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0章 貝都因人的好日子 文 / 時空寡頭koen
第250章貝都因人的好日子
阿拉伯半島西部較高,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呈階梯狀。西部為希賈茲(漢志)--阿西爾高原;南段的希賈茲山脈海拔3000米左右;中部為納季德(內志)高原;東部是平原。半島西南角土地肥沃,宜於耕種。也門氣候宜人,物產豐富,農業發達,素有「阿拉伯樂園」之稱。半島內的平原和部分高原被沙礫覆蓋,沙漠約佔全部面積的1/3。無常年河流,雨季和山洪暴發時,山谷積水成河,天晴則乾涸無水。半島地處熱帶和亞熱帶,西部高原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東南部沿海地區有部分高地屬於薩瓦納氣候(熱帶稀樹林草原氣候)。其他廣大地區為熱帶沙漠氣候,普遍酷熱乾燥,四季氣候及晝夜溫差顯著,夏季白天最高氣溫達60度左右,烈日炎炎,熱浪滾滾,酷熱難忍。降水量較少,西部沿海地區和山區,年平均降水量達500∼1000毫米,西北部平均降水量為25-400毫米,阿拉伯高原年平均降水量低於100毫米以下,沿海地區降水在10月至次年5月之間。大部分地區冬季刮乾旱熱風。風源來自西亞南部和北非的熱帶氣團,常使氣溫在幾小時內上升20度以上,給農作物生長和居民生活帶來嚴重危害。農田灌溉和居民飲水主要靠地下水。
阿拉伯半島緊接亞非兩洲,地當交通要衝。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半島西南的也門曾是東西方海上貿易的樞紐。半島兩側的紅海和海灣,連通埃及和肥沃新月地帶,形成一條重要的東西交通的天然走廊。為了更好的控制這塊未來的石油王國和戰略要地。穿越眾看上了一直處於貧窮的部落狀態,沒有建立獨立國家的原住民貝都因人。
阿拉伯整個歷史過程中,甚至包括外國人統治期間,支配其他社會階級的是武裝的自由部落民,無論他們是遊牧民或綠洲居民,在高地定居的農民或靠海謀生的水手、商人和海盜。蘇丹、埃米爾和捨赫從部落中遴選,他們必須善待部落成員以獲得其支持。不過先知穆罕默德的後代賽義德和謝裡夫在社會等級中處在所有其他人之上。他們有時作為精神領袖實施神權統治。
貝都因人是阿拉伯的原住民是不同於那些富有的城市定居親戚的遊牧民部落成員的統稱,屬於閃米特人的一個分支,和猶太人屬於同一個祖先。貝都因人一般生活在沙漠、荒原、丘陵和農區邊緣地帶。貝都因人靠飼養駱駝為生。他們按季節和固定路線進行有規律的移動。每次遊牧距離常在1000千米以上。在農區邊緣地帶度過最炎熱、乾旱的季節。參加集市,出售畜產品或採集香料,買回椰棗、食糧、手工業品等必需品。每當雨季到來、沙漠水草生長之際,他們便向沙漠深處進發。
內志在此時的世界版圖上亞洲唯一的一塊除了北亞的無主之地。這無主的土地就是沒有被主權國家有效統治的原始部落領地和無人區。自古以來在定居居民(al-hadar)。同稱為貝都因的遊牧部落或放牧部落之間存在著對立,雖然在定居部落中也有一部分人過著遊牧生活。在也門,阿拉伯半島西南角肥沃的土地上居住著該半島1/3以上的人口,在城市居民同大部分居住在村莊的武裝部落(qabilis)之間也存在著敵對情緒。阿拉伯半島除了法蒂瑪統治的麥地那麥加一帶就是亞丁灣北岸到北緯25度(和所羅門王國的邊界)屬於阿拉伯人統治之外,其他的地方都屬於華夏帝國的盤中餐了。
所羅門王國就是華夏帝國一手扶植起來的一賜樂業人國家,佔據了正在施工的蘇伊士運河以西的土地,幾乎奪去了三分之一的法蒂瑪埃及的國土,名義上是十字軍建立的聯合王國。實際上就是類似以色列之於美國的關係。
而波斯高原和西亞的巨無霸——塞爾柱帝國也全靠華夏帝國的貿易延續著危機四伏的生命,自從明主賢相穆厄佐丁.阿布.法塔赫.馬立克肖.哈桑.本.阿爾布.阿爾斯朗(馬立克肖)和哈桑.本.阿里.本.伊斯哈格.圖西(尼扎姆.穆勒克就是王國的紀綱音譯蜚聲於當時政界)相繼去世之後。繼任的洛克努丁.阿布.穆扎法爾.勃勒凱亞洛格.本.馬立克肖這個第四位塞爾柱君主毫無帝王氣象,全靠華夏帝國的支持才能壓制住國內各地的野心家和其他王子的蠢蠢欲動。
所以這塊無主之地除了法蒂瑪埃及這個被穿越眾力挺的所羅門王國打得節節敗退可以忽略的因素之外,最大的不可控因素就是貝都因人自己對華夏帝國的看法了。貝都因人酷愛自由而不受約束的生活,豪俠行為是遊牧部落衡量每個人道德的最高標準。阿拉伯語「姆魯族」一詞的意思極勇敢、好義、為氏族利益勇於衝鋒陷陣,不惜犧牲性命。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熱情豪放、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是貝都因人的個性特徵。為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貝都因人寧願過艱苦的遊牧生活,也不肯過定居的城市生活。
貝都因人不承認部落傳統以外的任何法律,除了本部落的酋長外,不服從任何政權,不承認任何政治制度,沒有紀律秩序和權威的概念,也沒有定居社會所具有的政治組織。他們遵循前人的習慣,受部落慣例的節制只要公意認可的事情就是合法的。他們所處的社會被稱為「沒有政府的社會」有血緣關係的氏族是其社會基礎。憑著血緣關係,他們把家庭結合成氏族;把氏族結合成部落。為了加強勢力的需要。又把部落聯合起來成為部落聯盟。
舊時空的伊本沙特就是靠武力和聯姻讓幾百個部落酋長服服帖帖才建立起自己的統治的(在漫長的統治過程中,主要是在開國時期,為籠絡各個部落。伊本.沙特廣泛與各部落聯姻,累計曾娶過300餘個新娘。他有43個兒子,去世時子女加上孫子有160多人。今天的沙特王室有男性成員5000多人,是世界上最龐大的王室,而且廣泛分佈在國家的各個重要部門。當然如果大明帝國還存在的話這就是一個笑話)。
一個出自貝都因人的開國君主就成為了穿越眾需要的新時空的伊本沙特。在來自阿拉伯的幾十個當地代理商送來的開明部落酋長子弟中,李基等人選擇了最小的也是最聰明的一個叫穆斯塔法.伯克爾的學生,從他選修的政治史專業就可以看出和那些選修軍事專業和商學專業的同鄉不同之處。
 
到了共和歷1972年的春天。這個改名為穆罕穆德.哈里的酋長之子已經是擁兵過萬的一個把持著卡塔爾半島的軍閥,武力統一貝都因諸部落是勢在必行的大勢,也是華夏帝國全球佈局的重要一環。為了石油和順利的進行貿易,整合不穩定因素和搶劫成性的貝都因人部落就是依靠政治的藝術了。
得到穿越眾私相授受的高級貨的哈里直接以超越時代的武器和駱駝騎兵軍團橫掃了還未因季節和降雨進入內陸的各個農區邊緣地帶部落,在短短四個月的旱季就環繞了半島一圈,壓服了四百多個大大小小的貝都因部落。也娶了200多個部落酋長的女兒。
成為貝都因諸部落共主的哈里帶著一路上不斷的增加的妻妾在巴格達被此時的哈里發穆斯塔爾希德冊封為蘇丹。其地位和法蒂瑪埃及和塞爾柱突厥兩個蘇丹國相同。隨後在穆斯林的盛大節日開齋節的前一天舉行了慶祝建國的典禮,定都卡塔爾(多哈),國名為薩拉森王國,並宣佈和諸國建交(和華夏帝國有外交關係的所有國家都在三天內宣佈和這個新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這個為了能生產大量天然氣和石油的富裕國家很快就出售了大量的土地給華夏帝國用於償還建國前的軍火貸款和建國後的建設貸款。
窮的只能靠打劫和收取過路商隊、朝覲隊伍過路費的眾多遊牧貝都因部落在得到華夏帝國經援的新蘇丹面前迅速的臣服了。這個新國家不僅沒有收稅和征發兵役,反而給每個部落分發各種生活用品和糧食布匹。總共不到一百萬人(丁口統計不包括幼兒和婦女)的貝都因蘇丹國和法蒂瑪完全沒有可比性,根本不可能發展灌溉農業和其他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大型工程,但是其擁有的土地比一百個尼羅河三角洲還要有價值。
在穿越眾看來花點小錢圈佔這片油田根本不合算,萬一哪一天這個薩拉森王國的當權者油田土地被賤賣。要求收回來自己也麻煩,而且很不利於維護地區穩定和和平。學習美國的做法最好,合作雙贏,反正掌握定價權和市場,油價怎麼樣漲跌無所謂,你賣油賺的錢也用不出去,只能買我的國債和基金,低息借我用和自己賺來用沒什麼區別,都要支付費用(借來要出利息,自己開發還要勞心勞累的開工資給工人),合資的開發石油更能降低地區秩序成本,何樂而不為?你一百多萬人能花多少?每個人每年分一千龍元足夠過上神仙一般的生活,這些油田賣給穿越眾不管多少錢都合算,反正哈里和貝都因人都是白賺的,分到的20%股權也能源源不斷的帶來穩定的收入,一舉多得合作共贏才是持久之道。
駱駝是貝都因人最大的財產,但是分到每個貝都因部落的油田股權很快就取代了駱駝,因為駱駝可換不了只能用每年股權分的紅利當中的龍元才能換各種進口消費品和工具。
各種遊牧部落幾乎在短短的十個月的時間內就定居在哈里建立的各個農耕區和固定牧場了,靠著華夏帝國強大的打井施工隊,哈里在領地上建立了數不盡的油井和水井。那些比較缺水的缺少地下水層的地區還建立了雨季儲水的地下水窖,大部分的部落民從牧民轉職為農民和建築工。順從的部落很快得到了來自哈里的撥款和各種物資技術援助很快就壯大起來。不順從的只有被貿易制裁日漸衰落下去一條路走。
每個月都到賬的分紅被駐守在沿海幾個大港口和油田公司所在地的常駐部落代表和『駐京辦』人員從結算銀行取出來,村鎮(定居下來的部落就是永久居民點了,自然要在地圖上標注出來所在地和村鎮名稱)居民除了按月領取這些人帶回村鎮的各種物資之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參與到村鎮的建設和農墾事業上去。過去那種飽一餐饑一頓的日子一去不復反了。種植的各種主要農產品有椰棗、玉米、蔬菜、檸檬、**等。糧食依賴從印度進口。捕魚船589只,漁民2856人。很快漁產品和椰棗可滿足國內需求。畜牧業規模很大,主要肉類產品大量出口。政府採取鼓勵務農的政策,向農民免費提供種子、化肥和無息貸款,並對農產品全部實行包購包銷,以確保農民的收入,王國農業得到迅速發展。
衣食住行問題徹底解決之後各個城市的清真寺慢慢就多了起來。追求物質上的需要已經滿足之後貝都因人開始了對精神的追求,趁此機會哈里大量的興辦報紙和學校,聘請來自華夏的伊斯蘭宗教大學畢業的師範專業學生來傳播自己和華夏帝國支持的新興教派。對古蘭經的解釋權被集中在哈里手中。他主張極端嚴格的一神論。佔領漢志之後,為了緩和其與內志農業、商業區之間的矛盾,哈里提出了開明的瓦哈比派理論—任何新技術,只要不與伊斯蘭教的精神相牴觸。即便在《古蘭經》上沒有明規定。也可以接受。他的目的是既利用華夏的技術,又保持伊斯蘭原則。
電話和無線電被貝都因遊牧人和保守的宗教學者視為魔鬼的發明。有的地方,當卡車第一次出現時,人們一擁而上將它燒燬。他讓人通過電話和廣播誦讀《古蘭經》,用汽車運送朝覲者,終於使這些現代化的設備為人們所接受。
但是極端保守的國內組織對這一切都表示反對。他們指責哈里將電報、電話和汽車帶進了伊斯蘭的土地,跟華夏異教徒打交道,還容忍朝覲者播放音樂。他們的不滿演變為大規模的騷亂。並最終成為武裝叛亂。面對嚴峻的形勢,哈里果斷決定使用最新到貨的裝甲車和無線電聯絡設備。而狂熱的內部保守組織則認為只有刀劍和駱駝才是合乎伊斯蘭教規定的武器。在1979年9月的決戰中,裝備著機槍的裝甲車使哈里大獲全勝,反對派組織徹底崩潰。掃平了一切阻礙的哈里大權獨攬,成為真正的有決策權和政教合一的君主。
在眾多到華夏帝國留學歸來的同族和特別顧問的幫助下,哈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貝都因人從原始部落社會帶領著一路跳過部落聯盟、聯盟國家、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飛躍到中央集權的**國家階段。政治制度和社會結構的飛躍更加保證了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飛躍。遊牧人口從建國前的九成以上在短短的3年時間內減少到不足百分之三,農業人口從不到百分之五增加到四成。工商業中的建築和石油產業鏈的就業人口成為了主力。人少地多的薩拉
拉森王國人均收入建國不到兩年就一舉超越了法蒂瑪埃及這個佔據尼羅河三角洲的魚米之鄉農業大國。五年之後更是超越了深受內部動盪石油開發嚴重滯後難以開發新月沃地油田的塞爾柱人均收入的十倍。
大規模的城市化建設和油田建設不僅拉動了就業和出口的外匯收入,還讓華夏帝國全方位的滲透到薩拉森王國的每個角落。各種現代社會的行業標準和制度框架全部照搬,各種重要職業和崗位充斥著來自華夏的顧問和援助工程師。
用一個舊時空的詞,貝都因人社會的發展就是迪拜速度。以建國五週年,薩拉森王國和華夏帝國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注1)條約體系之後為分水嶺,大批的人員流動極大的促進了兩國的資源流動速度和經貿往來,大批的公共設施的建設完工讓貝都因人過上了現代化的生活,比塞爾柱和法蒂瑪更早的進入了樓上樓下電視電話的幸福時代。
注1:華夏帝國按照外交關係親疏,從共和歷1950年開始將與建交國家的關係分類,按等級由低至高依次為:單純建交、睦鄰友好、夥伴、傳統友好合作以及血盟5種關係。其中,夥伴關係被分為:合作夥伴、建設性合作夥伴、全面合作夥伴、戰略夥伴、戰略合作夥伴、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戰略」意為共同討論世界經濟問題並在軍事、戰略方面合作以及國際舞台上展開合作。「戰略協作」指除戰略合作的內容外,雙方還將在軍事、戰略的技術方面協作互助。「全面戰略夥伴」:在戰略的各個方面展開合作。「合作」主要指經濟某些方面的合作;「全面合作」指經濟各個領域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是指互不對立,並遵守「求同存異」原則,不攻擊某個特定的第三國。以華夏帝國建有夥伴關係的國家或組織,通常屬於華夏帝國的鄰國或者在國際有一定影響力。「建設性」或「創造性」夥伴關係意為:雙方本為敵對陣營,但希望通過合作與溝通,增加互信與雙贏,建設真正的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