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革興大宋

正文 第33章 北野整編 文 / 啃肉兔

    「嗯,看來這位將軍聽得很用心!這個問題也問得很好!那本官就簡單說明一下。」折惟正把手上的書翻了幾頁,看著上面的內容說道:「按照聖上的意思,除去老弱病殘之後,所有的士兵一邊訓練一邊淘汰,最先淘汰的三分之一就會編入預備役,其次淘汰的三分之一編入衛戍軍,最後剩下留下的才是真正的野戰軍。

    顧名思義,野戰軍將是以後作戰的主力,衛戍軍則更傾向於協防,而預備役則是聖上提出來的一個新的軍事構想。預備役的士兵將會按照需要分派到我朝各路,將以他們組建地方警備部隊,負責維護地方治安,諸如剿匪之類,同時還負責訓練新兵,為衛戍軍以及野戰軍輸送兵力,是聖上新式軍事構想中很重要的一環。

    剛才這為將軍問道軍餉的問題,聖上也作了說明,野戰軍脫離禁軍序列,單獨成軍,但軍餉與上四軍一樣,以後禁軍也就特指守衛京城的上四軍。衛戍軍的主要職責還是防守邊疆,因此軍餉暫時不變,以後視具體情況再考慮提升。至於預備役嘛,軍餉倒是沒怎麼變,不過卻很少有戰功獎勵,不像野戰軍和衛戍軍可以靠戰功獲取更多收入,因此,總的來說,預備役的收入要少一些。聽明白了嗎?」

    「回大人,小將明白了!」這位將軍頷首退下。

    「本官手上本新軍改革綱要,是聖上親自編寫的,稍後也會發到大家手裡面。現在,本官就裡面幾個比較重要的問題,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點,便是軍餉的問題。剛才已經說過了。本官直接從第二點開始,關於軍隊裝備以及人員編制問題,這個也很簡單。完全按照我們麒麟衛的標準來。

    最主要的還是在這第三點上,聖上要求從你們開始。也是從現在開始,對軍隊所有人的等級稱呼進行調整。具體情況如下,從下到上一次為列兵、軍士、尉官、校官、將官以及元帥,除元帥外,每級還分為三階,而元帥由皇上單獨冊封,其餘可以靠軍功或者其他方式提升。

    就拿本官來說,聖上就冊封為少將。而本官手底下這幾位也都被冊封為上校,想必諸位以後也不會比本官差。其實這跟以前冊封都尉類似,都是一種等級制度,並不代表實際職位。聖上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士兵們能夠很清楚誰比自己高一級,在戰場上出現意外情況的時候,知道該聽誰的話。

    這個說起來,可能大家比較難以理解,本官就拿諸位打個比方。好比這次整編,最先被淘汰自然就是下等兵。而衛戍軍的士兵至少的中等兵,同樣,能夠進入野戰軍的必須都是軍士。這次就通過淘汰的時間來確定。以後會制定出嚴格的考核制度,只有通過考核的才能晉陞。

    如果說列兵和軍士可以通過考核提升,那麼尉官和校官乃至將官,它們的提升可就沒那麼容易了,通過考核只是基本條件,還得軍功打底,同樣還得聖上同意。當然,如果你夠幸運,或者說的確很有本事。聖上也會格外開恩的。這麼說起來,其實你們運氣還是挺不錯的。不用經過那麼多繁瑣的考核,只要你們能夠在今後的訓練中達到標準。就可以得到等同於現在的職位,或者表現好的話,在此基礎上得以提升也不是夢想!」

    很顯然,這又是某人的山寨之舉。軍隊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不管在什麼時候,這個群體都不可能真正的平等,那樣只能是一群送死的「烏合之眾」。只有嚴明的紀律,嚴格的等級,才能把所有人的力量集中起來,而不是你幹你的我干我的。

    雖說趙禎此舉無疑是在山寨前世的軍隊條例,但這對於宋朝的士兵來說並不難接受,或者說比較容易介紹才對。其實,歷代以來軍隊都有類似的等級制度,只是叫法不一樣,古代叫法更複雜一點。好比唐朝的勳官十二轉,凡有軍功的,授以勳官。勳官最高一階稱為「上柱國」,正二品,需要經「十二轉」才能達到,最低一階為「武騎尉」,等於從七品,只需一轉。勳官沒有職務,不管事,僅僅加官而已。

    這樣看起來,唐朝這個勳官制度已經很接近於現代軍銜了,而宋朝大體上也是沿用的唐朝的軍事體系,故而士兵們對於這種等級劃分沒什麼感覺,無非就是皇上腦子犯抽想給改個名字罷了。

    趙禎山寨的《大宋軍銜制度》與以往的勳官制度相比,還是有一些差異的地方。按照《大宋軍銜制度》的規定,士兵也同樣有了等級,而且還有六級,這個上升空間不小,有利於提高士兵的積極性,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可能一輩子都只是個最普通的兵。而且,從此以後軍銜的提升也不說全都得靠軍功,只要自己能力夠了,通過考核也是可以晉陞的,這樣一來即使在沒有戰爭的歲月,士兵也有自我提高的動力。

    藉著大家在消化剛才聽到的內容的時間,折惟正也趕忙抓緊時間喝了點水,潤潤喉嚨:「你們現在都來把這些書拿下去看一看,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儘管開口問,不要到時候弄出什麼岔子!」

    折惟正讓手底下的幾個大隊長《大宋軍事訓練大綱》和《大宋軍銜制度》以及剛出爐的《大宋軍事管理條例》(也被認為是軍法)

    發到了個在座的諸位將軍手上。待大家都埋頭苦讀的時候,折惟正朝楊金花使了個眼神,楊金花微微頷首之後離開了大帳,與之一同離去的還有馬肅和王超。

    「副指揮使大人,可以開始了!」楊金花三人很快來到麒麟衛營地找到了狄青。

    「按計劃行事!」狄青短促地命令道。

    「是!」楊金花三人行禮後便快速離去。

    不多時,十個麒麟衛大隊便分成五隊衝進了五隻邊軍的營地,而麒麟衛的五個騎兵大隊也在廣場上集結待命。

    經過短暫的騷動,其中一隻邊軍的營地開始走出來士兵,他們排著隊把武器和盔甲都一一交到了庫房登基。隨後,其他邊軍也慢慢有士兵走出來。

    &nbs

    p;夕陽西下的時候。三十餘萬大軍分別在一千個登記點的努力下,用整整一下午便完成了武器收繳工作。

    幾十萬士兵還在為自己的處境趕到惴惴不安的時候,麒麟衛的士兵卻收完武器。拍拍屁股便走了,完全不顧及被他們嚇到的士兵是否需要安慰一番。就丟下一句:該幹嘛幹嘛去!

    該幹嘛?那還用問,飯點到了,當然是吃飯嘛!還好這些個麒麟衛的傢伙沒把大傢伙吃飯的傢伙收走。

    哼!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仗著聖上親創麼,看他們得瑟那樣!要是我那天能夠混進去……我也要跟他們一樣得瑟!

    還別說,心裡面有這個心聲的傢伙,多年後還真就有不少混到了麒麟衛。當然,也有不少倒在了這條前進的道路上。再也沒有爬起來。

    看了一下午書的那些苦逼將軍們,看到飯點到了,臉上都露出了解脫的笑容,不過這些笑容沒過多久便成了苦瓜臉。

    折惟正看到楊金花走進來,朝廷點了點頭,他終於放開了繃了一下午的臉,面帶微笑地對大家說道:「諸位將軍看了一下午書,真是辛苦了!現在時間也不早了,大家把書帶回去,先去吃飯。以後慢慢看吧!」

    看了一下午書的那些苦逼將軍們,聽到這句話,臉上都露出了解脫的笑容。不過這些笑容沒過多久便成了苦瓜臉。

    因為,正待他們準備離開的時候,折惟正又開口了:「對了,差點忘記告訴諸位將軍一件事情了。剛才看諸位看得很認真,本官也不好意思打擾諸位,有個事一直沒跟大家說。是這樣,本官想著,反正以後都要換新的武器裝備,而且前面的大半年的訓練也都用不著武器。便自作主張派人去把諸位將軍手底下的士兵的武器給收了起來,諸位將軍不會有意見吧?」

    沒意見?才怪!可是。你妹的會讓我們提意見麼!

    能夠混到將軍的傢伙,沒一個是簡單的貨色。各自在腦中權衡了一下利弊,都不得不再苦逼臉上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折惟正可不管他們的笑容難不難看,只要有笑容那他就默認了人家是沒有意見。

    兵是將的膽,兵器卻是兵的膽。沒有了兵器的兵,管理起來自然是容易得多。

    都說做人不能欺人太甚!可折惟正這個傢伙看起來很耿直,可做事就不說那麼地道了,欺負人家一次不夠,沒過多久他又上演了一把欺負人的好戲。

    這一把他就玩得比較大了,他先是跟三千來個臨時的中隊長完了一把抓鬮遊戲,而這個抓鬮的規則就是抓到那個數就自個去外面的個軍營裡面領那個編號的人。這個抓鬮遊戲一直持續了十天,等中隊長抓完就輪到大隊長抓,這個時候鬮當然就是那三千個中隊長,最後自然就輪到那幾位將軍了。

    整個整編過程持續了大約半個月的樣子,這三十萬人也全部按照麒麟衛步營的規則,被分成了十五支新兵營。這十五支新兵營也將在接下來的跑步、負重、軍姿以及字學習等各種訓練中逐步分成三級,最終整合出各五個營十萬人的野戰軍、衛戍軍和預備役。其中,野戰軍的五個營中有一個營為騎兵營。而衛戍軍和預備役則不捨騎兵營,全為步兵,預備役甚至連裝備都還是用原來的。

    與此同時,在北方野戰軍第一集團正是開始訓練的時候,各類新式武器裝備也都慢慢從京城外的兵工作坊拖了出來,緩緩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讓京城百姓吃驚是,這次負責運送的這些兵器的,並不是任何一支軍隊,而是一個叫「八方鏢局聯盟」的大鏢局承包了此次運送的活計。

    聽說,這個「八方鏢局聯盟」也是京城最近比較火的話題,大家都在談論它。不知道啥時候,京城數得上號鏢局都換上了新的招牌,也穿上了統一的裝備,在他們消失一段時間出來後,大家感覺他們走路也有了一股子軍人的味道。

    總之,京城的百姓們,對這個新出現的「八方鏢局聯盟」最多的認識,還是來自於那些大街小巷孩子手上一種叫「傳單」的東西。

    「八方鏢局聯盟,您值得信賴的選擇!」「八方鏢局送達八方,讓您的貨物安全快速送達四面八方!」……

    諸如此類語言,鋪天蓋地映入大家眼簾。而這次他們能夠從皇上手裡面接到這麼大的活計,也讓他們在京城乃至更多地方一炮而紅,自此之後,許多看上他們實力的商人都紛紛上面要求送貨。

    然而,趙禎真的可能就讓這些鏢局來送這麼重要的軍用物資麼?

    呵呵,想啥呢!沒看朕的幾個特戰大隊都去冒充鏢師了麼!(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