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三十五章 張魯招婿起波瀾 劉循斗槍逞英雄 文 / 東窗剪燭

    陽平關上,劉循收到了兩個截然相反的消息。

    一個消息是劉循派到漢中去見楊松的使者發回來的,大意是楊松已經成功地離間了趙雲和張魯的關係。

    另一個消息是潛伏在漢中的風影發回來的,消息說楊松府邸被張魯查抄,府中男女老幼全被處斬。

    「莫非使者已變節」,劉循略一思忖,「再探」。

    「風影報告,張松涉嫌私通益州,已經被處斬,暴屍街頭。」

    「張魯派出去安撫趙雲的使者,已經在往陽平關的路上。」

    「命令顏嚴,務必攔截住張魯的使者,然後飛鴿傳書報我,聽候指示」,劉循飛鴿傳書,定下計策。

    二天後,張魯的使者來到了趙雲的營中,趙雲趕緊迎了出去。

    「趙雲聽令,主公命你即刻攻打陽平關,三天之內拿不下陽平關,提頭來見」,使者厲聲道。

    聽到這般沒頭沒腦的命令,正待申辯,突然見到使者擠眉弄眼,神情有異。

    事有反常即為妖。

    打從張魯的使者進入大營那一刻起,趙雲就覺得事有蹊蹺,使者的眼神中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使者身後跟著兩個護衛,幾乎寸步不離,始終如影隨形般跟在他的身後。

    兩個護衛的手籠在袖子裡,袖子貼在使者的背後。

    憑直覺,有利刃抵在使者的背上。

    極有可能,使者受到了兩名護衛模樣人的挾持,才會說出如此怪異的話,做出那些怪異的舉動。

    心念倏轉,趙雲已有了對策。

    「趙雲一定謹遵主公的吩咐,差官遠來辛苦,請在營中奉茶。稍息片刻,在下有點小禮物相送」,趙雲試探道。

    「不必了,本官還要上復主公,這就告辭「,使者努了努嘴,推辭道。

    「果然不出我所料,這使者被人劫持了」,這下趙雲心中雪亮,趨前兩步,「差官留步,何必急在一時。些許薄禮,務請笑納。」

    「納」字剛吐出來,雙拳倏地擊出,勢若奔雷閃電。

    「啊!」

    「哎喲!」

    兩聲慘呼響起,眨眼功夫,使者的兩個「護衛」已筋斷骨折,躺在地上直哼哼。

    「該死的東西,這一路上折磨得我好苦」,使者如釋重負,使勁踢了那兩個「護衛」兩腳。

    「多謝趙將軍相救,下官感激不盡」,使者對趙雲深深一揖,執禮甚恭,與剛才傳張魯命令時判若兩人。

    「不必客氣」,趙雲伸手扶起使者,「主公的命令到底是什麼?這下可以說了吧。」

    「恭喜將軍,賀喜將軍,下官要向將軍討杯喜酒喝」,使者喜形於色地道。

    「不知在下喜從何來,差官大人,這話從何說起?」趙雲莫名其妙地道。

    「主公已經決定,把女兒許配給趙將軍,打退劉循之後就完婚。將軍成了主公的乘龍快婿,下官以後還要多多仰仗你呢」,使者滿臉巴結之態。

    「這個恐怕不妥,主公的愛女是金枝玉葉,末將不過一介武夫,不敢高攀。」

    「還請差官大人上復主公,趙雲對漢中並無二心。許婚之事,趙雲恕難從命」,趙雲斷然拒絕,語氣中絕無迴旋餘地。

    「趙將軍莫非已有妻室,男子漢大丈夫,三妻四妾也很尋常。不想讓主公的愛女做小,就兩頭大嘛,主公並非不通情理之人」,使者勸道。

    「請恕趙雲有難言之隱,此事不可再提」,趙雲臉色脹得通紅,手按劍柄,強行抑住心中的憤怒。

    「這個趙雲到底怎麼了,看他相貌堂堂,莫非是個銀樣蠟槍頭,其實不能人道」,使者心中叫苦,「完不成張魯交待的任務,這次回去,性命恐怕難保。」

    使者開始暗自尋思,如何才能保全自己。

    「趙將軍,你這樣一口拒絕,張魯肯定不能容你。眼下我也無法回去覆命了」,使者道,「你剛才救了我一命,我這條命已經屬於你了。咱們反了吧?」

    趙雲情知使者說的是實情,一時沉默不語。

    事實上,趙雲不是傻瓜,在拒婚時就想到了這些問題。

    「報,顏嚴大軍已佔領南鄭,切斷了咱們的歸路」,一探子來報,讓氣氛更加沉悶。

    「將軍,咱們的糧草只剩三天了,如今歸路被截,傳出去馬上會軍心不穩」,糧官附耳道。

    「將軍,早做決斷吧,數萬大軍的生死全在你一念之間。大丈夫當斷不斷,早晚反受其害呀」,行軍參謀也勸道。

    「如今歸路被截,咱們數萬大軍進不能進,退不能退,請將軍早做決斷」,副將也說道。

    「報,劉循和張任大軍正包抄過來,劉循請趙雲將軍搭話」,一個士兵匆匆跑了進來。

    披掛上馬,出營看時,只見四周密密麻麻都是益州軍隊。

    前面是清一色的強弓硬弩,後

    面是大隊的騎兵尾隨其後。趙雲大致看了看,對方的騎兵至少上萬。

    益州軍隊前方,一桿大旗上寫著一個大大的「劉」字,一個青年將軍,看樣子不過二十歲上下,正指揮部隊緩緩前進。

    「停止前進」,青年將軍一揮手,益州軍隊立即停止了前進。仍然是強弓硬弩對準了趙雲的軍隊,只要那青年將軍一聲令下,三軍就會萬箭齊發。

    「劉循請趙雲將軍搭話」,青年將軍揚聲道,聲聞三軍,中氣十足,顯然內勁已有了相當的火候。

    趙雲縱馬而出,橫槍立馬,大聲道:「在下趙雲,有話請講。」

    「趙雲將軍,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張魯無能之輩,趙將軍何苦為他賣命?」劉循道,「何況你數萬大軍,歸路已被我切斷,過不了三天,你的軍隊就會不戰自潰。劉某金玉良言,還請將軍三思。」

    劉循這話是提氣說的,他的勢吞天下玄功已有火候,這幾句話雙方的軍隊聽得清清楚楚,就算趙雲不降,漢中軍隊也會動搖軍心。

    果然,趙雲的後軍有了一些騷動。

    一個將領乾脆帶領人馬,投降到了劉循的陣營中。

    趙雲雖是名將,可惜這支軍隊歸他統率的時間太短。

    他以一個降將的身份指揮漢中數萬大軍,短期內根本無法讓軍隊歸心。

    張魯治軍無方,漢中軍隊的戰鬥力本就不強。這下一聽說歸路被截,糧草也供應不上,人性中貪生怕死的一面立時佔了上風。

    「劉循,要我投降也可以,只要你接得住我三十招,我就讓大軍歸降,如何?如果你怕死不敢的話,也就算了」,趙雲雖說處於劣勢,可是骨子裡的驕傲卻不允許他不戰而降。

    「主公,謹防有詐,這個趙雲的武藝著實了得。主公乃萬金之軀,咱們的軍隊如今佔盡優勢,沒必要和他單打獨鬥」,徐晃勸諫道。

    「千金之子,不立危牆之下。主公,趙雲使的是激將法,不可上當」,楊懷也勸道。

    「如果連趙雲的三十招都不敢接,豈不墮了左慈仙師的威名。我倒要看看,這個趙雲是否真有三頭六臂」,劉循奮然道,他自藝成以來,還未逢過敵手。

    正在血氣方剛的年齡,遇到趙雲的挑戰,馬上躍躍欲試。

    「好,我就接受你的挑戰。放馬過來吧,趙雲,讓我見識一下你的『閃電驚魂槍』」,劉循一語驚人,一下子道破了趙雲的師承來歷。

    「小子有些門道,咱們趙家的槍法名稱,很少有外人知曉,這人如何得知的,倒要小心在意」,趙雲吃了一驚,不覺把狂放之心收起,準備認真對待劉循這個對手。

    「有膽色,就看你是真有本領,還是嘴上功夫」,趙雲叫道,一夾照夜獅子馬,倒拖爛銀點鋼槍,直取劉循。

    「來得好,就讓你見識一下本州牧的槍法」,劉循喝了一聲彩,一摧胯下紫電逐日駒,高挺捨我其誰槍,竟然後發先至,瞬間衝到趙雲面前,與他捉對廝殺。

    一個是當世名將,槍出如閃電驚魂,神鬼莫測;一個是名門高弟,天下英雄,捨我其誰,槍出如天龍夭矯,氣勢如虹。

    鬥到酣處,劉循的勢吞天下玄功全力運轉,身上雷光閃閃,幾次雙槍相交,趙雲都感到一絲酥麻,真氣運轉有些不暢。

    「這小子的境界,最多不過虛勁境界,和那個徐晃差不多。可是,憑白無故地,他的真氣中竟然含有雷光,和他交手如遭雷擊,無形中讓自己的武藝打了折扣」,趙雲心中鬱悶不已。

    眼看二十招已過,劉循卻是越戰越勇,毫無敗的跡象,趙雲有些沉不住氣了。

    真氣催到極致,槍法一變,漫天都是趙雲的槍影。趙雲出槍的速度越來越快,最後劉循根本看不清他的槍路。

    本來,劉循熟知趙雲的槍法變化,甚至知道這路槍法的弱點。

    可是,他忘了一件事,低估了道勁境界的實力。

    槍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進入道勁境界後,由後天返先天,和一般的虛勁境完全是兩個概念。虛境界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出那麼多槍,境界的差別,一靠實實在在的積累,二靠的是領悟。

    功夫到了家,再加上自己的領悟,自然就能破境。功夫不到,一切都是枉然。

    趙雲到達道勁境界,不知花了多少水磨功夫,劉循現在想戰勝他,實是難於登天。

    劉循此時如果退還來得及,但是他鐵了心要收服趙雲,哪裡肯退。

    當下自顧自地把勢吞天下槍法展開,把他在瀑布洪滔中悟出來的槍法盡情施展。

    劉循不再管趙雲的槍法路數,只管一槍接一槍的往趙雲身上招呼,這路勢吞天下槍一展開,當真是水潑不盡。

    趙雲幾次尋到劉循的破綻,閃電般的一槍刺出,破綻已經被劉循的下一招補上。

    雙槍相交,只覺得劉循的槍上傳來的雷光真氣霸道無匹,他的重槍的優勢也發揮了出來,趙雲感到他槍上傳過來的壓力越來越重,一時半會兒竟然奈何劉循不得。

    不過劉循這般使槍,耗損真氣極大,無法持久,時間一長,必然敗北。

    劉循座下

    的閃電逐日駒似是感到了主人的危險,前蹄一起,對著趙雲胯下的照夜獅子馬就是一腳。

    照夜獅子馬也是一匹神俊異常的寶馬,不過和閃電逐日駒一比,高下立判。

    抵受不住閃電逐日駒的攻擊,照夜獅子馬一聲哀鳴,一個趔翹,差點把趙雲顛下馬來。

    不過,趙雲畢竟是趙雲。

    最初的驚愕過後,已看出了劉循的弱點所在,爛銀點鋼槍一蕩,竟然破開了劉循的槍勢。

    長槍一舉,對著劉循的心口落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