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哉大明

正文 第143章 總參雛形1 文 / 風中枯籐

    載舟覆舟之說,甚至就連那一世的小學兒童都已經耳熟能詳。再加上幾百年之後,那些什麼「德先生」、「賽先生」神馬的,灌輸之後,肯定能夠起到一些作用。

    因此,在鳳翔縣開始招撫流民伊始,皇帝陛下特意強調要「兵不血刃」。

    當時洪承疇等人甚是不解,「這等刁劣之人,正要以雷霆萬鈞之勢令其膽寒,以一顆顆血淋淋的頭顱令其心怯,否則朝廷法度豈不成為兒戲!」

    相信持有此種觀點的,肯定也是大有人在。

    但是皇帝陛下卻不是如此認為。

    大明王朝弄到如今風雨飄搖而又搖搖欲墜的局面,除了朱家皇室要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之外,該當承擔責任的也還有很多,該當殺頭的也絕對有。如果要將該殺之人統統羅列出來的話,恐怕還不是一個小數目,名單應是長長的一大串。可是,皇帝陛下相信,這些為生活所迫而鋌而走險的流民,絕對不在這個名單之中。

    可是,皇帝陛下也知道,只是溫情脈脈,只是溫溫然煦煦然的說教,肯定也不是治理一國之善法。

    「不教而誅謂之賊」,總要事前講清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做了就要吃板子,哪些事情做了甚至還得要殺頭……如此也不敢保證每個人都能服從教化,因此,朝廷也還要準備好一些手段,好對付那些「教而不化」者。

    反正皇帝陛下的心裡非常清楚,從山頭上下來的這些流民(姑且以山頭流民稱之),與早前那些即使窮困也苦守家鄉、後來參與朝廷賑災的流民(姑且以田間流民稱之)相比,兩者本質上是有著相當大的區別的。

    山頭流民若是以極少的數量、以分散的形式摻和到田間流民中間去,在「河蟹」的氣氛中,或許能夠被同化,或許因「氛圍」不足而保持暫時的「低調做人」。可若是摻和的數量大一些,或遇有內部的或外部的風潮發生,一切就都不可預知,局部的局勢失控也就在所難免。

    簡單一句話,只要是有可能的情況下,就不要將這些山頭流民與田間流民混雜到一起。

    而對付山頭流民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殺,斬草除根永絕後患。可這又豈是為政者、上位者可輕言及的。若真是到了那種地步,那些為政者和上位者就要仔細考慮,自己此前是否埋下了致命的隱患。

    另外一種辦法,就是用,去其頑劣用之所長。這才是為政者、上位者應該採取的策略,也是展示為政者、上位者雄才大略的地方。

    因此,那一直存在於紙面上的編練新軍的計劃,看來是不得不提前實施了。或者,部分實施。

    不過,好在開始的階段,數量不會很多,所需用的資金也不會多麼龐大,稍微挪借一些、提前預支一些,應該就可以滿足。

    要說到編練新軍具體的實施方略,即便皇帝陛下有著近四百多年的見識,恐怕也要主動讓賢了。

    這讓皇帝陛下都要主動讓賢的人,自然無疑就是徐光啟。

    徐光啟可是這一時期的大家,前面曾經提及,現就不再贅述。但他的「以農業為富國之本,以正兵為強國之本」的治國方針,實在不容輕忽。

    早在剛剛被選考為翰林院庶吉士時,徐光啟便在《擬上安邊御虜疏》中提出了「設置險阻、整頓車馬、儲備軍事器械、打造將帥之才、訓練戎卒、嚴格制度、賞罰分明」

    但他雖然提及了上述各點,可也認為這些都不過是「世俗之談,國家的想法」,是最起碼的條件。

    他禦敵疏的中心內容則是求精與責實。一旦求精,就有深謀遠慮的人互相學習,不隨時間逝去;一旦責成事實,就會忠君愛國之士為國家考慮,十倍於賈誼也未嘗不可。

    徐光啟還大力宣揚管仲「八無敵」,那就是材料、工藝、武器、選兵、軍隊的政教素質、練兵、情報、指揮。另外還有晁錯的「四預敵」,即為器械不利、選兵不當、將不知兵、君不擇將」。

    做到「八無敵」,即可無敵於天下,如果是「四預敵」則兵無不敗。

    對於這些古代先賢傳承下來的人精華,皇帝陛下是姑妄聽之的。原因就是世易時移,千年前先進的東西,此時未必就能依然發揮效用,也許會,也許就不會,不可一概而論,總要經過實際的檢驗才能作數。

    徐光啟提倡的「求精」與「責實」,他還是大為推崇的。

    編練新軍全面細緻的工作,因為集兩世之經驗,都未曾涉及,因此皇帝陛下就從未打算置啄。可關於「求精」與「責實」,他還是力主貫徹為實際的、可操作的措施。

    關於「責實」,皇帝陛下是這樣落實到實際的:新兵招收進來之後,第一個訓練項目就是十里地的全副武裝越野跑,而且是在一定的時限之內必須完成。按時完成的,可以成為新兵中的一員,未能按時完成的,給予一次機會,在一定的時間之內重新訓練,考核還不合格,予以辭退。

    至於如何訓練,距離如何近至遠,時間如何從多到少……等等問題,由徐光啟等人,根據大明王朝軍隊現有水平和軍兵的素質,去研究、去設定。

    而「求精」卻要複雜、龐雜、混雜的多。

    其實,剛剛聽到「求精」兩字時,皇帝陛下大腦中立即自動閃現的,就是「參謀」兩字。要說這兩個詞既不同根,也不押韻,至於如何就能令皇帝陛下產生了聯想,這實在是不解之謎。對此,就連皇帝陛下本人,都是不明所以。

    不管如何稱呼,其實質還是一樣一樣的,這樣的機構,從隋唐時期就已經設置。

    兵部職方司,全稱為兵部職方清吏司,職責是掌理各省之輿圖(地圖)、武職官之敘功、核過、賞罰、撫恤及軍旅之檢閱、考驗等事。

    職方司是大明王朝兵部衙門的一個辦事機構,類似於後世的總參謀部,長官是兵部郎中,下設從五品員外郎和六品主事,其主要職責是根據軍事態勢作出判斷,擬定軍事計劃,進行軍事統籌等等諸事。

    職方司主事有兩人,職責主要是提供軍事地圖,行軍路線以及途中的便道架設,還有預警防護和組織居民提供行軍保障以及撤退事宜等。

    這個衙門本來應該最是繁忙,不要說其他,只是這「掌理各省之輿圖」,就絕非冷衙閒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