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九章 小荷露角 文 / 農夫王子
元儼果然不同意,她說:「不行,不能說。」楊鵬舉說:「我們不說,就是到了光明頂,方子洞也要說的。」
元儼說:「那不一樣,他說的話沒有人相信。況且張幫主那是親眼所見。這就是壞人的下場。」
楊鵬舉知道她一心想要為師傅報仇雪恨,也就不管江湖這些人的死活了,他繼續勸道:「這樣會死很多人的,我們對付的是金國,最主要的是蒙古,我們內部不能打起來。」
元儼說:「你不是已經聽殿下說了嗎?明教也是朝廷的大患,早遲要除,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楊鵬舉知道這樣不對,可是他又找不出來說服元儼的辦法,因為他是岳元帥的弟子,所以他得肩負起振興大宋、匡扶漢室的重任,除明教這樣的事,說真了,也應該是他的責任。他只得對元儼說:「反正事情不要過火了,到時候不好收場。」
元儼見楊鵬舉沉思了半天才這樣說,她也沉思起來,這樣做到底對還是不對?仇到是報了,可搞得不好要陷趙貴和於不義。這樣想著,元儼走進來,看到大家都在拿不定主意,她對趙貴和說:「殿下,我有幾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趙貴和忙道:「你說。」
元儼說:「我認為打。如今明教的人肯定都往明教總壇去了,而他的三十六洞定然空虛,你們的人裝著是忠義社的人,全力攻打這些地方,打下來後交給當地官兵。對於明教總壇,還是交給江湖中人自己辦。」趙貴和大喜道:「對,這辦法不錯。可是明教集中他們的力量來對付這些江湖中人,他們肯定要吃大虧的。」
元儼說:「這你就不懂了,這是江湖中人自己解決問題,不是看人多,而是看理。那方子洞得到了不應該得到的東西,他就得交出來。」
趙貴和說:「也是。那就按你說的辦。梁將軍、張將軍聽令。你二人各領二萬人馬,著平民服裝,不打旗號,攻佔明教三十六洞,拿下來後,通知當地官兵。為了逼真,梁將軍知會丐幫,讓他們著兩個舵主領隊。」
世清和尚和黑臉張將軍都領命。
趙貴和笑吟吟地望著楊鵬舉和元儼道:「你們兩個小孩子就不要去了,在臨安好好玩玩吧。」
楊鵬舉道:「我要去,我是岳元帥的弟子,他的遺書我必須要拿回來給朝廷。」
趙貴和不停竊笑,他在宮內,對江湖上的事不太瞭解,如果他見過這小孩的真實功夫,他就不會笑了。就算他是岳元帥的弟子又如何?不還是一個小孩嗎?他又說道:「你真不用去了,打仗不是好玩的,沒有人照顧你。」
楊鵬舉說:「我不用人照顧。」
趙貴和愣了下,說道:「你把岳元帥的功夫練到家了?」
楊鵬舉道:「十分之一。」
趙貴和還想勸,世清和尚道:「殿下,你不用勸他,他的武功可以自保的,輕功在這裡沒有人趕得上。」他還不知道楊鵬舉現在不止是輕功了得了。
趙貴和不相信地哦了一聲。
這時,就聽樓下有女孩子的哭聲,趙貴和讓身邊的一個侍衛下去打聽一下。
那個侍衛回來說,是莫澤之子莫河在強搶民女。
眾人聽說是史彌遠三凶之一莫澤的兒子,都紛紛上前請纓,誅殺此人。
楊鵬舉道:「你們都不要出面,我在這裡人生,沒有人會認得出我。」
眾人都想看看岳元帥的弟子究竟有什麼能耐,還口出狂言要搶回《武穆遺書》,全都同意他去。世清和尚也不阻攔,就憑楊鵬舉的絕世輕功,打不過是完全可以逃跑的,教訓下這個敗類也未嘗不可,他們真還不能出面。世清和尚對楊鵬舉說道:「小子,打不過,你就往明教總壇跑,我們在那裡會回。哈哈哈。」眾人不敢笑,因為有趙貴和在。趙貴和吩咐邊上兩個侍衛,讓他們見機行事,如果楊鵬舉真有不測,不管使用什麼手段都要保全他的性命。話說完,再看楊鵬舉,那還有這小子的身影?再看下面,這小子已經站到那個浮華子弟的面前。就聽楊鵬舉對那個涎皮賴臉的壞蛋說:「把你那雙骯髒的手從人家姑娘臉上拿開。」
這個叫莫河的人歲數看上去並不大,只是縱慾過度,面色蒼白,不知道有好多的女孩子遭過他的毒手。他見到一個小孩站在面前指著他,他大為惱怒,從出來辦這事那一天起,就沒有人敢說半個不字,不要說像楊鵬舉這樣指著鼻子罵他。這莫河也是個練家子,他並不叫家丁上,這樣子的一個小孩,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因為他的注意力集中在那個女孩身上,所以並沒有看到這個小孩是如何來的。莫河也不說話,把那姑娘推給家丁,冷不防就是一招「黑虎掏心」。楊鵬舉本來只想教訓他一下,沒想到他一上來就下殺手,殺機頓起,他往後退出一米開外,提掌想都不想就是一招「猛虎出山」。就見這個叫莫河的人一下飛起來,掉進河裡。楊鵬舉看都不看,掉頭就跑,他知道這人必死無疑。
楊鵬舉跑出西湖,記起世清的話,到明教總壇集中,他直接往那裡去,元儼也顧不上了,她這個鬼靈精知道想辦法來的。
歙南有山,特起介乎,徽杭建德之交,日覆船山者,為一方祈禱之處,神龍之所宅也。山高數千刃,其來自黃山,聯屬斷續,起伏頓挫,奇形怪狀,千百萬變,以至於此,磅薄堆積,分肢析派而為浙右諸山,其南出則為建德之金紫峰,以及雲源諸山,東西雨百照,其支阜融結而為淳安縣,其北復為白石崖、龍塘山,至杭之於潛臨安矗起,而為東西兩天目,龍飛鳳舞,始盡其靈秀,蓋名山雲。是伏羲、女媧、神農的聖地,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環布鐵圍,邊緣有七金山三十六洞(門),屬於古徽州「三天子都」之一,整座山恰似一個天然的覆缽式白塔,是
第四紀冰川遺跡——冰斗群(天如漏斗,天心的最早由來):其刃脊、冰石林、冰塔、角峰、懸谷、削斷山嘴、u型谷、石窪地、冰痕、羊背石、冰臼等,類型全,特徵明顯的古冰川遺跡……特別是各種天然形成的象形石,逼真程度,堪稱「神來之筆」。
這些是元儼給他說的,如今沒了這鬼靈精在身邊,楊鵬舉還是點不習慣。
很快就到了「邦源洞」,藏有安邦定國之策的洞天福地,又稱「日華洞」,雖名為洞,實為一群山回抱的山谷。是中國第一個朝代「夏」都——會稽山的源頭,相傳黃帝於此寫經台著《陰符經》,而姜子牙在這裡得黃帝《陰符經」。「洞天」意謂山中有洞室通達上天,貫通諸山。
楊鵬舉沒有想到志慧禪師居然在這裡,他忙上前問候。志慧禪師道:「我就是在這裡專門等你們的。小姑娘沒有來?」
楊鵬舉把發生的事對志慧禪師說了。
志慧禪師道:「那好吧,我們還是等等她。」
楊鵬舉道:「他們人呢?」
志慧禪師道:「他們全部都在第一道門前。這裡有十道天然石門(石門九不鎖,天門夜不關)。第一道:朝陽門。因其位於第一的位置,最先如同光明世界的太陽一樣迎接朝奉的施主,故名。小阜捨村:《說》山無石者。《詩·小》如山如阜,大也。小阜,有一部分石脈,描述這裡的地貌,山有脈則型,小大也。《韻會》佛寺曰香界,亦曰香阜。又葉敷救切,音覆。第一條龍脈上,建立了小阜捨村,佛說:捨是一切智慧的根源。先捨後得。從第4門回頭看,有頭天然的獅子把門,九天獅子。有捨有得,不捨不得,大捨大得,小舍小得。捨得是一種人生智慧和態度,出自於《易經》。捨得不是捨與得之間的日常計較,而是擁有超越境界來對已得和可得的東西進行決斷的情懷和智慧。捨得既是一種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做人做事的藝術。捨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世,存於心間,存於微妙的細節,囊括了萬物運行的所有機理。萬事萬物均在捨得之中,才能達至和諧,達到統一。你若真正把握了捨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人生的鑰匙和成功的機遇。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過就是一捨一得的重複。小阜捨指導您在人生中巧用捨與得,轉化命運,逆轉成敗,獲得真正的成功與快樂;啟迪您步步深入佛法大捨大得之大境界,難捨能捨,捨無所捨,證道得果,獲得徹底的解脫與自在。小就是大,大就是小。回小向大,普渡眾生。有一句很經典的話:當你緊握雙手,裡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懂得放棄,才能在有限的生命裡活得充實、飽滿、旺盛!得之坦然!失之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