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哉大明

正文 第93章 卿可為我解憂 文 / 風中枯籐

    幸好還有孫元化和畢懋康,幸好這兩人有時候離的並不太遠。要不然皇帝陛下的心靈飢渴真的很難慰藉。

    這兩人都是要時刻關注西山營地建設進度的,而且他們也沒有多少羈絆,說去想去的時候,招呼上三幾個人就能夠成行,遠比皇帝陛下那種動輒興師動眾來的簡單隨意。

    身為大明王朝的皇帝陛下,自然對臣下的一舉一動都掌握的清清楚楚。

    因此,昨天晚上孫元化和畢懋康剛剛從西山返回,今天一早皇帝陛下就匆匆結束了早朝,然後急三火四地就來信王府了。

    兩位大人也算是逐漸明白,當初皇帝陛下何以非得將兩人及一種手下,全都安置在信王府了。原來省錢是一方面,「方便」才是皇帝陛下的最終目的。

    這下可是方便了,皇帝陛下三天兩頭就得微行一次。若是趕上兩位大人西山一行,他更是早中晚三次派人來打聽,只要得知了兩位大人的歸期,他幾乎每次都是腳跟腳地就趕過來。

    儘管兩人飽受皇帝陛下的騷擾,可後悔也已經晚了。何況即使當初知道了皇帝陛下的真實意圖,難道兩人還能「固辭」不成?

    不過,通過皇帝陛下的所作所為,兩人也意識到皇帝陛下對於發展軍械生產是多麼的迫切。

    「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誠強軍之首要問題。

    是啊,以前若是有人尋釁,大明王朝都是打到對方家門口、而且還要給他砸個稀巴爛的,何時容忍過治下子民出現生靈塗炭的境況!

    什麼十三副盔甲,狗屁,就是十三萬副盔甲,在大明王朝的眼裡,也無異於麾下將士建功立業的踏腳石。

    「列祖列宗在上,有我皇帝陛下掌握乾坤,我大明王朝一定能夠蕩滌宵小,重現輝煌!」兩位老大人暗中祈禱。他們為自己能夠得遇明主,感到甚是快慰。

    皇帝陛下雖然與兩位老大人見面最是頻繁,可幾乎每次見面,都要囑咐兩位愛卿注意自己的身體,不要積勞成疾。並親自安排太醫院院正韋盡性和紀太醫等人,不僅要隨時關注兩位老大人的身體狀況,即便沒有什麼明顯的病症,還要定期予以全面檢查,以求將疾病的萌芽扼殺在搖籃裡。

    皇帝陛下越是如此,兩位老大人越是感到無以為報,唯有宵衣旰食以慰君懷。

    「臣那邊的進度要快一些,」畢懋康看到皇帝陛下的目光轉了過來,趕忙接過話題,「屋舍已經快要建好,車……嗯,車間基本也多用不了幾天,最多十天之後,就……」以前都是稱為作坊,現在改稱車間,畢懋康的確有些生疏。

    火銃的生產製造肯定比火炮要簡單很多,也用不到過於大型化的設備和工具,因此只要道路整修完畢,匠戶居住和勞作的地方建好,很快就可以開工了。

    「上次提及的那條路修建的怎麼樣了?」進人西山的路上有一個大坑,行人來往倒不是很礙事,可若是以後進出原料和成品需用車輛的話,根本無法通行。

    好在現在有一條小路可以暫時通行,眼下所需的建築材料可以勉強通行。但因為這條小路依靠山體,不僅無法拓寬,而且山上偶爾會有亂石滾下,因此無法做長期使用的打算。

    而那個其實本來應該是叫做山體凹陷的大坑,因為其面積既廣且深度也非常大,填充起來非常麻煩,所需土石數量極其龐大,不是一時半會兒就可以草就的。

    上次與皇帝陛下見面時,畢懋康提及過此事,生怕其他工程都已經就緒,而因為道路不通影響了大局。

    皇帝陛下就一直記在心裡,回去之後就派曹化淳去負責修路的工部催促。工部負責的郎官不敢怠慢,表示一定加大施工力度,爭取早日完工,早日向皇帝陛下覆命。

    不過,這些都是官方說法,實際情況如何,還要親臨現場才能確知。兩位老大人從西山返回,應該對此有所瞭解。

    「進度確實有所加快,現場的人員也比此前增加了不少,不過……」

    工部負責整修道路的官員也是有著苦衷,因此得知兩位老大人來到西山時,就趕過去做了一番解釋。

    因為山間本來無路可行,為了施工方便,特意沿著山坡整修了幾條簡易的道路。等那條大路整修好了之後,這些簡易的道路就會廢棄掉。因為道路簡易,所以並不寬闊,只在有限的幾個地方容許拉土石的車輛交錯。

    工部的官員曾經提起過一件事情:為了趕進度,有一輛運送土石的車輛在簡易道路上強行錯車,結果不慎,連人帶車全都翻到山坡下面去了。車輛是徹底毀了,人也受傷不輕。

    因此,實際操作起來,這個「填坑運動」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容易,以為只要人多就能夠加快施工的進度。如果不能合理地搭配人手和車輛,恐怕還會造成混亂,反而很可能影響施工進度。

    孫元化和畢懋康也都去看了那個大坑,也在現場看到了施工的情況,覺得工部官員所說也並非沒有道理。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不是人們的主觀願望能夠左右的。

    工部官員的意思非常明確,就是希望兩位老大人能夠在皇帝陛下面前代為解釋一二。

    這個道理,皇帝陛下也是完全明白。令他稍微感到不滿的是,工部的官員肯定是早就對此事明瞭的很,可當時曹化淳去催促的時候,他們因何沒有直言其中的困難呢,反而只對自己拍著胸脯保證什麼什麼云云。

    皇帝陛下自詡不是昏君,並非毫不顧及實際的情況,完全不顧事實、蠻橫無理地要求臣下如何如何。只要反應的情況屬實,

    他是不會羞於收回成命的。

    但是,皇帝陛下的虎鬚又是何人敢於輕捋的。也就是兩位老大人,能夠憑藉著聖眷正隆之際,可以暢所欲言,其他人真的是沒有這個膽量,來試一試自己的運氣。

    看著兩位老大人沉默以對,皇帝陛下也覺得自己有些強人所難。

    積習難改,積重難返,要改變人們以往的一些觀念,實在是任重道遠,絕不會是朝夕間即可叱吒立辦的事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