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114章 新朝新氣象(上) 文 / 時空寡頭koen

    趙守忠看到趙熙的確可憐,失去進項的皇家簡直就是悲劇,準備搞一個類似滿清皇室優待條例的趙宋皇家優待條例來做點文章。穿越眾看在高太皇太后的面子上,同意了這個條例,經過穿越眾的磋商,過渡期間的臨時zhengfu方面於元祐12年12月9ri向趙宋zhengfu致送有關皇帝退位優待條件的修正案。10ri趙熙認可了這一條件,並於次日公佈,宣佈自己退位。

    穿越眾建立的過渡zhengfu僅僅存在了10天,一切趙宋zhengfu的原班人馬搖身一變就成為了新帝國的zhengfu要員。一切早就準備踢出去的保守派和反對派被調離中樞,自己人自然是火線提拔到規劃好的指定崗位。

    到了登基大典那天,文彥博和蘇軾等人一個不少的全部參加觀禮,這些依靠穿越眾藥物和保健團隊多活了幾年老吉祥物和花瓶自然是多多益善。繼續為穿越眾的文化事業和收藏事業發揮餘熱。

    新朝國號華夏帝國。

    皇帝李浩(李基的弟子中最帥最高最富的一個,長期擔任辰基集團文物館館長和技術資料庫主管),除了參加外交、節日、授爵典禮和簽訂對外條約、頒布法律之外,任何實際上的權利都沒有,也就是個橡皮圖章加擴音器。

    行政權力實行內閣總理全權負責制,內閣由穿越眾控制下的議政參事會任命,議政參事會成員有穿越眾及其合作夥伴等新生的資本家階級和親辰基派的大地主等強勢階層派出的代表充任。這種李基擔任董事長兼最大股東,其他穿越眾擔任董事和監事會成員,皇帝擔任形象代言人,內閣就是總經理及其團隊,議政參事會類似公司股東大會的治理結構是最符合當前局勢的格局。

    內閣成員都是原來的老臣(文彥博和蘇軾等人),實際上管事的還是穿越眾的學生擔任的大量部長。最高權力和立法機構就是議政參事會、最高行政機構就是內閣所在的首相官邸和國事院(下屬54個部級行政單位)、最高司法機構就是釋憲法院,這種三權分立的虛假局面實際上就是美帝的翻版。

    軍隊制度抄襲美帝也搞三權分立,參謀長聯席會議屬於決策機構,所有帝國武裝力量分支由大周帝國憲法規定受作為總司令的皇帝控制,實際上受國防部。

    海岸jing衛隊在和平時期隸屬國家安全部,戰時隸屬海軍部,其餘分支全部隸屬國防部。

    內閣成員之一的國防部長總管國防部。

    各武裝分支頭頭組成的參謀長聯席會議在參謀長聯席會議在主席和副主席的領導下向皇帝和國防部長提供建議。

    國家安全委員會在國家安全顧問的領導下負責軍事外交。

    總共有不到150萬現役軍人和不到90萬的預備役,大部分都是原有西北軍軍隊加上穿越眾掌握的非zhengfu武裝混編後裁汰老弱精挑細選出來的,其中並沒有多少趙宋時代的京城禁軍,這些常年不見血的廢柴基本都被裁汰為預備役和分流到各地的消防、警察部門回爐重造了,原本各地的廂軍基本都作為高度組織性的優質移民,集體搬遷到東夷島和計劃中大力開發的長江、珠江流域,尤其是疫瘴橫行的深山老澤(鄱陽湖、洞庭湖和珠江上游地區的平原這個時代還是沼澤地)。新帝國軍隊所有人員都是志願參軍,標準的常備軍和職業軍人,走精兵路線。

    現役軍隊分為:陸軍,海軍陸戰隊(海外駐軍為主),海軍,空軍,海岸jing衛隊

    預備役軍隊為四大軍隊一一對應的預備役。

    大理、吐蕃、大越、日本、高麗、大夏等地區實行高度自治的羈縻制度,派駐的流官只是一些國事顧問,類似弱化版的日本駐滿洲國顧問。

    趙守忠覺得定都汴京是個悲劇,巨大的維持費用和無險可守,在修建鐵路系統的大前提下繼續保持運河的運力就很可笑了,提議遷都到古都洛陽(更名為神京),建立以政治首都神京為核心的七都制,其餘六都分別是經濟首都新京(上海務)、立法首都廣州、司法首都(釋憲法院所在地)益州(成都府)、軍事首都(高技術軍隊、軍火工業最集中的要害)蘭州、農業和文化首都潭州(長沙)、陪都——皇家避暑中心兼四大市舶司之一的旅遊中心密州(青島)。

    在徹底沒有後顧之憂後,穿越眾開始了全面洗牌,勒令所有曾經反對過並且一直反對穿越眾的權貴(在皇家銀行破產程序中還存活的權貴)主動交代大宋帝國統治時期所有違背法律和倫理道德的行為(比如動用私刑、虐殺僕役、損公肥私、偷稅漏稅、搶奪民田、兼併屯田、搶掠民財、隨意加稅、行賄受賄等等)爭取寬大處理,如果期限過後,被查出有未上報的違法事項,將嚴懲不貸。

    對待合作夥伴和其他的有錢有勢的統治階層成員,也一視同仁通知到位,只不過私下通氣,事先言明可以爭取在新朝皇帝登基,大赦天下的之後得以從輕發落過去的罪行甚至免罪。

    不少認識到辰基集團厲害的落魄權貴知道自己是穿越眾的眼中釘,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動坦白過去的罪行。一個月之後,沒有主動交代全部罪行的權貴和舊朝體制內人員都被依法判刑全部得到了懲處,可以說在強大的情報網絡和民眾舉報體制下沒有一個漏網之魚。

    新朝新氣象,社會風氣為之一正。原本從辰基書院及其各大分院、附屬院校、合作院校出來的大量學子充實到各個新設立的基層zhengfu崗位上,像大量的底層官員和吏員走進書院重新學習各種新的規章制度法律法規,技術官員和各級衙門也都集體改換職務名稱和單位牌子。除了貴族爵位和三師三公之類的崇高榮譽職務沒有更改之外,整個國家機器全面現代化。蘇頌在新京的天文台制定了一套完美的曆法和經緯體系,以新京天文台的子午線為本初子午線,全國分為五個時區,除了新京所在的時區是零時區外,其他的省級單位地區都是對應的經度對應的時區。

    原來的中央、路、府、縣四級行政體系改為中央、省/直轄市(200萬人~2000萬人)、地級市/上等縣(20萬~200萬)、中等縣/地級市市區(4萬~20萬)、鄉鎮/縣區/街區(5千~4萬)、村/小區(200~5千)六級行政體系(少於200人算自然村,沒有官員、沒有一切公共服務,沒有稅收、沒有人煙、通過各種規劃,迫使其集村並屯優化資源配置)。

    全國改為23個省級行政單位,6個直轄市(除了神京外的6個都城),16個行省(類似後世的行省),1個東夷島特區

    權力的向下延伸創造了十倍百倍的官職空缺,大量的吏員在裁汰老弱後,通過培訓和考核後重新上崗,給與官身,所有擁有官身(公務員編制)的官員一視同仁,只要通過考核就能陞官,不能通過就只能原地踏步(熬資歷沒有意義,促進他們用業績和實際成績搶奪不多的陞官機會),要是犯法就要依律從重判刑(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科舉改為現代式的公務員考試,武舉改為軍隊內部的考試。

    官員身份將失去免稅等等一切特權,唯一的好處就是工資比一般工作高,另外所有公職人員領有養廉津貼(工資的20%,沒有犯法記錄的話,退休時一次性領取)縣級以上官職有各種補貼和養老金。

    大量的輿論監督和外部曝光機制被豎立起來,一套有別於過去朝代自我監督體系的外部監管體系出現在這片幾乎全部革新的土地上,任何貪腐都躲不過狗仔隊的追蹤報道,不論古今中外,只要沒有限制,沒有人可以躲過記者的爆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