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逸羽風流

正文 第220章 文 / 澹台扶風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你!」君康逸再度氣結,「不用你去,我去!」

    君康逸當然記得君逸羽說的那句話,更記得她是為什麼那麼說!長孫蓉到底給你灌了什麼**湯,讓你寧願選擇送死去還你叔父的人情!你折騰來折騰去的,還不就是鐵了心的要和那個女人在一起!真把自己折騰死了,還不都是白折騰!

    緩了口氣,君康逸也跪了下來,「陛下,犬子少不更事,不知厲害,還請您不要和她計較,北邊的事,她一個娃娃家去了也不頂用,臣剛才便想說的,我願意去北邊走一趟。」

    以為君康逸連帶君康舒的遺體回國的機會都不肯給自己,君逸羽雖然難過,又哪會讓自家爹爹因為和自己賭氣而上前線冒險?

    「陛下,家父是臣,不知兵事,還是末將去更合適。」君天熙之前那句「不可」,君逸羽也沒忘,索性道:「昨日末將護駕不利,還錯信了歹人,以至於引狼入室,心中一直愧恨難當,求陛下給末將這個將功折罪的機會。」

    君天熙開口兩難。君逸羽特意搬出了「將功折罪」,她知道他是拿出個不好推拒的理由,不想自己阻止他,這倒也罷,只是如今的情勢,君天熙雖然很想拉君逸羽出水,可總不能一邊摘出愛人,一邊又把愛人的親爹推進火坑吧!雖然君康逸除了官出身外,從其他各方面考慮,都是合適的人選……

    君天熙為難的功夫,君逸羽又磕了個頭,「早在半年多前,末將便說過願意去北疆當馬前卒,如今也是想信守諾言罷了,還請陛下成全!」

    「成全!榮樂郡王忠勇可嘉,有什麼理由不成全!有王如此,我朝何懼!有將如此,我軍何懼!熙兒,你便允了榮樂的報國忠心吧。」

    「父皇?」君天熙鎖眉看向突然到來的君承天。父皇是話沒聽全?還是不想成全我和他,甚至連北去的危險都不為他顧忌了?!

    君天熙眼底的懷疑,旁人看不出來,君承天這個做父皇的,卻瞭解自己的女兒。心頭難免淒涼,君承天病後康復的腳步,微帶蹣跚,卻並未停滯,他走到君天熙身邊,微微伸手指了指腳下的龍紋金磚,只用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熙兒,若想有一天他能和你並肩坐上這金殿,便讓他去。你不相信父皇,也該相信他吧。」

    父皇……這是……同意……我和他……

    相信他?唐晙事起突然,衛國公府毫無動靜,就算唐劭已反,我們倒也有談判的籌碼,只是孤身深入唐營,若有個萬一,未免也太危險了。

    「熙兒,這次不是感情用事的時候,如今的局勢,逸兒留在京中還有大用,羽兒既已自薦,相信他也有些把握,他實是北去的最好的人選。要頂住悠悠眾口成為你的皇夫,羽兒早晚該拿出些本事的。再則,羽兒的性子,不知倒也罷了,他既然已經出現在這了,你覺得他還會棄你和逸兒於不顧嗎?」太上皇出現後,陛階之上久久沒有回音,底下的大臣免不得竊竊私語。君承天見了,又辨出了君天熙的掙扎,有些著急的低聲相勸。猶豫得久了,拿給唐家的「信任」,可就不夠看了。

    也不知是不是君承天的勸說起了作用,君天熙眼神晦暗,聲音倒維持著她固有的威嚴,「朕昨日遇刺,榮樂郡王再度救駕有功,即便有些失察小錯,也多不過功過相抵,再別說什麼將功折罪了,倒是榮樂報國有心,太上皇又發話了,朕……豈有不允之禮?對了,神武軍護駕失職,不該寬縱,便讓他們戴罪立功,榮樂郡王,就讓你這個神武軍統領,帶他們一同去唐公帳下聽用好了。」

    帶著五千精兵去見唐劭,哪裡還有信任在?君承天有心阻止,張了張口,又再度閉上。熙兒對羽兒,倒真是……情真意切了。羽兒願意為熙兒赴險,小小年紀片刻便找準了險中求勝的關竅,眼光和機敢都夠,假以時日,想來能成長到與熙兒共承國運。熙兒總是女兒家,國事本就繁重,到了她身上,來自朝中老臣的壓力更是數番,也需要這麼一個可信的人與她分擔朝政。如此想來,羽兒和熙兒,倒真……配得。欸!眼前這關若是過不了,這些都是白操心了。讓神武軍和羽兒同去,只怕已經是熙兒的最大退讓了。唐劭若真的忠心耿耿,帶不帶神武軍,都不會有太大影響吧……

    聽君天熙准允了君逸羽北去的請求,第一個著急的就是君康逸。君天熙雖然答應了,但連自己親信的神武軍都送給君逸羽當隨從了,其中的回護,君康逸不是不明白,可這又如何呢?還不是危險!真進了唐劭的軍營,五千神武再是精銳勇猛,也不夠二十萬大軍喝一壺吧!「陛下,小兒能得您和太上皇的抬愛,實是三生有幸,只是她從未出過檯面,北邊事大,不容耽擱,去了只怕還礙了衛國公的手腳,還是讓臣去吧。」

    「欸,逸兒,羽兒數次救駕,還將神武軍打理得井井有條,哪裡上不得檯面了?」君承天吞回了阻止的話不算,還堵起了君康逸的說辭,看君康逸還要開口,作色道:「逸兒,你護犢是好,可太過就不美了,羽兒也不小了,既有雄心,也合該他高飛之時了,你這個做爹爹的,若要拽他後腿,朕可是不允的。」

    聽出了君承天的警告和不悅,君康逸情知君心難改,握拳收聲,又偏頭瞪一眼不知輕重的孩子,也不知是怒是憂。

    君逸羽不曾留意,而是喊出了自己的反對。「陛下,神武軍是您的護駕親軍,不可輕易調離,還請陛下再給他們一個御前伺候的機會,末將自己去北征軍效力就好。」她也知道讓君天熙鬆口答應自己北去不容易,還不知是皇爺爺說了什麼話。送來的神武軍,更是對自己的擔心,可帶上神武軍,害多益少,假如唐劭本不想反,看到神武軍以為要被問罪,反倒被逼反了,那可就虧大發了。

    「朕還有羽林軍。神武軍原只是被朕臨時放在了宮裡,朕將他們從軍中挑出來本就是為了北

    北事,如今正當其用,想來他們也渴望沙場建功的。若不然,你單槍匹馬,也成不了衛國公的臂助,還是留在宮裡好了。」

    「不不不,帶上神武軍就神武軍,末將遵命!」以為君天熙換了主意,君康逸眼底的喜意來不及泛出,怕君天熙變卦的君逸羽,連不跌叩頭領旨了。見唐劭時把他們留在北征軍外就是了,萬一真有個萬一,還能是個應變。

    君逸羽的緊張,讓君天熙有些想笑,眼角才彎,又有些開始冒酸。君逸羽緊張得沒錯,雖然他為自己受險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可讓他為自己犯險,允許的話甫一落音,君天熙便想後悔了。

    可她,不能後悔。

    「好。」君天熙微微仰頭,遏制住眼底上湧的酸意,「朕期待榮樂郡王建功而返。」

    我只希望你能平安回來。

    隱約察覺了君天熙的情緒,君逸羽能做該做的,卻只有叩首,「是!末將回家稍作收整,這就出發,一定不辜負陛下和太上皇的厚望!」

    「去吧……」不忍看君逸羽離去,君天熙拂袖轉身,「諸卿也可以退下了。朕是大華君主,保境安民是君王之本,若連國都都看不住,朕,何顏天下?便是胡人真到了玉安城下,朕也當與百姓共存亡,何況,朕有忠臣如翼王父子,不至如此。」

    君逸羽腳步微頓,捏了捏拳,迎著殿外狂風,大步而去。

    看看君天熙的背影,又看看君逸羽逆光而去的身影,君承天偷偷為女兒歎了口氣,冷笑著扔出一句,「皇帝說得對,玉安是大華之體,國在王在,再有不思保國、妄言東逃者,以謀反罪論!」也轉身而去。

    君承天跟到後殿時,君天熙正斜靠在椅背上,疲憊的捏著眉心。即便心有不忍,君承天依舊不得不說:「熙兒,我們該有兩手準備,玉安也當再做些安排才好。」

    君天熙身體一僵,她站起身來,眼神空放在地磚上,低沉道:「父皇去安排吧,君逸羽那若是……不成,兒臣便只能對不起父皇了。」這場通天豪賭,是她的必然選擇。他壓上性命,為她承擔了。她呢?能心安理得的靜等成敗?還去安排後手?不!贏了,她要和他龍庭並肩,得到全天下的祝福!若是輸,不過是地底相見,她還是要與他一起!

    沒有君天熙想像中的責難和反對,君承天呆愣之後,只是輕巧應了聲「也好。」國在王在,若是國不在了,帝王又該如何呢?君承天早已做好了最壞打算,只是沒想到,他的女兒更絕,若是事有不遂,只怕會殉國更殉情!

    秀兒,看來我們的熙兒,這一回,是認準了生死相隨的人啊。苦心謀劃了半輩子,到頭來,你的大仇來不及報,我和熙兒便要面臨國破家亡的危局,時耶?運耶?許是老天懲罰我假冒天意吧!罷了,罷了,我們的傻熙兒,哪裡還有什麼對不起,她已經犧牲得夠多了。沒了熙兒,我便是報了仇,秀兒你也不會高興吧。秀兒,保佑我們,保佑我們的女兒,保佑……她愛的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