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三十八章 王楷獻奇圖 劉循收賈詡 文 / 東窗剪燭

    「屬下趕回下坯之時,城池已被曹操和劉備的聯軍攻破,呂布和他的女兒已不知去向」,王楷回答道。

    「原來如此」,劉循的心中湧起一陣失望,「這個呂綺玲到底哪兒去了?」

    失望之餘,劉循又冒出一個念頭,「呂布的戰力如此強大,居然要曹操和劉備聯手才能擊敗。除了西涼騎兵厲害之外,據說他的陷陣營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想到呂布的陷陣營,劉循不禁有些眼熱,忍不住問了出來:「聽說呂布有一支由重甲步兵和盾牌手,刀斧手組成的陷陣營,王將軍可知訓練之法。」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救這個王楷,除了呂綺玲外,想獲知呂布陷陣營的秘密也是一大原因。

    「回大人,陷陣營的訓練之法,除了呂布父女之外,就只有高順懂得。目前高順已經投降了曹操,這陷陣營的訓練方法,應該已被曹操掌握了」,王楷的回答,又一次讓劉循大失所望。

    「還真是倒霉,自己怎麼救了一個廢物,為了他還得罪了曹操,真是划不來」,劉循自怨自艾,失望之情可想而知。

    「不過,屬下雖然不懂得陷陣營的訓練方法,卻掌握了破陷陣營的方法」,王楷看出了劉循的失望,當即道。

    「哦,竟然有此事,你這個方法呂布知道嗎?你倒是說來聽聽?」劉循一下子變得興致盎然。

    「我曾經向呂布提出過建議,可惜他剛愎自用,不聽忠言,認為我的發明是兒戲,終於被曹操所敗」,王楷歎息道。

    「你的發明?你是說你發明了一種破陷陣營的工具?」劉循越發感興趣了,想不到這個王楷名不見經傳,竟然是個發明家。

    「大人救了在下一命,我王楷並非不知好歹的人。知恩不報非君子,我這就把發明的東西畫出來,請大人拿紙筆來」,王楷道。

    左右很快把紙筆奉上,王楷提筆就畫了起來。

    不多時,王楷畫出了一個圖形,圖上有四個輪子,看樣子是一輛車。

    「這是一輛車嗎?」劉循好奇地問,「你就靠這個來破陷陣營?」

    「這可不是一般的車,這是一輛擲石車。」

    「陷陣營的兵士身披重甲,手持堅盾,臨敵雖然威力巨大,可是弱點也很明顯」。

    「弱點就是士兵穿得太重,行動不便,戰場上機動性較差。這擲石車每輛可以投百斤大石,而且裝有輪子,平時用馬拉,戰時裝上石頭,就可對付陷陣營」,王楷解釋道。

    「好辦法,王將軍真是奇才,這玩意兒改造一下,就是戰場上的迫擊炮」,劉循高興地叫道,一不小心,就說漏了嘴。

    「屬下不懂,什麼叫迫擊炮?」王楷一頭霧水,眼中滿是迷茫。

    「哦,迫擊炮嘛,那是遠在萬里之外的西裡華拉國生產的一種兵器,和你的擲石車比起來,有異曲同工之妙」,劉循隨口謅道。

    「原來是西裡華拉國生產的武器,這國家的名字怎麼和武器的名字一樣怪?」王楷摸了摸腦袋,搞不懂了。

    「好,王將軍,我就成立一個工兵營,任命你全權負責工兵營的事務,專門生產你的擲石機」,劉循鄭重告誡,「這事兒對外必須絕對保密,這個武器絕不能落入他人手裡。」

    「以後戰場上,我會專門派一隊軍馬保護你和你的工兵營,不會讓你們受到損傷」,劉循道,原本技術人員出身的他,馬上看出了王楷發明的價值。

    「屬下一定盡力,爭取早日把擲石車生產出來」,王楷高興地道,平生第一次有了被人重用的喜悅。

    第一輛擲石車很快生產出來了,雖然能投巨石,實在太笨重,劉循很不滿意。

    提出了改進意見,又召集了一批能工巧匠,讓他們和王楷一起研究。

    最後生產出來的擲石車,雖然只能投五六十斤的石頭,卻能投出一二十米遠,而且還很輕便,便於運輸。

    王楷和這批工匠都成了劉循工兵營的成員,劉循特地讓鄧賢帶了一隊軍馬專門保護工兵營,一方面是保護,另一方面也是監視,防止生產擲石車的技術洩露。

    為防萬一,還特地準備了硫磺、硝石等引火之物,裝在車上。

    萬一戰場上打不過敵軍,就放火燒燬這批擲石車。

    總之一句話,決不能讓擲石車落到敵人的手中。

    當然了,劉循答應王楷有了呂布的消息就去投奔的承諾,他也沒打算兌現了。

    他的心底裡,也認為呂布已死。

    不過想到呂綺玲也可能從此芳蹤杳杳,鼻子裡有些酸酸的。

    說起來很長,真正做好這一切,不過用了半個月的時間。

    一切準備就緒,劉循帶領工兵營,率大軍向洛陽進發。

    大軍向洛陽進發,一路旆旗招展,人喊馬嘶,浩浩蕩蕩如鐵流奔湧。

    郭汜用來阻擊的軍隊,一觸即潰,大軍長驅直入,進入了洛陽地界,

    離洛陽城已經只有兩三天的路程了。

    早就有探子飛報郭汜,楊奉和曹操。

    交戰的三方都在犯嘀咕,雖不知劉循所來何意,但是大致猜到肯定和漢獻帝有關。

    郭汜當即找來楊奉商量,「如今劉循大軍犯境,如果他和曹操聯合來攻,咱們就危險了。」

    「聽說劉循最近剛破了漢中張魯,目前士氣正旺,與其和他開戰,腹背受敵,不如派使者前去聯合,許諾割洛陽以東之地給他。等破了曹操,再回過頭來對付他。」楊奉道。

    「此計大妙,就這樣辦。讓使者即日啟程,以免被曹操搶了先機」,郭汜一拍大腿道。

    這邊曹操也得到了消息,正與眾謀士商議對策。

    「劉循小兒,上次收留王楷,破夏侯惇不說。現在又想來揀現成的便宜,大家說應該怎麼辦?」

    郭嘉道:「劉循雖說新得了漢中,畢竟士眾未附,百姓並未真正歸心。咱們最好趕在他之前,擊敗郭汜和楊奉的軍隊,就可以回過頭來對付他。」

    「如今雙方僵持不下,奉孝有何好的計謀,可以打破僵局」,曹操問道。

    郭嘉附耳說了一番話,聽得曹操暗自點頭。

    劉循大軍進入洛陽地界,只見昔日的金粉之地,一片破敗荒涼景象,早已沒有了往日的繁華。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今昔對比,道不盡的淒涼與滄桑。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劉循大發感歎。

    這一日,前軍來報:「有一個自稱賈詡的人,要求見大人,說有要事相告。」

    劉循喜出望外,「快請。」

    跟著又道,「慢著,我要親自去接賈先生。」

    此行的目的,除了想劫持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外。

    另外兩個目的,一是想見到呂綺玲,二是想見到賈詡。

    見到賈詡,劉循大喜,給了他一個擁抱,叫道:「賈兄,可盼得我好苦啊。」

    「主公,賈詡拜見」,賈詡雙膝跪倒,正式見禮。

    「和兄請起,得和兄相助,我從此如虎添翼了」,劉循道。

    「和兄啊,呂布一出事,我就到處打聽你的下落,直到現在才有消息,你可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啊。」

    「賈某無名小卒,勞動主公如此費心,敢不盡心竭力,以報主公知遇之恩」,賈詡一揖到地道。

    頓了一頓,又道:「主公真乃神人也,董卓果然遇刺,接下來又發生了李郭相爭。」

    「以我對和兄的瞭解,應該不會因為我預言到了董卓會死,就前來投奔我吧?」劉循問道。

    「不錯,良禽擇木而棲,我賈和身處這多事之秋,肯定要投明主。」

    「雖然我並不明白你是怎麼會料到董卓會死於部將之手的,但是,僅憑這一件事,還不足以讓我賈詡投效。」

    「我之所以投奔主公,一是你擊敗了漢中張魯,已經可以關起門來稱王,與天下英雄一較短長了。二是,主公愛民的名聲遠播,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才是我投奔你的最重要的原因」,賈詡直言不諱道。

    「賈兄這次來,肯定能解我燃眉之急。我目前遇到了困難,老兄的到來,看來是上天派來幫助我的」,劉循高興地道,這話倒是不假。

    眼下郭汜聯合楊奉,和曹操一起混戰,如何出手,出手的時機,要對付的對手到底是誰,這些都是劉循要考慮的問題。

    萬一弄得不好,交戰的雙方聯合起來,反過來對付自己,也不是沒有可能。

    「如果賈某沒有猜錯的話,主公此次前來洛陽,是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吧?」賈詡一語道破機關。

    「賈兄不愧智謀之士,正是如此。只是目前形勢複雜,不知從何處下手?」劉循為難道。

    「原來是為了這事,主公不必焦心,如果賈某所料不錯,交戰的雙方恐怕都會派使者前來聯合。主公正是奇貨可居,完全可以坐收漁翁之利」,賈詡撚鬚道。

    「賈兄不愧是胸中有丘壑之人,劉某佩服。依賈兄之見,如果雙方都派使者來聯合,我該如何做呢?」劉循聽了賈詡的話,心服口服。

    「主公不妨先答應下來,然後聯合郭汜和楊奉,擊敗曹操。曹操遠到而來,被擊敗之後,必然回兗州。接下來,主公就可以放心對付郭汜和楊奉了。」

    「和兄高見,就依兄台之言。」

    不出賈詡所料,大軍沒走幾天,前鋒報告:「郭汜和楊奉的使者求見。」

    「傳」,劉循道。

    「和兄,等會兒見到郭汜的使者,我該如何應對?」劉循求教道。

    「主公不必多慮,郭汜的使者是來求聯合對付曹操的,多半還會詐許割地?主公虛與委蛇就是了」,賈詡老練地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