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115章 新朝新氣象(下) 文 / 時空寡頭koen

    經過一系列的重新洗牌,穿越眾的學生們和盟友們掌握了基本所有地方和中央的大權,幾乎所有的重要崗位都被他們佔據,尤其是軍權。59%的軍事防禦建築都是穿越眾下屬建築公司承建的,64%的後勤軍需消耗品(食材、被服、燃料、保養品等等)是辰基下屬的輕工集團競標提供的,90%的軍火(換裝後的熱武器)是穿越眾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的大大小小的重工集團供給的,100%的軍費都是穿越眾控制下的財政系統提供的。

    這樣還不算什麼,更快的掌握所有權力的方法就是直接將所有基層軍官換成自己人,戰鬥力越強的軍隊,穿越眾秘密建立的軍事院校出身的人才擔任基層軍官的比例越高。戰鬥力最強的特種部隊師團全部都是穿越眾在湟水谷地秘密建立的軍校出身的精英。

    高層的軍官和將帥基本都和他們的前輩一樣,退休回家養老了,仍然掛職在國防部和總後勤部的趙宋時代的部分有眼力的技術官員也在軍校回爐重造強化學習。

    原來樞密院和諸多將作監之類的衙門裁撤合併之後,精銳干將被大批的任命在純技術崗位上,給與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高級待遇,比如一個將作監的大匠,一年的薪俸只能養活一家五口,不到5貫,通過淘汰考試後留任在新設立的軍工兵器研究院擔任高級繪圖師,初定年薪700辰基錢,相當於140貫或7噸大米;如果考過定級考試,拿到6級設計師的資格,就能得到相當於500辰基錢的各種等級津貼和實物津貼。這種收買人心的方式實際上就是把原來被高級將門侵吞的軍費(吃空餉和喝兵血的部分)和各種養廢物禁軍的龐大開支拿出小部分籠絡高級技術人才。

    對於穿越眾沒有多大價值的龐大雜技團水平的裁汰下去(進不了警察、武警、消防等系統的老弱)禁軍和廂軍都被分流道各種需要他們勞動力的新興行業去了。

    裁軍和收編同步進行,所有反抗的將門不論之前是有長期合作關係的西北將門(和汪新宇等走私團體有密切合作的邊境將門)還是勢力盤根錯節的京城將門,全部以危害帝國安全罪被軟禁在家中,不聽話的全部被特種部隊滅門。有眼色的騎牆派和鴿派早早的投誠,基本都得到了大量的財富補償,不是千金難求的土地就是有價無市的股票。

    掌握槍桿子的秘訣除了收買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意識形態植入來保證戰鬥力和忠誠。有錢有裝備的軍隊可能有戰鬥力,但是又信念的軍隊一定有戰鬥力。蒙古人就是秉承著將天下的土地變成牧場的信念才佔領了亞洲絕大部分的宜居地,十三州殖民地就是抱著ziyou平等的信念才堅持了八年取得了勝利。

    沒有信念的軍隊對於穿越眾來說沒有價值,因此在搞定人事權和調度權後,大範圍的洗腦宣傳就開始了。每天組織學習和訓練,軍費預算的30%是軍火,40%是伙食費、軍官薪資和各種設備設施的管理倉儲保養維護開支,剩下的30%是用於培訓軍隊各種技能和業務的特殊費用,比如文具消耗和書籍等洗腦必需品,每天學習文化知識和軍隊作戰技能的時間比操練的時間還要長。用汪新宇的話來講,就是把所有軍隊當軍官養,一個普通士兵在戰時動員體系下,可以擔當基層士官,軍隊的數量可以在緊急動員後輕易擴大10倍到20倍。

    高層的肅清很快就結束了,朝廷也快速實現了順利的權力交接,各個神京的新掛牌衙門和地方新設立的衙門也完成了人事安排和分工。比如每個縣設立的教育局就是縣學各個職能剝離後留下的管理該縣所有學校的機構,原本的縣學改為第一縣立中學。全新的職能,比如各地縣城新設立的能源局,統管該縣一切和能源有關的產業,對礦石能源和生物能源(煤礦、石油、天然氣、沼氣、液化氣還有未來推廣的電力等等)的規劃、開發、建設、保護、利用、精細化工升級、分配、運輸、銷售等等方面加以管理,同時還要負責相關領域的監管和保險服務。

    在精簡人員上絕對給力的新zhengfu,一個鄉只有5個吃皇糧的幹部,一個鄉長、一個秘書(相遇副職)、一個廚師(鄉小學兼職)、一個車伕(鄉小學兼職)、一個接待員。村級單位全部自主選舉自我管理,每月只要派人參加縣裡的各種培訓和政策宣傳會就行了。

    稅收則全部採取自願報稅原則,對於國民福利採用與稅收掛鉤的原則。除了強制義務小學教育外,上中學大學要家庭稅單等證明材料。醫保和社保都需要稅單來定級。納稅人所得勞動收入和利潤要交企業所得稅(第一次)、個人所得稅(不論是工資、分紅、利息、專利費還是遺產都屬於第二次)、消費稅(消費前的最後一次)等於三次重複徵稅,為了避免重複徵稅採取流轉稅為主的稅法,企業所得稅極輕(僅為2%,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為了統計與監管),個人所得稅也很輕(實行累進稅率,年收入超過300辰基錢的適用於5%的最低稅率,超過100萬辰基錢的稅率最高35%,不管職業和身份,只要有收入就要交,一個身份證只能辦一個銀行/社保賬戶,逃稅會罰的你傾家蕩產),主要收入來自流轉稅(20%)。基本上zhengfu大部分稅收都在消費場所(農村就是供銷社、城市就是超市和服務場所)徵收,主要為增值稅和消費稅。改革稅法的代價極大,元祐12年過去後,新朝元年,不再收取農業稅和各種雜稅苛捐,稅收收入暴跌2/3,從元祐12年巔峰期的1.5億貫跌到5000萬貫,僅僅佔到預期收入和預算的25%。

    國債收入比較巨大,佔到40%,多數屬於穿越眾和合作夥伴斥資購買的長期國債。(因為免稅,平均12%的年利率收益十分可觀)

    至於證照收入(各種公私證件、許可證執照)、交通收費、煙酒茶糖專賣收入、資源稅、印花稅、關稅、贈與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只能佔到財政收入的35%。

    建立起完善的財政體系也十分順利,提前推演了數十遍的穿越眾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搞定了稅制改革和財政體系的升級,將數萬原本盤剝民眾的底層吏員改造為以公共服務換取稅收的商人和服務員。一套符合時代特色的考核制度結合攤丁入畝和工商業會計法規等配套制度,一舉摧毀了舊時代的資源分配模式,建立起一套更高效的更加刺激吏員激情和主動xing的體系。

    在搞定槍桿子和錢袋子之後,印把子自然穩如泰山了。

    感受到明顯不同的民眾在新朝春節後第一次大朝會時便享受到了千年後的待遇和震撼,新皇第一道詔書就是廢除直接對民眾免費或低於市價徵召勞役和徵調財產的制度和傳統,第二道就是大幅減免針對無產客戶和三等以下主戶的稅收與負擔(幾乎免掉全部稅款和實物攤派),第三道就是廢除義務兵役,採取高薪僱傭志願兵制(到規定年限可以選擇轉業或退休每年領取80%最高薪資的養老金),將好男不當兵的傳統打個稀爛。

    這一系列收買人心的手段讓無數不看好新朝的士大夫目瞪口呆,那些每天說著『大宋養士百年,必有忠勇之士奮起復辟,匡扶趙氏再建河山』的遺老也不得不屈服於這重金砸人的手段。辰基集團內部和合作夥伴中對於花錢太猛的抱怨也在巨大的效果前消失的無影無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