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葉志超再提「總統」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8月下旬,葉志超終於千辛萬苦地率領牙山敗兵,最多不到2000人,到達平壤。
合兵一處,聲勢大振。
只是聲勢。
對大清歷史記載中的數據,我始終保持懷疑。
大清估計是照著花名冊和軍餉賬簿點兵。計劃中的盛軍6000人,是按12營,按每營500人計算。這純粹是理論上的。實際每營僅300人左右,盛軍也就4500人,去了四分之一。
因為清軍有一個不是秘密的秘密——吃空餉。
此後,衛汝貴戰場被參,其中有一條,就是吃空餉!
這不是一支部隊這麼做。幾乎所有部隊都多多少少存在這種違法行為。
如此推算,那麼,每一支部隊,到大清的總兵力,都需要打6折!
不客氣地說,6折都是保守的。
平時誰虛報人數套取軍費,打仗的時候,誰可就有苦頭吃了。
自己坑了自己不說,還坑了大清朝,恐了國家!……
葉志超所幹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書、發電報,請罪。
沒錯,是請罪。
原來是29日,李鴻章專門僱傭到仁川探聽戰況英國船回報:27、28日,葉志超軍連勝兩戰,殲敵2000多人,自己只損失了200多人。而且,葉軍現距漢城80公里,漢城日軍主力已經調往牙山。
英國人就弄回這樣一份漏洞百出的「情況報告」,還能讓李鴻章相信,拿到賞錢?
照這樣合計,葉志超不但沒有繞圈子跑路,反而是「直挺挺」地向漢城挺進。
那日軍主力又跑到牙山幹啥去?
反正李鴻章是信了,立即上奏朝廷。
李鴻章給總理衙門的電報:「廿三(陰曆)葉軍與倭開仗,倭兵三千死一千餘,我兵傷亡百餘。倭兵已往北退。聞葉軍要往水原府。」
謙虛的李鴻章還是小心地把殲敵數量2000改成了1000餘。
這份電報被一些大清官員探聽到後,還相互傳告,搞得愈發「真實」……
牙山成歡大捷!光緒龍顏大悅,賞!
8月2日、3日,葉志超還在跑路當中,皇上便給李鴻章連下諭旨,予以獎勵。
同時為牙山成歡的勝利所鼓舞,諭旨之中,皇上激動地問「衛汝貴、馬玉崑、左寶貴各軍,日內行抵何處」,並要求「著李鴻章迅速電催,星夜前進,直抵漢城,與葉志超合力夾擊,以期迅奏朕功」。
皇上心中,還一直熱切期盼著那個幻想中的「南北夾擊」呢,現在終於看到了希望……
8月15日先期趕到平壤的葉志超接到了轉來的朝廷諭旨,不知幾分驚、幾分喜、幾分憂、幾分不安。
皇上給的賞銀領下了,而對於「夾擊漢城」成了跑到平壤,是無論如何搪塞不過去的。現在再回牙山,以形成符合皇上聖旨之形勢,是無論如何做不到了。怎麼辦?
沒法辦,也得想辦法,給皇上個交待。
找了半天資料,沒見到葉志超同志的奏稿。只在《清日戰爭》這本書裡,看到一條信息,日軍記載的繳獲的清軍書中,有關葉志超給左寶貴的信箋,還有葉志超誇大戰績的上奏。上奏為何還留在軍中、一直帶到了九連城,會不會是皇上的諭旨?這個不好考證。
不過,史料中卻有皇上的聖旨。所以,只能反向對照,看皇上說啥,揣測一二。
看葉志超怎麼耍過這個滑頭……
26日,皇上的聖旨,首先對前邊獎勵葉志超與倭人接仗獲勝一事進行了回顧(當然還應假定那還是真的)。然後講,後來「據電奏,該軍欲移公州,而倭兵二萬餘人突來圍襲,我軍奮勇對敵,鏖戰六時之久,倭兵死者千七百餘人,我軍傷亡三百餘人。該提督等以眾寡懸殊,設計退敵,遂率兵東渡漢江,暫駐平壤,自請嚴議,並請將出力及陣亡將弁勇丁分別獎恤等語。」
據電奏,誰的電奏?不是葉志超的,就是李鴻章轉發葉志超的。
那麼,葉志超所發電報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
他根本沒有否定前邊盛傳的「牙山成歡大捷」。(否則皇上聖旨不會再回顧一下,這說明謊言還沒有戳穿)。
葉志超緊緊抓住了四點:
其一:我軍本來想轉移到公州,兩萬多日本鬼子突然來襲啊,我們奮戰了六個小時,打死了一千七百多,我們也傷亡了三百多,眾寡懸殊,在大量消耗敵人有生力量之後,便渡過漢江,轉移到平壤。
這是解釋了一個不能不解釋的問題:自己為什麼打贏了牙山一仗(牙山就沒打,在成歡打的),沒有進擊漢城,反而跑到了平壤。簡單說就是:敵人突襲,寡不敵眾,無奈轉移。
同時也再次報告
了一個好消息:雖然我們被迫轉移了,但也殺了1700多鬼子。當然我們傷亡不大。
好傢伙,一下子又多殺了1700多鬼子。
葉志超竟然大膽地跟皇上虛構了一場子虛烏有的慘烈戰鬥。而一路上的艱苦行軍(跑路的事)含含糊糊、略過不提,隨君想像吧,反正我是沒說。
行,自己突然出現在平壤的事圓過去了。
其二,自請處分。
(由於以上原因,接著)皇上,我沒有實現您的夾擊意圖,未經請示,率軍北撤,給大清「抗日」造成巨大損失,罪該萬死,對不起皇太后、皇上,對不起大清列祖列宗,請皇上降罪,嚴肅處理,讓大家看看,不要再出現葉志超這樣的人。……
這一步無論如何是不能省的,認錯越是誠懇,自我批評越是深刻,越顯得自己心誠。立功了不能驕傲,有問題更不能自滿。
其三,給大家請功。
大家跟著我,牢記皇太后、皇上的恩典,牢記皇上的囑托,奮勇殺敵,以報皇上於萬一。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他們想起了皇上的話……他們是某某,某某。尤其是某某,家中四夫人剛生了小孩,某某毅然收起家中寄來的書信……懇請皇上下旨,勇者給以賞賜,殉國者予以撫恤,以褒先進,顯皇恩浩蕩。
這一步,更不能省。好漢做事好漢當,錯誤一人攬,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其實,大家都這麼好,仗也打得好,你怎麼能說我不好呢?)
還要說得真誠,說得聲情並茂,最好讓皇上兩眼含淚。這樣才顯得自己愛護部屬,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將領。
其四,估計還要表表決心。如賜臣死,請將我埋在平壤,頭要衝北,我要在陣前看著兄弟們殺敵,然後魂歸大清;如蒙不棄,恩准戴罪立功,我必當以死報效,全力盡忠……等等等等。
這個決心一定要大,表態一定要有力,第二條的基礎上再加一把勁,皇上要的就是這個態度。
這樣,一推,二拉,三請,四拍,妥了。
看來,老葉縱橫行伍幾十年,一路升上來,不止是個「兵痞」,還愣是煉成官場上的「老油子」了。
撤退不叫撤退,叫轉進。這一路走來,不光跋山涉水跑路,還成了「過五關斬六將」了!……
據有的觀點講,大清朝廷獲悉葉志超抵達平壤的消息,對漏洞百出的戰功毫不追究,有點將錯就錯,以掩蓋朝廷的失查。我看未必。
從後來朝廷對葉志超,對那些失利將領處理起來不過夜的利索勁來看,也不像這個風格。
比較靠譜的可能,是葉志超這個報告把上邊「糊」住了,也把上邊感動了!而且到目前並未暴露真相。
因為皇上在聖旨的下半部分,對葉志超充分進行了安慰、讚賞。
皇上講,「葉志超一軍,本為朝鮮定亂,兵數不多,此次途遇敵軍、數倍於我,圍合攻撲,卒能以少擊眾,全師而出,雖有傷亡,功過是以相抵,所請來議之處,著加恩寬免。該軍將弁,奮勇出力,深堪嘉尚,均著准其擇優奏保,陣亡弁勇,即著查明請恤。」等等。
末了還有一句:「現在該提督已抵平壤,與大軍相合,即著統帥諸將,協力進剿,迅奏朕功,以慰鼓盼。」
是啊,勇敢突擊數倍於我之敵,敵我傷亡之比近六倍,還有什麼可追究的呢?
能說不是葉志超把皇上感動了嗎?
殺敵尚未奏功,掩過已經奏效!……
這次葉志超所部大得好處了,每個參戰將領升一級,士兵人人有賞錢。
清史的資料裡記述不太詳細,僅有寥寥數筆。
在日本編的《日清戰爭實記》,卻看到了一些日本人依據戰場揀到的清軍書記錄下來的,關於大清賞賜有功之將的情況:
提督葉志超,賞給白玉翎管一支,小刀一柄,大荷包一對,火鐮一把,賞給「剛勇巴圖魯」稱號。
記名提督聶士成,賞穿黃馬褂。
記名提督江自康,以提督總兵遇缺請旨簡放。
記名總兵譚清遠,同並賞加頭品頂戴。
提督銜記名總兵葉玉標,總兵銜儘先副將馮姜和,以總兵交軍機處記名,遇缺請旨簡放,並賞加「威勇巴圖魯」號。
副將銜先鋒儘先游擊魏家訓,毛殿飆,孫禮達,聶鵬程,免補參將游擊,以副將儘先補用。
其他受賞有差。
前有日本人的題記,試譯如下:
——清國敗軍之將獲得封賞
牙山一戰,清軍大敗,諸將奔亡。二十八日,乃賞賜有加。賞罰失宜屬彼國常態……國運已失,至此暴露無遺。
賞賜記錄如為事實,那麼雖然日本人諷刺有加,卻是講了點實話。
看來葉志超沒有獨吞戰功,而是人人有份!
人人有份,那就堵住了大家的嘴!
且不論加官晉銜、頂戴花翎,賞穿黃馬褂,賜「某某巴圖魯」稱號,一看到這麼多將領,都令我不是一般地吃
驚!
區區幾千人,光總兵以上級別的就有6人。
總兵什麼概念?概略來講,一般一省設一提督,一省內設幾鎮不等,一鎮長官為總兵,可以比照現在的師級吧。雖然很多人只是虛職,沒有實授任某省提督某鎮總兵,級別待遇卻是一樣的。
不知道總兵以下,一個參將、副將,現場統多少人馬。
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廣而在勇。
豈能指望為將者「以一當十」,多多益善?
可悲可歎!仗竟然打成這個樣子,豈不是兵少將多之過?
————————————————
平壤城,一下子來了「四路大軍」,加上「一路退下來」的,就成五路大軍了。
估計光吃住,就是個問題。
將多,事非多。
一開始,衛、馬、左、豐四將領一樣大的官,一樣高的地位,誰聽誰的不知道。
這就是李鴻章所倚仗的「屢飭該統將等和衷商辦。凡其力所能及者,當可無誤機宜。」
恐怕就是淮軍一個「系統」內的,也不見得是能和衷共濟。特別是在戰守之策上,在涉及到任務分工上,靠自覺自發,是不是能靠得住,要打一個折扣。
這麼大規模的戰役,幾部人馬互不相屬、互不節制,如果形不成有效的統一指揮,勢必各自為戰,戰場一盤散沙。
令出多門,各行其事,這打的什麼仗。
好在,清廷下令了——統一事權。
「己亥(25日),命葉志超總統駐平壤諸軍。」
聖旨說得一本正經,讓人哭笑不得:直隸提督葉志超,戰功夙著,堅韌耐勞,即著派為總統,督率各軍,相機進剿…………
好不容易上頭指定了戰場前敵總指揮,選的卻不是別人,正是葉志超。
除了獎勵虛報戰功的人,按職務也屬理所當然。
誰讓他是一名實職的提督,戰場官階最高,其他人不是記名「待缺」的提督,就是實職的總兵呢。
這麼想也對。
但不要忘了,估計還有一個原因——後方的實際統帥,李鴻章。
下來,我將詳細討論這一點……
葉志超真是想哭都沒有淚了。
估計他自己也沒想到,吹個「牛皮」也要「納稅」,這一把可是玩大了!
想必葉志超自己也很清楚,戴了這個「官帽」,決不是什麼好事。
這個時候誰想幹呀!實在沒有平時榮升時的那種喜悅,卻好比自己坐在一個火盆上。
葉志超擔任統帥後,首先是數次給老領導李鴻章發電報,不是匯報戰守之策,而是——稱自己「有病」,且病得不輕,頭暈目眩,動不動就暈過去了。
然後就是和「老帥」探討能否將自己調回。
調回?你以為你是袁世凱啊,耍這一套。
怎麼一到平壤,就得病啊。
老實守平壤吧……
說實話,大清這種選帥方式……如果能振奮人心、凝聚士氣,統一指揮、提高整體作戰能力……鬼才相信。
這是嚴重削弱清軍的指揮和鬥志。
就葉志超那點事,皇上不知道,前線的將士會不知道嗎?
據說,接到聖諭,全軍皆驚,一片嘩然。
再說從國內趕來的這四路人馬,說是四路大軍,實是來了四位諸侯。
各路人馬由不服氣,到不服命令,盡皆出現。
無形之中,已經為戰敗埋下重大隱患……
面對光緒這樣的大清「ceo」,哪個員工還肯出力?
各將領落實將令,變成了「憑良心幹活」。
即使一個陣地守住,翼側卻已崩潰。
一點被攻破,整個防線隨之土崩瓦解。
戰場上互不支援,推脫責任卻互相指摘。
這種狀態,持續到整個甲午戰爭結束,竟絲毫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