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小小一說刺青人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奔榕江 文 / 小小一說

    第一百四十一章:夜奔榕江

    2011年12月12日,今天是個少見的大晴天,是自打進入貴、渝、川地區的二十幾天裡,第一個能夠看到太陽掛在空中的真正晴天。

    因為走的這段,大都是霧茫茫的,好似北方的毛毛雨那樣,即看不清山上的樹木,也看不清山谷裡的河流,更別說是遠處的山景了,要是天天都那樣的時間一長,就把晴天的概念給忘記了,習慣了天上沒有太陽,只要近處的低空沒有霧,能夠把眼前的高山看清了,即使空中沒有太陽,那也當它是晴天了。

    今天走的比前幾天都要早些,還沒到早上5點就已經起床收拾了,就是心裡產生了怕死的念頭,求生求活的望欲也就強了起來,恨不能半夜就走,這不就是為了能夠按時如期的,或者想提前的到達漓江,和盡早的找到那個叫月山的這麼點事兒,沒有等到手機鬧鈴我就已經起床了,稍作收拾就退房騎車趕路了。

    我不知道別人怎樣,反正我自己是這樣的,自打有了怕死的求生開始,這不光是起來早了,趕路的勁頭也有添了許多,蹬車使勁賣力氣,加上這段路也地勢較為平坦,行走的速度自然就上來了,這會兒的心情也有了些許的改變,空氣清新了,環境也不同了,家鄉那面花錢都很難移活的「水杉」是「水松」的那種樹木,這裡到處都是,或者路邊街頭巷尾、或者滿山成片成片的大林了,很有這裡的特色樹種。

    到達三都縣城,稍稍的做了食物方面的補充之後,我看了手機上的時間,還沒到上午9點鐘,按照路牌上的指示,我得左拐奔著榕江方向,於是車子就由那條叫作s206的道路,左拐騎上了g321的國道線繼續的前行。

    隨著太陽的不斷升高,四周的山又開始漸漸的增高增大了起來,之前走過的那種平坦道路也不見了,隨之而來的,就是這路也在跟著不斷增高著坡高海拔,我的視野範圍從山的底部一點點的向山上開闊,還沒有等到上午10點,我就已經能夠站在這大山的頂上看著周圍的群山了,而這條盤山而上的公路也像之前的那樣,很快的就恢復到了在那眾多的大山之上彎來繞去的緩行了。

    由於腳下海拔的升高和眼前視野的開闊,顯得山與山之間的溝谷更深了,通出去的也更長更遠了,不僅形成了一條接著一條的深谷河流,完全的隔斷了兩邊山和路的連接,還把眼前這大片的綠色劃分的七零八落的,是那漫山遍野的果園代替了之前看到的茶園,是一條條角線拉起來的鋼攬和掛在溝谷中間的索道,正在跨過這條條的溝谷,把那些滿樹桔黃顏色的果實色塊,從那群山當中串鏈成了片,成為整幅畫面的關聯線索。

    景色雖然好了,可是我休息了一夜才恢復到的那一點點體力,也就此的耗費完了,身體的發軟和騎車的四肢無力,也就影響到了趕足的興趣,不光是騎車走路,不管是做哪一件事情都算上了,心情沒了肯定也是做不好了,我又在晃晃悠悠的沒心沒力,至於前進的速度更是不必再說了。

    也是昨晚的沒有心情出門買乾糧,才會造成今天沒有了充肌的有食,餓著肚子在這大山的頂上,慢慢騰騰的實在有些難受了,於是便著急的盼望著這路早此有個下坡,或者山下能夠有一個村子,心想是我不願意吃的米粉也行,只要能補充一下食物體力,哪怕是有一碗能夠喝的麵湯也行。

    我又開始了之前那樣無精打采的走路,眼睛卻在不停的搜索著那足的前方,可是,一直這樣的走到了中午時分,也還是沒有搜到一丁點的有用信息,也還是沒有一個住戶、一個村莊的,甚至連一個可能下坡的跡象也都沒有見到。好在胃腸的頭番折騰算是過勁了,雖說還是身體的沒勁,但我是清楚的知道,必須要在下一輪的胃腸鬧騰之前,盡可能早的找到可行的解決辦法才行。

    我這人也是,平常總是挺有主意和一些小聰明之辦法的,可是一到了關鍵,卻就掉了鏈子,硬是把放著眼前的法子不用,偏偏去想像那些遠的勾不著的,不著邊際又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要不你看吧,隨處可見的果園,還有那些果園裡面的看園窩棚,那不就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嗎?再不解決餓的問題,誰知到底還要走出去多遠的路,才會遇到村莊和有賣食物的地方:

    「老鄉,買點水果,在嗎?」我朝窩棚走去,實在也不知道應該怎樣稱呼他們,於是也就學著之前從電影片子中看到的,在這一帶打仗的紅軍戰士的語氣,排上了我去果園的叫法用場,「老鄉,在嗎?」

    「噯,噯」,窩棚裡面正在包裝著水果的妹子應聲出來,打量著我問,「啥子個事情?」

    我聽了她說的『啥子事情』,知道這是川貴一帶的方言,就同之前遇到的『啥子麼』,和『啥子事麼』都是相同的意思,我這也是進入了貴州省境,在那個遭到語言尷尬的小吃店後才知道的。

    「買點水果,」我眼睛盯在了滿窩棚的桔子、柚子,還有自己叫不上名的果子,又怕語言的不通,說不明白要問的事情,所以我盡可量的一字一頓的放慢,「順便問一下,還要往前,走出多遠,才能有吃飯的地方?」

    「不遠,不遠」,大概是常住果園,離近這公路邊的緣故,她很容易就聽懂了我的問話,用手指著前邊的山頂公路說,「前邊10里就是」。

    我買了點桔子,雖然不能頂餓,但嘴巴裡面有了點東西嚼著,怎麼也比肚子裡面沒食,餓的時候胃鬧騰要好得多,再就是嘴裡吃著東西趕路,也能轉移一下注意力,免得胡思亂想的弄個心情不舒暢。

    唉,怎麼說也走了有七、八里的了,這路還沒有要下山的跡象呀,說是10里有吃飯的地方,總不能在這千米的大山上面,就會有人家和讓我能吃上飯的地方吧?別說是10里了,就是再望出去10里的話,腳下這路也還是連通在遠處的山上,當中雖然有一個小小的山包包擋著了一點點,也是只象打聲招呼「嗨」的時間,這路就從那個山包的後面,立馬的又回到了遠處的山上。

    我的目光從那山路的遠處,又一直的看了回來,沒有找到通往山下的路,就算是有的話,要想從這千米高的山上走到下面的話,沒有個三十、四十里的路程那也是不可能的,這可是我通過這麼些天裡走出來的經驗,不管是太行山也好,秦嶺也好,大婁山、劍門關的山也都是這樣的,即便是讓你立馬的下山,那這千米的高山,不讓你繞上幾個來回的盤山道的話,也是絕對的下不到山底的,更何況的是,現在就沒有立馬下山的路讓你選的。

    這下我可是數著路碑走的,又往前走了準準確確的兩公里,已經到了之前看到的那個小山包包的跟前了,還是不見飯店和村莊的影子,於是我的那個自己又開始埋怨上了,都說這山裡人實作,讓我相信了她的話,硬說什麼這山上有吃飯的地方,這不是在睜著眼睛蒙人……

    「唉」,就在自己正在埋怨著果園裡面的那個女人的時候,視線當中突然的有了一個房脊,就出現在剛才的那山包包後面樹林中,好像雨後的竹筍是從地裡長出來的一樣,馬上便出現了多個住戶和村莊的輪廓了。因為腦子當中是進入了吃飯的信息,思維也就忘記錯怪人家的事情了,一下子就跳轉到了吃的注意,促使分泌了嘴裡關於吃的口水。

    我看到了吃飯的地方,蹬車的勁頭立馬的就有了,到了村子我見到有買吃的,第一家就進去了,當時只想是能填飽肚子就行,也就沒有去管它什麼味道的,等把要的那碗寬粉全都進了肚子後,方才覺得有些不太對勁了。

    我說吃的時候有著好幾雙眼睛看著呢,這會兒才算緩過勁來,原來把人家問的「大辣」、「小辣」,給當成了是問我要「大碗」、「小碗」了,這不就成了一碗的「大辣子拌寬粉兒」了。

    要說這北方人吧,也是很多的人能吃辣的,可我就不行了,稍微的麻辣一點還算是可以的,可對於今天的這碗寬粉拌大辣來說,無疑就是把汽油倒進了灶坑裡,那冒出來的全是火了。

    我是又吸涼風又含涼水的,折騰了好一陣子,才算是有了一點點的緩解,我想呀,再辣也是死不了人的,可不能一個勁的呆在店裡面丟著自己的臉,有什麼,不就是嘴裡冒出了點火嗎?

    出了那個小吃店後,才知道這裡不是正街,路邊的一個「都江鎮」的牌子提醒著,前面才是都江鎮呢,「都柳江」,「都江鎮」我不知道是誰因為得名,反正那條都柳江到了都江鎮之後,就改變了流向,原來是由西往東流的,一到了都江鎮長後就改了向南。

    江水是往低處流的,可是我走的這條g321國道,卻並沒有因為都柳江的水南流,而出現一丁點的下坡,倒是有了增高加大海拔的趨勢,明顯的看出這些山在與江面之間,在不斷的拉遠著距離,江水被山擠的也在時寬時窄的伸縮,窄的地方,就像是從砍開的水道中流過的一樣,對面的高山近的就像能夠觸手可及似的,兩邊山上的樹好像就要碰到了一起那麼近。

    就是在這千米的高山之上,我又遇到了一個山上的村寨,名叫壩街鄉,看上去像有很多的住戶,房屋佔滿了整個山坳,甚至山上山旁都是房子,但實際的戶數並沒有太多,大都三三五五的,一簇一簇的擁在了一起,看上去是佈滿了整個山坳,可真正要擺到街上的房子卻沒有幾座了。

    唯一的一條主街道就是g321國線,只有公路的左邊才有少少的幾座小樓,我是內用了幾分鐘的時間,就把這街道給走到頭了,從北邊走到了南邊的盡頭,看上去也就一里地的樣子。

    不過今天的人頭還是滿多的,好像是一個趕集市的日子,她們穿的大都是民族服裝,偶爾的也有牛仔褲、t恤衫的年輕人,多的還是那種深灰色,或者說是淺黑色的布料,可能是年齡的差距,也會有一兩個的偏藍、或者偏青的顏色,好像都是自己家裡做的衣裳。

    她們的服裝大都圓口矮領,或者是沒有領子,有點特象滿清時期的大襟衣裳,上衣挺長,包住了整個屁股和臀襠,褲腿較短,總要差上個兩到三寸的,才能接近到自己的腳面,更有特點的是在她們的褲子上,離膝蓋下面八分遠的地方,又會有一個兩指頭寬的白色槓子,這與袖口上的白槓、腰間扎的那條白帶子,還有頭上戴的白色帽子,形成了一個在線段一的等距顯明……

    我說不出她們都是什麼的民族,只是這寨子的街道很快就到頭了,這才覺得很小,說是一個鄉級的鎮子,其實的連一個大一點的村寨規模都不及,我是一心的要抓緊時間的往前走,出了壩街之後,這條g321國道線和山下的都柳江水一同,再次的轉向了東流。

    流向東去的江面,似乎被擠的更窄了,最窄的江段也只有十米、二十米的樣子,一直窄了能有十里的大約路程之後,才漸漸的寬暢起來,隨著都柳江面的寬暢,原本走在山頂的g321公路也開始了下坡,等到了一個叫興華水族鄉的時候,這路離江水之間僅有半山遠了,近的地方只有幾十米了,就像是站在江邊的大壩上,看那壩下的江水是一樣的相同效果。

    興華水族之後,又有一個叫定威水族鄉的,這時我才覺得之前見到的,那些同壩街鄉一樣的服裝,一定應該是水族的民族服裝,之前見到的藍色服裝,在這裡的年輕人和小孩子的身上多見了,上了歲數的男人們更多的以黑青色的為主。

    對於水族我心裡同樣的產生好奇,雖然沒有停下走路的時間,但我還是在盡可能多的想瞭解水族的歷史由來。於是我便利用了與路人的同向行走、及休息的時與當地人接觸嘮嗑的機會,問了一些水族的民族由來、生活習慣等。

    於是乎,關於吃的、穿的、跳的、唱的,婚姻嫁娶、迎客之道的等等,好客民族當然要以喝酒待客了,無酒不成席的講究,在這裡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了。重要的客人遠道而來,那得殺豬的,甚至會有村寨各戶眾席相聚的,媒人下禮要送豬,是小的,正式迎娶還還送,是大的,是長成了的大豬……

    腳下的路的從那高山之上,落到了這都柳江的岸邊了,到處的粗大榕樹,具有著極其頑強的生命力量。主桿、枝叉到處都長著的氣生根,顯得樹桿的粗壯之外,還會顯得久古老泰。

    榕江、榕江,我想應該就是說,水邊長滿榕樹的都柳江,或者說是到處長著榕樹的,反正就是這粗大的榕樹與這著名的都柳江水的意思,嵐山、古寨,江水、榕樹,真正的江南水鄉。

    心情好了,雖然因為蠱毒的原因,還是走的不快,但照這個樣子,心靜好了,我想自己堅持到漓江應該不成問題,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我仍舊在堅持,奔著榕江方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