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社會化小分工2 文 / 風中枯籐
孫元化和畢懋康已經將製造每種物品的工序分解開來,每個工序也都制訂了比較嚴格的規範。
匠戶們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擅長和偏好,自由選擇自己所要從事的工序。
但是,選擇做出之後,也並非都能滿足。因為還要從總體上進行調整,簡單而又易於掌握的工序,肯定是大受歡迎,可那些複雜而又很難體現出效率的工序,也不能沒有人去做。
其中的道理非常淺顯,稍加解釋,匠戶們也都能夠理解。
他們的心裡都在期盼著,整頓培訓結束之後,一切都恢復正常,自己好好做工,過年的時候娃兒們也能扯上件新衣裳穿,逢年過節的時候,也能切上幾斤肉,全家老小也能吃上頓肉餡的餃子。人這一輩子,可不就圖希個保暖嗎。
這一切真能實現嗎?
這一切還真能實現!
因為皇帝陛下親自允諾,培訓合格的匠戶,在完成了規定的數額之後,多出來的朝廷給予一定的銀錢贖買,而且是現錢,絕不拖欠。如果質量一直保持精良,每半年朝廷還要給予獎勵。
其實這些承諾都是孫元化和畢懋康出面做出的,可匠戶們卻覺得沒有皇帝陛下的支持,孫大人和畢大人的承諾根本不值一,因此就把兩人直接給忽略了。
不過,這點兒小事根本不是他們所關心的,他們最關心的就是……朝廷竟然還會贖買自己製造出來的東西。
大明王朝的世襲匠戶,其實是「役」的一種,他們上交的東西,可都是無償的。
此前因為如果不給負責驗收的吏胥塞上紅包,即便你的東西多麼精良,也會被做為次品被拒收。因此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就沒有人去關心質量問題了。
現在竟然真有這樣的事兒!
當然了,近期還是只有京城附近的匠戶能夠享受到這種待遇,其他地區就要稍微耐心等待一些時日了。不過,西山那個地方正在日夜加緊施工,落成之後肯定會大規模地吸納更多手藝精良的匠戶集中進行製造。
這只是皇帝陛下的初步打算,隨著以後形勢的發展,製造基地也絕對不會僅限於西山一處。
————
信王府的這處院子很是繁忙,進進出出的人員不斷。
院門因為是新開,也沒有修建什麼門樓之類,僅是粉飾一新而已。
因為王墽已經提前一步到達,並且知會了在門口侍立的兩名錦衣衛,要他們無須大禮參拜。
可是,等皇帝陛下一行真的到來時,兩名錦衣衛還是下意識地要跪倒扣頭。
「站好!行注目禮即可。」王墽在旁邊趕緊輕聲提醒兩人。
這注目禮也是皇帝陛下剛剛提出的,並且囑咐下去遵照執行。因為皇帝陛下最近頻繁微行,為了避免驚動周圍的人群,因此皇帝陛下下令,免去侍衛人等的大禮參拜,行以注目禮即可。
諭旨也是剛剛傳遞下去,大家都還不太習慣,所以皇帝陛下派王墽提前一步,對門口的那兩名擔任侍衛的錦衣衛著重強調一下。
院子裡有四間南屋,三間東屋,這些房屋的開間很大,其他只有原來用作堆放雜物的小些的房屋。
如果做為居家只用,這個院子還是非常寬敞的,可做為辦公使用,就很顯侷促了。況且慢慢地還要有些家眷也要搬過來,到時更會擁擠不堪。
因此,皇帝陛下已經發下口諭,將與之相連的兩個院子整治一份,也撥給他們使用。
因此,皇帝陛下一行進入院子,就看到有人在叮叮噹噹地鑿牆,看樣子是在開設相通的門。
孫元化和畢懋康等人已經接到通知,紛紛從屋內出來,跪在院子裡行禮參拜。
除非在正式的場合,皇帝陛下本來不主張每次臣下見面時,都要大禮參拜。可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接受。好在這是在院子裡,行人無從窺探,不虞引起周圍人等的騷動,因此皇帝陛下也就任由他們了。
「免禮,眾位愛卿免禮吧,」等眾人起身之後,皇帝陛下又接著說道:「眾位愛卿都去忙吧,朕只是過來隨便看看,」
眾人散去。
而即便皇帝陛下是真的隨便過來看看,孫元化和畢懋康卻不能就真的離開,二人是要陪著皇帝陛下的。
「孫愛卿,西山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在屋子裡坐定之後,皇帝陛下問道。
這是間西屋,南屋和東屋都是通透的開間,因此用作了眾人辦公的場所。這間西屋也很大,可惜只有一間。皇帝陛下令他們將此收拾出來,以做會客只用,名字也就叫做了會客室。
孫元化和畢懋康都是身兼數職,平時都有很多的事務要處理,因此訪客也就非常多。在院中立談顯然不太合適,而邀進屋內肯定也會影響被人。
會客室的設立給孫元化和畢懋康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此處的利用率也是出奇的高,有時甚至還要排隊等候一會兒,才能如願進入室內詳談。
「屋舍的建造進度很快,估計再有一段時間,就可以完工不少了,很快就能住人了。至於其他那些……就要費些工夫了,這卻是不能急的,」其他的那些包括很多內容,融化金屬的爐具,鑄造的模具等等都是相當複雜的,要求也是相當高,因此是不能急於求成的。
「那些都是要仔細建造的,朕交給你們,是很放心的,」把這些事情委託
給孫元化和畢懋康,皇帝陛下肯定是放心的。可要說心裡一點兒不惦記著,那可就屬於言不由衷了。
要按皇帝陛下的想法,他恨不能天天盯在西山工地上,時刻督促著工程進展。即便不能如此,那也得至少三天就要去一趟,只要能夠親眼看一下,心裡也會覺得非常踏實。
可皇帝陛下出行卻不是那麼隨意的。就是在京城內的微行,還要至少四名錦衣衛絕頂高手隨扈左右。如果要是出了京城,那還不得有大隊人馬隨行。
不僅如此,如果皇帝陛下親臨,不要說事前的準備御駕的迎接,就是聖駕到達的當時,就得有多少人員都要迴避,多少人員都要放下手裡的事情,專門在皇帝陛下跟前聽令。他的親臨,只能從精神方面給予大家鼓勵,可實際上,皇帝陛下的每次親臨,都是對工程進度的阻礙,而不是促進。
因此,皇帝陛下淺嘗輒止,乾脆自己給自己下了「禁足令」。
但是雖然皇帝陛下表面上安之若素了,可內心的牽掛卻無論如何也割捨不掉。
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