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神探貝斯特

正文 423 中藥學 6 文 / 月之輪迴

    明代《本草綱目》則是古代本草按自然屬性分類的最高成就,書中採用該方法將1892味藥分為60類。其礦物藥的金類主要是金屬的單體物質、合金和金屬礦石,玉類主要是硅酸鹽化合物,石和鹵類多是非金屬單體及其化合物。每一類中,還大體上將相同元素和化合物集中排列。植物藥中的草部,又分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類、雜草9類。各類藥物的排列次序也較為科學,如芳草之中當歸、芎勞、蘼蕪、蛇床、稿本、白芷等依次相隨;毒草中大戟、澤漆、甘遂、續隨子等列為同類。前者是因為「花實似蛇床」(傘形花序);後者則是莖葉「折之有白汁……結實一顆三粒相合生」,這正是大戟屬植物的主要特徵。其對植物的「析族區類」,已孕育著現代科屬分類的萌芽。其動物的排列「由微至巨,由賤至貴」,完全符合生物進化的觀點。《本草綱目》的分類,領當時世界之先,綱目分明,便於查閱,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古代本草中的自然屬性分類,基本上是實用性的分類,與現代系統的植(動)物學自然分類,尚有本質上的區別。但這種系統的自然分類,對臨床中藥學的意義不大,目前主要為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與藥材學等學科所採用。

    3.功效分類依據藥物的主要功效進行藥物分類的方法,稱為功效分類。中藥的功效分類,是以方便臨床用藥為目的而進行的分類,能夠揭示藥物防病治病作用的區別和聯繫,因此成為現代臨床中藥學分類的主流。中藥的功效分類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這種思想的萌芽。可以上溯至《神農本草經》,其所謂上品「益氣」、「延年」,下品「除寒熱邪氣」等,無疑是考慮了功效為標準的。陳藏器《本草拾遺》提出藥有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十類,雖然還不是具體的功效,但在功效分類的發展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明清時期隨著人們對中藥功效認識的提高,以功效分類為主的本草逐漸增多。但在當時,藥物按功效分類的方法初具雛形,所分列的類別比較粗糙,查閱時仍不夠方便。

    現代臨床中藥學一般將藥物分為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濕藥等,其下再分若干小類(節),如清熱藥又分清熱瀉火藥、清熱燥濕藥、清熱解毒藥、清熱涼血藥、清虛熱藥等。

    相關理論折疊

    其一,毒藥非「毒」折疊

    追溯到遠古神農時代,《淮南子.修務訓》中這樣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

    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藥物泛稱「毒藥」。《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在古人看來,是藥三分毒,實際上是指藥物的特性;後來才用以專指毒性較大的藥物。《醫學問答》對此有解釋:「夫藥本毒藥,故神農辨百草謂之『嘗毒。藥之治病。無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醫聖張仲景更有精闢之論:「藥。謂草、木、蟲、魚、禽、獸之類,以能治病,皆謂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稱之為毒藥。」神農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說他一日之中。辨別了70餘種藥物的特性。藥之特性,用對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錯了就會傷人害命。

    其二,四氣療疾折疊

    中藥有「氣」,「氣」是什麼?它能治病?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神農本草經》中說:「藥又有寒、熱、溫、涼四氣。」「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藥之「四氣」便由此而來。中醫藥理論中說到「氣」,居然有27個義項。這個「氣」,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藥性」。的先祖用寒、熱、溫、涼來詮釋藥的特性,比「毒」要具體、科學多了,這中藥的補,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別具化情趣。有補氣、補心、補血、補腎、補脾、補肝、補肺、補陰、補陽等等,與之相應的方藥有「補心丹、補肝散、補肺散、四物湯、歸脾湯、補陰丸、補血榮筋丸、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百合固金湯、補陽還五湯、補腎磁石丸、補肺阿膠湯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單味藥,不下數十種,舉不勝舉。此類補法多是補髒氣。這個「補」,是調理、增強的意思;這個「氣」,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藥物來調理增強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發揮正常作用,充分體現中藥對人體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農本草經》中把藥分為上、中、下三品(即「類」),並說:「上藥養命,中藥養性,下藥治病。」又說:「上藥……為君,主養命以應天」,「中藥……為臣,主養性以應人」,「下藥……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

    所謂養命、養性,都是突出了中藥調養人體的功效,從而保證機體、各個器官組織的功能正常,這就是許多人信奉中藥的原因之一。這是中藥學的進步,也是它的特色,這其中也充滿了化意味。中藥的這種特性,被一一體現在每一味藥中,因為它對於療疾治病十分重要。對於寒病就要用熱性藥,對於熱病就要用寒性藥,這裡藥性與病性是相逆的,所謂相反相成,這就是藥化的一種具體表現。若非如此,如果「以熱益熱(用熱藥治熱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會導致「精氣內傷,不見(現)於外」,這是治療上的嚴重失誤(《漢書.藝志.技略》)。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嚴肅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卻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熱而溫之」的醫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導致死亡。中醫藥學上稱這種用藥方法為「正治」,即常規治法。還用一種「反治」。

    其三,藥補趣話折疊

    此外,還有味補。《神農本草經》中說:「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在《素問.宣明五氣篇》中講得明白:「五味所入(即進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可見藥味不同,功效各異,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澀,苦味能洩能燥,甘味能補能緩,辛味能散能行,鹹味能軟堅潤下。根據五味的藥用功能與進入相應臟腑的情況,也可以發揮其「補」(或補養、或調理)的作用。

    其四,君臣佐使

    使折疊

    君臣本是一個政治術語,古代天子、諸侯都稱君,輔佐君者稱為臣,君臣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古代藥學家將它

    引入藥物配伍組方中,成為方劑組成的基本原則。早在西漢初年成書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岐伯回答黃帝關於「方制君臣」時說:「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神農本草經》說:「藥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明代的何伯齋更進一步闡釋說:「大抵藥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輔治者,臣也;與君藥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經使治病之藥至病所者,使也」。十分清楚地講明了君、臣、佐、使之藥的功能。更詳盡一點說,君藥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藥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幾味;臣藥是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作用的藥物,或者是對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佐藥是輔助君臣藥起治療作用,或治療次要症狀,或消除(減輕)君、臣藥的毒性,或用於反佐藥,使藥是起引經或調和作用的藥物。以《傷寒論》中第一方「麻黃湯」為例,主治外感風寒的表實證。君藥——麻黃(3兩),辛溫,發汗解表以散風寒,宣發肺氣以平喘逆。臣藥——桂枝(2兩),辛甘溫,溫經和營,助麻黃發汗解表。佐藥——杏仁(70個),苦溫,降肺氣助麻黃平喘。使藥——炙甘草(1兩),苦溫,調和諸藥又制約麻、桂發汗太過。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經之效,故不再用引經的使藥。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藥性有有次,相互制約又相互補充,協調作用,形成一股強大的藥力,去攻克外感風寒這一堡壘,臨床療效十分顯著,成為千古名方、經方。中藥方劑的組成不是幾種藥物的簡單組合,而是在豐富的臨床實踐基本上形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化內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強調的「和」(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