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五十三章 文聘螳螂捕蟬 劉循黃雀在後 文 / 東窗剪燭

    「眼下,咱們要做的,一是派人前去與劉循交割,把新野讓給劉循,暗中卻在城裡留下軍隊,扮做百姓,準備裡應外合」,徐庶道。

    「主公要想保住荊州,就請明日正式任命我為軍師,掌握荊州軍事大權」,徐庶道,「只要有不聽將令的將領,庶有權處置。」

    「好,都依你所言」,劉表一咬牙。

    「第二件事,就是派人前去聯合宛城張繡,請他派兵來援」。

    「張繡和我有隙,年前我們還打過一仗,這次向他乞援,他會來嗎?」劉表心中有所顧忌。

    「張繡不是傻瓜,咱們要是滅了,下一個就要輪到他了。只要派一個能言善辯的人,前去說服。唇亡齒寒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徐庶平靜地說道。

    「派伊籍去好了,他這人辯才無礙,應該能辦成這件大事」,劉表篩選了一下人選,最終把希望寄托在了伊籍的身上。

    「張繡來援,畢竟是以後的事,目前卻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第三件事,要打退劉循和孫策的聯軍,還得著落在我們自己身上。」

    「咱們把新野交給劉循之後,故意散佈消息,說咱們準備把新野和南陽割讓給劉循,換取他退軍」,徐庶道,「以孫策的性格,得知這條消息後,定會率軍去找劉循火拚,趁他們打得兩敗俱傷之際,咱們正好坐收漁人之利。」

    「孫策和劉循的聯合,並不鞏固,咱們正好利用他們的矛盾,各個擊破」,徐庶的話,讓劉表佩服不已。

    接收了新野,劉循心裡格外高興,當即與龐統商議,如何趁劉表和孫策打得兩敗俱傷之時,好坐收漁人之利。

    哪知道英雄所見略同,徐庶此時,也正打的是這個主意。

    移兵新野城中,劉循和龐統巡視整個城池,發覺這座城池不大,倒也有模有樣,心裡很是喜歡。

    忽然親兵來報,「蔡瑁將軍有要事求見。」

    「快請」,不知如何,劉循心中升起了一絲警兆。

    劉循和龐統此時正住在新野縣衙,這衙門的環境倒是挺舒適的。]

    「蔡瑁見過大將軍和軍師大人」,蔡瑁對劉循和龐統二人各施了一禮,他是降將身份,地位敏感,因此行事特別小心謹慎。

    「蔡將軍不必多禮,這會兒來見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吧」,劉循一語中的。

    「不錯,主公,我看劉表把這座城池交給我們,多半不懷好意」,蔡瑁道。

    「何以見得?」劉循問道。

    「末將也是憑空猜測,剛才末將在城中巡視,見到幾個昔日的屬下,雖然他們都化妝成了老百姓的模樣,可是他們化成灰我也認得」,蔡瑁道,一付忠心耿耿的樣子。

    「不好,主公,咱們得趕快撤出這座城池,屬下已明白劉表打的什麼主意了」,龐統畢竟是頂級謀士,當下最先醒悟過來。

    正在此時,忽然城外傳來人喊馬嘶之聲,親兵來報:「孫策率大軍前來,圍住了城池,口口聲聲要主公交出新野。」

    「他要這座城池,咱們就乾脆交給他好了」,龐統一臉奸笑,一望而知不懷好意。

    「軍事的意思,是想借劉表的手教訓一下孫策」,劉循馬上反應了過來。

    「正是此意。」

    「主公請想,咱們和劉表打了這麼久,他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這個孫策,現在已經成了咱們的大敵。」

    「恐怕等不到打下荊州,他就要搶先向咱們下手了。」

    「既然如此,咱們何不做一個順水人情,讓劉表盡一下地主之誼,好好款待他一番」,龐統一付人畜無害的模樣,彷彿這事與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那好吧,既然劉表這麼有誠意請客,不讓他略表心意,他終究會心中不安」,劉循歉然道。

    劉循帶領大軍出城,只見孫策騎一匹紅鬃馬,身披鎖子黃金甲,手持渾鐵如意槍,劍眉星目,氣宇非凡。

    「江東孫策,請益州牧劉循搭話」,孫策縱聲高叫。

    「劉循在此,孫將軍有何見教」,劉循縱馬而出,接過話頭。

    「劉循,你我聯軍攻打荊州,我東吳耗費無數錢糧。你為何單獨與劉表議和,接受了這座新野縣城」,孫策氣呼呼地道,大有一語不和,就要動手廝殺的意味。

    「呵呵,我道是什麼事惹得孫將軍如此生氣。劉循原本就準備把這座縣城讓給將軍,既然將軍現在來了,我就正式把縣城讓給將軍好了」,劉循滿不在乎地道。

    一席話說得孫策瞠目結舌,竟不知說什麼好。

    這個世上沒有誰會這樣傻,會把吃進去的好東西吐出來。

    「劉循,你這話可當真」,孫策半晌才回過神來。

    「咱們兩家聯軍,當肝膽相照,豈能為了區區一座縣城傷了和氣。我這就撤軍到五里之外,孫將軍只管進城便是」,劉循一付大度的樣子。

    孫策終於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雖說滿腹狐疑,最終還是率大軍進駐了縣城。

    率江東軍馬攻打劉表這麼久,孫策才得到了一個江夏。

    />

    如今,憑白無故地得到了一個城池,他心中雖然懷疑,卻並沒有發現有哪裡不對,當然更無棄之不要的道理。

    城中都是百姓,這個小小的城池,根本不可能埋伏下大隊人馬。

    周圍數里,他也派兵察看過,並無兵馬埋伏。

    當夜子時,新野城中突然四處火起,那些民房和縣衙,突然一下子燃起了熊熊大火。

    白天,那些看似散亂,漫無章法的柴禾,原來都是有人故意佈置的。

    得到蔡瑁提醒後,龐統才看出了其中的蹊蹺,孫策卻沒有這麼好的運氣。

    孫策率軍衝出縣城,黑夜中,只見無數的火把形成了一條火龍,不知道有多少荊州軍馬襲來。

    孫策親自斷後,一將躍馬舞刀,直取孫策,正是目前劉表手下第一勇將聘。

    戰不數合,荊州軍馬一擁而上,孫策抵敵不住,只得且戰且走,心頭叫不迭。

    這時,他已明白了白天劉循為何要把這座城池讓給自己了。

    「原來,劉循早就看出了這座城池有問題,卻不點破,還把它讓給自己」,孫策心中暗自咒罵,悔之莫及。

    好不容易擺脫了荊州兵馬的追擊,大軍來到一處溪邊,被火燒得暈頭轉向的士兵紛紛踏進小溪,取水洗臉。

    正高興間,忽然聽到嘩嘩的水聲,原來這根本不是一條小溪,而是一條小河,上游的河道被人事先用沙袋等東西堵住了。

    設計之人事先料到被火燒的敗兵必然會到河裡取水,到時取掉沙袋,正好水淹大軍。

    可憐孫策大軍被火一燒,再被水一淹,死傷慘重。

    河邊事先埋伏好的兵馬殺出,孫策的軍馬再次損失無數。

    天亮後清點兵馬,孫策大軍損失了一半。

    還好,他這次只帶了江東軍馬的一半過來,剩餘的一半人馬由周瑜率領,駐紮在江夏。

    聘大軍趁著黑夜,從南陽出發,襲擊了孫策的兵馬,大獲全勝,班師而回。

    這時天已大亮,有兵士來報,「前方有軍馬攔路,自稱常山趙子龍,打的是益州兵馬的旗號。」

    「這就怪了,自己剛剛襲擊了別人,這麼快就有人在前面等著攔截自己」,聘心頭直發毛。

    「前方是何處兵馬,來將何人?」聘揚聲道。

    「劉循大將軍的兵馬,常山趙子龍是也,荊州叛軍,還不投降,更待何時?」趙雲喝道。

    「賊將放肆,讓你見識一下荊州聘的刀法」,聘拍馬上前,來戰趙雲。

    趙雲的閃電驚魂槍一展開,上下翻飛,神出鬼沒,聘雖然也是荊州名將,如何是趙雲的敵手。

    戰了三四十合,聘渾身冷汗濕透衣襟,當下不敢戀戰,落荒而逃。

    趙雲隨後追趕,趙雲的兵馬如虎入狼群,與聘軍馬晚間追殺孫策兵馬時並無二致。

    好不容易逃到南陽城邊,定睛看時,城上豎的是劉循的旗號,原來龐統定下計策,趁聘軍出城襲擊孫策時,劉循率軍趁勢奪了城池。

    徐庶定下的這條計策,本意是想劉循和孫策打個兩敗俱傷之時,一舉襲擊孫劉聯軍。

    本來天衣無縫的計策,因蔡瑁的攪局,雖然伏擊了孫策,卻被劉循襲取了南陽。

    正應了那句話,那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有時往往因小人物而改變。

    聘進不了城,只好再次奪路而逃,奔荊州而去。

    趙雲大獲全勝,也不追趕,率軍進入南陽,歇息去了。

    這一戰,劉循的軍隊不但得到了南陽,還繳獲馬匹軍器無數,同時俘虜了不少荊州敗兵。

    劉循佔領了南陽的消息,很快便被孫策得知。

    小霸王是何等火爆的性子,哪裡嚥得下這口惡氣,當下不顧周瑜的勸阻,捨了荊州軍隊,逕奔南陽殺來。

    劉循早就派出了斥候,偵察到了這個情況。

    當下顏嚴率軍駐紮城外,劉循率軍駐在城內,靜等孫策的軍隊過來。

    在城樓上望見孫策騎著紅馬,挺著渾鐵如意槍過來,劉循動了會一會小霸王的念頭。

    「早就聽說,小霸王孫策武藝高強,世間罕逢敵手。今天倒要會一會他,看是他的五虎斷魂槍厲害,還是我勢吞天下槍牛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