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神探貝斯特

正文 406 醫學 7 文 / 月之輪迴

    現代的醫學:

    現代科學技術,不是單單研究一個個事物,一個個現象,而是研究事物、現象的變化發展過程,研究事物相互之間的關係。由「整理材料」的科學,發展成為嚴密綜合起來的體系。

    近代醫學經歷了16∼17世紀的奠基,18世紀的系統分類,19世紀的大發展,到20世紀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發展為現代醫學。20世紀醫學的特點是一方面向微觀發展,如分子生物學;一方面又向宏觀發展。在向宏觀發展方面,又可分為兩種:一是人們認識到人本身是一個整體;二是把人作為一個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體來研究。20世紀以來,基礎醫學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基本理論的發展,它有力地推進了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在20世紀才開始出現。20世紀醫學發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學的進步。各學科專業間交叉融合,這形成現代醫學的特點之一。

    醫學模式轉變

    20世紀的醫學,由於自然科學的進步,牢固地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在技術上有空前的進步;後來人們看到僅從生物學角度來考慮健康和疾病,是有很大局限性的。1977年美國醫學家g.l.恩格爾(1913∼)提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主張,即從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三個方面綜合考察人類的健康和疾病問題,以彌補過去單純從生物學角度考察的缺陷,這對未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將有重大意義。

    在廣州中醫藥大學1992年召開的全國首屆中西醫學比較研究學術研討會,展開了中西醫學匯通、中西醫學結合等討論,在大會上曾邦哲提出了經絡是「神經-內分泌-免疫調控」功能整合與五臟六腑相生相剋是器官系統代謝穩態的系統醫學模型,提出中、西醫學匯通走向系統醫藥學的醫學發展史。21世紀伊始系統生物學與系統醫學在全球迅速興起,帶來了又一次中西醫學匯通與未來醫學發展的探討。

    總之,20世紀以來,醫學獲得極大發展。在研究層次上,向微觀和宏觀發展,分子醫學和系統醫學並進。學科體繫上。學科分立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併進。醫學研究的國際化傾向日益明顯;科學成果的取得,不再只是個人努力的結果。

    未來醫學

    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從誕生至今,主要作用還是治已病。二十世紀末,全球醫學界大討論最終結論是:最好的醫學不是治好病的醫學,而是使人不生病的醫學。所以,我們認為未來醫學應該是科學治未病(科學預防),科學治未病就是讓人少得病、不得病。那麼什麼是科學治未病呢?就是身心智疾病全身預測並告知已病、未病是哪些食物多少引起的,通過補缺食。限過食即個性化科學食療達到異病同治目的。適用人群:未病先防、有病早知、重病康復。危急重症需要中藥、西藥、手術和放化療等,而未來醫學即科學治未病則是採用綠色療法膳食平衡防治身心智疾病。人是大自然創造的,食物養育了人類,世界上任何一種食物都有藥物作用,長期偏食即膳食結構不科學、不合理、不平衡則百病叢生,甚至死亡。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充足睡眠、戒煙限酒。

    國際影響折疊

    在國際上,針灸在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認為。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齒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who認為很多針灸和一些草藥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學雙盲研究的較強支持,但是對於其它的傳統療法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視未經研究的傳統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險性等問題。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藥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綜合醫學折疊

    《宇宙倫理學》(張雲飛著)中提出了一種「綜合醫學」。以下是原摘錄:

    醫學的發展,是提高醫療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面。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是朝綜合的方向發展。或許,一種在各個方面(預防、診斷、治療、善後等)都融合各種醫術(包括自然療法、心理療法、物理療法、藥物療法等)之長綜合醫學,即將產生。這種醫學已經有了許多基礎(例如中西醫結合醫學)。而且實際上也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為許多人所運用,只是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罷了。這種醫學在產生之初可能很不完善,但必將得到發展,趨於健全。綜合醫學並不是要求醫生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而同樣是要求大多數醫生有專長,有專攻。它只是要求醫生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內,全面學習和研究治療該類疾病的各種方法(綜合醫學即在這樣的實踐中產生和發展),在醫療實踐中,則根據需要,選擇最佳治療方案。

    綜合醫學的基礎是綜合的理論,其理論必須採各種醫學之長,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例如,中西醫結合的理論,就屬於某種綜合的理論了。

    綜合醫學的第一個重要方面是診斷的綜合。於是,就要有現代醫療設備,不斷發展檢測手段。同時,中醫的望聞問切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診斷手法。最理想的狀態是:醫生不但懂得高科技檢測手段,而且懂得望聞問切,並能夠全面運用,整體把握。但綜合不是要把問題複雜化。目前,許多醫院的檢測過程本來就太多,而且許多都是沒有必要的。如果再「綜合」地加上其它檢測手段,什麼都來一遍,那麼,即使是沒病的人也會被整出病來。「診斷的綜合」不是說要把各種手段都對患者用一遍,而是說醫生要綜合掌握這些方法,至於在具體實踐中,則要以自身對所有方法的熟練掌握為基礎,從中選擇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情況下,才運用多種方法加以檢測。(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