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觀察者

正文 第6章 變局(一) 文 / 秋梨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延安,聚集在窯洞裡的三巨頭此時也正在議論著杜成。

    高大魁梧極具帝王之相的主席笑著說:「我們的老總這次可是走了眼嘍。什麼叫『口氣很大』呀,我看那是自信。敢想敢幹,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將其發揚光大。」

    老總不滿地說:「我說主席呀,不要光說我,你們兩人還不是和我一個樣?現在,那個杜成打跑了鬼子,守住了濟南,南進的鬼子被卡住嗓子嘍。」

    「就是啊。鬼子吃了虧,一定會報復。杜成下一階段的表現好不好,不僅關係到濟南地安危,也會影響徐州的戰局,是大問題哩」

    很少休息卻神采奕奕的副主席說:「我黨在濟南地下組織已經聯繫到我黨黨員張海波同志,據他傳回的消息說,杜成的保密意識很強,除了他身邊的三十人衛隊之外,沒有人知道那種可以空中懸停的飛機隱藏在哪裡。有意思的是,在戰鬥結束大家閒談的時候,杜成還和張海波他們談到我黨,據張海波說,杜成對主席和老總有著很高的敬意啊。」

    主席和老總驚訝地對視一眼,再一次把目光放在副主席身上。副主席笑著說:「不僅如此,杜成還對我軍高級將領如彭老總、伯承、小平、陳毅、徐向前等人都有一定的瞭解。更有趣的是,杜成當眾背詠了一首詞,說是主席寫的。濟南的同志已經把原抄錄下來向中央求證。」

    「我寫的詩詞他怎麼會知道呀?拿來我看。」他接過副主席手中的情報,嘴裡念到:「**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主席,你什麼時候寫的這首詞?我們都不知道,那個瓜娃子又怎麼會知道?」

    「過去了很久,我自己都快記不得嘍。」

    「就是說這首詞的確是主席所寫?」

    「這是二五年我離開湖南長沙時填的《沁園春》,那個時侯我還『風華正茂』,算算已有十幾年了。」主席感慨地說。

    「這樣看來,濟南的情況更需要我們去注意和瞭解,尤其是那個杜成。」

    三人一邊琢磨著手上的情報一邊陷入沉思之中。

    日軍佔領南京後,第十三師團北渡長江,進至安徽池河東岸的藕塘、明光一線;侵略華北的日第十師團從山東青城、濟陽間南渡黃河,意圖盡快佔領濟南,直下濟寧、蒙陰、青島一線。進而打通津浦鐵路(天津-浦口),使南北戰場聯成一片。

    杜成的橫空出世打亂了敵人的部署。在濟南遭到沉重打擊的日本軍隊自然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以第十師團磯谷廉介中將為首的濟南周邊的鬼子部隊紛紛叫囂著要給杜成好看。反倒是日軍參謀本部發來命令,讓各部暫停進攻濟南,原地集結待命。

    因為杜成的驚艷一戰,濟南贏取了短暫的和平。暫避鋒芒的日軍卻在徐州戰場上做起了章。日本華中、華北派遣軍約二十四萬人和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的六十四個師另三個旅約六十萬人的****,在徐州以北以及津浦鐵路南段展開了與一場以徐州為中心、長達五月餘的中日大戰。

    身在濟南的杜成沒有太多地關注華北、華中的糜爛局勢,現在的他早已被濟南所面臨的複雜情況搞得焦頭爛額了。

    驅逐了濟南所有的日本人,對剛剛取得濟南掌控權的杜成來說本該是件好事,卻不料剛一接手就要面對一大堆的麻煩。查封了日本人開設的銀行,有賬可查的國人存款在調查清楚後一律返還;停業的醫院、學校暫時還顧不上考慮;可日本商人開設的工廠卻必須開工了,畢竟還有那麼多的國人在等米下鍋。盡快恢復濟南城的秩序,已成為杜成所面臨的諸多困難之中的第一要務。

    民國二十七年十月(一九三七年,以下皆以公歷紀年),山東省政府從省城濟南退至泰安,後又撤到一個偏僻的山溝裡。十二月份省主席韓復渠一跑,濟南徹底淪為無政府狀態。及至杜成進駐濟南,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日軍的威脅,然後才是濟南自身的問題。而問題的嚴重性在於,杜成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治理濟南。雖然他有著很多後世的經驗可以借鑒,但是他實在不耐煩處理那些繁瑣的政務。

    賣掉沒收的日本人的資產對於杜成來說,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卻由於杜成自身的不確定性,使得那些有條件購買這些資產的濟南商人相互間觀望起來,也就是說無人響應。苦思良久之後,杜成才決心自己幹。不就是缺少管理人員嘛,我不懂沒關係,有人懂就行。更何況自己不差錢。

    在驅逐日本人的行動中,杜成僅在濟南的兩家日本銀行就查封了四五噸黃金、幾十億日元以及幾十萬大洋,這還不算在日本商人那裡查獲的大量資產、地產等物。有錢好辦事,杜成大筆一揮,招聘。面向全國招聘。

    杜成先是招收了幾名報人,利用被查封的日本報館以最快速度地辦起了一份自己的報紙——《濟南晨報》,並在上面刊登了杜成親自草擬的招聘啟示。為擴大影響,他召集了張強、張海波等人四處出擊先後在《大公報》、《中央日報》、《新民報》、《民國日報》等報紙上大肆刊登招聘廣告。

    ——國民政府濟南臨時辦事處招聘主任一名,以及工作人員若干。要求:一心為濟南民眾辦事,遵守濟南臨時法律法令。男女不限、身體健康、清正廉潔、品德無虧者。

    ——招聘工廠經理數名,待遇從優.

    ——招聘醫護人員數名,待遇從優.

    ——招聘教師、教授,待遇從優.

    />.

    鋪天蓋地的廣告除了讓國人驚愕以外,也在國統區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國民政府濟南臨時辦事處?誰給杜成的權利?杜成欲置國民政府於何地?軍閥再起!一時間群情洶湧,莫衷一是。對此,杜成一概無視。

    國民政府濟南臨時辦事處這個名頭是杜成想出的不是辦法的辦法。首先,在大義上他不能割裂民國政府,這是原則問題。其次,他還需要在一定範圍內得到國民政府的助力。再有就是一些字遊戲了,以國民政府那些官員的素質即便是前來應聘,其結果也好不到哪裡。把自己頭痛的問題扔給別人,走自己的路,讓別人頭痛去吧。

    於是,遠在重慶的委員長頭痛了。他不得不頭痛,不得不接招。斥責杜成軍閥吧,杜成卻只有一營兵馬。民國時期誰見過僅有五百兵馬的軍閥?說他無政府吧,他偏又弄出好大名頭。畢竟濟南臨時辦事處前面還有國民政府的字樣。可國民政府官員又豈是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隨隨便便就可以招聘的?

    若是真的和杜成認真計較的話,先不說是否有用,單是那些官員是否願意去濟南那個四戰之地都是一個問題。退一步說話,即便是有了人選其工作成效也未必能讓濟南,讓黨國上下各方滿意。

    委員長可是深知手下那些官員們的德行,一旦讓他們弄出什麼不堪事來黨國顏面何存?要知道現在濟南的一舉一動無不牽動著各方、各面、各色人等的眼球。況且還有日本人在一旁虎視眈眈,不要忘了狼絕不會放棄到了嘴裡的肉。

    既不能放任杜成胡來,又無力插手打壓,這種無所適從的感覺實在是糟糕透頂。無可奈何之下,委員長只好讓躲在山溝裡早已名存實亡的山東省政府發下一紙電:「濟南事宜,暫由臨時辦事處酌情處置,一俟時機成熟,政府官員一體委派。」其後不久,山東省主席韓復渠便在三八年一月以抗戰不利罪逮捕槍斃了。

    濟南臨時辦事處成立以後,新任辦事處主任沈涵陽隨之公佈了他和杜成的約定:一:濟南最高行政長官是臨時辦事處主任,最高軍事長官為杜成。二:臨時辦事處在不違背濟南臨時法律法令及濟南民眾意願的前提下,杜成無權干涉臨時辦事處的一切事宜。三:在濟南面臨戰爭威脅時,最高軍事長官杜成以及先遣軍第一營有責任保全濟南免遭戰火塗炭;濟南和平時期,最高軍事長官杜成以及先遣軍第一營有責任維持濟南治安,維護濟南臨時法律法令。

    繼杜成的六條之後,濟南又爆出了一個大新聞。辛苦打下濟南的杜成非但沒有將濟南竊為己有,反而拱手讓人。不僅失去了掌控濟南的大部分權利,反而增加了更多的責任。

    這個杜成到底想幹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