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醉回七九當農民

《》正文 第九章 民辦教師的待遇 文 / 西風黑馬

    馬柳平躊躇滿志、大張旗鼓地帶了大隊和小隊的八、九個幹部,浩浩蕩蕩殺往魚灣大隊最窮的、生孩子也較多的劉三明家,準備給他痛陳不響應國家計劃生育的號召、多生孩子的壞處,爭取從劉三明家打開個突破口,以活生生的例子教育全大隊的社員們:只有響應國家計劃生育的號召,才能擺脫貧窮、落後的面貌,早日走上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

    馬柳平這幾天把縣裡的紅頭文件,都快全部背下來了。中央不是號召要耐心、細緻地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嘛,這會兒他肚子裡可是塞滿了宣傳計劃生育的好處。誰敢和他辯論,他自信憑自己肚子裡裝的中央號召、縣裡的紅文件精神,一切難題都能迎刃而解。況且還有一個普通社員——楞虎家的婆姨、李琴給大家做出了榜樣。人家一個婦道人家。丈夫楞虎又不在家,還是三代單傳,按上頭的精神是完全可以再生育二胎的,可人家偏偏就響應了中央的號召,放棄了這個機會。難道全大隊的男社員們還不如人家一個婆姨嗎?

    說辭準備了一大堆,可只說了幾句,就被劉三明的一席胡攪蠻纏,給噎得當場連台也下不來了。

    幸好劉三明隊裡的隊長這時給出來解了圍:「三明,你這是怎麼說話呢?你把你婆姨說成是大母豬。那你是什麼?嗯?大隊地幹部來,也是為了你好,這還沒有說幾句話呢,你就吱哩哇啦瞎叫喊什麼?連個人性也不懂。你就是一頭公豬,是不是?連句人話也不會說了?」

    劉三明也覺得自己有些過分,嘴裡卻嘟囓著:「你不是說我是公豬嗎?你家的公豬會說人話啊?」

    那個隊長對馬柳平說:「馬書記,咱們先走吧,和這頭豬咱們也說不成個啥。就讓人家上面來了人,好好地收拾他***吧!真是個不識人抬舉的東西!!」

    馬柳平見僵持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只好有個台階就下:「甚球人哩,連個好賴也不懂。魚灣大隊咋出了你這號混人、灰鬼。你要是想生,你就給我好好地生,直到你小子生下一堆孩子。窮得連褲子也穿不起的時候,估計才能明白過來,誰是為你好。哼,今年你想申請救濟,可別來大隊找我啊!我要讓你小子餓死,才知道不計劃生育是啥的後果!」

    浩浩蕩蕩出來八、九個大隊和小隊的幹部,剛出陣還沒交鋒,就被劉三明單人獨馬挑了個狼狽!

    馬柳平率眾將官從劉三明家出來後,馬上吩咐:「來有,你就在大隊的高音喇叭上。()繼續給咱宣傳這縣裡地紅頭文件精神。多喊上幾次!!其它各小隊的隊長,回去先做你們自家家裡人的工作:一胎的寫保證。二胎的要節育,三胎的一個也不能放過。結紮!如果在三天內做不通工作,就自己和你們隊裡地副隊長,移交一下隊裡的手續,給我回去和你們的婆姨、孩子們耍去吧!任務完不成,公社到時候要撤我的職,沒辦法,一村一捨的,我也只能讓你們先走路了。還有。抓緊對各小隊結了婚、生了孩子的團員們,做一下思想工作。中央號召讓黨、團員們帶頭。他們要是不想帶這個頭,那他也就不用再當這個團員了。記住啊,話要說得重一點、狠一點。吃過晚飯後,咱們這幾個人,再到大隊開會,各小隊的隊長到時候準備一下,在會上匯報今天下午你們到底做了些啥?取得了多大進展,看看還有哪些人不響應國家的號召,咱再重定個辦法!」

    馬柳平氣呼呼地回到家裡時,吳永成正和他三姐吳永霞瞎拉呱。

    吳永霞見馬柳平氣色不對,就問他出了什麼事。馬柳平這下可找到組織了,把今天小隊的隊長們向他訴的委屈、他領著眾人到劉三明家做工作時、被劉三明嗆了一遍地事情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最後他傷心地問吳家姐弟兩個:「你們說,我這是何苦呢?放著好好的公社地國家幹部不當,回來村裡操這份閒心,受他們的窩囊氣。我明天就回公社去,得向公社地王書記好好說說,這個大隊支書、大隊長我還不願意幹了!誰想幹就讓他們來幹吧!」

    吳永霞連忙安慰:「對,干的不順氣,咱就別幹了。你說你費心費力的為了啥?還不是為了魚灣大隊的社員們?還給他們辦個貿易了公司,讓家家戶戶都做那什麼茶葉蛋。你做的這一切,不就是為了他們好嗎?他們不領情,咱就不幹了!」

    馬柳平見吳永成不吭氣,就問他:「五兒,你說我該怎辦?」

    該怎麼辦?又能怎麼辦?吳永成苦笑了一下,別說現在還只能用說服、教育的辦法,就是十幾年、二十幾年以後,這個計劃生育也是全國的一個大難題。

    「三姐夫,你也不用太心焦。現在就先按你們商量好的辦法來辦吧!估計全縣各公社、大隊地情況都差不多。也都沒有什麼好辦法。咱們大隊說不定現在的情況,比他們各家還要好呢!畢竟才幾天地功夫,就有兩個人報了只生育一胎。你也不要太灰心了。這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要好好用點心,把咱大隊的農工商貿易公司辦好了,讓大隊的社員們都賺了錢,村裡的什麼工作也就好做了。大隊現在關鍵只要有了錢作後盾,說什麼話腰桿也就硬了,社員們什麼事情也就都配合幹部們了。」

    馬柳平點點頭:「五兒,你說的有道理,現在人們不想搞這個計劃生育,就是怕沒兒子,到了老了卻沒有人養活呀。劉三明已經有了七個女子,可他一直還想要個兒,就是這麼想的。」

    「馬書記在家嗎?」這時院子裡有人高聲問。

    「誰啊,他在家,你進來吧!」吳永霞高聲應了一聲。

    屋門推開了,進來一個戴著眼鏡的、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年齡不算太大,可他兩鬢的頭已經有些蒼白了。

    不是大隊小學校的校長王群、王老師嗎?他來幹什麼因為是這次的計劃生育涉及到了他家的什麼人?吳永成看著進來的王群老師,心裡暗自忖摸。

    「王老師,你有什麼事嗎?快請坐。」馬柳平連忙起身和王老師打招呼。

    「馬書記,咱們的這學校快辦不下去了。都快沒老師上課了!我都成了光桿司令了!你們大隊的領導們快點商量一下,想個辦法吧?要是咱的學校停了課,這可不是個小問題啊!」

    「怎麼回事?咱們學校為什麼要停課?怎麼就能辦不下去了呢?老師呢,咱們學校的老師都去哪了?」馬柳平一聽,坐不住了。

    魚灣大隊的學校現在有三個老師,都是三個男的,一百多名學生。這個學校已辦起快三十年了,村裡的不少中年人,都是在這個學校的小學裡,度過他們的童年時代的,也是從這個學校學會了認字、算術等等知識。像馬柳平、吳永霞等年輕人就是從這個小學畢業後,到公社上的初中。

    大家對魚灣小學——這個母校都有著深深的感情。如今聽王群老師說學校快辦不下去了。又如何能不著急?

    王群老師接過吳永霞倒的一杯熱水,喝了一口後,慢慢講起事情的前後過程。

    學校裡現在有包括王群老師在內的三個教師。只有王群老師一個是國家公辦教師,由國家財政每月工資。其它兩位老師,都是家住在本村地大隊民辦教師,年齡都在三十歲上下。

    在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以前,能在大隊學校裡當個民辦教師,那可是一件最美不過的好差使:每年除了寒假,暑假兩個假期外,大隊一年給他們記二千六百個工分。公社每個月還補貼六塊錢。要是在假期裡。願意跟上生產隊集體到地裡出工,大隊再給他們單獨記工分。這樣算下來,一個民辦教師全年掙的工分,比一個大隊最好的勞力還要掙得高,別人那還要好好地幹哪!所以學校裡的民辦教師們,也就能安安心心地給孩子們上課。

    可是自從0四月。全公社推行了「包產到戶「生產責任制以後,民辦教師的處境馬上就變得極為尷尬:既然是推行了「包產到戶」責任制,那麼大隊也就不再組織社員們集體出工;民辦教師每年所掙的二千六百個工分,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只剩下公社補貼的每月六元錢。

    那兩個民辦教師家裡也有了地。他們又要種地、又要教書,實在是精力分散得太厲害。更何況,這兩位教師教書教了多少年,地裡地農活早就生疏了不少;體質又不行,家裡負擔都還不輕:一個家裡有五個小孩,一個有四個小孩。種地把式不行,家裡也缺勞力。在學校教書。靠公社的每月六塊錢,實在是難以維持生計。只好向學校的王校長提出了辭職的申請。

    吳永成在一旁聽了王群老師的一番話。臉上也有些動容。

    民辦教師一直是中國教育多少年的一個特色。它是因為農村教師大量短缺,不得已才出現地一個畸形產物。直到十幾年後。在鄉鎮、農村,不少民辦教師還一直擔負著全國廣大農40——50%的教學任務,工作量相當大,而報酬是非常的低。在吳永成前世時,他曾包過幾個村,也瞭解了一些民辦教師的苦衷:民辦教師一般均為農村戶口。在九十年代,每月的工資也只有七、八十元錢,相當於當時國家公辦教師的十分之一。而所承擔的教學任務,卻比縣城學校的公辦教師要多得多。

    大、中城市學校的小學。各門學科都有單獨的老師上課,學語文地只教語文,學美術的只負責教孩子們畫畫;而農村地教育卻是多數為複式教育。有些小山村的學校裡,一間教室、二十幾個學生中就可能有一年級到五年級地學生。一塊黑板、五個年級的授課內容,而教師卻只有一個。從語文、算術、音樂、美術、自然、體育等等。凡是已開設的一至五年級的課程,都是他一個人來承擔。也可能農村的教學質量的確不如城市的教育。但在當時缺乏大量教師的情況下,正是這許許多多地民辦教師,成為山區孩子們的啟蒙教師:教他們認字、算術,教他們認識外面世界地精彩。其中有不少的傑出人才,在他們的啟蒙教育下,插上知識的翅膀,飛向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民辦教師為這個世界付出了許多艱辛,可他們得到的卻很少、很少。很多人窮困倒、默默度過了一生;而不少人累倒在了講台上,身後留下的,只是一個清貧如洗的家和失去了親人的孤兒寡母。

    「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和血」,是他們的真實寫照;「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他們的精神縮影。

    馬柳平為難地說:「全縣的情況都是這樣啊,咱們能有什麼好辦法啊。王老師,你先回去,我們大隊的幾個幹部先商量一下」。

    王群老師走後,吳永成向馬柳平建議:「三姐夫,這老師的事情可不敢馬虎,咱大隊的孩子們全靠他們,咱魚灣村的將來也得靠他們。我有個想法你聽聽,看行不行?咱大隊每個月拿出二十塊錢補貼他們那兩個民辦教師。其中十塊錢是固定的,每月;另外十塊錢,就作為獎金,只要那個老師的教學成績,在全公社的考試中,能進入前十名就獎勵他。這樣一來,他們的收入和公辦教師的工資,也差得不是太多。至於他們家裡的地,由大隊每年派人幫助耕、種。讓他們能安安心心地教書。咱大隊每年也不在乎這兩個民辦教師的補貼。要是以後大隊的公司能掙大錢,就把他們的補貼提得再高點,和公辦教師的待遇一樣。如果教得好,甚至還可以更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