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旗飄落

正文 第五節大清「四路大軍」進平壤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兵馬不足。

    兵馬湊齊了,糧草又不足。

    運兵和運糧,交通又不足。所以,清軍向平壤開進的過程曲折遷延。

    在影響軍隊戰鬥力、決定戰爭勝負的幾大因素上,清軍處處落在了日軍後頭。

    不說別的,僅有兩點,就夠大清部隊嗆的:

    首先,部隊機動力。這個一則決定於軍隊配備,二則決定於陸路海路交通的支持。

    大清國的交通建設,除了海軍多了些艦船,一到陸路上,幾乎是千古未變。

    怪誰呢?

    今日乘高鐵,從上海到北京5個多小時,坐動車,從北京到瀋陽3個多小時即到。大清時候呢?視鐵路為怪獸,視辦鐵路為賣國,為**之由,洋務大臣們吵吵辦鐵路,就是辦不成。李鴻章以運煤的名義,偷偷在唐山鋪成一小截,為防太后等人問罪,不敢大張旗鼓展示機車,還要耍個戲法矇混他們。所以,當全世界明國家都在廣泛運用蒸汽機帶來的福利時,鐵路在東方大國的首次堂堂登場,卻上演了在鐵軌上奔馳的「鐵路馬車」,用馬匹做動力取代蒸汽機車牽引的鬧劇。

    愚昧觀念,守舊勢力,讓清朝鐵路以比爬行還慢的速度發展。自唐山開始,1881年,全長9。7公里的唐胥鐵路竣工,7年,建至至蘆台,延長35公里,又1年,至天津。1894年,鐵路大發展,天津至山海關間的津榆鐵路通車,全長127公里。13年時間,大清國本土僅修建鐵路300多公里。

    中日戰爭中,天津以及山海關一線的清軍調動,曾經利用了這段鐵路——僅僅是這一段上。

    而其它地方呢,其他各地的大部分部隊呢?

    只能依靠畜力牽引、人力步行方式行軍。

    清代漫長的官馬大路,估計都趕不上秦朝的「國道」——「馳道」。大多數是沙石路或泥土路,馬踏人走的自然道路,沒有專門人工修築,沒有路基填築和排水構造,晴朗乾燥天氣還可以支承騾馬大車,雨水時節道路泥濘,車馬行進艱難。

    可是,不想要啥偏來啥,這一年,東北大部分地區已經經歷了連年澇災,路狀極差,完全不能滿足清軍輜重運輸的需要。從陸路出發趕赴朝鮮增援的軍隊,只能沿官路晝夜兼程,歷盡艱辛。趕到前線,也是精疲力盡,人困馬乏。

    再說後勤保障力。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普通百姓都明白的道理。大清呢,本來路就不行,糧食還缺乏。

    甲午之年,正趕上遼東大災,饑民遍野。清軍依靠遼東就近補給,幾無可能。相反,調運前線的大軍,有時還要勻出一些糧食,救濟災民。

    津海關道盛宣懷實際上擔起東征大軍的後勤保障任務。時任錦州轉運局知府的周冕,致電盛宣懷,說到:「查自錦至遼,沿途大水為災,類多顆粒無獲,極好者不過一二分收成。」第二年(1895),錦州、廣寧一帶,秋災又連上春荒,麥秋無望,赤野千里,拆屋賣人,道饉相望。

    赴朝作戰清軍的一切軍需均由滿洲境內負責供給,增加了奉天衙門的負擔。

    嚴重的自然災害,使集市上糧少價高,軍糧採購十分困難。

    從遠處採購、徵集,路程太遠,耗費過高,運費,加上浪費……

    說不清該是頭疼還是腳疼,弄得盛京將軍裕祿和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呼天怨地。

    價高點,有銀子也行啊,銀子還不足。

    上級撥不下來,依靠自己墊,兩將軍也墊不起。更不能預先從各部隊扣,怕引起軍心渙散。

    依克唐阿曾奏:「若在各兵口分內扣留銀兩,預為辦運糧食,竊恐大敵當前,軍心解體,難期得力。」

    翰林院蒯光典說得更明白:「兵事一興,偶有災歉,採辦艱難,歸之於公,則此項無著;扣之於兵勇,有不嘩潰者哉。」

    「歸之於公,則此項無著」,向朝廷要錢,一時還到不了位。

    大清的銀子都幹什麼去了?

    皇帝不是不曉得打仗要用錢這個道理。宣戰第二天,光緒皇帝命令戶部籌集軍餉,還命令戶部和海軍衙門各拿100萬兩銀子,交給李鴻章購買軍艦呢。

    可一句話,遠水永遠解不了近渴。

    清軍的後勤就是這種已經快完蛋了的節奏……

    這裡還要說說從朝鮮失蹤,這段又在歷史教科書中失蹤了一段時間,到小站練兵才出現的一個人——

    袁世凱。戰前從朝鮮秘密潛回國內,皇上還是惦記他的,馬上又指名派他去平壤「撫輯」——安撫慰問。兩國都宣戰了,還安撫啥,別說趕在清軍之前去,是打死也不願回朝鮮了。

    於是,被降職。

    降職也比丟命強。袁世凱聰明,但人不懶,自願去協助直隸臬司辦理東徵糧秣轉運事宜,為清軍作戰部隊提供後勤支援,也算是為「抗日」做貢獻。

    可上任之後才知道,這個「美差」,雖然不是戰鬥在敵人的「心臟」,也沒有前線的性命之憂,但也不是好辦的——辦不好,還有可能在東北又整出個「東學道」之類的起義!

    他在給上官奏報函中寫道:「遼沈自遭兵禍,四民失業,饑饉流離。關外居民本極困苦,近遭災荒,營勇騷擾太甚,哭聲載道,慘不忍聞

    聞。」

    看來不光是天災,還有兵禍!善於處理棘手問題的袁世凱,現在只是個糧草官,也管不住別人手下的營勇。

    另一個人,湖南巡撫吳大澂(就是甲申政變時派往朝鮮的吳特使)鬥志昂揚,主動請纓參戰,被任命為幫辦東征軍務。當他前去籌賑軍糧時,直接被驚住了,馬上轉過頭來,向朝廷,向李鴻章、王韶、盛宣懷,以及廣東、浙江、湖北等地督撫發電報請求支援,求爺爺告奶奶,直稱「倖存百姓甚或有十餘日不得食者」、「災民之悲慘,目擊傷心,不忍漠視。如若不迅速撫輯饑黎收拾人心,戰爭將很難進行」。

    未曾徵糧,先得救災。

    沒有被敵人嚇住,但面對千里餓莩、屍橫遍野,吳大澂完全喪失了必勝的信心……

    這種情況下,就近攤派補給,實在無實現可能。即使朝廷能從各地調撥,勢必又要遠程運來。龐大的軍需,既增加了轉運的困難,也大大拖後了軍隊行動的速度。

    因為缺乏專門的輜重部隊,清軍倉促出兵,糧秣輜重大部分還要自己肩扛馬馱,隨軍而行,木輪馬車在朝鮮及滿洲官馬土石道上行進困難重重,部隊的推進速度大受制約,機動性實難保證。

    哪裡還有兵貴神速,動如疾風、進如迅雷……簡直是老牛拉破車。

    慢慢往前方磨蹭吧……

    7月26日,衛汝貴才抵達義州,接到李鴻章電報:「電旨屢催進兵,為葉軍南北策應,豈知遠莫能致!」

    大島義昌已向牙山清軍開進,如果早日從北部向日軍施加壓力,或可有所幫助。但李鴻章已知「遠莫能致」,所以,竟然還有一些牢騷。

    不知道「我兩日可抵漢城,日軍須四日」的自信哪去了?

    老大人忘了,那是十年前的結論。

    十年後的此日,日本國內鐵道線全長3,200公里,鐵道網延伸到了全國各主要城市。

    十年後的此日,日本國內航運發展迅速,雖然一次性運兵運不了,還要往返很多趟,但已經不再需要租借英美的客船了。

    可能老大人也忘了當年那個判斷的理想前提是:兩軍同時進發的情況下。

    好比有這麼一道數學題:中日兩軍從兩頭向漢城進發,已知中**隊離漢城某某裡,每日前進某某裡,日軍離漢城陸路某某裡,海路某某裡,海上行進每日某某裡,陸上行進每日某某裡,問誰先到達,先幾天到達?

    答案:清軍先到。比日軍早兩天。

    但是,戰爭不是理想的數學計算題。

    戰爭也不是賽跑,雙方蹲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聽著一聲發令槍響。

    日軍比清軍早起身二十多天……

    但,奇怪的是,李鴻章又命令與衛汝貴同一天抵達義州的馬玉崑,率毅軍「先進平壤」,衛汝貴,留下。

    這是一個很少被注意的細節。包括一些客氣點說是比較懂戰略不太明白戰術問題的人。

    26日,李鴻章想已得知前一天豐島戰事發生,那麼,隨便判斷一下,也應該首先想到牙山守軍也是危在旦夕。這個時候,衛汝貴留下幹啥呢?

    負責安排好大東溝至義州的轉運事項後再「相機前進」。

    問題在大東溝,更在後勤。

    按原計劃,大軍到了鴨綠江安東,到了才發現,渡口軍事設施不全,棧橋、浮橋沒有,缺少轉運的船隻,海運來的部隊無法上岸。

    雖然據說事先已經通知,但幾乎沒有做什麼準備。找到地方官員的時候,誰知還扯起了皮,說江那邊的事,歸義州府管。這是什麼意思呢?大清官員開始踢球了,而且還一腳把球踢給了朝鮮那邊。

    這是洋人僱員所說「中國人辦事極不認真」的又一表現。

    說實話,這種事幾千年不絕跡。我到有關單位有關部門辦事,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個「我不知道」、「這事不歸我管」。管的人不在,這事就辦不了,分工細啊,「有關部門」竟然有「無關人員」,實在沒轍。

    前方著火,一個地方官員就敢扯皮,原因還在於「你管不著我」,官員只認這個。

    造機器要考慮盈餘度,打方向盤要考慮上「空回」,大清行軍打仗,本來就應該考慮到這些事情的存在。這能怪誰呢?

    無奈,事前又沒有專門安排人員保障,臨時抓住誰是誰吧,這個擔子落在了衛汝貴頭上。

    誰叫大清沒有工兵等完善的保障部隊呢,只能讓作戰部隊上了。我們大清和前朝,以及前朝的前朝都一樣,先鋒官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此外,讓衛汝貴留下,還有一個原因。25日豐島海戰後,李鴻章按照軍情判斷,大沽至大東溝也已經不再安全,第三批裝船的部隊,包括衛汝貴盛軍三營已經改由營口上岸,穿過遼東過鴨綠江。這將大大拖後到達的時間,鴨綠江渡橋的壓力也隨之加大。

    多種需要之下,衛汝貴只好滯留在義州,想辦法搭造浮橋,(「飭幹員會同義

    州府尹前往搭造浮橋,以資進剿。」)先把眼前的部隊渡過去,再等待接應後到的增援部隊。

    可是,就是這個任務,給衛汝貴帶來了毀滅性的噩運……

    承李大人的好意,部隊正好也借這個機會休整一下,再努力前行。

    這等於是推遲了進兵平壤的時間。

    28日,僅馬玉崑率毅軍一支人馬出發,前往平壤。

    就在當天,盛宜懷接義州電報局委員張廷桂轉平壤電報局委員王錫祉電,又輾轉通知,清軍才得知消息——日軍已抵大同江口。

    大同江口,平壤西南面,離平壤不足150公里。

    李鴻章得到報告,已是29日,這才感覺自己的「相向運動數學題」不靠譜,著急起來,命令又變了——李鴻章急忙電令衛汝貴:「日兵已抵江口,恐先據平,事更棘手,須與馬荊山(玉崑)合力圖之。」

    此時,全隊開拔已趕不及,衛汝貴當機立斷,派哨官曲德成率自己的親兵馬隊先行,沿途偵察有無日軍動靜。這一路先頭部隊31日才得以抵達平壤……

    所幸,衛汝貴安排得當,曲德成率兵先行抵達平壤。

    7月30日,日軍已有先頭部隊的指揮官、步兵中尉町口熊槌親自化妝潛入平壤,偵察清軍動向,可能是口音不對,不成想被朝鮮人認出來了,急忙逃出來了。

    回來後,想主動找點力所能及的事幹(人家日軍就是有這個主動性),便準備趁清軍大隊到達平壤之前,先將平壤電報局破壞,切斷清軍通訊。

    8月1日夜,町口與騎兵少尉竹內英男率騎兵到大同江南岸船橋裡,準備偷襲。

    可是不湊巧,岸邊連只小船都看不見。

    原來,駐平壤的中朝官員想在前邊也干在前邊,搶先一步,已經將小船全部收歸北岸。

    這要感謝朝鮮平壤監司閔丙奭、清朝駐平壤電報局委員王錫祉,在援軍未到的關鍵時刻,負起守衛之責。

    形勢相當危急。史載,8月2日,日軍百餘欲渡江北進平壤。

    日軍仍然戀戀不捨,還要嘗試一下,派人泅渡過江。試了兩天,江水湍急,搭上好幾個會水的。沒有成功,反而驚動了到達平壤的盛軍親兵小隊士兵。

    曲德成與閔丙奭、王錫祉共同商議對策,決定由盛軍親兵小隊及朝鮮兵百餘名「出南門堵御,連放排槍,驚退日兵」。

    能頂一陣算一陣。日軍雖暫退,但危機仍未解除,8月3日,焦急的王錫祉還致電盛宣懷:「平壤危在旦夕,盼援不至。馬統領二十六發隊,至今未至。卑職此時已計窮力竭,倘失守城池,是誰之過?」

    3日這天,曲德成不顧辛苦,又率眾晝夜守城,以防日兵偷襲,「其膽識奮勇,合城鄉民同聲感激」。

    這樣一位下級軍官,能有膽有識,發揮先頭警戒阻擊作用,鞏固平壤城防,終於等到了清軍大隊的到來,而日軍探兵才未能先進平壤。

    盛宣懷在4日的一封電報裡高興地說,「平壤電局會同平安道將民船悉數收至北岸,倭在南岸無可渡,正在擊船,危急。馬鎮、衛鎮頭隊今日趕到,即可紮住。平壤居然不失,誠國之福!」

    8月4日,平壤焦急盼望的大軍——衛汝貴和馬玉崑,終於進至平壤……

    按時間算,牙山一戰後好幾天,清朝大軍才匆匆忙忙,趕到朝鮮平壤。

    按照計劃調來的清軍共有四大部分,分別為盛軍、毅軍、奉軍,另加奉天練軍和吉林練軍合為一部,歷史上很嚇人地稱為「四大軍入朝」。

    按照入朝先後順序記:

    盛軍,由記名提督衛汝貴統帶,7月21日從塘沽乘船出發,23日在安東縣上陸,28日經義州,8月4日到平壤。所屬共6000餘人。

    毅軍,由山西太原鎮總兵馬玉崑率領。7月22日自旅順口乘船前往大東溝,也由陸路轉赴朝鮮。所屬共2100人。

    奉軍,原分駐奉天各地,由廣東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統領,總兵聶桂林分統。從7月21日起分批開拔,左寶貴於7月25日起程,29日抵九連城,並於即日渡過鴨綠江入朝,8月6日抵平壤。所率部隊共計3562人,後又招募炮隊一營500人,達到4026人。

    奉天練軍盛字營,也被人們稱為盛軍,實應稱盛字練軍,和一部吉林練軍,由副都統豐升阿統帶,7月26日由奉天開拔,9日,最後到達平壤。所屬共計1500名。

    「四大軍」共32營,合計人數為13526人。

    這就是大清先前在照會中嚇唬日本人的「決計派出12萬大軍」?!

    整整少了一個「零」——是少了一位數……

    >不管怎樣,「四大軍」先後抵達,平壤城幸得保全,對大清來講,確實是一個大好消息。

    搶先進入平壤,有了立足之地.並且集結了一萬餘兵力,這從戰略上說是有利的。

    但是,清軍能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獲得勝利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