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復合本位制(中) 文 / 時空寡頭koen

    金銀銅三種貨幣的非官方本位金融體系就在一點點成型。不斷侵蝕朝堂在各地設立錢監的權利不是因為私錢衝擊物價導致通縮變通脹,而是大量投放銅錠和銅質器皿導致銅價直線下跌。從安康、大理東部等地開採的銅礦和先進沖壓法製造的銅器流入市場後,導致原來高昂的銅貴錢賤熔錢化銅現象變為錢貴銅賤私鑄盜鑄成風。

    原本因為銅礦不足和經濟高速發展導致的貨幣相對供應不足形成的錢荒和通縮與通縮預期,變成銅礦充裕銅價跌的比錢價更快的通脹與通脹預期只用了不到三個月。那些沒有準備的富戶看到市面上出現大量便宜銅器和銅製品是還傻乎乎的購買回去準備鑄造銅錢大賺一筆。

    但是理論是對的不一定實際上就會如己所願。辰基集團道出放風說吐蕃開發出巨大銅礦,銅價短期內會跌一半。沒想到相對於米價,銅價下跌50%,米價就上漲一倍,原本可以換一石大米的銅錢一下子就只能換半石。家裡窖藏的銅錢購買力一下子縮水一半,這讓反應過來的富戶慌了神,把家裡窖藏的銅錢都拿到市面上換取物資以求保值。

    早有準備的穿越眾和合作夥伴們早就將所有的銅錢換成的金銀和各種房地產之類的保值商品,在傾銷銅製品之前,準備充足的辰基銀行將所有的庫存銅錢,不管是自己和合作夥伴的還是其他客戶的,全部都置換成金銀幣存款和大額定期存單,很多窖藏的銅錢都被換成可以買賣的各種高流動性貨單與動產。

    當反應遲鈍的zhengfu發現物價隨著海量銅錢流入市場而飆漲時,穩坐釣魚台的辰基銀行改變了金銀幣和銅錢兌換價格。一天時間內一口氣把原本穩定的100文換一元銀幣改成120文,幾乎每一刻鐘都換了一塊兌換價格的牌子。

    很多人在報紙的描繪下都意識到未來物價上漲的局面,瘋狂的群眾們跑到辰基銀行的網點要求兌換金銀貨幣來保值時看到牌價急降時,不少人的臉都綠了。

    一個個在內心掙扎著是不是將手中的銅錢換少換點金銀幣猶豫不決的人看到價格還在暴跌的時候最後的一點等待銅錢價格回升的希望就被粉碎了。

    徹夜排隊等候天亮後能進入銀行換取存單和金銀幣的人幾乎將辰基銀行門前的街道擠得滿滿當當。

    一周後相當於市場匯率的辰基銀行牌價已經跌倒200文換一元了,換到金銀幣和存單的群眾都在慶幸自己手疾,沒有把全部窖藏銅錢換取金銀幣和存單的猶豫者後悔的腸子都青了。聯手做了這一把的一賜樂業人和眾多高官們知道這不過只是前戲。大量湧入的銅錢存款幾乎堆滿了辰基的庫房和金庫。

    全部的積存的金銀都被換成銅錢時,辰基銀行吧牌價穩定在500文換一元的水平,然後吐出很多米面糧油換取居民手中的金銀幣以及來不及換的銅錢,當然是按照差不多500文或一元銀幣一斗糧食的價格換銅錢和金銀幣。蘇軾等正直的官員瞭解最後的計劃後也滿意的閉上了嘴。

    數億貫的民間窖藏銅錢根本不是辰基銀行一口能吃下的,辰基銀行將所有的金銀幣定期存款年利率都提高到12%的水平,活期存款只有可憐的0.5%,銅錢的活期定位0.1%的年利率,一年定期有5%。幾個月的時間付出的不過幾百萬貫的利息和支出成本,利用這種差異化利率把民間的金銀和銅錢幾乎一網打盡。一舉解決錢荒和幣制危機的大手筆震驚了朝堂。吸收的海量財富幾乎都是定期的長期存款,用於投資暴利的各個產業幾乎不需要猶豫。

    借貸給各地的官府才是這些資金出路的大頭,然後又官府擔保存款安全和接受存單繳納稅收的回報更是惠而不費。官府借到錢後又轉手借給無數的合作夥伴和關係戶,用來修橋鋪路建設廠房購買機械,開礦採石,買種子開荒種田。這種超大規模的集中借貸一瞬間就把所有的公私借貸利率打壓到15%以下。幾乎完全顛覆了封建時代的高利貸模式。

    各級官府有了利息收入和很多外快,付出的僅僅是一點收稅的手續成本和以前沒有人會利用的zhengfu信用。辰基集團得到了海量的資金和幾乎無限的信用。貸款戶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利息。存款戶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穩定收益和資產保值安全感。所有人都是贏家,簡直就是一次沒有輸家的革命。

    自從銀行出現後,窖藏貨幣的就成為一種虧本買賣。有道是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虧本的買賣沒人做。有利息的零風險記名存單遠遠比沒利息的窖藏財富更有吸引力。穩定下來的物價和幣制最終在元祐四年中秋節前達到200文兌換一元的水平。而米價也同時因辰基集團拋售跌到以前的一半也就是200文一鬥。大宗商品的降價導致在這次風波中,貧民百姓基本沒有多少損失,主要是期間購買糧食多付出的一點銅錢,因為沒有隔夜糧和積蓄,沒有能力損失多少。有積蓄的富戶也換得了金銀幣和存單沒多少損失。而房地產等不動產為主要資產的富人們更是身價倍增。作為全國最大的地主和房產主的皇室和高級官僚階層更是賺到了海量的賬面財富。

    一個新的怪物正在孕育,未來至少三百年內沒有一個民族可以追上有領先一千年金融體系的漢族。李基為了打造覆蓋全國的金融體系準備了數萬個專利技術的軟件儲備,其中最值錢的就是率先運用在金融行業的絕對防偽的十種高級技術。

    有數十種顏色套印的水印紙高防偽商業票據已經在千百個辰基集團及其相關的合作夥伴的鋪面流通使用了。這就是下一步用紙鈔取代實物貨幣的過渡本位時代神器了。將銅錢本位完全換成復合本位只需要五年,而將實物貨幣換成信用貨幣的紙鈔起碼需要一代人的時間來推廣,也就是15到20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