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旗飄落

正文 第二節日本人施放「煙幕」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日本人再次等到了一個機會。

    不,是終於創造了一個機會。

    日本人覺得這個機會的份量足夠大,可以出兵了。

    但日本出兵,還需要一個幌子,外加一塊「遮羞布」。

    列強勢力已經深入朝鮮,這是不能不考慮的。前邊的教訓已經告訴日本人,要獲得他們的諒解,是成功的關鍵之一。至少,也要遮擋一下列強的眼睛。

    最基本的考慮,或最合適的條件,就是清國派兵入朝。

    按照日本人所持的「朝鮮實際有**自主權」這一邏輯前提下,這意味著清國干涉了朝鮮內政,同時戰亂還威脅到了在朝日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應的兩個必然行為是,日本人就可以再興「保民義舉」,並且以「保護」的名義替朝鮮整頓內政了。

    即使大清不出兵,日本人也還是要出。對日本人來說,無非是強大的對手走了,戰鬥規模小了,一樣可以佔領和支配朝鮮,更痛快。不是嗎?

    不是。那樣,就少了大清作擋箭牌,日本人要用什麼樣的理由,來控制朝鮮?與列強交涉,那是非常麻煩、非常棘手的事情。

    ********

    就是這個問題,給了現在的我們無限想像的空間:如果大清不是礙於面子,就是不出兵,日本人不就抓瞎了嗎?

    這個想像只對了一小部分。對的這部分是「有這種可行性」,錯的那大部分,是「這種事情卻不會出現」。接下來我會告訴你。

    關鍵是,日本人也考慮到了這一點,而且比我們想的更全、更深。

    相比與列強交涉的麻煩,問題不能徹底解決,那才是大麻煩。清軍隨時還會捲土重來,這是他們更擔心的事。另外,你以為他們的目標僅僅是朝鮮嗎?

    所以,當務之急第一步,還是讓大清出兵。

    ********

    日本人使出了市井無賴層次、粗劣到毫無技術含量的欺騙戰術。

    一邊是派上門探聽口風,甚至連駐朝代理公使杉村濬(各種資料中有寫「睿」的,「浚」的,真夠亂的)都親自出馬,跑到袁世凱門上,親切交換意見,大談自己的憂慮,實際上是勸誘恐嚇:「匪久擾大損商務,諸多可慮。韓人必不能了,愈久愈難辦,貴國何不代韓戡亂?我政府必無他意。」白話就是:這樣亂下去,影響做生意嘛,朝鮮人搞不定,你們應該出來管。

    這是勸誘,言下之意還有一句沒說:否則我們就得派人保護使館和僑民了。

    另一邊是通過駐天津領事,向李鴻章傳達同樣的意思,也等於是向大清表態:我政府必無他意,你們大膽去,我們相當歡迎,相當支持。

    兩邊下手、兩頭配合,往一處使勁,無非是極力誘使清國出兵。

    作為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不是中朝通商,是全部朝鮮對外通商和外交事宜)的道員(三品,正省級),也是大清駐朝鮮的最高官員,待在漢城的袁世凱不傻,必竟這些年袁大人以一人之力獨自支撐,也不是白混的。他當然明白這些都只是日本人的欺詐術,袁世凱豈是那麼容易上鉤的?

    但是,袁世凱更清楚:不管給不給這個借口,日本人是決計會出兵的。因為還有一個現成的理由——東學黨的事。

    大清出兵不出兵,需要從能不能保住朝鮮這個大計出發去考慮。按照前邊的經驗,袁世凱認定:唯有決然斷然出兵,趕在日本人之前將火苗熄滅,或許還能有補於事。

    袁世凱決定行動起來。

    袁世凱直接進王宮,提出「請求清國出兵幫助剿滅匪亂」的建議。

    另一方面,也給國內報告:日本可能會借東學黨之事,派兵入朝。

    至於李鴻章命令袁世凱與杉村接觸,探聽日本人的底細一事,袁世凱回道:「杉與凱舊好,察其語意,重在商民,似無他意」。

    就是這個情節,讓袁世凱大人成了千夫所指的「冤大頭」。

    ********

    後來,乃至今日的人經常拿這個說事,由袁世凱竊國賣國、政治品格不高、一向滑頭,認定袁世凱能力低下、被日本人蒙蔽了,提供了假情報,進而致使大清錯誤地估計了形勢;或者認定袁世凱為了自己立功,謀取官位,故意引清兵入朝。總之,袁世凱要為清朝戰敗負責。

    這有點純粹以現在的政治品質標尺判斷,以人論事。

    如果以事論人,在當時情況下,只有大清出兵,才能解決問題,必竟有前面的例子在,從速出兵還有勝機。為了使大清出兵,袁世凱既已壓迫朝鮮國王向大清發出求助請求,自己也力陳出兵的理由,當然是勢在必行。

    在一些影響朝廷出兵決心的事情上,隱去不說,倒也顯得滑頭了一點。但我可以確認,日本人隱藏得相當成功,袁世凱開始並沒有判斷清楚「日本決心與大清開戰」這個關鍵的問題,包括日本出兵的目的,以及日本出兵的規模和將採取的行動。他還以為日本真「為保商民」作打算呢,大不了還像以前一樣,撈點好處。袁世凱的謀劃,當然是停留在以前的老思路上。大家對比一下,就可以清楚。

    這個謀劃,袁世凱也已經明白地報告給了李鴻章。從職責和程序上,我看不出什麼不妥,從以後的表現看,我也看不出袁世凱想「把事情鬧得越大越好」,他還沒這個膽量。

    至於——如果不是因為袁世凱,大清不會出兵,如果大清不出兵,也許會是另一個結局

    ——這種觀點,乍看挺有道理,實際細看矛盾的重點在後邊,儘管版本有所不同,無外乎還是與「不出兵自然不會失敗」同屬一類的。

    ********

    現在我們來討論這個問題。

    理智地說,不出兵,確實是個現實的選擇。

    朝鮮一次次的動盪,其實已經警告大清,應該考慮一件事情:該如何在新的座標點上,處理對朝關係。

    既然宗主藩屬關係不符合歷史潮流,就應放棄。

    但這麼做,不戰而走,大清面子往哪兒擱?據我現在手裡的資料看,大清皇上不會答應,眾大臣也不會贊同。

    大清如果從戰略全局考慮,也應跳出這個泥沼。

    從策略上,一要避免陷入朝鮮內亂的泥沼,二要避免與日軍的正面接觸,防止衝突。

    但以上策略,僅為權宜之計。

    如果加一前提——時間和地點,那它的「正確性」就在於——此時此地,絕不能在朝鮮開戰。因為天時、地利皆不在我,對首戰不利。首戰失利,必將衝擊以後的一系列戰役,造成雪崩式的嚴重後果。

    但是,這只是戰略層面的考慮。

    出不出兵,最終能夠決定的,是政治上的考慮。因為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和手段,軍事必須服從於政治。

    ********

    我們其實應討論的,或者乾脆說有討論價值的,是大清能不出兵嗎?

    即使知道可能與日本人發生衝突,大清能夠不出兵嗎?

    前邊已經說到,日本瞄著朝鮮,這個已經沒法掩蓋的事實早已引起大清的警覺。為了保全朝鮮這個最後的藩屬,中國準備了很多年,和日本鬥爭了很多年。為了朝鮮,大清已經付出了對法戰爭議和、捨棄越南的代價,苦心經營十幾年,加強了對朝鮮的控制。到了此時,大清會袖手旁觀嗎?

    不會。不是怎麼選擇,是無可選擇。

    因為早在「捨棄舊有的宗藩體制,還是努力保持這個屬國」上,大清已經選擇了後者。

    在長達兩個世紀之後,朝鮮半島的問題還是擺在我們的面前,有人反而去假設、想像「不出兵便不會敗」,恕我直言,只能算瞎糾纏。照此邏輯,我倒是可以說:

    我們不來,不等於日軍不來。當前不打,不等於日後不打。

    一個敷衍了事,一個勵精圖治,再打,我們還是敗。

    ********

    歷史上大清朝是敗了,但是從朝廷到北洋,卻沒人拿這個理由處理袁世凱,這不僅僅是靠滑頭耍出來的,這算是給袁世凱的一個「交待」。戰敗之罪,非「戰與不戰」,失敗是形勢所致,大家都清楚。如果追究出兵的決策,拿袁世凱做「替罪羊」,倒顯得我們「不清」。就他在決策中所起的作用來看,他顯然也不夠份量。

    中日必有一戰,唯有不惜一戰,確保朝鮮的「拱衛」,才是大清的核心利益。

    我們可以痛惜甚至痛恨大清戰敗這個事實,但是,我們應該尊重前人的選擇。

    ********

    歷史就是歷史。

    歷史事實是,大清清楚日本的政治圖謀,卻未能一下子看透日本人的戰略意圖;判斷不清,所以籌措失當;應對不當,所以步步被動。

    戰略上的失誤,或戰役展開時的錯誤,是無法在戰鬥中彌補的。

    而大清朝對日軍事的失敗,第一環,就是從朝鮮崩潰的。

    ————————————

    6月2日,袁世凱的電報發出。

    這一天,日本正式做出了出兵的決定,並在御前會議上得到天皇的裁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