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八千里雲和月

正文 第六十八章 西湖入水 文 / 農夫王子

    時間緊迫,二人不日到達西湖,因為現在江湖中人的上目光都集中在黃山上,對他們二人到是沒加理睬。來到靈隱寺,問知客僧,世清和尚在哪裡?

    知客僧說:「世清師兄一向不遵寺規,從來都是白天出去,晚上十二點才回來。」

    楊鵬舉道:「這還叫和尚嗎?」

    知客僧不敢回答。

    元儼說道:「我知道他在那裡。走,我們找他去。」

    楊鵬舉見元儼一付成竹在胸的樣子,只得隨元儼出來。來到西湖邊,元儼對楊鵬舉說道:「你租一艘舢板到湖中間去。」

    楊鵬舉忙說道:「我們不是來找世清和尚的嗎?」

    元儼道:「是呀。西湖周圍那多的酒肆茶樓,你知道是他在哪一家?」

    楊鵬舉急道:「既然你都不知道,你又說你知道他在哪裡,不是瞎扯嗎?」

    元儼說:「我這不是找他嗎?你到了湖中間,裝著落水,自然會有人來救你。」

    楊鵬舉恍然大悟,這比挨著一家家酒肆茶樓地找方便多了。可是問題又來了,這樣冷的天,這不是作弄他嗎?楊鵬舉道:「我到是不怕冷,可是世清和尚這樣冷的天他會來救嗎?」

    元儼說:「正因為天冷,一般的人物沒有那本事,還真不願意來,但是只要是有人來救,這人定是世清和尚。快點喲,我們的時間不多。」

    楊鵬舉沒法,他不知道什麼時候又得罪這小妞了,想著時間真的緊,只得依言到湖邊租了艘數舢板劃到湖中間,然後運起「龜息功」,故意「撲通」一聲掉進湖裡。

    元儼暗暗好笑,這就是她要把楊鵬舉收拾來對自己服服貼貼的第一步。見楊鵬舉下水,她忙扯開嗓子大喊:「有人落水了,有人落水了,快來人救命呀。」

    本來在湖邊玩耍的人就多,看到有人落水,都大聲叫著,卻沒有人下水,在岸邊上都冷,更別說下水了。

    這時就見一道黑影從對面的酒樓裡躍出來,躍到湖邊,拉過一艘舢板,用桿左右點擊水面,很快就到湖中,然後凌空一躍,雙手一伸,落入水中,湖面上只是起了一點小水花。來人不是世清和尚是誰?岸邊的人大聲叫好,這樣的身手,難得一見。而此時楊鵬舉掉下去的漣漪還沒有散。

    卻說世清和尚一進水裡,落到面朝下的楊鵬舉邊上,拉起他的腳就倒提上來。爬上舢板,世清和尚還是提著楊鵬舉的腳,讓他把肚子裡的水吐出來。

    楊鵬舉說道:「把我放下來,我沒有事,我就是想下湖洗澡都惹到你了呀?」

    世清和尚聽聲音好熟,一看,是楊鵬舉,放下楊鵬舉後,四周看,看到了笑得前俯後仰的元儼。他擺了擺頭對楊鵬舉說:「我們兩個都讓她給耍了。可惡的小妮子。」

    回到岸邊,兩人也不理元儼,逕直地到先前喝酒的「醉湖居」酒樓,叫老闆拿來兩套衣服換上。元儼自知此事有點過火,但又不敢錯過說話的機會,只得跟過來,坐在他們看得到的地方等。到是楊鵬舉看著元儼坐在寒風中蜷縮成一團心中不忍,忙出去把她拉進來。

    元儼見換過衣服的世清和尚沒事一樣和裡面眾人又嘻嘻哈哈起來,她心裡又活了起來,坐下來看看和世清和尚在一起的是什麼人。只見這裡面的全是穿錦衣的人,一個都不認得。正中一人臉如玉,劍眉虎目,好一個美男子,看眾人對他畢恭畢敬的樣子,他的身份在這裡面是最高的。元儼猜測,這些人不是江湖中人,而是官場中人。

    只聽那人說道:「梁將軍,你說的人不會就是這兩個小孩吧?」

    世清和尚抱拳道:「正是這兩個小孩。她是清雲神尼的弟子,機靈古怪,就是她設計把我引出去的。」那人哈哈大笑,說道:「有趣,有趣。那他就是岳元帥的弟子嘍?」

    世清依然恭敬地答道:「正是。」

    那人不笑了,馬上拉下臉說:「我不知道你們是咋搞的?就讓《武穆遺書》落入邪教手裡。」

    元儼不樂意了,她馬上接口道:「我們怎麼了?我們還是小孩,那《武穆遺書》天下人誰不想要?憑我們兩個小孩就保護得了?就是南宋半壁河山都讓給金人了。」

    世清和尚聽言大驚,忙喝叱道:「你在胡說什麼?」忙又對那人抱拳道:「殿下,山野小孩,不懂事。」

    楊鵬舉聽說是大宋王子,想元儼這下闖禍了。就見那人身後有人按住刀柄,看樣子只要這人一聲令下,就要當場拿下元儼問罪。

    誰知道元儼才不管什麼殿下殿上的,又繼續說:「本來就是,岳元帥在世的時候不知道珍惜,岳元帥死了,他的遺書還成香餑餑了。如果當初岳元帥在,何必要等我們這代人來努力。」

    世清和尚大罵道:「你還說起勁了,看我不收拾你這個不知深淺的小妮子。」邊說邊就要出手打她。那人攔住世清和尚道:「讓她說,她說的是事實。我已經好久沒有聽到如此直白的話了。」

    世清和尚忙對元儼說:「此乃當今皇弟沂王之子貴和殿下。還不領罪?」

    趙貴和擺了擺手道:「不要嚇著小孩子。她說得有理。岳元帥之死實則是個悲劇,而今要重拾舊河山談何容易。」

    這時元儼和楊鵬舉才在世清和尚的交待下見過趙貴和。趙貴和忙拉住二人說:「不必多禮。說不准二人以後就是韓世忠和梁紅玉一樣的英雄人物。我們再來談談如何和明教對抗。」

    世清和尚說:「我接到志慧禪師傳書,說少林、梁門、南丐幫、漕幫

    都到了黃山,就等我們這邊的消息了。」

    趙貴和道:「此事我和伯父寧宗皇上說過,他說現在正和金國開戰,沒有多的兵力來剿匪。我就想不明白了,這明教就像一柄利劍在京都後面,隨時隨地都可以刺過來,他們為什麼就可以不理不問,讓其發展到十數萬人。如今朝廷上下史彌遠專擅朝政、權傾內外。薛極與胡矩、聶子述、趙汝述,依附史彌遠,最為親信用事,人謂之『四木』;李知孝與梁成大、莫澤,為之排斥異己,不遺餘力,人目之為『三凶』。廷臣真德秀、魏了翁、洪咨夔、胡夢昱等群起論之,皆遭竄逐。現今皇太子趙詢病危,有朝一日我當上皇太子,定將他發配八千里。」

    聽趙貴和如此一說,沒有人敢說話,但是心裡暗喜,這個朝廷太需要一個有血性的領導者了,如果還在一味地這樣懦弱,面對仍然強大的金國,面對迅猛擴張的蒙古,宋朝岌岌可危。楊鵬舉一下明白了,原來這裡是趙貴和的秘密據點。他聽元儼說過,朝廷有一支秘密的隊伍,在暗中訓練,以備不時之需,而世清和尚也是因為這樣,才來到這支部隊,他表面上的身份是靈隱寺的和尚,實際上是這支隊伍水軍統領。由此看來,這個叫趙貴和的應該就是這支隊伍的最高領導了。

    趙貴和道:「各位將軍如何看明教這事?」

    世清和尚說:「誠如殿下所說,明教不除,遲早是塊心病,早些年方子洞的祖上方臘就是個例子,如果讓他成了氣候,到時候想要收拾就更困難了。」

    左邊有個黑臉的人站起來說:「殿下,我看這事不妥。明教是可惡,但是現在並不是大患。殺敵三千,自損八百。」

    趙貴和道:「張將軍,你繼續說。」

    張將軍道:「我認為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削弱史彌遠的力量,而我們這支隊伍就是為了重振朝威而成立的,我擔心如果讓史彌遠知道了,對你不利。」

    趙貴和道:「我的安危到無所懼,我相信就算是史老賊也不敢對我怎麼樣。如果不去,岳元帥的遺書一旦落入明教手中,假以時日,對朝廷大大不利。讓一直以來都和大宋相依相偎的忠義社更是寒心,如今少林、梁門、漕幫都在,這些民間力量也是我們可以利用起來的,就算我們目前會有所損失,但從長遠來看,應該是利大於弊的。」

    楊鵬舉如果沒有聽元儼說起忠義社的事,他還是不會明白的,聽她說過後,他才知道原來王橫和張保的後人都加入了忠義社,後來成為忠義社的老大,忠義社不是丐幫,後來張衝冠和王衝冠為了讓忠義社更為壯大,率眾加入丐幫,然後又經過他們的努力,領導著南北丐幫。現在看來,朝廷對這支民間力量還是相當看重的,至少說趙貴和是這樣。如果是這樣也話,這仗大可以不打的,大不了把那本軍事篇交給趙貴和便是。如果馬上對趙貴和說出《武穆遺書》在自己手裡,又怕元儼不高興,因為上次在明教龐青春那裡就因為自己多嘴,才引得後來這諸多麻煩,這事還得和她商量下,要不二人又是不和。想到此,楊鵬舉把元儼拉出來。對她說:「要不我們給他們說出實情吧?反正大家都還沒有損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