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旗飄落

正文 第三節先天失衡的經濟轉型——殖產興業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明治政府的領袖們掌權伊始,就把狠抓經濟建設作為建立富強新日本的總綱。歷史證明,這種做法是十分可取的。

    發展經濟的途徑,是改變「以農業為主」的經濟模式,以「富國強兵」為目標,推行資本主義工業化。

    而政府又從日本的現實情況出發,選擇圍繞「殖產興業」展開,作為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重要支柱,扎扎實實向西方學習引進,能買的就買,能請的就請,能學就學,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實施機械化大工業的移植。

    ————————————

    發展工業

    1874年5、6月間,剛剛遊歷、考察歐美各國回國的大久保利通,交出了自己的第一篇調研作業——《關於殖產興業建議書》,將自己振興、發展日本經濟,改變貧窮落後狀況的設想、主張合盤托出。

    他的設想,基本上反映在了日本的「國家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說他是日本經濟發展的總設計師,也不為過。

    大久保使日本上下認識到:國之強弱,繫於人民之貧富,而人民之貧富繫於物產之多寡。物產之多寡,雖依賴於人民致力工業,但尋其根源,又無不依賴政府官員誘導獎勵之力。……為國家與人民,負其責者……舉凡工業物產之利,水陸運輸之便,凡屬保護人民極為重要之事,均宜按各地風土習俗,人民之性情知識,制定辦法,以為當前行政之基幹,其既已建成者保護之,尚未就緒者誘導之。

    如果按現代的名稱,用一句話講,以上發展形式,就是「政府主導、強力推進經濟改革。」

    具體方針,就是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通過各種政策手段和動用國庫資金,來加緊推行資本原始積累,並以國營軍工企業為主導,創辦國營工礦企業,保護扶植生絲、棉紡等民間工業,大力保護私人海運事業。

    新政府正是按照這種構想,遵循保護、誘導、扶植等原則,籌建起日本近代工業體系。

    資金保障上,治理財政、金融,迅速完成資本積累;發行國債、外債,借資興業;

    ——當然,目前日本還很弱,政府少錢,大財閥也還沒出現,借錢倒是經常。沒有足夠的白銀支撐來實行「銀本位」,政府不能大量印發紙幣。日本急需出去,撈上一大「票」。

    技術保障上,通過智力引進(人才)、技術設備引進(購買設備),實現技術升級。

    維新前的日本,也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科技水平相當落後,掌握先進科技的人才基本上沒有。被迫「開國」,「睜眼看世界」,不僅是大清一家,也是日本的寫照。

    還得佩服日本人善於學習和引進。

    「拿來主義」再次在日本殖產興業過程中發揮了作用,引進外國先進的技術工藝,初期便大量僱用外籍人員協助,日本很快便步入近代化的軌道,並在短時間內實現富國強兵。

    日本在引進人才同時,十分明智地選擇引入科技——派出學生,留學歐美。不管是規模上還是持續時間上,都比大清有力度。大清的第一個真正的「留學潮」是甲午戰敗之後,最大的留學群體是赴日留學生。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時光流轉,曾經派出「遣唐使」的日本,近代成為了中國的老師。

    歷史有時真讓人無奈,又深感「造物弄人」之言不虛。

    ********

    林林總總,一時實在難以說清,只能擇要記錄。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日本在近代工業的建設上,一上來就沒有絲毫舊思想障礙,一上來就是「舉國體制」。

    相比之下,李鴻章大人背著太后和一幫王爺大臣偷偷摸摸修第一段鐵路,「興辦新學」在科舉制的體制下舉步維艱(前邊提到,船政學堂招生都遇到了困難),各地督撫大臣在條塊分割的情況下努力實現工商產業建設,從實際效果上來講,實在難以發揮「總體」效益。

    ————————————

    貿易立國

    日本產業發展中,還有一個閃光的地方,即「貿易立國」。

    這是個很有意思,值得研究、討論的事,特別是如果從一個更長的歷史跨度中去思考的話。

    有個叫神田孝平的人從東西方國家對比中,得出結論:

    「若以商立國,其國常富,若以農立國,其國常貧。」「交易之利,是無限度的,衣業之利是有限度的。再者有限沒有勝過無限的道理」。神田慨歎:東方諸國,是以農業立國的,雖地質肥沃物產豐富,卻常常貧困,竟不如土地貧礙、以商業立國的西方諸國富足,終於受著西方諸國侮辱,真是不堪歎息的事啊!

    神田斷言:不過,若一旦改變舊法,挾著國有的肥土,更加盡力於工商業。那麼,不過數年間,便形成強大富有的國家,豈在西洋諸國之下呢!

    這個結論,用我們的詞講,是「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神田的看法,論據不一定充分,甚至不一定完全準確,結論卻非常有道理。對日本這樣的國家來說,在工業發展進步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商業貿易,依靠製造產品銷往海外,賺其他國家口袋裡的錢,無疑是日本發展的「神器」。

    今日的日本,正是依靠製造業、外貿業,成為經濟大國的。

    ********

    但神田所言「貿易無限」,有個前提——產品

    無限。保證產品無限的前提之一是——原料無限。

    我相信他能看出,卻沒有說出的是——他所稱的「土地貧瘠、以商業立國」的西方諸國,是依靠全球佔領殖民地,廉價掠奪資源,再返回去傾銷商品,來實現「交易無限」的。

    日本人十分驕傲自己的技術,卻經常焦慮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國土狹小、資源貧乏。

    同時,頭腦發熱時的日本人又常會忽視一條,還是國土狹小、資源貧乏。

    特別是到了戰爭中,這些因素將具有巨大的制約作用——戰爭潛力不夠!

    可悲的是,日本人更為認可另一個快速發財的途徑:買原料不如搶原料,賣產品掙錢不如搶錢,要不咋叫「倭寇」呢。

    當日本人決定以戰爭解決資源等問題時,初期效果明顯,但佔據更多地盤並維持下來,需要更大的力量,更多的資源。只有這樣,才能維持戰略的「張力」(借用液體的表面張力原理,我估且稱之為戰略「張力」)。「張力」不夠,地盤就應縮小,勉強撐大,不是撐不起來,就是撐破,就像肥皂泡需要吹才能變大,吹大了卻總會破裂一樣。

    當戰爭擴大到一定規模、持續到一定時間,並隨著自身力量的「稀釋」和反抗力量的增長等因素,入侵者就會日漸吃力,等到衝過了維持戰略平衡的臨界點時,便再難支撐。

    可以說,又恰恰是資源短板,使日本無以為繼,導致差點面臨滅項之災。

    依靠外部「資源鏈」所與生俱來的先天不足和由此存在的脆弱性,注定只要發動戰爭,時間——從來不在日本這邊。

    未來的甲午中日戰爭是這樣,日本人將首次面對並深刻感受到這一「難題」。日本人應該慶幸,那時有個明白人,伊籐博。

    再後來的抗日戰爭時也是這樣。

    日本為什麼無休止地全面侵華?為了無盡頭的戰略資源需求;為什麼進攻馬來、「匪律賓」?為了橡膠和石油,不是為了地盤而搶佔地盤。戰爭——資源,於是——更大規模的戰爭,然後——更多的資源需求……這個無休止的「惡性循環」,正是一個失敗的魔咒。資源,像一個索套,從日本人決定跨出那個小島子開始,就把日本人脖子勒緊。

    日本人就像一個追著咬自己尾巴的2b狗一樣,不到累死是停不下來。

    別看一上來來勢洶洶,日本人一出動,就被瞅準露出了「七寸」。

    可惜,這時的日本人就不懂得,也不學學**的《論持久戰》。

    在一個龐大的國土上,你日本人每個據點放十來個鬼子,每平方公里不到半個鬼子,你還能怎麼的?

    ********

    到現在為止,「資源貧乏」和「資源需求」的矛盾,這種情況改變了嗎?本質上並沒有改變。看看今日財大氣粗的日本,殫精竭慮地維護自己的海上運輸線,喘著粗氣奔赴世界各地購買資源,煤,石油,鐵,稀土……

    但似乎,短視、只顧眼前、看問題始終缺乏縱深感的日本人似乎始終沒有搞清楚。

    本來,二戰侵華戰敗,日本走和平發展道路(被美軍強行改造,不得不走),以產品贏得市場,竟然在商業市場領域,實現了依靠武力未能實現的「大東亞共榮圈」。這是多麼值得珍視的寶貴經驗。

    我原以為日本人從此弄明白了。

    我原以為日本人「從此不復反矣」。

    但不是。

    寫這篇字時,安倍這幫人組成的日本右翼政府,正謀求解禁「集體自衛權」,正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則」,正到處無中生有地宣揚「**」,正在別有用心地否定二戰和中國抗戰的成果,不斷玩弄混蛋邏輯,還要在蠻橫爭奪別國領土上試圖「顯示肌肉」。

    日本人又快瘋了!

    ********

    由於大力發展資本主義,短時間內,日本相對以前富起來了——注意我指的是「相對」——而日本人都以為自己是絕對的富國、強國、大國了。

    但對亞洲乃至世界實屬一大不幸的是,日本的工業體系自始便以軍事工業為主導,始終與發展軍力的發展命運相連,是日本對外戰爭的基本依靠,也是對外擴張的內在推力。

    除提供軍備物資,一些大企業還直接參與戰爭,服務於戰爭。並從戰爭中獲取不義之財。二戰中,日本公司掠奪被佔國財物,強擄和奴役使用中國勞工,直接欠下一筆筆血債。

    從今日的現狀看,日本各有名的大企業也始終實行以商養軍、以商強軍的體系發展戰略。

    就是說,他們的民用工業和軍事工業基本是一體的,從未分割。

    這一切從初創以至今日,未曾有變,調整的無非是需求數量和比例問題而已。

    ————————————

    軍工財閥

    沒有什麼秘密。

    殖產興業的目標,天生便免不了將企業導向軍事。

    還有我說的,維新功臣們佔據了撈取真金白銀的位置。他們從哪裡發財?還是在殖產興業的事業裡。權力結合資本,才能夠變現成金銀。

    看看日本有影響力的大企業的發家史,對這兩個本質就知道得很清楚了。

    ********

    日本「海運之王」三菱財閥創始人巖崎彌太郎,就是在明治政府的扶

    植下,登上財界大亨寶座的。1870年,巖崎開創了「九十九商會」,以承擔土佐藩所有債權、債務為代價,佔有該藩應歸國有的輪船,專營運輸。

    1874年,日本發動侵台戰爭時,巖崎又走了大久保、大隈的關係(注意這點),獨攬全部海運業務。此戰後,在「戰時無船可用」教訓的刺激下,明治政府花了137。68萬墨西哥洋元從國外購置13艘大輪船,無償交付給三菱公司使用,使三菱商會一躍成為日本的海運之王。

    之後,大久保又通過《第一號命令書》,在14年內每年補貼給三菱商會25萬日元資助金和1萬元海員訓練費。不久,政府又出資81萬洋元,為三菱買下美國太平洋郵政輪船公司的船隻和該公司在橫濱、神戶、長崎、上海的建築物和財產,等等。

    由此看來,三菱航運起家資產,倒有一大部分是政府無償贈送的。

    就這樣,在明治政府的大力扶植下(實際上是坐在政府位子上說了算的大佬扶植下),同時依靠發戰爭財,三菱羽翼漸豐,逐步壟斷了對朝鮮、中國的航路,並將觸角伸及金融、保險、工礦、建築、造船、食品等許多種行業,成為日本最具實力的財閥控股公司。

    公司好,政治大佬們跟著好,這種利益鏈接,也決定了他們天然有一種糾集在一起發動戰爭、深度介入戰爭,創造發財機會的原始衝動。

    ********

    三菱重工,除了我們所知道的經營海運,造轎車、造電梯,還製造了日本的軍艦、飛機、坦克、火炮,二戰時有名的「零式」戰機,就是他們的傑作。中國各地的史館裡,有關抗戰歷史的展廳,基本都要擺點日式槍炮,三菱製造,找到這東西也不算難事,抗日戰爭留在中國的太多了。最近又在開發什麼第五代戰機「心神」戰機,工程進展順利,被日本右翼政府倚為重器。

    斯巴魯(日語「星」的讀音)汽車製造商是哪家?為日本製造重型轟炸機的中島工業公司。現在,它也積極參與了日本新式戰機的研發製造。我奇怪的是離二戰結束已經近七十年,它竟能迅速重操舊業。

    包括日本在內,多個國家的成功經驗說明,「軍用商用合一」這種發展戰略是極具威力的。它在技術的積累、儲備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起碼保證軍事技術發展從未中斷過。需要的時候,它們能迅速完成向軍工轉化,釋放出軍事產能。

    而且至今,它們不也是與日本的政客們通過「政治獻金」,結成牢不可破的關係嗎?

    ********

    國際貿易中,有個什麼條款,禁止勞改工廠的產品出口。

    我常想,為什麼不能禁止與這些有軍工背景的工廠的商品貿易?

    不能,因為殺人武器都可以公開買賣。

    因為軍火貿易,是創造財富的快速渠道,是很多國家的支柱性產業。

    害怕囚犯被掠奪勞動,影響了犯人的人權,就是不管被侵略國家的人民死活,強權國家都在參與和製造殺戮、暴力,使這樣的慘劇日復一日、永無停止地在這個世界上演。

    這個強權世界,到處充滿著人類的虛偽,一些虛假的明,絕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純潔。

    禁止武器確實是幻想,聯合國也管不了,但我仍然認為,應當出台一道限制條款,迫使軍、地工業分割,否則,只要沾著軍工的,就應該與一般商品有所區別。

    我知道買日本車的人會反對,說這樣想十分幼稚,十分不明智,因為技術這東西,軍用也好、民用也好,不可能分開。

    但我想說,技術分不開,企業能分割。

    你坐著豐田轎車風行天下,人家的坦克也風馳電掣;你坐著三菱電梯直上高樓,人家的三菱飛機已直上九宵。你就從沒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嗎?

    我還想說,我們不能拿「某些人的某種標準」去推及人家,那會低估了日本人的愛國情懷。

    日本人勒緊褲腰帶,都有力氣要為天皇、為皇軍作貢獻,何況讓他們吃飽之後!

    有本事造飛機、坦克、軍艦,就讓他們靠軍隊訂單吃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