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龍旗飄落

正文 第三節洋務派大臣的底氣 文 / 雪天雪晴 非包月作品

    但是,船呢?人呢?

    提一個很俗的事——錢呢?

    創建水師,首先要有錢。

    有了錢,就有辦法。其它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好在,建水師的經費有了著落,朝廷明確每年撥出400萬兩白銀,從海關和釐金收入內提取,基本上保證了有一個穩定的來源。

    但這些錢多嗎?不多,也就是一座皇帝陵墓的造價。有,也只能算是來源穩定吧。

    建水師,買船、建船、建軍港,購炮、鑄炮、建炮台……軍政訓練、後勤保障、技術支持,一個如此龐大的系統工程,光靠朝廷那點撥款,用泥塑也塑不起一支海軍。

    但李鴻章等人看來,甚至可以說,只要有政策,其它都不是問題。

    除了朝廷直接給錢,地方上的積極性如果調動起來,各省還可以拿出一點,各地再捐點,中國這麼大,自有大的優勢。

    洋務派大臣有這個底氣。

    底氣從哪兒來?

    底氣來自於洋務派辛苦多年的「洋務運動」。

    辦了這些年「洋務」,北邊李鴻章在皇太后的眼皮子底下,要政策外加打擦邊球,南邊左宗棠、沈葆楨、曾國荃、張之洞等人躲在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明裡暗裡施手腳,一番折騰下來,成果不小。

    這些成果,雖然遠不能趕超當時的強國,但也超出一般人從教科書簡略記載中得來的印象。

    估計大清中央朝廷也不見得能摸清各地方大員們手裡的底細。

    各地已經在開辦新式學堂、學習西方科學,開辦船廠、鐵廠、煤礦等實業,並有針對性地建立專業大學堂、培養人才,使各方面有些基礎,有所準備。

    特別是,洋務派從起步之初,就堅持圍繞「富國強兵」的基本路線和目標,宗旨明確,「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製器為先。」幾十年的努力不脫離這一範圍,為軍事發展服務,興辦了福州船政局(內有馬尾船廠)、江南製造總局……建廠子本身就是為強軍準備的,正好無縫對接,納入海軍建設之中。

    熱衷於「洋躍進」的大臣們比我以前所認識的更具深謀遠慮。

    從各方面條件上說,也只有洋務派官員們能擔當建設海軍的重任。

    從現在起,十年之間,洋務派官員將讓我們看到一個奇跡——建成遠東第一海軍的奇跡。

    讀晚清歷史,記憶最為清晰、印像最為深刻的,就是:

    來了,打了,簽了……直至來了,來了就簽。

    一場接一場的戰爭,一場接一場的災難;一件又一件的不平等條約,一次接一次的羞辱。割地賠款,開放口岸,劃出租界……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無還手之力,發不出哀號之音。

    曾經傲視一切的大清統治集團,面對時代命運的考試,就像是即將踏上「千軍萬馬過一座獨木橋」考驗的可憐差等生,一次摸底考試落後了,就決心洗心革面、埋頭書本,東山再起。可剛剛洗把臉、攥緊拳頭,又一場考試襲來,還是落後……這種反覆打擊,真是自己灰心喪志,讓人欲恨又憐。

    面對國門隨時被擊破,還是有一批有識之士,還是有一批憂國憂民的能臣,看出了中國國弱兵鈍的原因,努力向西方學習,殫精竭慮地辦洋務,開學堂,造機器,修鐵路,建船廠……指望扶大廈於將傾。

    再讀到清史關於海軍的這一段,自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沈葆楨、丁日昌、曾國荃、劉坤一……這些封建王朝的督撫大員呼喊、奔忙,海軍建設一度熱火朝天,在對日備戰競賽的開場,還打出了一個小「高分比」,回味此番景象,再想想大清辦海軍艱難的開局和黯然的結局,不禁令人歎息、內心酸楚。

    然而,與列強的賽跑,也是與自身命運的賽跑中,留給大清朝,留給這個封建帝國的時間,不多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