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安樂紀事

正文 第4章 四深夜來客 文 / 召南余歌

    響聲就來自前院,像是敲門聲,可又時遠時近,時大時小,也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等了約莫一柱香的時間,見外面仍然沒有動靜,季宣懷和沈少卿才鬆了一口氣,當下點起燈,穿衣下床,準備出去看個究竟。

    「我自己去就行,別把你自己給嚇住了。」季宣懷邊低聲說著,邊將走在前面的沈少卿往回拉。

    「怪力亂神皆是虛妄,惑人而已。」沈少卿不以為然地回道,仍然緊跟在他身後。

    而當他們在堂屋與沈母相遇時,倒先是將自己人嚇了一跳,隨後便一起往門外走去。屋外也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雖然有燈,也並不能將四周完全看個清楚,三人只能就著昏暗的燈光往前走。

    「啊!」沈少卿突然叫了一聲,同時身子一歪,就要往地上倒去。

    「怎麼了?」

    「腿軟了?」

    沈母和季宣懷同時問道,而人也被季宣懷及時拉了起來。

    「踩到東西了,像是石頭。」沈少卿站穩後,大概也覺得自己剛才反應有些大,不好意思地解釋道。

    沈母聞言將燈往地上一照,果然有石頭,還不止一塊,一路看去,從堂屋門口到大門口,至少有二十多塊,都如拳頭大小,怪不得剛才的聲音那般奇怪了。

    有些人就是這麼陰魂不散,從看見第一塊石頭起,季宣懷便開始問候起季老四來,而沈母和沈少卿則都是未發一言。沈母直到檢查完大門,見並無異樣後,才歎了口氣,開口道:「不要緊,先睡吧,明天再說。」

    到底是怎麼回事,幾人心裡都有底,除了討回公道,也確實沒有什麼好說的。等季宣懷用鐵鍬、鋤頭頂住大門後,便各回各屋去了。

    第二日一早,季宣懷先清理了院裡的石塊,然後突然一言不發地往門外跑去,快的讓沈少卿都來不及叫住他,只能略微慌亂地去告知廚房中的沈母。

    沈母以為他去找季老四算賬去了,害怕他吃了虧,扔下才煮了一半的粥,也急匆匆地趕了過去。才剛看到季宣懷飛奔而過,又見沈母一臉肅然,以致村裡人都暗自猜測,更準確的說是幸災樂禍起來,這才幾天,就被那個小無賴給惹急了?

    只是她又走過幾家之後,卻見季宣懷突然迎面飛奔而來,頓時嚇的她心中一陣狂跳,雖然不見有人追趕,卻仍然深怕季宣懷做出什麼過分的舉動來。

    哪知季宣懷見到她也是一臉的古怪,彼此問明原因後,才知道是一場誤會。

    「我就是去裡正家拔了一把蔥,回去烙蔥花餅,跟裡正打過招呼的。」季宣懷揚了揚手裡的蔥,不自在地解釋道,沒想到自己隨便一跑,會讓沈母這麼擔心,「我昨晚跟他說好的,要做點東西給他嘗嘗,他要去學堂,我怕趕不及,這才跑著出來的。」

    虛驚一場過後,季宣懷終於顯了一回身手,用他做的蔥花餅,讓沈家母子吃驚了一回,沖淡了一些某家人帶來的晦氣。

    季宣懷也不用沈母幫忙,便自己鼓搗起來。等沈母將粥煮熟的時候,一鍋熱乎的蔥油餅便做好了。由於麵團在成形之前先用熱水燙過,揉面的人力道拿捏的好,麵餅擀制的薄,蔥花夠足,並特意用鮮蔥炸了蔥油用,烙出來的蔥花餅不僅外面金黃酥脆,內裡疊層鬆軟,還散發著一股蔥花所特有的濃郁的鮮香,完勝冰涼、膩人的糕點。

    由於季宣懷在蔥油餅上的出色表現,沈母頗有興致地和他探討起廚藝來。

    「沒想到不放糖的東西也能這麼鮮,許久沒有吃到這麼合胃口的東西了。」沈母邊看著季宣懷麻利地收拾廚房,邊感歎道。

    「放糖的東西不是應該叫甜麼?城裡人都喜歡叫鮮?我們這裡魚湯什麼的才叫鮮呢。」季宣懷疑惑地問道。

    「那是我做的不好,少卿的外婆炒菜就總喜歡放一些糖,說是提味,也嘗不到甜味。」沈母解釋道,「可惜我從來就沒有跟她學過,還是搬到這裡以後才硬著頭皮開始做。」

    「放不好可以不放麼,糖可比鹽要精貴多了,再說甜的也不下飯。」季宣懷想了想道,雖然他完全不挑食,有的吃就滿足,可白花錢還不好吃,自然是不可取的,再說那小子好像也不喜歡吃。

    「習慣了,單放鹽的話我掌握不好,不是沒味就是發苦,沒有放糖省心,甜點總還能吃。」沈母為難地道,「你吃不慣吧?看你這幾天吃的挺香,我倒是忽略了。」

    「我沒有那麼多講究,只要是飯就好吃。要不這樣,你嘗嘗我做的飯,要是覺得好,以後就都由我來做,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季宣懷努力為自己爭取著每一個可以證明自己的機會。

    「還是算了,哪能讓我一個大活人閒著,反倒讓你一個孩子做飯。」沈母雖然很是心動,但還是搖頭拒絕了,「只是以後要委屈你們的脾胃一些了,少卿那孩子雖然不說,我也知道他不怎麼喜歡吃,以後我多買一些熟菜補償補償就是了。」

    「幹嘛花那個冤枉錢?你就交給我吧,我六歲就幫著他們擇菜、燒火,七歲就幫著做飯了,真沒什麼,總不能一直吃閒飯吧?」季宣懷有些著急道。他覺得有些奇怪,以前累死累活的時候做夢都想歇著,現在真能閒著了,又非要找點活幹不可,不然心裡就不踏實。

    「你這孩子,怎麼跟我家少卿一樣,一點孩子樣都沒有。既然你願意,那就試試吧,嬸子給你在灶下燒火。」沈母無奈地說道。

    「不用,嬸子你本來就咳嗽的厲害,廚房又嗆的慌,我一個人來就行了。」季宣懷信心十足地道,「我待會要再出去一趟,看能不能抓幾條魚回來。」

    「水那麼涼,你去哪裡捉魚?不會是想去找那家人吧?」沈母聞言收起了笑意,懷疑地問道。

    「我又不傻,別說無憑無據的,那家人就算被抓了現行,不鬧到官府也沒用,今晚我就在外面守著,只要他們再敢來,拿鐵鍬先打了再說,到時候再在村裡一說,看他還有臉出門!」提起昨晚的事,季宣懷冷哼一聲道。

    「那樣太危險了,要是我們到時候喊人來呢?總不能村裡人都看不出來吧?」沈母提議道,只是說完便覺得自己的想法不妥,就她們這病的病,小的小,到時候哪裡能攔得住搗鬼的人?若是讓人跑了,就算告到官府,也沒有證據啊。

    「他家什麼樣,村裡沒有人不知道,除了和他家一道的,哪個不在背後罵上幾句,可誰也不敢當面得罪他們,不然指不定睡到半夜房子就著火了,還抓不到兇手,只能自認倒霉。」季宣懷憤憤不平道,「當初要不是怕裡正為難,我才不樂意到他家裡去呢。不過我也不怕他,照樣跟他鬥!」

    聽他那麼一說,沈母更不知該如何是好了,說了半天也沒個結果,怕耽誤了做午飯,季宣懷便先捉魚去了。

    雖然天冷了不便下水,但是安樂村四周水渠密佈,堵住一小段,趴在岸邊捉些魚也並不困難。由於水太淺,捉到的都是一些不到巴掌大的小魚,也不如河裡的肥美,不過好在以鯽魚為多,正好拿來熬湯。

    殺魚洗魚、煎魚煮魚,季宣懷一個人做的有條不紊,反而是沈母,半天洗了一條魚,還被魚鰭扎破了手,讓季宣懷又感歎了一回城裡人的好命。

    而且他也十分好奇,既然城裡那麼好,為什麼她們母子要搬到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來。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就像沈母從來沒有問過他的過往一樣,自覺的,他便以同樣的態度去待對方。畢竟,如果不是碰到什麼難事,誰也不會背井離鄉,而且季老四家裡當年和沈母來往最為密切,像她那樣愛打聽的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可見沈母是完全不願提起的。

    「就是這個味,和少卿他外婆煮的差不多。原來煮魚之前還要用油煎,以前都吃現成的,倒是從來沒有注意過。比鎮上酒樓裡賣的還要好。」沈母嘗了嘗剛出鍋的鯽魚湯,忍不住讚歎道,「看來嬸子以後當真只能替你燒火了。」

    「魚要煎一下,煮出來的湯才香,才濃厚,不然容易有腥味。」季宣懷隨口解釋道,然後頓了一下,又推辭道:「不用嬸子幫忙,我自己就夠了。」在見識了沈母的燒火技術之後,他是完全相信了,這個世上還真有連這麼簡單的活都幹不了的人,只會一個勁的添柴猛燒,怪不得以前吃的菜都像水煮的一樣,他原還以為像加糖那樣,都是城裡的做法呢,現在才明白,水煮的總比炒糊的要好。

    「你這孩子。」沈母笑著說了一句,顯然沒把季宣懷的話放在心上。

    季宣懷也沒再堅持,趁著她端魚去堂屋的空,趕緊點火炒起菜來。順便往外看了一眼,估計著沈少卿也該回來了,嘴角不自主地翹了起來,能讓那小子再用早晨那種不敢相信的眼神看著他,想想就覺得高興。

    可當那小子悶悶不樂地回來時,他卻一點也顧不上獻寶了,只顧著問起原因來。原來在學堂裡,有人趁他去方便的時候,將他的書給偷走了,找遍了整個學堂也沒找到。

    「哼,上樑不正下樑歪!沒事,下午我去找,就是被那幾個狗崽子吃了,也得給老子吐出來!」知道原委後的季宣懷反倒不急了,說完便盛飯去了。能做出這種事的,除了季老四家的孩子還能有誰?就那三個軟腳蝦,一起上都不夠他看的,他們老子的事還沒完,先拿他們練練手,讓他們長點記性也不錯。

    夜深人靜,白天活動開了筋骨的季宣懷,不顧沈母的阻攔,手裡握著一把鐵鍬,耐心地守在大門外的隱蔽處,天上的月亮雖然只是淺淺的一彎,卻足夠認出搗亂之人的身影了。

    「也不知什麼時候了,說不定不會再來了,還是回去吧。」跟來的沈母動了動發麻的腳,再次勸說道。

    「噓……」哪知她話剛說完,季宣懷就邊示意噤聲,邊往一個方向指去。

    只見沿河的路上,突然走過來兩個身影,一高一矮,高的那個手裡似乎還提著一籃東西,不一會,當真停在了沈家的門口,好像在商量著什麼。只是由於門口太過空曠,季宣懷他們躲的地方有些遠,此時既不能聽到他們說的話,也看不清對方的長相。

    「怎麼是你們?」

    「季宣懷你個餵狗的,還敢打老子,老子真是白養了你兩年!」

    季宣懷猛然舉著鐵鍬衝了過去,只是等他們看清彼此後,竟同時喊了出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