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五十二章 徐庶掌荊州 劉循釋蔡瑁 文 / 東窗剪燭

    劉循厲聲道:「說,我兄弟到底怎麼死的?」

    劉表的使者囁嚅道:「蔡瑁將軍說,大將軍最恨的就是這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只要殺了他,把他的人頭獻給大將軍,荊州之圍自解。」

    「劉闡被逼無奈,只好拔劍自刎了」,劉表的使者戰戰兢兢地道。

    「好你個蔡瑁狗賊,竟敢逼死我兄弟,我要你血債血償。劉表匹夫,和這事兒多半也脫不了干係,這荊州我是要定了」,劉循冷哼一聲道,「來人,割了這使者的耳朵,讓他回去給劉表報信。」

    「大將軍饒命啊」,使者慘叫一聲,癱倒在地。

    兩個軍士上來按住使者,第三個軍士用牛耳尖刀利索地割掉了使者的耳朵。

    使者捂著耳朵,狼狽地逃回荊州。

    聽了使者的回報,劉表的神情越發凝重。

    原以為劉循對劉闡恨之入骨,哪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

    「蔡瑁這個蠢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劉表終於有些按捺不住了,荊州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名士風度蕩然無存,破口大罵蔡瑁。

    「主公,為今之計,屬下倒有一計,可解荊州之圍」,伊籍道。

    「機伯兄,有何妙計,可以破劉循和孫策,快快道來」,劉表急不可耐地道。

    「籍哪裡有這等本事,只是舉薦一人,可退孫劉聯軍」,伊籍不緊不慢地道。

    「何人有這等本領?」

    「主公莫非忘了,上次主公路過水鏡山莊,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徽,先生曾向主公舉薦過一個人」,伊籍提起舊事。

    「你是說徐庶徐元直,此人甚是倨傲,我幾次派人徵召,他都托病不來,想來也沒多大本事,不過一狂生而已」,劉表甚是氣餒。

    「徐庶乃無雙國士,主公應該紆尊降貴,親自去請,派人去徵召,他自然不會來」,伊籍支招道。

    「現在去請,還來得及嗎?」劉表狐疑道。

    「這事兒還真巧了,徐庶目前就在荊州城客棧之中,我和他自小相識,昨天還在客棧碰到了他。」

    「既如此,咱們這就動身,備好金銀珠寶,前去請他」,劉表像一個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切地道。

    「像徐庶這種人,只能以心換心,委以荊州軍政大權,他才肯出山,尋常的金銀珠寶,並無多大用處?」

    「好吧,先解了目前的危局再說」,劉表有些無奈,有點事急從權的意味。

    伊籍有些失望,但眼下軍情緊急,他和劉表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只好全力幫他了。

    劉表禮賢下士,再三懇求之下,徐庶終於答應出山,不過卻提出了三個條件。

    「第一條,荊州的軍政大權,除了主公之外,我就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不知主公能否答應」,徐庶看著劉表的眼睛,目光咄咄逼人。

    「行,就依你,從今天開始,你就接替蔡瑁之職,輔佐我掌握荊州的軍政大權」,劉表拿出毒蛇蜇手,壯士斷腕的決心,決然道。

    「第二條,蔡瑁必須送交劉循發落」,徐庶道。

    他有自己的打算,不把蔡氏家族連根拔起,只要眼前之圍一解,蔡瑁就會對他下手。

    「這個,恐怕不妥吧,蔡瑁畢竟有功於荊州,再怎麼說也是我的妻弟」,劉表有些猶豫。

    「蔡瑁逼死劉闡,劉循對他恨之入骨,不把他送給劉循,難消劉循心頭之恨,荊州之圍終究難解,在下告辭,主公另請高明吧」,徐庶把手一拱,作勢欲走。

    「好,那就依你,來人,把蔡瑁給我綁了」,劉表狠下決心,發佈命令。

    左右馬上把蔡瑁五花大綁,推到劉表面前。

    「姐夫,你不能這樣,我可是你的大舅子啊」,蔡瑁想不到劉表來真的,一時慌了神。

    「徐庶,你個山野村夫,竟然挑唆我姐夫對付我,你給我等著」,蔡瑁惡狠狠地罵道。

    「轉眼就是劉循的刀下鬼了,省省力氣,這些話留著對劉循說吧」,徐庶看都沒看蔡瑁一眼,既然敢對付蔡瑁,他就有辦法消除蔡氏的勢力。

    「第三條,答應劉循,割讓襄陽和新野以東的土地給劉循」,徐庶說出了第三個條件。

    「如今襄陽本就掌握在劉循的手中,再加上一個新野,也算不了什麼」,劉表在徐庶的引導下,終於有些上路了。

    「好,主公能這樣想,荊州之圍指日可解。這也不過是權宜之計,只要過了眼前這一關,我自會想法把失去的土地奪回來」,徐庶一派頂級謀士的風度,談笑間,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貼貼。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劉表讚道,「看來老天是看老夫今日有難,特地派先生來幫我的呀。」

    正談論時,蔡夫人聞聽蔡瑁被劉表抓了起來,趕緊過來營救,一見蔡瑁被綁,她馬上撲了過去,伏在兄弟的肩膀上放聲大哭。

    「劉表,你這個窩囊廢,今兒中了什麼邪,竟然聽信一個外人的讒言,要置自己的妻舅於死地,你於心何忍哪」,蔡夫人開始撒潑打滾,數落起劉表

    來。

    「徐庶,你算什麼東西,竟然挑撥我們的家人不和,看老娘整不死你」,蔡夫人望徐庶撲了過去。

    「夠了,不成體統」,劉表正在心煩,再也按捺不住,一腳把蔡夫踹倒在地,「來人,把這個蠢婦給我關起來,沒我的命令,不得放出。」

    手下把蔡夫人拖了出去,她一路罵聲不絕。

    這只讓劉表對她更加厭惡。

    劉表表面上道貌岸然,裝得風度翩翩,動輒以名士自詡,其實骨子裡是個天性涼薄之人。

    既然決心殺了蔡瑁,對蔡夫人一族,他也存了斬草除根的心思。

    見到劉表送過來的蔡瑁,聽到使者提出的條件,劉循一時難以決斷,叫人去叫了龐統過來,一同參詳。

    「主公,統以為,劉表的條件可以接受,咱們不妨靜觀其變,看他搞什麼鬼」,龐統沉吟半晌,開口說道。

    「好,請上復劉表,馬上把新野獻上,從此以後,新野以東的土地,都歸我劉循所有,我就退兵回洛陽」,劉循道。

    使者自去向劉表覆命。

    「蔡瑁,你竟敢殺我兄弟,你有何話說?來人哪,把這個混蛋給我推出斬首,為我兄弟報仇」,劉循鋼牙一咬,恨恨地道。

    「大將軍饒命啊,只要饒我一命,從今往後,蔡瑁就是大將軍的一條狗,大將軍讓我咬誰,我就咬誰?」蔡瑁面臨身死關頭,哪裡還顧得了尊嚴,渾身篩糠,小便失禁,尿了一褲襠。

    看著蔡瑁的樣子,劉循又好氣又好笑。

    正想下令把蔡瑁斬首,卻見龐統對自己連使眼色。

    「主公,蔡瑁竟敢逼死主公的兄弟,照理來說,罪無可赦。不過,他那是各為其主,站在他的角度,原本無可厚非,這是個忠臣啊。」

    「對,對,我那也是一片忠心,為了荊州著想,不得已而為之。今後歸順主公之後,定然全心全意為主公效力,不敢稍起二心」,蔡瑁見有人為自己說話,忙不迭地點頭應和,一心為自己開脫。

    「嗯,軍師言之有理,看來這個蔡瑁也是忠義之士,差點誤殺好人哪」,劉循何等精明,見龐統這等說話,必然有計謀,當即給自己搭了一個台階。

    「何況,聽說蔡將軍精於水戰,是荊州名將。眼下,正是用人之際,正需要蔡將軍這種人才來匡扶漢室,解民倒懸,私怨事小,國事為重,還請主公三思」,龐統眼珠亂轉,說得頭頭是道。

    劉循至此再無懷疑,龐統定是有話想說,當著蔡瑁和眾將的面不好說出口,才婉轉地說出這番話來。

    「若非軍師提醒,我險些釀成大錯,蔡將軍,劉循這廂有禮了,還請將軍不要見怪」,劉循語氣越來越和善,蔡瑁都摸不著頭腦了。

    「哪裡,哪裡,大將軍客氣了」,蔡瑁受寵若驚,訕訕地道。

    「你們這幫蠢貨,還愣著幹什麼,還不敢緊給蔡將軍鬆綁」,劉循一瞪眼,對親兵斥道。

    親兵心裡委屈,卻絲毫不敢發作,趕緊給蔡瑁鬆綁。

    「來人哪,給我拿酒來,我要給蔡將軍壓驚」,劉循一連串地吩咐道。

    左右迅速地端上酒來,劉循舉杯敬蔡瑁,「蔡將軍,適才多有得罪,好在不知者不罪,幸勿見怪。」

    「大將軍說哪裡話來,如此恩遇,蔡瑁就算粉身碎骨,也難報萬一」,蔡瑁哽咽道,淚水順著臉頰流下。

    一時間,汗水、淚水、尿水混在了一起,也真是難為了蔡瑁。

    等蔡瑁下去後,劉循私下問龐統:「為何要留下蔡瑁一命?」

    「主公請想,蔡瑁是劉表的妻舅,長期掌握荊州的軍政大權,荊州軍中肯定有不少死黨,蔡氏是荊州望族,在荊州的勢力根深蒂固,正好可以利用他來對付劉表」,龐統詭譎地一笑。

    「好計策。目前劉表不顧恩義,為了自保,竟然要犧牲蔡瑁,他對劉表肯定恨之入骨,正好為咱們效力」,劉循恍然道。

    「像蔡氏這種世家大族,一門心思,無非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家族利益。」

    「別說劉表想要丟卒保車,已激起了蔡瑁心中的殺機。就算他不對付蔡瑁,生死關頭,蔡瑁也難保不會背叛這個姐夫」,龐統不愧老謀深算,一針見血地指出。

    「看來,天助我也。上天讓劉表把蔡瑁送給咱們,正是要助咱們取得荊州」,劉循豪情滿懷,「勢吞天下乃吾儕,橫掃**方兒男。」

    此時在荊州城裡,劉表問徐庶道:「元直,這下可以說出你的錦囊妙計了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