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傳統手工布鞋和草鞋 文 / 寒鼕鼕筍 非包月作品
過年是農家最喜慶的日子,溫馨、熱鬧的氛圍,一點不亞於城市;最開心的當然是孩子們,基本上可以穿上新衣服、新鞋。
宇航家境好一些,都是在鎮上買的衣褲和鞋,顯得『時尚』些;啞女穿的新衣褲,是由村裡的裁縫師,量身定做;一般用的布料是的確良,好一點的是的確卡。
南方的寒冬臘月及正月,天氣較冷,啞女穿的新鞋,是媽媽李淑萍做的布鞋;布鞋做起來也不容易,是用做衣服剩下來的碎布料,疊在一起,用粗一點的棉線,一針一線地納成一公分半厚的布底,棉線納得密密麻麻很結實。
傳統手工布鞋納底,扎針線很難扎,因為布層太厚,針很難扎得過去,一般會戴一個『頂手』(土話)在手指上,借助頂手頂針腳而穿過去;頂手跟戒指差不多,但比戒指寬,最寬的大概有二公分寬,是由銅鑄成的,圈的大小可大可小。
傳統手工布鞋面,也是用兩層布料合成,手藝好的,還會在鞋面上繡花,或者龍鳳。
鞋面和鞋底做好後,最難的就是鞋底與鞋面的縫合,也是靠上鞋底的鐵釬鉤子連棉線勾合的。
寒冷的冬天穿上布鞋很暖和,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能沾水,也有人在布鞋底的下面加個膠底或者套上草鞋。
傳統手工布藝,也會做鞋墊,墊在鞋裡面,穿起來很舒服。
傳統手工布鞋,做起來很不容易,做一雙鞋多多少少針會扎到手,還要有真功夫的人才能做得成。
現在好多農家的傳統工藝已失傳,也有好多東西被科技的工藝品給替代。
要是下雪天,想穿布鞋保暖的人,在布鞋下面會套上一雙草鞋。
草鞋是中國人的一項重要發明,起源很早,歷史久遠,由曬乾的稻草編織而成,其它一些原料也可以做草鞋。
草鞋有系草繩的,也有做成拖鞋的。
自古以來,草鞋是中國山區居民勞動的傳統普通用鞋;無論男女老幼,上山種地、砍柴、伐木、採藥、狩獵……,不分晴雨都穿草鞋。
草鞋輕便、柔軟、透水、透氣、防滑,還有按摩保健功能,彰顯著民俗特色。
傳統手工草鞋廉價,自產自銷,只要自己會做,有稻草便可自己編織。
夏天最適合穿草鞋,清爽涼快,軟硬適中,步履矯健,腳下生風,給人很愜意的感覺;雨天穿透水又防滑,在冰上行走,草鞋是最佳防滑鞋。
上世紀戰爭年代,工農紅軍建立根據地,開展游擊戰,戰士們穿的就是草鞋;二萬五千里長征,翻山越嶺靠的就是草鞋,打仗幾乎穿的也是草鞋。
草鞋的用處多多,尤其在農家。
現代的傳統草鞋已經向藝術品方向發展,已成了時尚新概念,進入了藝術的殿堂;成為愛美人士的時尚裝飾,成為旅遊區時尚的新概念……。
恰逢正月下雪,冰天雪地,啞女劉潔和李宇航等其她小朋友,套上草鞋在雪地裡堆雪人,打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