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旗飄落

正文 第五節遼陽南路海城淪陷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海城東接岫巖、鳳凰城,西通牛莊、營口,北控遼陽、奉天,南達蓋平、金州,為遼南要衝,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拋卻這些理論上的話不說,簡單點就是:過了岫巖,直逼海城;拿下海城,進取遼陽;奪下遼陽,進佔奉天。

    日本第一軍諜報人員曾向山縣有朋提出,若能佔有海城,則「拔遼陽、奉天,逼山海關,亦非難也」。這個建議,正投合了山縣的心思。

    其實還是進取遼陽的兩條道路上,兩條路都試試。那邊鳳凰城攻不下去了,再回到岫巖這邊試試。

    於是,他向大本營報告,也就是前邊所說陳述進攻海城的理由,說:「蓋盛京首府在奉天,奉天鎖鑰在遼陽,而海城為遼陽鎖鑰,亦當北京要衝。若清軍據海城,與西之牛莊,北之遼陽互相死守,則日軍不能進。故欲早取海城。」

    說到底,要北上攻取奉天,還是繞著大圈子經山海關去北京(當然那確實是非常遙遠的事情),都不能不通過海城。就是這個道理,也是目前很令大本營吃驚和沒底的道理。

    山縣雖然被「生病」罷職了,但山縣願望迫切,進攻海城的第三師團已經在行進途中,而且聽說是第一軍的將領們對此都甚是熱切盼望,所以,大本營也就沒有再堅決阻止。

    把這個攤子交給野津道貫,先打打看看吧。

    ……………………………………………………

    這一段遼陽南路的海城戰鬥,是幾乎和遼陽東路反攻鳳凰城同步展開。這裡是主戰場,那邊是牽制作戰。

    現在,我們再把敘述的主線,轉到這個方向上來。

    經岫巖北上,至海城,中間須經析木城。

    當時,駐守析木城和海城的清軍,首要一撥就是兩個老搭檔:聶桂林的奉軍,有步隊八營,馬隊四營,炮隊一營;侍衛豐升阿的盛字練軍四營。這倆難兄難弟哪兒也守不住,從岫巖一路跑到了海城。

    盛字練軍不說了,在朝鮮時,淮軍盛軍沒準就是受他們牽連,弄了個「軍紀渙散」的名聲。實際證明,人家很能打。

    奉軍沒法說了,跟著左寶貴,血灑平壤北城防線。主帥犧牲,換上這個聶桂林,從此……實際證明了那句話,「兵孬孬一個,將熊熊一窩」。只是無法理解,聶桂林經歷幾乎跟左寶貴一樣,在淮軍、奉軍任職,參加過平壤大戰,還有個「傑勇巴圖魯」的榮譽稱號,怎麼表現又跟葉志超一樣,忽然就不行了。

    第二撥,就是原牙山仁字軍步隊二營,現由總兵馬金敘統帶。這是個勇將,守虎山證明了的。

    第三撥,就是希字軍(大同軍)步隊七營,馬隊一營,由總兵蔣希夷統帶。

    大同軍?這個番號不怎麼的,一仗還沒打,大同鎮總兵程之偉就被革職拿問。換了蔣希夷,「雙槍兵」能不能打,還有蔣希夷,到底如何?下邊再看了。

    就是這樣,守在此地的清軍共有二十八營,兵力不能算少。如果不看前邊,肯定是覺得兵力不少,如能部署得當,指揮得力,是可以一戰的。

    但是,只是如果。

    還是老問題:清軍四統領不相系屬,缺乏統一的指揮。協同作戰,全靠高度的思想覺悟和自覺性。

    這四支清軍中,聶桂林、豐升阿二軍戰場發揮一直很穩定,戰鬥力已很讓兄弟部隊看不上,而且軍紀也很讓人側目。

    據說,蔣希夷和馬金敘都讚揚他們:這樣的軍隊……有還不如沒有(稱「此軍有不如無」。)

    至於具體防禦準備情況怎麼樣,看看日本間諜的報告就清楚了。「清軍連戰連敗,士氣沮喪,無復決戰之勇。虎山大敗以後,兵備未整,大孤山、岫巖棄而不守,海城之守備不甚堅。」

    為保海城,清軍將前面析木城也作為重要據點。但清軍並未認真構築防禦工事,只不過是每日遠遠派出馬隊,加強警戒。直到探悉日軍由岫巖北進時,這才倉促在析木城以南和以東佈置陣地。

    然後,清軍作了以下分工:

    奉軍,負責正面和左翼。主要兵力分駐於析木城南的龍鳳峪、嘎大峪、櫻樹溝等處及山城子西方高地,並派出馬隊一哨在二道河子附近擔任警戒;另有兩營駐析木城東的東大嶺和潘家堡子,為全軍之左翼。

    盛字練軍,扎於奉軍背後的姑嫂峪、朱家堡子一帶,以備接應。

    希字軍,駐守下八岔溝,並派一部至小井子西方高地防守,為全軍之右翼。

    仁字軍,駐守析木城。

    佈置上是看不出太大的問題,關鍵看接戰能不能抵擋了。

    ……………………………………………………

    日軍第三師團決定先經岫巖取析木城,然後攻佔海城。

    日軍從安東出發時,正值嚴寒天氣,只能踏冰雪行進。估計這支部隊的遭遇比前邊說的,在遼陽東路進行牽制作戰的立見尚第十旅團,也好不到哪裡去。

    同樣,沿途河流甚多,一概沒有橋樑。遇到河汊,步兵便踩著石頭過河,而炮兵需要用鐵棒打碎河面冰層,才能把炮車拖過河,所以行軍非常緩慢。

    12月4日,前鋒抵大洋河岸。這是條大河,河水寬60多米,日軍先用三四隻小船橫排聯在一起,一次渡30人,運送600人足足花了五個小時。感覺不行,又改架橋樑。整整用了

    三天時間,才渡過河來。

    同樣,日軍土兵雪中行軍,有的鞋子磨破,雙腳鮮血淋漓。由於補給困難,冬服沒有。豈曰無衣?就是無棉衣,只能穿上白色的夏服裙,在寒風中瑟縮著身子行軍,用凍成冰坨的米飯團和梅干(日本人用梅子醃的鹹菜)果腹。

    還有同樣的,岫巖以南群山重疊,道路難行,土門子嶺和萬全嶺尤為險峻……

    被山縣驅趕上戰場的日軍士兵感到前程險惡,情緒十分低落。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清軍能深入敵後進行襲擊,佔據險要設下伏兵,那麼日軍能否順利北進,恐怕都是個大問題。

    當然,守在析木城的幾支清軍是沒有這個見識和勇氣,能遠遠迎出來,阻擊襲擾的。

    ……………………………………………………

    經一路艱苦行軍,直到8日,日本第三師團才抵達岫巖。

    9日,在這裡,日軍按顛撲不破的老辦法,扎扎實實兵分三路:

    右翼,第五旅團(第六聯隊和第十八聯隊各抽出一個大隊,野炮兵大隊抽出一個中隊)擔任,由大迫尚敏旅團長指揮,向北直插牛心山,再向西挺進析木城。

    左翼,步兵第十八聯隊一個大隊及騎兵第一中隊擔任,由第十八聯隊長佐籐正大佐指揮,進至析木城西南之下八岔溝附近,對蓋平方向實行警戒,以掩護主力縱隊之左翼。

    主力縱隊前衛,第七聯隊(缺一個大隊)及騎兵第三大隊第二中隊(缺一個小隊)擔任,由第六旅團長大島久直指揮。主力由桂太郎師團長親自指揮,包括步兵第十九聯隊(缺一個大隊)和一個大隊,野戰炮兵第三聯隊一部。過大偏嶺,經小偏嶺、小孤山,出於析木城之南。

    正正規規的中央進迫,兩翼迂迴包圍。

    師團命令下達之後,各部分別出發。兩翼迂迴道路較遠,因此9日當天下午即行開拔。主力縱隊則遲至10日晨,按前衛和本隊的順序出發。

    12月11日凌晨,第三師團主力從宿營地繼續出發,原計劃當天到達小孤山,12日再向析木城南清軍陣地發起進攻。但是,日軍偵察騎兵為前衛大島旅團長帶來一個好消息:析木城以南的二道河子沒有清軍,只在其附近的龍鳳峪有數量不多的清軍。

    二道河子高地及西側的山間要道,是析木城南部的主要險要,在戰術上具有重要意義,為雙方必爭的地方。一旦佔領此地,析木、海城將不戰自潰。

    大島立刻決定改變計劃,立即向清軍發起攻擊。

    ……………………………………………………

    日軍前衛兩個中隊以急行軍前進,搶佔二道河子。

    但實情沒有象偵察說的那樣好,日軍在二道河子以南六、七百公尺處,就遇上了清軍。雙方就此展開對打。

    不久,日軍前衛部隊陸續趕到,向清軍陣地發起猛攻。

    雙方激戰兩個小時多,連日軍第三師團的參謀長都被清軍擊斃了。

    可是,聶桂林和豐升阿又感到夠意思了,哥倆全部撤出析木城以南陣地,從析木城附近奔向海城。

    守衛左翼的奉軍兩營,10日開始,就遭到日軍右翼的進攻,堅持到11日下午兩點半,也撤離陣地,越五道溝嶺和蟒洞峪向西退卻。

    守衛右翼的希字軍徹夜與日軍遙相對峙。拂曉前,蔣希夷見其他清軍全都撤了,自己已成孤軍,難與優勢敵軍對抗,也向西撤至截子嶺、石柱溝附近。

    好了,部署上問題不大的析木城防禦陣地,現在只乘下一個馬金敘一座析木城,孤軍孤城。

    馬金敘也沒了辦法,只好撤至海城西面的坡廠、八里河子附近。

    日軍頭天黃昏偵察清楚情況,當夜又詳細研究,準備第二天再戰。

    12日拂曉,日軍起個大早,準備先從清軍右翼發起攻擊,有人報告桂太郎:清軍右翼已空了。

    桂太郎又改變作戰計劃,決定直接進擊析木城。

    於是,日軍主力縱隊按前衛、本隊順序,由大道直衝析木城,左翼插向析木城西,切斷清軍退路,右翼東路進逼,兩翼展開形成三面合圍態勢。

    日軍認真紮實地做好一切戰術動作,撲向析木城。

    但是,析木城已無清軍一兵一卒。

    ……………………………………………………

    日軍佔領析木城,一點也不疲憊。下午,又馬不停蹄向海城方向前進。

    當日,師團主力進至楊家店宿營。晚間,桂太郎發佈進攻海城的命令。

    基本按照前日的部署,主力和左右翼不變,仍分三路進擊,包圍海城。

    這個是我按照自己的正解,給他補充之後的意思。桂太郎羅羅索索說一大堆,其實根本沒有指明攻擊目標,只明確了本隊的路線,各單位出發的時間,整個就是一個行軍命令。

    帶點戰鬥意味的,只是特意交待了本隊前衛注意向營口方向派出偵察,加強警戒。

    這樣的戰鬥命令,不加上點東西,似乎對我們的清軍海城守衛部隊太不禮貌了。

    ……………………………………………………

    13日上午9時40分,日軍前衛到達海城以南約八里的羅家堡子,前方發現清軍陣地。

    &nbs

    p;聶桂林的奉軍和豐升阿的盛字練軍,一溜煙退守海城,回頭佈防在城東南的蕎麥山、城西的晾甲山和城裡三處。

    上午10時,清軍自蕎麥山發出海城防禦戰的第一炮。

    日軍前衛首先對養麥山發起進攻,蕎麥山的清軍見敵人來攻,衝下山抵禦,並以三門大炮向敵射擊,此時,城裡的清軍也開炮支援。日軍記錄裡,也不禁稱讚清軍炮兵射擊比較準確(「其距離測定頗為準確」)。

    日軍將十二門山炮依次排列,猛烈還擊。「雙方的炮擊越來越激烈,黑煙頓時籠罩了乾坤。」

    接下來……要說的戰鬥也就這些了。

    猛打一陣,聶桂林、豐升阿哥倆再次覺得,已經夠意思了。

    開戰半小時,等日軍右翼抵達羅家堡子,向蕎麥山清軍左翼攻來時,蕎麥山守軍終不能支,首先敗走。

    奉軍和盛字練軍放棄海城,全部向遼陽退去。

    上午11時,日軍從東,南兩門進城,完全佔領了海城。

    ……………………………………………………

    日軍佔領海城之後,立即將第三師團司令部駐於城內,並組織在城外修建工事,嬰城固守。完全是拿著這裡當作攻擊遼陽的前進基地作準備,弄成了一個堅固堡壘。

    為加強對海城的控制,12月15日,日軍又在海城縣衙設立善後公署,以村木美中佐為署長。實際上,就是以司法為形式的軍事管制機構。

    這個善後公署發佈了一系列的法章,特別規定了死罪四條:一、間諜處死;二、妨礙執行軍務者處死;三、毀壞軍用電線或其他軍用物資者處死;四、殺人放火者處死。

    海城是遼陽南部重鎮,山縣有朋說海城是遼陽鎖鑰,此言確切。

    從現存的照片資料看,海城城牆有五、六人高,應該極為不好啃。但是,清軍沒有及時派駐有力部隊,及早做好固守準備,只派了幾支戰鬥不強的部隊來守衛,特別是聶桂林和豐升阿,發揮穩定,稍戰即退,一觸即潰。

    終於讓山縣如願以償了。

    今天一旦丟失,再想奪回,可就難上加難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