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張繡襲冀州 曹瞞戀媚兒 文 / 東窗剪燭

    樂進領軍來見袁紹,賓主寒暄後,樂進言歸正傳,說道:「我主聽說袁公要討伐劉備,特地派我領兵前來相助。」

    「曹公高義,袁某銘感五內,只不知許攸現在何處,為何還不來見我?」袁紹問道。

    「我家主公讓我先行領兵前來,主公和許攸先生領大軍,隨後就到」,樂進恭謹地回答道。

    一席話回答得滴水不漏,聽得袁紹心花怒放。

    「如此甚好,打下豫州後,我願與曹公平分」,袁紹慨然允諾。

    「樂進代主公謝過袁公好意」,樂進抱拳道。

    袁紹只顧心頭狂喜,沒想到,樂進早就暗中派人飛報劉備,說曹操派自己前來暗助豫州兵馬,共同擊破曹操。

    劉備見信大喜,把曹操的書信給諸葛亮和關羽、張飛二將觀看,說曹操派了樂進前來相助。

    諸葛亮大笑道:「曹操是個明白人,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本來我以為,打敗袁紹還要費一番手腳,現在看來,得來全不費功夫」,諸葛亮開懷大笑道。

    「明天,主公讓張飛出陣,向樂進討戰,詐敗而走,我自有辦法對付袁紹。」

    袁紹和曹操大軍的動向,自然沒能瞞過劉循。

    風影把刺探來的情報,第一時間傳給了劉循,讓他有了準備。

    「顏良也太不中用了,被諸葛亮略施小計,就殺得片甲不留」,劉循歎了一口氣,一付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想不到曹操插了進來,想趁火打劫。」

    「不好,自己謀劃了半天,不能到頭來白白地便宜了曹操」,劉循道,我得搶先動手才行。

    「這次去是為了女人,讓趙雲前去摻和,實在不合適,弄不好這女人醋海翻波,反而會壞事」,劉循尋思道,「馬超看樣子有犯境的跡象,就讓趙雲和龐統留守,萬無一失。」

    當下劉循帶同賈詡,連同張遼、高順、徐晃等將,領大軍五萬,直奔冀州而去。

    「袁紹此次攻打劉備,冀州老巢肯定有重兵把守」,賈詡道,「曹操想偷襲冀州,必然會同袁紹留守的軍隊激烈交鋒,咱們正好趁他們打得激烈之時,暗襲冀州後方。」

    「和兄此言,深悉我心」,劉循高興地道,「冀州甄家,與我交好,我已經與他們約好,等我大軍一到,裡應外合,攻破冀州。」

    「我先率一萬輕騎先行,帶上連弩,星夜兼程趕往冀州。和兄帶上張遼的陷陣營和王楷的工兵營,隨後趕來接應」,劉循吩咐道。

    「主公凡事小心,曹操詭計多端,手下更有司馬懿等一幫智謀之士,千萬不可輕敵」,賈詡叮囑道。

    「無妨,我已打聽到了,曹操這次打頭陣的是張繡,我已安排下計謀對付他」,劉循樂觀地道。

    「詡祝主公馬到成功」,賈詡恭維道。

    「和兄自己也要加倍小心」,一番叮嚀之後,二人長亭話別,劉循率軍先行一步。

    世事如棋,變幻莫測。

    劉循在圖謀袁紹,曹操也在暗中算計袁某人。

    許攸到曹操府上之時,正是深夜,曹操正在洗腳。

    這段時間,曹操對張繡的嬸子堯媚兒朝思暮想,苦無良策搞到手,每天上床都很遲。

    幾個寵姬使出渾身解數,都無法讓曹操感到開心。

    曹操畢竟是個梟雄之輩,明白張繡是一員虎將,他對於自己的意義,遠比堯媚兒大得多,才強自按下慾火,克己復禮。

    聽到許攸的到來,曹操大喜,顧不得洗腳,連鞋也不穿,就迎出府門。

    「阿瞞哪,多年不見,如今你做了一方諸侯,該不會忘了老朋友了吧」,許攸大大咧咧地道。

    曹操呵呵笑道:「子遠兄說哪裡話來,我曹操是那種人嗎?老朋友不是一向在袁紹那兒嗎,今天連夜到來,不知有什麼可以教我的。」

    「我此次來,可是有一件大禮要送給你的,不知你是否願意笑納」,許攸半真半假地道。

    「子遠兄向來是大手筆,莫非有意把冀州送我?」曹操半開玩笑道。

    「正是。」

    「冀州目前在袁紹手上,袁紹兵多將廣,子遠兄不會是開玩笑的吧。」

    「既然曹公不相信在下,許某告辭」,許攸一甩衣袖欲走。

    曹操忙扯住道:「曹某說笑了,子遠兄不必在意。子遠兄遠道而來,必然有妙計獻給我。」

    「還是孟德你瞭解我啊,我許攸這些年在袁紹這個蠢材手下,言不聽,計不從,有志難伸,著實抑鬱」,許攸頗有感觸。

    「子遠兄及時棄暗投明,曹操感激不盡」,曹操對許攸一揖,態度極為真誠。

    要知道,曹操被稱為一世奸雄,的確有幾分過人之處。

    「曹公啊,如今袁紹受了劉循的蠱惑,出兵攻打劉備,冀州空虛,正是天賜良機。這是上天要把冀州賜給曹公,如果不取,那是白白浪費」,許攸建議道。

    />

    「子遠有何良策?」

    「實不相瞞,袁紹此次派我來,原本是來遊說主公一起出擊劉備的。」

    「攸想袁紹無能之輩,得此機會,想擇一明主。主公雄才大略,正是攸夢寐以求的明主。」

    「主公可假意答應袁紹,派一將領前去攻打劉備。暗中卻通知劉備早做準備,和劉備聯手,一舉擊破袁紹的軍隊」,許攸道。

    「好計,同時派一員虎將,暗襲冀州,讓袁紹無家可歸」,曹操頗通兵法,一點就透。

    「就派樂進前去助劉備破袁紹,同時辛苦子遠一趟,你明天就和張繡一同出發,前去偷襲冀州」,曹操道。

    「攸義不容辭,定要取得冀州來見主公」,許攸拍胸道。

    「張繡走了,明天就可以去看一看那個寂寞的小寡婦堯媚兒了。此事須做得神不知鬼不覺才好,不能因小失大,最重要的,千萬不能讓張繡知道」,曹操做起了春夢。

    次日一早,曹操就命張繡率軍出發,前去偷襲冀州。

    張繡一走,曹操就溜進了堯媚兒的房間,一番恩愛,不在話下。

    聽說曹操派張繡領軍前去偷襲冀州,郭嘉前來見曹操。

    他不明白曹操遣走張繡是想趁機接近堯媚兒,勸道:「主公以一個降將去偷襲冀州,恐怕不妥。」

    「我觀張繡此人,事嬸至孝,自古忠臣出自孝子之門,應不會有事吧。」

    「況此時張繡已走遠,追不回來了。」

    「主公可派一將,及時領軍前去,一來協助張繡取冀州,二來順便監視張繡的行動。」

    「好,就派夏侯惇領兵前去。」

    曹操當即派夏侯惇領兵前去冀州。

    曹操自以為做得神不知鬼不覺,哪知這一切全在劉循的掌握之中。

    從把堯媚兒送還張繡開始,劉循就在醞釀這個計謀,只是想不到曹操這麼能忍,直到現在,才開始打堯媚兒的主意。

    風影把曹操的動向通知了劉循,劉循聞報大喜,指示風影依計行事。

    服侍堯媚兒的那個老僕,之前早就被劉循收買,堯媚兒出事之後的第二天,那個老僕莫名其妙地失蹤了。

    堯媚兒也不以為意,一個僕人而已,若非礙於張繡的面子,她早就想打發他走了,沒有他在面前礙手礙腳,自己和曹操幽會更方便了。

    當然,那個失蹤的老僕是被劉循秘密地取走了。

    張繡軍馬到達冀州,本來神不知鬼不覺地,袁紹留守的大將麴義卻偏偏發現了,而且做了準備。

    沒有其他的原因,當然是劉循讓冀州的風影暗中通知了麴義。

    這一日夜間,張繡軍馬悄悄來到冀州城下,按照許攸的佈置,假裝成袁紹的人馬敗回,企圖騙開城門。

    「城上的人聽著,我是許攸,袁冀州派我回來取糧草,快開城門,免得誤了主公的大事」,許攸扯開嗓子喊道。

    哪知城上靜悄悄地,竟然一點動靜都沒有。

    夜靜得可怕,許攸的心裡開始直發毛,他實在弄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到底哪個環節出了錯。

    正狐疑間,城上火把通明,一將現身,正是袁紹手下名將張郃。

    「許攸,你這個背主之賊,想引曹操的兵馬來騙取城池,你的陰謀早就被識破了」,張郃大笑道。

    許攸還想辯解,城上亂箭射下,張繡忙引軍退避。

    正慌亂間,一彪軍馬自城外殺到,正是袁紹手下名將麴義。

    麴義使一柄厚背大砍刀,來殺許攸,張繡截住廝殺,二人刀來槍往,就在冀州城下廝殺起來。

    張繡向來就有神槍之稱,一桿渾鐵如意槍使得神出鬼沒,「百川歸海槍法」展開,如蛟龍出海,如魚得水,槍槍直指對手要害。

    真是槍如其名,漫天槍影鋪天蓋地砸來,每一槍都力若千鈞,無堅不摧的內力,如百川怒嘯入海,轟向麴義。

    「來得好,不愧是神槍張繡!」麴義讚了一聲,顯然他也知道張繡的名頭。

    「看我的斬金斷玉刀」,麴義虎吼一聲,刀法大砍大削,斬金斷玉,劈山倒海。

    每一刀出,都如同斬金斷玉般,源源不斷的內力附著在刀上,激得空氣發出「嗤嗤」異響,每一招都如洪峰過境,雨摧梧桐。

    濃烈的殺氣四溢,一圈一圈擴散開來,方圓三丈之內,都感受到了令人不寒而慄的殺機。

    好一個麴義,不愧是河北名將!

    二人都是道勁境界,武藝相仿,功力相若,眼看再鬥個二三百招,看樣子也難分勝負。

    城上的張郃看出來了這點,當下叫過手下牙將王牛兒,「看好城池,我下去助麴義一臂之力。」

    「將軍放心,有我王牛兒在,這城池固若金湯」,王牛兒一拍胸膛,信誓旦旦地道。

    這一

    點,張郃完全相信。

    王牛兒的名字,雖然名不見經傳,這段時間來,卻深得張郃和麴義的信任。

    遠的不說,就說最近這次,通知張郃和麴義許攸叛變的消息,可說立下了汗馬功勞。

    偏生此人極為低調,從不居功,鞍前馬後地把張郃和麴義二人侍候得很好,自然而然地,博取了張郃和麴義二人的信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