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裁軍伊始 文 / 啃肉兔
趙禎策劃這次美洲探險,最主要的目標當然是為了找到橡膠,其他的不過是順帶為之,之所以打著尋找食物解決百姓溫飽,那只不過是為了減少朝廷反對的聲音。
不這麼做,肯定會有人跳出來罵他昏君,勞民傷財盡搞些「沒用」的東西!
其實,真要解決糧食問題,短期來說,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派船去南邊占婆國或是真臘國「買」些回來,反正這些地方地廣人稀,還一年三熟,把那裡的人都養懶了。
除了派人去美洲收集物種,趙禎還下令讓大宋各地把自己那的各種作物種子,哪怕是沒用的,都送到了京城。自從先前的「石頭令」之後,這種類似的怪命令已經不鮮見,再多弄出個「種子令」也沒激起啥波浪。大家就當是當今皇帝腦子間歇性犯抽,亦或是沒見過這麼多稀奇玩意,反正這些個東西到處都是,費不了啥勁,皇帝喜歡弄給他就好了。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趙禎對於百姓對自己的誹謗,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這也怪不著老百姓,歷來都是這些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接收信息最晚,知識水平最低,適應社會變化理所當然也是最慢的。對他們來說,這個新皇登基之後就是怪花樣多,簡直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這不,「種子令」的風波還未平息,京城周邊的百姓又聽說皇上要跟北邊的人幹架了,連守衛皇城的禁軍和野戰軍都派到北邊去了,看樣子這回是要跟人家死磕的節奏。
就在老百姓提心吊膽無所適從的時候,朝廷終於出來闢謠了,從皇家時報到地方官府張貼通告等各種手段,在極短的時間內澄清了事實。原來這是新皇在搞啥裁軍。說是要降低軍隊開支,以便以後減輕百姓負擔。
對於皇帝這麼想,大多數老百姓肯定是表示支持的。還有什麼比能夠讓自己少繳稅跟好的事情呢!
當然,也有不少讀書人表示反對。認為這是在給敵人可趁之機!
不管民間風聲如何,裁軍的聖旨一出,那就已成定局。
神衛軍和龍衛軍共計五萬餘人,很快便趕到了宋遼邊疆,分別接管了保定軍和安肅軍的防線。隨後,野戰軍也趕到了位於河北西路祁州安國城外的永寧軍(永寧軍既是當地的行政地名,地位等同州府,一般設在軍事要地。同樣也是對駐軍的稱謂)營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為加強我朝軍隊現代化建設,提高軍隊戰鬥力和思想素質。即日起,河北兩路諸軍開始接受整編。特命你部即刻出發前往永寧軍集結,限期一月內趕到,違者軍法從事。欽此!」隨著神衛軍和龍衛軍去的錦衣衛,分別在保定軍和安肅軍的營地大聲宣讀了聖旨。
前往保定軍宣旨的正是當年隨孫復去遼國倖存的兩位錦衣衛中的一個,因為那次的功勞,這個叫賈三的傢伙也混到了小隊長的位置。
待他念完聖旨。保定軍的軍官們都朝他圍了上來,這倒不是他們想造反,只是想打聽一點情況安安心而已。這種大範圍的裁軍要是放在其他朝代估計不是兵變就是有人帶頭造反。惟獨在宋朝很難出現這種情況,或許這是趙禎最感謝歷代「重輕武」決策唯一的一點。這些個官搞好事可能不在行,但是他們卻把武將管得死死的,沒有將軍帶頭,下面的小兵就算有啥想法也掀不起波浪。
保定軍的主將帶頭向賈三問出了無數疑問:「天使大人,您能不能給咱們說說,到底什麼情況?為何聖上突然讓吾等前往永寧軍?吾等駐防邊疆,這樣一來豈不是離開了邊疆麼……」
賈三雖然是個傳令的,身份比較特殊。但他也知道自己跟人家一軍大將有不少差距,也沒端什麼架子。和氣地說道:「回稟將軍,小的就是個傳話的。聖上讓做啥咱就做啥,小的不敢妄自揣度聖意。不過,小的可以告訴將軍一個消息,此次接到這個命令的除了你們保定軍外,還有安肅軍、永靜軍、順安軍以及永寧軍,而且聖上親自創建的野戰軍也已經抵達永寧軍。小的這麼說,將軍可否滿意?」
「滿意滿意!」保定軍主將急忙回道:「聖旨上沒有說明邊防駐地怎麼解決,敢問天使可否還有其他旨意?」
「將軍放心!聖上豈能不知這點。神衛軍和龍衛軍即將抵達,他們將分別接防你們保定軍和安肅軍,將軍與他們交接好後盡快啟程吧,耽誤了時間就不好了。小的就先回去覆命了,諸位將軍保重!」
「天使走好!」
賈三離開後,保定軍將軍賬瞬間便炸開了鍋,各級將軍都在那發佈自己的看法,吵得主將頭都大了,他煩不勝煩,大聲吼道:「都他娘的安靜點!聖上的旨意豈是你們能夠評頭論足的,還不快去做好準備工作,真想誤了時間被砍腦袋啊!」
大家一看平時質彬彬的主將都暴粗口了,都飛快地作鳥獸散。
於此同時,其他幾個軍也在上演這種情形。末了,不管是願意還是不願意,都乖乖地帶著士兵朝著永寧軍趕去,誰也不想因為這事被皇帝砍了腦袋。
於是乎,宋朝第一次大規模軍事改革就此拉開了帷幕。
目前大宋的情況是這樣的,大宋三十多隻軍隊,共計兵力一百五十餘萬,光是在宋遼邊境就放了近一百萬。雖說實際人數可能有出入,但這麼多軍隊(不考慮戰力問題的話),對於地盤並不算大的宋朝來說,確實有些飽和。
按照趙禎的構想,必須把現在的軍隊進行精煉,大致分成野戰軍、衛戍軍和預備役三個等級,並且把老弱病殘裁掉,逐步推行服役期限制度,以保障軍隊全部都是壯丁。
一個月後。第一批參與整編的軍隊都已按時集結完畢。為了容納這三十多萬人,永
寧軍還不得不突擊擴大營地。
為了開好這個頭,第一次主持改編便是由折惟正親自負責。他手下的野戰軍,哦不。現在應該稱為麒麟衛才對,麒麟衛的士兵既要擔任教官,同時還得維持紀律。
所有的士兵稍事休整幾日,剛緩過趕路帶來的疲憊,便被集合了起來。
三十多萬人,說起來就是數字,可真要這麼多人站在一起,哪怕是一個緊貼著一個。估計一眼望去都很難看到頭。
「今天,對於你們來說是一個偉大的日子!歷史也將記住你們今天的變化!本官乃原野戰軍指揮使折惟正,現如今聖上希望你們來延續野戰軍的威名,本官希望爾等不要污了野戰軍的名號……本官宣佈,北方野戰軍第一集團軍的整編工作,今日正式開始!所有將軍留下來開會,士兵們都解散!」折惟正看著密密麻麻的的幾十萬人,也懶得囉嗦,僅僅簡單講了幾句豪言壯語意思一下。
真正的核心問題,講了士兵們也聽不懂。或者聽不清楚,這些都得在接下來的會議上宣佈。
在場所有軍隊裡面排得上號的將軍,加起來大約一百來人。都擠在一個營房內,等待著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大人好!」見到折惟正帶著手底下十幾個大隊長走進來,眾人趕忙起身見禮。
折惟正也很和氣地回道:「諸位將軍好!都坐下吧!本官接下來說一說具體的事情。」
「是,大人!」眾人齊刷刷地坐下,身上的盔甲碰在一起,聲音甚為壯觀。
折惟正示意幾個大隊長找個地坐下,他這才拿出一疊紙放在桌上:「本官不喜歡囉嗦!希望大家以後有啥事也都直言不諱,不要跟本官繞彎子。本官奉聖上的命令,主持此次整編事宜。希望大家多多配合!」
「請大人吩咐!吾等敢不從命!」
「很好!接下來,本官宣讀聖上命令。大家起立!」折惟正見大家都站規矩了,才拿出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為了適應新國際環境變化,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現決定展開軍事變革,力圖打造大宋強軍。原野戰軍升級為麒麟衛,專職負責軍隊訓練和新式武器試驗,而野戰軍將由各地軍隊重新編練。北方野戰軍第一集團軍,作為第一支整編部隊,希望爾等做好帶頭作用,不得有誤。欽此!」
「臣等遵旨!」雖然這次接旨沒有讓大家下跪,但該有的口號還是不能少。
「或許諸位還在奇怪為何今個接旨不讓你們下跪,本官告訴你們,這也是聖上此次改革的一個小方面。在接下來的訓練中,你們將會逐漸習慣這些新的規矩,本官在此就不多說了。接下來,本官說一說具體的安排,按照聖上的要求,此次改編將士兵分為三級,上者入野戰軍,中者入衛戍軍,下者歸預備役。老弱病殘者不在此列,你們先把這些人選出來,聖上會統一安排他們的去處。這個過程,你們一定要注意瞭解他們的想法,及時溝通,不要讓他們誤會自己被拋棄了,聖上一直說,他們這些軍人為大宋付出太多,老了或殘了,國家都會想法養活他們。」
「大人放心,吾等一定將聖上的旨意傳達清楚,吾等感謝聖上厚愛!」將領們都有些激動地跪到了地上。
在宋朝這樣特殊的背景下,全國一百五十餘萬軍隊最苦的莫過於宋遼邊疆駐紮的這些邊軍。西夏還未建立,吐蕃問題也不大,南邊小國也還沒有伸爪子,他們偶爾遇到的不過是些小打小鬧,最嚴重的莫過於當年的延安戰役。可宋遼邊疆的邊軍不一樣,他們時刻要面對強大遼國的威脅,大的戰役或許不多,可私底下就沒消停過。由此帶來的傷殘士兵,大多沒有什麼好的下場,說實在的,朝廷那些官可沒把他們的命放在眼裡。
由此看來,這些將軍能夠從折惟正口中聽到聖上對軍人的關係,而感到激動,也是無可厚非的。
折惟正也是這樣一路走來的,他很理解將軍的心情,就像自己當年何嘗不是一樣:「諸位都起來吧!把這份心意用在以後的訓練中,爭取早日達成聖上的目標。」
「是,大人!」大家都站起來後,卻有一個將軍問道:「大人,小將有一事不明,還請您賜教!」
折惟正朝他頷首:「說吧!」
「大人,您說這個將士分三級,其中這個衛戍軍和預備役是何意?還有三級士兵軍餉如何分配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