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八千里雲和月

正文 第六十七章 受命下山 文 / 農夫王子

    楊鵬舉恭恭敬敬地說:「弟子會的。要不然對不起那麼多關心和幫助我的好人。」

    志慧禪師頷首道:「不錯。看來大家都沒有看錯你。我再傳你『無相護體神功』,雖不能作為武功打鬥,護體還是可以。」楊鵬舉謝過志慧禪師。

    志慧禪師接著說:「早上南丐張衝冠飛鴿傳書,邀請各大門派圍剿明教總壇擱船尖,時間定在臘月二十,距今天還有五天。」

    元儼說:「這張幫主是不想讓明教的人過年了。」

    志慧禪師道:「哎,此話說得過早,明教幫眾過萬,不要說分散在各地的分舵,單是擱船尖三十六洞都夠得江湖同道一博,還有十道天然石門。」

    元儼說:「大師說的是『石門九不鎖,天門夜不關』。」

    志慧禪師說:「正是。」

    元儼說:「張幫主是怕岳元帥的遺物落到明教手裡,釀成大患,而且明教一直就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因此張幫主必須除去。」

    志慧禪師說道:「這也是你打的主意,對吧?」

    元儼吐了吐舌頭,不再說話。

    楊鵬舉問:「你和明教也有過節?」

    元儼說:「我嚴格說起來和明教並沒有過節,說真的我有時候還挺支持明教的。現在的朝廷昏庸無道、奸臣縱橫、民不聊生,也只有你們這些遺老才幫助朝廷。我設這計並沒有想到是丐幫和明教一起來的,實際上我最想除去的是鹽幫和漕幫,可是他們根本就沒有來。當方子洞進來的時候,我想到的就是我師傅她老人家說的,見到明教中人,千萬不要手下留情。」

    志慧禪師說:「不錯,梁門和明教不共戴天,清雲的祖上就是因為明教方臘造反貽誤戰機掉了腦袋,梁紅玉因此才流落青樓。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才成就了她一番名聲。」

    元儼說:「可是她的後人不這樣想,所以才成立梁門與之對抗。可惜,就算武功蓋世如我師傅,也拿明教沒辦法。」

    志慧禪師說:「因此你師傅才遁入空門,把掌門之位傳與你師姐梁月英。」

    楊鵬舉被這一老一小你一句我一句的說道摸不清頭腦,清雲神尼是梁紅玉的後人他知道了,這明教大家都說是邪教,方臘又曾經被元儼說得體無完膚、臭名昭著,現在她為什麼又說起明教的好處來了?明教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組織?竟然會有上萬的幫眾?但不管如何,他現在是岳飛的不記名弟子,他得以岳元帥為主,以他的憂而憂、以他的事業為事業,這才是他應該做的。

    只聽志慧禪師正色說道:「我個人的意思是,明教一定要打,要打得他來和江湖同道一心。但不是這種打法。梁姑娘,你看過武穆的軍事篇,你認為應該如何打?」

    元儼知道他考驗過楊鵬舉的武學,現在是在考驗她的軍事理論了。她坦然說道:「我覺得此事應該由朝廷來作為主力,本來就是朝廷的事。岳元帥不是一直不忘記他要精忠報國的宋朝嗎?連他的軍事遺作都要叫後人交給朝廷,我們何不讓朝廷出面,以保存我們江湖人士的實力。」

    志慧禪師聽後一凜,這小女孩太過聰明了,而且沒有一點憂柔寡斷,實是女中豪傑。他故意為難道:「可是如何令朝廷信服呢?」

    元儼說:「這只能由楊鵬舉現身說法了,還不能帶著軍事遺作去,帶著去了,就什麼意義都得不到了。」聽得志慧禪師不斷點頭。

    楊鵬舉說:「我認不得朝中任何人,我如何去?」

    志慧禪師道:「此事你不用考慮,你只要找到世清和尚就行了。」

    楊鵬舉愣在一邊,他一個和尚會和朝廷有什麼關係?朝廷會聽一個和尚的?

    元儼一眼就看出楊鵬舉的心思,她說道:「你不要小看了這個和尚,他可是南宋前水軍教頭,我掌門人的父親。」

    這樣一來,楊鵬舉總算明白了,從金國過淮水,看似丐幫安排,實際是清雲神尼在安排,而漕幫都還蒙在鼓裡。

    志慧禪師道:「你倆上路吧,憑現在楊鵬舉的武功,也進入武林一流高手的境界,只是臨戰經驗不足。你們找到世清和尚後,盡快落實。我這邊和張衝冠聯繫,把進攻明教的時間推後。」

    楊鵬舉和元儼二人領命下山。

    在路上,楊鵬舉道:「志慧禪師應該就是江湖中的那一僧吧?」

    元儼道:「看來你也不是太傻。你咋不認為是志隆禪師或者是志遠禪師?就連世清和尚也有可能呀。」楊鵬舉道:「世清和尚的武功我見過,除了水上功夫了得外,在他們四人中武功最低。至於少林寺兩人,天下武功出少林,知道他們的人肯定多。要說一僧一尼,應該都是超級別的,可我看到志隆方丈對志慧禪師都尊重有加。」

    元儼說:「有一定道理。不錯,志慧禪師就是一僧一尼的那個僧。」

    一路上,元儼不斷給楊鵬舉講江湖上的軼聞逸事,令楊鵬舉受益匪淺,同時也感到這個梁姑娘還真是博學多才。於是他就在想,不知道元好問的女兒又是個什麼樣子,是不是也是如此博學?不過既然她是元好問的女兒,估計應該也是個聰明絕頂的人吧?這樣多年來,無人可以參研透岳元帥的詩詞出處、內涵,都讓他給研究出來了,真是天下第一人啦。不過,話又說回來,元好問是元好問,他女兒是他女兒,說不定他女兒是個大笨蛋也不一定。想到這裡,楊鵬舉暗自擺頭。

    元儼見楊鵬舉神色有異,忙問他咋了?

    楊鵬舉說:「沒有咋,就是想點事。」

    r/>元儼說:「什麼事?說來聽聽。」

    楊鵬舉當然不能說這樣的事,說出來會讓元儼挖苦打擊的。

    那想元儼不依不饒,嘟著個掛十個油壺的嘴說:「我知道你又再想你的那個公主了。」

    楊鵬舉忙說:「不是,我想她幹什麼?她是蒙古人。」

    元儼故意說:「你的未婚妻不也是個鮮卑人嗎?」

    楊鵬舉說:「可是她沒有做對不起漢人的事呀!」然後又警覺地問:「你咋知道我有未婚妻?還知道她是鮮卑族的?」

    元儼一愣,吱唔了一下,笑笑說:「我是什麼人?會有我不知道的事?」

    楊鵬舉想想也是,這傢伙知道的實在少。這一路上基本都是她在給他講。

    元儼又問:「楊鵬舉,你看到過你未婚妻沒有?她長得漂亮不?」

    楊鵬舉說:「我沒有見到過。元先生在我家裡的事我已經記不起來了,連他長什麼樣我都不知道。我只是後來聽張安石伯伯說的。我在想她應該也像你這樣聰明伶俐吧。」

    元儼故意說:「我看難說,她的父親采好,不代表她。你也是,看都沒有看到過,你就真認她為未婚妻了?」

    楊鵬舉說:「聽說這是我爺爺和元先生一起定的。我認為他們肯定都是再三考慮過的吧?」

    元儼說:「那你就認定那個元儼是你的未婚妻了喲?」

    楊鵬舉並沒有馬上回答,他又想起來在潭裡親吻元儼,為她渡氣,當然大家都是江湖兒女,這種事是救命,應該不會放到心上。轉念又想,如果那一天這個梁姑娘較起真來,要他負責任,他該怎麼辦?偷看了下元儼,這妞還看著他聽他的結果呢。楊鵬舉只得說:「江湖兒女,沒有必要遵從那樣多的繁縟節,看緣分了。」

    元儼怒道:「看你不出來還是個花花腸子。」

    楊鵬舉不解道:「我怎就花花腸子了?我還沒有愛過人哎。」

    元儼道:「你的意思不是不要你的未婚妻嗎?」

    楊鵬舉道:「我什麼時候說不要了?我是說如果她找到意中人了,我不會勉強。我和她之間要看緣分。這有什麼不對?」

    元儼猜想這小子是怕自己心裡不高興才這樣說的,可以看出他確實不知道自己就是元儼,把自己當成那個莫須有的梁儼了。為了印證一下自己的猜想是不是對的,元儼又說:「那你對我的印象如何?」

    楊鵬舉道:「不錯呀!」

    元儼道:「真不錯?」

    楊鵬舉說:「真正不錯。」

    元儼道:「和那個公主比呢?」

    楊鵬舉歎道:「都給你說她是蒙古人了。如果不是看在她是無辜的人,我才懶得理她。」

    元儼說:「我不管她是不是無辜,你從今以後,不要再和她來往。」

    楊鵬舉愕然地望著元儼,不知道她何出此言。

    元儼見楊鵬舉驚訝的眼神,忙又說道:「她父親可是逼得你走投無路的人。你是金人,卻讓金國人唾罵。」

    楊鵬舉苦笑道:「那是他父親,與她沒有關係。她什麼都不懂。」

    元儼也不再說什麼,至少她知道楊鵬舉心裡是有她的,這一點對她目前來說,無論是作為元儼也好,還是梁儼也好,楊鵬舉都有位置。不過,她對楊鵬舉對孛蕊還是藕絲不斷大為惱火,有時間定要調教他只對自己一人動心。可是楊鵬舉根本就不懂得什麼叫愛,他的愛也就是好感而以。女人的懂事年紀比男人要長幾年,像元儼這種經常在人群中混跡、而又聰明絕頂的人,她所耳濡目染的比楊鵬舉多到那裡去了,因此她心裡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