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朝鮮再起風雲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幾十年戰場外的較量,一次次的試探、碰撞很快停息,就像大海中的微瀾一般,大多數的時候,激烈被平靜深深地掩蓋著。
雙方都在積聚力量,雙方都在等待時機。
我相信今日之果,必有前時之因,因為一切都是聯繫和發展的。跳出甲午向前,瞭解這二十年發生了什麼,才知道日本人有多麼陰狠——這一切的準備工作,竟基本上在靜悄悄中完成了。
而這一切,竟然都是在「臥薪嘗膽」的口號下完成的,從成語的本意去讀,日本的人心要多邪惡有多邪惡。
讀史記史之時,雖然盡量保持平和,既為冷靜思索,也求以利健康。但有的時候,我漸覺是帶著仇恨寫下這些字。所以不得不停下來,調整一下自己。
經常忍不住就想大罵日本人,想破口大罵。
雖然我知道,辱罵不是戰鬥。
今日的日本,右翼沉渣泛起,勢力漸漸上升,已經佔據日本的朝堂。你說日本民間反戰,但那些右翼政黨分子、國家領導人,可是他們選上去的——通過他們的「民主」和「法制」。
這能不引起我們的警醒嗎?
反思歷史,真正幫助日本人戰勝我們的,是我們自己。
正視現實,真正能幫助我們的,還是我們自己。
************
歷史一年年前進,終於邁進1894,一場災難也一步步向大清帝國逼近。
中日之間的對峙,終將成為一場對抗。最激烈最殘酷的最後較量,好比一聲驚雷,就要炸響。
禍不單行。讀清史的時候,對這一段,我不情願的發現,還有一個十分強烈的不祥的感覺:滿目都是水災、決口、蝗災、旱災。偏偏天步艱難,大清朝真是年年有災,月月有事,一時風火雷電旱震全來了,光賑災就迎接不暇。
這個時候,一場「蝗災」——大日本皇軍來了。
************
目前為止,日本戰略目標已經鎖定中國,進而鎖定俄國,甚至在鎖定中國同時,還考慮了英國。
未來要與英法俄爭雄,必先打敗清國,這是日本人的戰略籌劃中的一環。
所以,雖然按日本判斷和設想,中日之戰必定先在朝鮮發生,但沒有什麼北緯38。之類的「紅線」,日本目標是與清國決戰,不是解決朝鮮問題之後,便到此為止。
可以說,朝鮮不過是一根導火索,等到日本人感覺到準備充分時,定會將其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