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三十九章 郭嘉斗賈詡 劉循戰張遼 文 / 東窗剪燭

    賈詡對劉循面授了一番機宜,說得劉循暗自點頭,毒士賈詡果然不凡,出的點子老辣無比。

    一會兒,郭汜的使者到來了,使者自詡為朝廷特使,一付趾高氣揚,洋洋得意的樣子。

    「朝廷有旨,封劉循為武威將軍,命領本部兵馬,前往洛陽救駕,誅叛臣曹操」,使者拿出一卷聖旨,當著劉循的面宣讀。

    「臣領旨」,劉循只是對著洛陽的方向拱了拱手,並未如使者想的那樣跪接聖旨,而是一把搶了過來,完全無視對方。

    「劉益州,既然接了聖旨,就趕緊帶領本部兵馬,隨本官前去誅殺曹操吧」,使者見劉循接了聖旨,以為他中了自己的圈套,心中竊喜。

    「本官乃高祖皇帝嫡系子孫,豈能任人欺瞞。有人打著陛下的旗號,妄圖挾天子以令諸侯,我豈能任這種賊臣橫行」,劉循冷笑道。

    「本官這次來,就是專門剷除亂臣賊子來的,豈能奉賊臣之令。皇上封我為武威將軍,讓我討伐逆臣,我豈能不遵?」劉循義正詞嚴的一番話,說得使者額頭冷汗涔涔。

    假借漢獻帝之令,封劉循為武威將軍,然後令劉循討伐曹操,是郭汜的謀士張滔為他出的計謀。

    反正漢獻帝此時就掌握在郭汜的手中,向皇帝要一道聖旨,對於郭汜來說,實在是太容易不過的事。

    沒想到劉循接了聖旨,平白無故當上了武威將軍,卻反過來指責郭汜。

    這話雖然沒有指明郭汜就是亂臣,但是話中的意思很明顯,看來劉循就是來勤王的。

    還好臨行時郭汜還交待了第二道計策,使者當即換了一副嘴臉,討好地道:「劉益州,本官這次來,皇上還有交待,讓郭汜大將軍割洛陽以西的地盤給將軍。只要大人和郭汜將軍聯合共抗曹操,洛陽以西的地盤就歸大人所有了。」

    使者邊說邊拿出地圖,指著上面的地方向劉循介紹。

    劉循暗自好笑,心說果然不出賈詡所料,這麼快對方就屈服了。

    假意沉思一番,劉循才勉強道:「既然是皇上有旨,本官定當遵從,咱們這就一同前往洛陽救駕。」

    大軍才行沒有多久,前軍來報,「曹操的使者要求見大人。」

    「有請」,劉循道。

    聽到劉循的話,郭汜的使者心中一格登,暗叫不好。

    不多時,曹操的使者到來,「曹將軍讓我告知將軍,如今郭汜楊奉二人圖謀不軌,陰謀挾制皇上。大人是大漢宗室,應當和曹將軍一起,率兵勤王,挽狂瀾於既倒。」

    「曹操說得好聽,不過想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已,還想本官當他的馬前卒」,劉循面色一寒,冷笑道。

    「大人誤會了,曹將軍一心為了天下蒼生,這次前來保駕,決無半點私心,天地可鑒哪」,使者叫起了撞天屈。

    「好一個為了天下蒼生,曹阿瞞還真把自己當成聖人了,郭汜和楊奉才是一心為國,以為本官不知麼?」劉循疾言厲色道,「來人,把曹操的使者推出斬首。」

    「大人不要啊,自古以來,兩國相爭,不斬來使啊」,使者面如土色,聲嘶力竭地哀嚎道。

    「敢為叛臣曹操說話,就是不忠,不忠的奸徒,留來何用?」劉循不為所動。

    不多時,士兵把曹操使者的人頭奉上。

    郭汜使者一顆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劉循這樣做,其實也是為了麻痺郭汜的使者,讓他不提防自己。

    這一日,大軍離洛陽只有半天的路程了,賈詡忽然道:「傳令,停止前進,前面左邊的樹林中有埋伏。」

    劉循對賈詡的智計一向佩服,當即道:「停止前進。」

    「賈兄為何會判斷前面樹林中有埋伏?」

    「主公請看,那些天空中的飛鳥,它們的鳴叫和飛行的樣子與平時有何不同?」

    「原來如此,這些鳥都有受驚之狀。」

    隨即道:「依和之見,現在我們應該怎麼辦?」

    賈詡道:「若依屬下愚見,主公不如分一隊人馬,不走大路,由側面迂迴包抄過去。另一隊繼續前進,用火攻,對方藏在樹林裡,最怕的就是火攻這一招。」

    毒士就是不同凡響,出的計謀往往毒辣無比。

    「好,就這麼定了」,劉循一咬牙。

    「依你看來,這是誰的軍馬?」

    「多半是曹操的軍馬。」

    「好個曹操,果然奸滑無比,先是假裝派人來聯合,想打消我的防備,暗地裡卻伏兵在此,想打我一個措手不及」,劉循再次對曹操有了防備。

    「來而不往非禮也,曹操想打咱們一個措手不及,咱們也給他來一個驚喜」,賈詡道。

    「賈兄有何高見?」劉循忙道。

    「主公可另派一員勇將,帶著郭汜的使者,打著曹軍的旗號,抄小路前去偷襲曹操。曹操以為咱們被阻截在了這裡,必然想不到我們會去偷襲他們。」

    「好計」,劉循算是服了,「趙雲聽令,

    速帶一隊人馬,抄小路全速前進,前去偷襲曹操」。

    趙雲當即由郭汜的使者帶路,抄小路去襲擊曹操去了。

    劉循又分派道:「徐公明聽令,你帶一隊人馬,迂迴包抄前面的敵軍。」

    徐晃也領命而去。

    劉循自領人馬由大路前行,還未到樹林之前,劉循吩咐道:「放火燒林」,一時間,無數的火箭呼嘯而出,樹林中火光熊熊。

    一片哭喊之聲響起,埋伏在林中準備偷襲的人馬,被火一燒,折損一半。

    剩下的抱頭鼠竄,哪裡還有心殺敵,劉循揮軍掩殺,勢如破竹。

    一聲炮響,一彪軍馬攔住去路,收攏敗兵,組成陣形,嚴陣以待。

    一個大大的「張」字迎風飄揚,一將橫刀立馬,攔住去路。

    原來除了樹林中埋伏的兵馬外,敵軍還另有兵馬在前方攔路。只是沒想到樹林中的埋伏被識破,眼看要全軍覆滅,前方攔截的兵馬不得不提前現身。

    「哈哈,果然不出郭嘉所料,益州兵馬必然經過此處」,那提刀將領仰天打了個哈哈,極是得意。

    「主公,那個敵將就是呂布的叛將張遼,我恨不得生吃他的肉,寢他的皮」,王楷切齒道。

    「好吧,待會兒我一聲令下,張遼就交給你的工兵營好了」,劉循道。

    「謝主公」,王楷高興之極。

    「遠兄,看你也是一表人才,為何不思報效朝廷,反而一心幫助賊臣曹操」,劉循招呼道。

    「閣下莫非就是劉循?」

    「正是。」

    「無知小兒,你懂什麼?曹公心懷天下,如今天下大亂,只有曹公這種大英雄,才能挽狂瀾於既倒」,張遼反而斥道。

    「陷陣營聽令,擺陣」,張遼一聲令下,身後大批的盾牌手露了出來,盾牌之後是刀斧手,長槍手,清一色的重甲。

    長槍手後面是一隊隊弓弩手,強弓硬弩對準了劉循的大軍。

    這就是呂布賴以成名的陷陣營,曹操用來對付劉循,顯然是把他當作了大敵。

    顯然,曹操事先做了一番調查,知道劉循軍隊騎兵較多,陷陣營正是對付騎兵最有力的武器。

    「你既然執迷不悟,一心從賊,我只好為國鋤奸了」,劉循叫道,「王楷聽令,工兵營準備。」

    劉循前軍散開,一輛輛奇形怪狀的車被推了出來,這就是劉循新組建的工兵營,王楷發明的擲石車第一次被投入戰場。

    到底擲石車的威力如何,劉循正拭目以待。

    張遼的軍隊還沒有反應過來,無數的石頭突然從天而降,飛蝗一般飛向曹軍陣營。

    張遼的重甲步兵身上的盾牌再厲害,身上的盔甲再重,又如何抵擋得了那麼多從天而降的石頭。

    陷陣營的士兵穿得太沉重,以往他們全仗著一身重甲抵禦刀槍,如今這身重甲讓他們躲閃不靈,被石頭砸得哭爹喊娘。

    那些刀斧手,長槍手,弓箭手都被砸得斷手斷腳,血肉模糊。

    張遼的陷陣營以往出戰,無往不利,今天第一次遭到慘敗,而且敗得不明不白。

    眼看敵人陣形一亂,劉循長槍一指,「給我沖」,大軍如潮水一般湧了過去。

    張遼大軍迅速後退,一退之後,再也無法止住。

    張遼一聲長歎,揮刀斷後,雖敗不亂,緩緩後撤。

    還沒走多遠,前面喊聲又起,徐晃率軍截住退路,迎面殺來。

    與趙雲一戰之後,徐晃的武藝更深了一重,已經隱隱突破到了道勁初期。

    這下徐晃揮舞大斧,在曹軍中往來衝殺,神威凜凜,殺氣騰騰,殺得曹軍膽寒不已。

    張遼大軍散的散,死的死,折兵過半。

    高順截住徐晃廝殺,以他的武藝,本來可以和徐晃戰個二三十回合。心慌之下,戰不到十合,被徐晃攔開槍,活捉過來。

    劉循大叫一聲:「遠兄,為何執迷不悟,曹操奸詐之徒,不值得你賣命。」

    張遼也不搭話,帶著幾十個親兵左衝右突,刀出如電,勢若瘋虎,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劉循手一揮,大軍包抄過去,把張遼圍在垓心。

    縱胯下紫電逐日駒,揚手中捨我其誰槍,閃電般衝到張遼面前。

    長槍一起,挑向張遼左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