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1章 殖民南洋的前提就是開發江南 文 / 時空寡頭koen
「開發江南的成本比移民南洋高有什麼了不起。我們如果不搞定江南這種瘴癘橫行的亞熱帶區域怎麼征服更難征服的熱帶地區?」吳祈說出移民的難點。
「這不是成本的問題,而是我們未來實施人口戰略的問題。錢我們有的是,但是居住在戰略位置的人口就很不足了。東夷島作為最重要的第一島鏈關鍵節點,我們的可靠下屬加上控制的公司契約移民,總共也不到10萬,這個數字和21世紀2300多萬的數字相比簡直就是可以忽略的。
要想拿下南洋,就要先拿下居住條件較好,有一定文明程度的五個南洋國家,室利佛逝和吳哥都太大,不適合我們現階段人手嚴重不足的南洋地區團隊去解決,先解決比較大越和占城王國比較實際。
至於蒲甘王國比較遠大理到蒲甘的道路極為糟糕,滇緬公路還沒有修建的現在,那裡的發達程度可以和吐蕃媲美。三年之內在那裡基本沒有建立大於120人的據點的可能。」李飛這個負責海外事務的也指出現實上的難點。
「不在江南的湖廣雲貴的沼澤平原和江南丘陵做移民開發而去遙遠的南洋諸多沿海地區做商業殖民?那個成本高?你們沒學過算術和地理嗎?」白佳吐槽到。
「當然是殖民南洋成本低了!」劉欣反駁道。
「怎麼可能?遠的地方反而比近的地方成本低?我幻聽了嗎?」
「當然有可能,我們雲貴川諸多可以容納百萬人口的盆地、平原、台地(壩子)、河谷、人造平原(圍湖造田)還沒出現在世人面前。沒有後世長達數百年的開發過程,此時的江南丘陵還是人跡罕至的密林,兩湖平原多是沼澤和水體。西南的珠江流域更是千里無人煙的原始叢林。大部分的沿河居民點規模都不會超過2000人。基本的道路都沒有,幾乎全部都依靠水路交通和人力開路(沒河流溪水的地區苦逼了)。這些地區要想建設移民點,運輸大量的建材和物資進入都會消耗近乎200倍等距離的海上運輸成本,而且沒有多少資源和利益值得我們投資巨額的款項去開發這次日後注定是農業或小村鎮工商業的區域。
到南洋地區的沿海港口開發則大不一樣。
首先,這些地區運輸成本很低,其次資源極為豐富,無論是石油還是香料。全部都是我們急需的好東西。文萊的石油非常多。易開採、品質好、數量龐大,簡直就是我們的核心石油原料產地的首選。大批已經開發的沿海平原都擁有比較基本的灌溉系統,種植水稻和經濟作物都可以。我們只要稍加改造。興建幾個化肥廠和農藥廠,至少可以每年生產出數倍於當地土著的農副產品和經濟作物。這些都是我們大宗進口的緊俏貨物啊。
有定居的移民,就可以組建常備軍和統治秩序。我們移民當監工,僱傭或購買當地土著當勞動力。開闢種植園和礦場就能形成穩定的資源換商品貿易結構。只要剪刀差足夠大,就和開金礦差不多,十年時間起碼可以吸引200萬移民下南洋。」孫昌作為農業主管,對國際貿易成本也是有研究的。
「算盤的打得響沒用,看看我們重要的移民源泉吧,那些狹鄉都快變成寬鄉了,福建路還算馬馬虎虎的湊活,陳冠先所在的秀州簡直就是人口黑洞。幾乎吸乾了周圍十幾個州府的閒散勞力。到處都是工地和興建的工廠。兩浙路的狹鄉基本都快變成寬鄉了。好像吸收了20萬青壯勞工吧?」李飛吐槽到。
「這算什麼?沿海的狹鄉本來就少。人數不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漁民和專業的水手幾乎都被孫昌和李飛一網打盡了。那些家庭好過的很。天天都是大魚大肉的過著,你知道李飛給手下的商船隊水手多少錢一個月嗎?2000辰基錢的高薪啊!吸引的都是最頂尖的水中豪傑。各個沿海水軍的頭頭腦腦都被他的賄賂養的腦滿腸肥了。
要是沒有道德底線,我們都可以僱傭這些徹底倒向我們的水軍去沿海漁村綁架漁民去沿海殖民地搞建設了。同時開工的項目太多,雖然錢夠用,但是人不夠用了。現在的我們可沒有21世紀那麼多高素質的農民工和建築工。那些從包工頭爆發的土豪太少了,我們合作夥伴中的建築公司少的可憐,能拿到我們頒發的建築工程師協會會員資格的工程師和建築業協會會員資格的公司少的更是少的可憐,到上個月,統計數字出來也才14家1級公司、3家2級的,能建設大型橋樑或公共建築工程的3級資質的全部都是我們自己旗下的公司。
你叫我怎麼放心那些半桶水的海盜加水軍去負責建設海外殖民地的港口設施?他們要是能建起一座控制馬六甲海峽的要塞,我就去吃翔。」老楊特別痛恨豆腐渣工程。
「要不把北方的幾個小子叫到南方區區域鍛煉幾年就提拔到總部做集團總裁怎麼樣?他們用遠遠超過前輩的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和才華,我們不搞論資排輩那一套,任人唯賢才是現代管理的核心嘛!」人力資源主管白佳也希望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把人才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是啊,人手嚴重不夠用啊,南方好多的合作夥伴都意見很大,前段時間主持廣南東路承兌匯票貼現的合作夥伴銀行竟然出現一百四十多萬辰基錢的貼現收入,也就是說我們的沿海銀行體系出現了管理上的失誤,導致了市面上流動性緊張,很多正常的承兌匯票不得不提前貼現換取資金。很多到期需要延期的貸款合同都無人辦理延期手續,大量貸款審核工作也沒人去做。導致很多的商戶資金緊張不得不拆借高利貸還款給我們保住信用記錄!這可是很嚴重的錯誤,會導致我們失去金融主導權的。」陳冠先表示自己壓力很大,忙不過來。
「光調動那五個人有屁用?能填的上2000多個崗位的缺口嗎?還不趕緊從北方調任1000人去南方救急。先讓他們累半年,算3倍工資。半年後再讓他們兼職強度減下來,由新招的員工頂上去。那五個全都是旱鴨子,走水路太慢,讓他們直接坐我們最新款的全金屬的運輸機就好了。」李基放出定音之錘。
「投資建設京南到廣州的高速公路和運河網絡,小規模的治理長江和珠江流域的支流或干流河道(改彎取直,加深拓寬)就可以實現移民成本降低和促進當地經濟起飛的前提。我們組建幾個相關的公司上市圈錢就好了,基建的利潤就留給國內的那些土財主把,畢竟我們這麼些年帶動大批的地主成為農業剩餘資本的持有者也該收穫果實了。每次都自己搞錢投資,把每一文錢的利潤都裝進口袋可不是好事。」李基還要分點錢團結江南的地主勢力。
「我們不能總是把政府應該做的事搶過來做,移民的事業地方政府也要承擔一部分,不能光享受狹鄉變寬的成果嘛!讓那些因為海外貿易富得流油的沿海州府出點代價支持人口內遷也是彰顯當地官員政績的時機嘛!要不要給我們的人一些機會?」白佳總是站在自己學生的角度爭取福利。
「這個提議很好!但是有點問題。要不我們直接把成都平原和南陽盆地等狹鄉的農業富餘勞力搞到江漢平原或者兩湖地區的沿湖平原把,從沿海內遷也不適合啊。畢竟內陸的遷往內陸的還是比較容易適應,長期生活在海邊的人還是容易適應海邊的氣候和水土嘛!」吳祈考慮到水土不服而產生的病患問題和成本支出策略需要微調。
「吳院長很有見地,我們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以前的失誤就不說了,這次的移民大潮要由養了多年的那些官員來辦,我們要休息,我們要輕鬆,不然就廢了。」李基也很討厭手下總是光拿錢不辦事。
「就這麼定了,殖民的事第一年只是開據點打前站,後面的過幾年再議。先把技術儲備搞好在出擊,磨刀不誤砍柴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