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六十三章 袁紹逮田豐 諸葛賺顏良 文 / 東窗剪燭

    「劉備目前不過坐擁一州之地,我河北目前已擁有二州之地,主公手下雄兵十萬,戰將千員,豈是劉備可以比的?」郭圖對田豐不感冒,當即反駁道。

    「父親,孩兒以為,出兵攻打劉備,正是時候。劉備逆天行事,擁立廢君,已經人神共憤,此時出兵,是替天行道」,袁尚附和道。

    要知道劉循以漢獻帝的名義封袁尚為豫州刺史,只要打下豫州,袁尚就是一方諸侯,他當然極力贊成出兵。

    「主公如果發兵打劉備,必然失敗,千萬不要聽小人之言哪」,田豐痛心疾首道。

    「田豐,你說誰是小人?」袁尚有些憤怒了,自己好歹也是袁紹的兒子,你田豐就算不看僧面,也得看一下佛面吧。

    「主公,大戰在即,田豐卻出此不祥之言,蠱惑軍心,罪當下獄」,郭圖趁機落井下石。

    袁紹本來就不喜歡這個直來直去的田豐,聽了郭圖火上澆油的話,火氣騰地一下竄了上來,厲聲道:「田豐,你還有何話說?」

    偏生田豐是個不肯認輸的主兒,還在那兒叫嚷道:「忠言逆耳,主公不納忠言,這番出兵,必然失敗。」

    袁紹氣極敗壞地道:「來人,把田豐給我打入囚牢,聽候處置。」

    手下親兵上來把田豐架著就走,田豐還在高叫著:「主公,萬萬不可出兵,兵凶戰危啊。」

    袁紹揮了揮手,面露厭惡之色,示意手下快點把田豐架出去。

    沮授和許攸本來也想勸諫,見田豐如此下場,二人對視一眼,彼此會意,都閉上了嘴巴。

    主戰派的勢力一時完全佔了上分,袁紹志得意滿地回顧左右,說道:「各位還有什麼看法,只管提,不要因為田豐影響了心情。」

    不影響心情才怪,你這樣亂搞,再好的心情也沒了,誰還敢再提意見?

    見左右無一說話,袁紹轉向許攸,「子遠,你對出兵劉備怎麼看?」

    有了田豐的前車之鑒,許攸當然不會再犯顏直諫,想了想,才道:「如果主公要出兵攻打劉備,許攸願意前去兗州,勸說曹操隨後出兵,襲擊劉備的後路。」

    「子遠此計若成,這一仗就更有把握了。只是,曹操向來奸詐,最近又和劉備打得火熱,他會聽你的嗎?」袁紹有些懷疑。

    「主公有所不知,我和曹操從小一塊兒長大,最知道他的心思。」

    「曹操現在和劉備聯合,只是事急從權。事實上,曹操對劉備恨之入骨。上次曹操和劉備聯軍進攻劉循,結果劉備背信棄義,獨自劫持了劉辨逃走,曹操恨之入骨。」

    「主公這次討伐劉備,曹操巴不得劉備遭殃,攸不才,願鼓動曹操支持主公,一同攻打劉備。」

    「好,只要曹操一同出兵,我的把握就更大了。」

    「你即日起程,務必要說服曹操出兵」,袁紹有些急不可耐,摧促道。

    「屬下這就動身,必定說服曹操,與主公共圖大業」,許攸一拱手,辭別袁紹,出府去了。

    袁府外,無人之處,沮授看著許攸道:「子遠此去,再見時,你我已經是敵非友了。」

    「沮兄,袁紹剛愎自用,早晚必敗,不可不早做打算」,許攸真誠地道,「何必為這種人賣命?」

    沮授情知許攸說的是事實,沉默不語,良久才道:「我和你不同,你至今孑然一生,我的父母妻兒,家族勢力全在河北,不敢一走了之啊。」

    「沮兄保重,後會有期」,許攸望著老友一抱拳,轉身疾馳而去,投奔曹操去了。

    袁紹立即點起三軍,以勇將顏良為先鋒,逢紀輔助顏良,親率大軍接應,浩浩蕩蕩,殺奔豫州。

    早就有探馬飛報豫州,劉備急召諸葛亮商議對策。

    「主公不必擔心,袁紹兵雖然多,卻不會運用,他是給主公送菜來了」,諸葛亮一搖羽扇,慢條斯理地道。

    「顏良無能之輩,逢紀雖略有謀略,輔助這樣一個蠢材,失敗是必然的事。咱們就先收拾了顏良,挫一挫袁紹的銳氣」,諸葛亮胸有成竹地道。

    顏良的軍馬進入豫州汝南郡地界,忽然探馬來報,前面有一彪軍馬攔路,打著豫州旗號。

    顏良摧軍上前,見對方旌旗散亂,軍容不整,先有了幾分輕視之心。

    「劉備大耳賊,你身沐皇恩,不思報效,竟敢妄自擁立廢帝。現在天兵到來,還不下馬投降,更待何時」,顏良喝道。

    豫州軍馬置若罔聞,忽然兩邊散開,推出一輛輪椅車來。

    後人曾有一首詩描寫此人的英姿,現實錄如下: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車上端坐一人,輕搖羽扇,頭戴綸巾,正是諸葛亮。

    「賊將何人,竟敢大言不慚,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諸葛亮扇指顏良,喝道。

    「我乃袁冀州手下名將顏良,看你的派頭,莫非就是那個諸葛村夫」,顏良自報家門,對諸葛亮很是輕視。

    「原來你就是那個頭大無腦的顏良,袁紹都不是我的敵手,你巴巴地趕來送死做什麼?識相的趕緊回去,免

    做我刀下之鬼」,諸葛亮激將道。

    顏良性烈如火,哪裡受得了這種刺激。

    「氣死我了,諸葛村夫,竟敢小瞧我,受死吧」,顏良縱馬舞刀,直奔諸葛亮而去。

    逢紀唯恐有失,手中小旗一招,率大軍掩殺過去。

    豫州軍馬推著諸葛亮就走,眼看就要被攆上,諸葛亮棄車騎馬,落荒而逃。

    「原來你得享大名,其實也不過如此,我倒是多慮了」,顏良自言自語道,放心追趕。

    逢紀縱馬趕上顏良,勸阻道:「此處道路開始變窄,要提防對方的伏兵。」

    顏良醒悟,住馬不追。

    見顏良不再追來,諸葛亮又率軍回來,豫州兵馬一齊破口大罵,把顏良罵了個狗血噴頭。

    顏良哪裡受得了這個,縱馬趕去。

    關羽伏兵齊出,戰不十合,回馬便走。

    顏良大笑道:「這種伏兵,有什麼用,縱馬趕去。」

    關羽率軍轉過山路,倏忽不見。

    顏良本意就不在關羽,捨掉關羽,來捉諸葛亮。

    諸葛亮棄馬登山,率領少數人馬逃走,糧草馬匹軍械,灑了一地。

    顏良平時治軍不嚴,手下瘋搶敗軍留下的東西,逢紀喝止不住。

    見眼下山形險惡,逢紀忙叫:「快撤,有埋伏。」

    「這個時候想撤,已經晚了。顏良,此時不降,莫非想埋骨在伏牛山嗎?」諸葛亮在半山坡上現出身形,高叫道。

    顏嚴正想棄馬上山去捉諸葛亮,山上滾木擂石推下,顏良回軍便逃。

    前面轉出一軍,大叫道:「顏良休走,燕人張翼德在此恭候多時了。」

    張飛挺丈八蛇矛,率軍來殺顏良。

    眼見中了埋伏,顏良無心戀戰,交手數招,回馬便走。

    逢紀心慌意亂,手足無措之下,正好撞著張飛,張飛一聲大喝,如晴空中響起一個霹靂,逢紀心膽俱裂,摔下馬來。

    逢紀一代謀士,被張飛活活嚇死了。

    顏良正奔跑間,不知何時,關羽已繞到了他大軍的背後。

    「哪裡走,關雲長在此」,關羽一縱赤兔馬,舞起青龍偃月刀,截斷顏良的歸路。

    赤兔追風馬神俊異常,青龍偃月刀又大又長,轉瞬就到顏良面前,舉刀就劈。

    這一刀是關羽春秋刀法的絕招,名叫「春華秋實」。

    一刀斬出,勁風撲面,如同金秋時節,農夫收割莊稼,以往此刀斬下,不知收割過多少首級。

    顏良周圍一丈以內,都被關羽的氣機鎖定。

    眼看顏良的大好頭顱,就要被關羽一刀斬下。

    顏良畢竟是道勁境界的武者,傖促間,頭一偏,硬是強行突破了關羽的氣機鎖定,躲過了關羽的致命一刀。

    這一招是關羽平生武道的精華所在,如在平時,顏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原也不致傷在刀下。

    可此時,正逃命途中,卻無論如何無法完全避開。

    「噗哧」一聲,顏良左肩中刀,護身鎧甲卸去了大部分勁道,饒是如此,顏良還是痛徹骨髓,差點跌下馬來。

    顏良縱馬狂奔,至於手下的士兵,那是再也顧不上了。

    關羽眼看趕不上,回師砍殺,和張飛聯兵一處,那些河北兵馬,如同沒頭蒼蠅般拚命亂竄。

    伏牛山谷中,丟下無數河北兵馬的屍首。

    見不是路,有人率先拋下兵器,跪地投降。

    跟著許多士兵都拋下武器投降,劉備軍大獲全勝,清點兵馬,得了精兵八千,馬匹軍器無數。

    此時袁紹正起大軍,隨後來攻豫州,遇到顏良單人獨騎,逃了回來。

    袁紹見狀大怒,拔劍叫道:「叫你為先鋒,卻葬送掉了我的大軍,還有臉回來見我。來人哪,把顏良綁了,推出斬首。」

    丑與顏良一向交好,趕緊為他求情,「顏良出師不利,原本當斬。不過,眼下大軍進攻劉備,正是用人之際,何不讓他戴罪立功?」

    郭圖也勸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醜的話有理,顏良是難得的勇將,主公應留他一命,讓他在賬前效力。」

    袁紹餘怒未歇,喝道:「看在大家為你求情的份上,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來人哪,把顏良拖下去,打三十軍棍,以儆傚尤。」

    顏良當即被袁紹杖責三十,打得他皮開肉綻,屁股開花,心中恨死了袁紹。

    正紛擾間,親兵來報,「曹操派樂進率精兵一萬,前來相助。」

    袁紹大喜,回顧左右:「許攸果然不負我所望,這麼快就把救兵搬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