南陽城下交起手來。

    張遼欺黃忠年老,揮舞大刀,刀刀直奔對手要害,急於斬將立功。

    黃忠使開「折梅斬雪刀法」,刀出如雪泥鴻爪,神出鬼沒,每每從想不到的角度攻來,而且功力深厚,招招難防。

    戰了三十回合,張遼已經知道對方的武藝著實在自己之上,想斬殺對方根本不可能。

    趁著此時還有戰力,虛砍一刀,拖刀便回,與此同時,高順手勢一招,陷陣營的盾牌齊出,盾牌下,連弩露了出來。

    「嘿嘿,果然不出軍師所料,又想來這招」,黃忠並未追來,而是回歸本陣,冷眼旁觀陷陣營步步逼近。

    三十步,二十步,十步,陷陣營越逼越近,眼看黃忠軍已在陷陣營連弩的射程之內。

    這時,黃忠大軍忽然對著陷陣營包抄過來,前面的騎兵散開,露出後面的一輛輛戰車來。

    那些戰車由數匹馬拉著,戰馬都包有鐵甲,只露出兩隻眼睛在外。

    戰車上長槍手,弓弩手,使流星錘的士兵,使長柄大斧的士兵,都一律重甲,戰車上的頂篷是鐵鑄的,前面也有遮擋弓箭的鐵皮。

    如此一來,連弩全然沒有了用武之地,陷陣營的士兵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境地。

    「想不到這徐庶還真是個奇才,居然把戰國時代以來早已廢棄不用的戰車搬出來加以改進,這種兵車,雖然在有些地形上受到限制,在平地上對敵,卻是騎兵的天然剋星」,賈詡在城樓上見勢不妙,當即鳴金收兵。

    張遼趕緊收兵,還好見機得早,即使如此,手下士兵也損失了數千人。

    這種新型戰車初臨戰場,張遼手下的軍士都沒有對付他的經驗,結果吃了個大虧。

    「這種兵車好厲害,如果在平地上交戰,騎兵完全不是對手,軍師可有破敵之策」,劉循咋舌道。

    「詡雖然沒有對付這種戰車的方法,卻有退黃忠的計策」,賈詡道。

    「和兄果然有辦法,到底用什麼辦法可以退黃忠?」劉循當即請教。

    「主公可叫人悄悄扎幾百個稻草人,我有妙用」,賈詡道,「我這條無中生有之計瞞得過黃忠,卻多半騙不了徐庶,天幸徐庶不在,正是天助我也。」

    「看來徐庶此時,多半在圍攻襄陽,咱們打敗了黃忠趕過去,正好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劉循笑道。

    「正是,徐庶料不到咱們會這麼快打敗黃忠,根本來不及準備。就算他善能用兵,也要栽到主公的手中」,賈詡撫鬚而笑。

    黃忠軍馬雖然圍住了南陽,卻懼怕城上的擲石車把大石射下,只是遠遠地圍住。

    這天深夜,趁著夜色朦朧,劉循把數百個稻草人穿上士兵的衣服,用繩索從城上放下去。

    白天太疲憊了,加上看不真切,憑直覺荊州軍馬是想從城上悄悄縋下來偷襲,黃忠大叫:「放箭」。

    立即箭如雨下,把那些稻草人射成了刺蝟。

    劉循安排在城上的軍士看得真切,卻一個個假裝大聲慘叫,聲音淒切,裝做是中箭的樣子。

    這一切,更讓黃忠深信不疑,越發為自己的英明決策感到得意。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劉循又讓人故伎重演,又騙了黃忠不少箭,前前後後,騙了黃忠數萬枝箭。

    最後一次,劉循讓軍士們一齊大叫:「謝謝黃忠將軍贈箭。」

    黃忠才幡然醒悟,氣得鬚髮倒豎,暴跳如雷。

    時機成熟,劉循特意挑選了幾百名武藝高強的將士,大搖大擺地從城上縋下。

    黃忠前面上了當,一氣之下睡覺去了,手下得了吩咐,這次卻再也不肯放箭。

    這數百名將士都是武藝高強之士,偷偷接近敵營,放火燒營,立時,黃忠軍隊大亂。

    劉循的大軍趁勢從城中殺出,一時殺聲震天。

    黃忠軍隊從睡夢中驚醒,倉促應戰,死傷不計其數。

    勉強集中了數十輛戰車,想負隅頑抗,劉循早有準備,那些武藝高強的將士,手持刀斧,著地滾近,望著戰車的馬腿便砍。

    只要倒了一匹馬,其餘的馬匹受到牽聯,戰車就無法行動。

    眼睜睜看著牽引戰車的馬匹一匹匹倒下,那些睡眼惺忪的士兵卻苦無良策。

    王梆子這個步軍頭領,這次發揮了他的長處,大斧起處,馬腿一條條飛了出去,死在他手下的戰馬,不知道有多少匹了。

    劉循也不甘示弱,身先士卒,長槍橫掃直挑,所過之處,戰車上的士兵倒下一大片。

    殺得性起,劉循拔出倚天劍,右槍左劍,槍挑處,一個個士兵被洞穿一個大洞,他們身上的鐵甲,在劉循真氣的貫注下,根本就如豆腐般不堪一擊。

    劍砍時,一個個頭顱離體而去。

    這一場好殺,直殺得愁雲慘霧鬼神驚,天昏地暗星月隱。

    黃忠好歹也算一代名將,只是一時疏忽,中了賈詡之計,一子落錯,滿盤皆輸。

    張遼被黃忠擊敗,窩了一肚子火無處發洩,這時得此良機,大刀起處,不知砍了多少頭顱,刀刃都砍捲了。

    黃忠見勢不妙,收攏了百餘騎精銳之師,硬是殺開一條血路,落荒而逃。

    劉循正殺得性起,遠處煙塵滾滾,一彪軍馬殺到。

    黃忠見又有兵馬殺到,心中一涼,暗道:「天亡我也,我命休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